描写秋叶的成语(赞美秋天落叶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2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描写秋叶的成语这个问题,赞美秋天落叶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秋叶的成语有哪些
  2. 带秋叶字的成语有哪些
  3. 描写秋叶的成语和词语

一、关于秋叶的成语有哪些

1、【叶落归根】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2、【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3、【叶散冰离】离:离散。树叶飘散,冰雪消融。比喻原先聚于一处的人或物分散消失

4、【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5、【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6、【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7、【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8、【青苔黄叶】青苔遍地,落叶纷飞。形容山居人家沉静荒凉的景象。

9、【梧桐一叶落】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10、【淅淅沥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11、【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12、【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13、【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14、【飘飘零零】指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人漂泊流落。

15、【一叶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16、【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17、【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18、【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19、【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20、【林寒涧肃】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21、【秋草人情】秋草逐日黄枯。比喻人情日益冷落衰败。

22、【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二、带秋叶字的成语有哪些

1、成语有【一叶知秋】【落叶知秋】

2、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 *** 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 *** 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 *** 而费尽脑筋。

3、采纳他人的 *** ,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4、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5、硕果累累丹枫迎秋秋风萧瑟秋色宜人秋雨绵绵金风送爽天高云淡春华秋实

6、秋高气爽秋雨绵绵枫林尽染秋风过耳玉露生寒红叶缤纷秋风习习

7、秋风红叶丹桂飘香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五谷丰登红叶似火硕果累累金秋十月

8、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去淡大雁南飞山河壮美瓜果飘香

9、秋风扫叶秋风团扇秋风纨扇秋高马肥

10、春兰秋菊春露秋霜春秋笔法春秋鼎盛秋风落叶冰壶秋月

11、天高气清桂子飘香秋风萧萧秋风萧瑟秋风瑟瑟红衰翠减霜天红叶霜叶知秋

12、琨玉秋霜老气横秋一叶报秋一字千秋利析秋毫临去秋波

13、秋毫勿犯秋毫之末秋豪之末秋后算账秋色平分

14、春去秋来春蛇秋蚓落叶知秋明察秋毫皮里春秋华屋秋墟百岁千秋春蛙秋蝉

15、平分秋色千秋人物秋扇见捐秋实春华千秋万代千秋万古千秋万世

16、秋水盈盈秋荼密网秋行夏令秋月春花春蚓秋蛇洞察秋毫独有千秋

17、社燕秋鸿霜气横秋万代千秋万古千秋多事之秋富于春秋各有千秋

18、千秋 *** 秋波盈盈秋风过耳遗臭千秋兼葭秋水中秋赏月

19、枫林尽染金桂飘香稻谷飘香秋风习习

20、盈盈秋水一叶知秋一日三秋叶落知秋

21、望秋先零望穿秋水万代千秋霜气横秋

22、社燕秋鸿秋月春风秋水伊人秋收冬藏

23、秋毫之末秋毫无犯秋高气爽秋风落叶

24、秋风过耳千秋万代平分秋色皮里春秋

描写秋叶的成语(赞美秋天落叶的成语)-第1张图片-

25、明察秋毫临去秋波利析秋毫老气横秋

26、琨玉秋霜华星秋月各有千秋多事之秋

27、丛兰欲秀秋风败之春秋鼎盛春秋笔法

28、春兰秋菊春花秋月春华秋实冰壶秋月

29、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红叶似火

30、金风送爽硕果累累丹桂飘香金风送爽

31、五谷丰登山河壮美一叶三秋秋高气爽

32、秋收冬藏秋风习习秋风送爽秋叶习习

33、秋高马肥一叶知秋秋风红叶晴云秋月

34、枫林尽染金桂飘香春兰秋菊稻谷飘香

35、秋风习习秋雨绵绵中秋赏月秋风萧萧

36、秋风萧瑟秋风瑟瑟金风送爽春花秋月

37、秋月春风秋月春花秋月寒江晴云秋月

38、天高云淡红衰翠减霜天红叶枫林尽染

39、一叶知秋霜叶知秋秋阳杲杲丹枫迎秋

40、秋风红叶天高气清秋高气爽秋高气肃

41、秋高马肥金桂飘香桂子飘香稻谷飘香

42、春华秋实暗送秋波冰壶秋月冰壸秋月

43、百岁千秋春华秋实春花秋实春花秋月

44、春兰秋菊春露秋霜春秋笔法春秋鼎盛

45、春去秋来春秋无义战春生秋杀春蛇秋蚓

4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蛙秋蝉春蚓秋蛇

47、洞察秋毫多故之秋多事之秋独有千秋

48、富于春秋各有千秋华屋秋墟华星秋月

49、疾风扫秋叶兼葭秋水琨玉秋霜老气横秋

50、临去秋波凛若秋霜利析秋毫落叶知秋

51、明察秋毫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明......>>

52、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53、《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54、比较好玩,不过3代比前面两代好很多!比较支持玩3代!

55、春华秋实,千秋万代,秋高气爽,一叶知秋,明察秋毫,平分秋色,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春去秋来,暗送秋波,秋后算账,洞察秋毫,秋风扫落叶,各有千秋,多事之秋,一叶落知天下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社燕秋鸿,春蚓秋蛇,华屋秋墟,秋风红叶,丹枫迎秋,老气横秋,望穿秋水,春秋鼎盛,秋阳杲杲,秋水伊人,秋毫之末,冰壸秋月,

56、黑不溜秋:形容黑得很难看详细»

57、春来秋去:秋天过去,春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详细»

58、春夏秋冬:指四季或一年详细»

59、秋后算帐: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详细»

60、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详细»

61、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详细»

62、过耳秋风: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详细»

63、月过中秋:中秋之后,月亮就没有那样 *** 了。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详细»

*** 、千秋大业:长久的、伟大的功业或事业详细»

65、千秋之后:人死后的婉称详细»

66、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人活一生,草只有一个秋天。形容生命短暂详细»

67、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 *** 明净。详细»

68、秋行夏令: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详细»

69、秋后算账: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详细»

70、一叶报秋:同“一叶知秋”。详细»

71、万代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详细»

72、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详细»

73、春花秋实:见“春华秋实”。详细»

7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详细»

75、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详细»

76、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详细»

77、一日三秋: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详细»

78、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详细»

79、望穿秋水: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详细»

80、秋毫无犯:秋毫: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比喻十分纤细之物。形容军纪严明;对百姓无丝毫侵犯;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详细»

81、秋高气爽: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详细»

82、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详细»

83、秋毫之末: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详细»

84、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详细»

85、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详细»

86、千秋 *** : *** 万年。形容岁月长久。详细»

87、千秋万代:千秋: *** 。一 *** ;一万代。世世代代;指很多很多的年代。详细»

88、秋风扫落叶: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扫除净尽。详细»

*** 、明察秋毫: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

三、描写秋叶的成语和词语

1.描写秋叶的成语

【叶落归根】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

【叶落归根】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

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叶散冰离】离:离散。树叶飘散,冰雪消融。

比喻原先聚于一处的人或物分散消失【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青苔黄叶】青苔遍地,落叶纷飞。形容山居人家沉静荒凉的景象。

【梧桐一叶落】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淅淅沥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

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

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飘飘零零】指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人漂泊流落。

【一叶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

形容深秋景象。【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

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林寒涧肃】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秋草人情】秋草逐日黄枯。比喻人情日益冷落衰败。

【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叶落归根】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叶散冰离】离:离散。树叶飘散,冰雪消融。比喻原先聚于一处的人或物分散消失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青苔黄叶】青苔遍地,落叶纷飞。形容山居人家沉静荒凉的景象。

【梧桐一叶落】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淅淅沥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飘飘零零】指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人漂泊流落。

【一叶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林寒涧肃】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秋草人情】秋草逐日黄枯。比喻人情日益冷落衰败。

【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1、秋叶晓霜红湿。——张先《更漏子》

2、似风前秋叶。——李之仪《好事近》

3、却教秋叶争飞。——张抡《西江月》

4、霜凋秋叶复丹青。——石孝友《浣溪沙》

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 *** 《观沧海》

6、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7、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阮籍《咏怀》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9、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李贺《蜀国弦》

10、尘缘未断;春花秋叶。——纳兰 *** 德《 *** 》

11、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李贺《感枫五首》

12、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13、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14、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白居易《南湖晚秋》

15、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1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7、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1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的《山居秋暝》

1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0、林间秋叶片片凋零。——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赞美秋叶的词语有:一叶知秋、枫林如火、丹枫迎秋、叶落知秋、落叶知秋等。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造句:一叶知秋,虽古有此说,然安能应声飞落?

枫林如火【fēng lín rú huǒ】

解释:枫林像火一样,一片红光。

造句:这座山上枫林如火,景色宜人。

丹枫迎秋【dān fēng yíng qiū】

造句:这样的风景真所谓丹枫迎秋,秋意盎然呀。

叶落知秋【 yè luò zhī qiū】

解释: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造句: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落叶知秋【luò yè zhī qiū】

解释: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造句:恨天涯摇落三杯酒,似飘零落叶知秋。

绮罗香红叶年代:【宋】作者:【张炎】体裁:【词】 *** 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

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绮罗香红叶年代:【宋】作者:【王沂孙】体裁:【词】 *** 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注释】:情感备至,而万物皆可为文。王沂孙的故国之恋在落叶、红叶、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

此词是为赏红叶而作,意在为红叶传神,却被写得如此凄美,实则寄寓词人一片怜爱哀婉的情绪。“ *** 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 ,是仙人捣 *** 用的,丹即方士炼丹的朱砂。六朝、隋、唐至宋,有立春 *** 剪彩树的民间习俗。

“剪彩花前燕始飞”,“剪彩作新梅”,都是用红绡剪花,唐崔信明有“枫落吴江冷”句,得句一时,第三句就是用此诗意。枫树新出红叶,象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是宫廷剪花剩下的红绡。

作者把枫树写得清美而孤单。“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枫叶上的红色,已经经过几番暮秋凉雨。词人在这句赋予枫叶可以怨啼的感情,用拟人化的效果,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枫叶的变化。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青色的枫叶,在秋天变红,恰似旧梦消逝堪惊,绿鬓已容易地凋谢了。红色枫叶又像微点绛唇,在诉说新恨。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紧承上文。

用“怜”“爱”表达枫叶之变化。“绣蓉”,如锦绣似的芙蓉,即荷花,“镜”指水面。

红荷对经霜枫叶之红艳生妒,则枫叶颜色之惹人怜爱可知。王沂孙意在表达出,芙蓉仍是荷花,池水却成妆镜。

一“妒”字,把荷花人格化。为什么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临镜晚妆,嫉妒枫叶之艳色?因为前有“同拂新霜”一句,则知非与枫叶同时之植物秋荷莫属也。

下片由“爱”生“怜”,写出怜惜红叶之意味。“千林摇落渐少”秋天到了,“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只有枫叶独自鲜红如初。西风中的深老的颜色,因何还能这样争研斗美?“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平铺开来,对红叶之貌美,极度赞扬。“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用唐人御沟红叶题诗的典故用来。借指红叶虽已落下,但自然有情有义。

唐宣宗宫女有《题红叶》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里说更应再仔细辨认一下荒沟流水中的红叶,希望有唐宫女一样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诗句在上面。“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照应“重染吴江孤树。”白居易《醉中对红叶》:“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比红为醉酒之貌。姜夔《法曲献仙音》词:“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枫叶红了,是天冷之故。

“但”字承上转折,御沟题诗的红叶已不见了,只有斜阳临照和冷枫上的红叶依旧。从“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种凄凉境界。

以“凄凉”二字包领,表现了万分无可奈何的情绪。红叶即是枫叶。

在这首咏红叶词中,词人抒发对秋天枫叶的自我感受。随心想象,因而写得是一片怜爱哀惋情绪。

词为赏红叶而写,所以意在为红叶传神,红叶却被赋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彩。作者因寄所托,反映了自己一种心境。

题红叶年代:【唐】作者:【宣宗宫人】体裁:【五绝】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注释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

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

从诗的内容看,很象宫人口吻。它写的是一个失去 *** 、失去幸福的人对 *** 、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

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

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 *** 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描写秋叶的成语和赞美秋天落叶的成语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成语 秋叶 描写 赞美 落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