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之乡 卡拉村,旷野之息卡卡利村在哪 - 之乡 -

鸟笼之乡 卡拉村,旷野之息卡卡利村在哪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鸟笼之乡 卡拉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鸟笼之乡 卡拉村以及旷野之息卡卡利村在哪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世界上更大的鸟笼长什么样子
  2.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介绍
  3. 走进丹寨卡拉村——探访鸟笼之乡

一、世界上更大的鸟笼长什么样子

一个直径达18米,高19.2米,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历经6个月设计与 *** 而成的大鸟笼,在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后山上矗立起来。经该县相关部门多方求证,这是目前世界上更大的鸟笼。卡拉村的苗族村民历来就有 *** 鸟笼的传统,鸟笼 *** 的技艺从清 *** 始已传承了400多年的历史,从开始全村只有4个人做,一天只能生产一只的产量,到2014年全村120户年生产12万只,销往国内沿海及港台地区,还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年收入达650万元,小小的鸟笼成了村民致富的法宝。

二、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介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在贵州,你可以找到许多保留了鲜明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

这个苗寨坐落在巴拉河上游,距离凯里市中心仅13公里。这里的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民俗独特,被誉为巴拉河长裙苗农耕文化的天然博物馆。

位于凯里市城北的龙场镇,距离市区21公里。这里居住着自称“革家人”的400多人,你可以欣赏到他们独特的芦笙舞、板凳舞、飞歌、酒歌、情歌,以及革家妇女精湛的刺绣和蜡染。

这个村寨位于贵州黄平县城东南30公里重兴乡,是革家人聚居村寨中更大的一个自然村寨。这里的枫香树几乎与革家的历史一样古老,成了革家人繁衍生息的见证。

这个被誉为“中国土家之一村”的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拥有独特的民族服饰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

作为全世界更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仿纤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进入郎德上寨,你首先要饮十二道拦路酒,然后才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如敬酒歌、苗族飞歌、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集体舞等。

这个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的石桥村,至今保留着一种用构树皮作原料的古老造纸技术,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卡拉村是一个苗族聚居且远近闻名的民族文化村,以编制鸟笼而闻名。

三宝侗寨是全国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区,这里的侗族民俗丰富多样。

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东面,这里古木葱茏,体现了侗寨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老人护村,古木佑寨”的传统观念。

岜沙苗寨是中国最后的 *** 部落,岜沙汉子终身带枪,延续千百年的 *** 习惯。

小黄侗寨被誉为“侗歌之乡”、“中 *** 间艺术之乡”和“音乐天堂”。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更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被誉为“侗乡之一寨”。

这个位于黔南州都匀市东南面的格多苗寨,苗族文化保存较为丰富。

这个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衣的古朴民风。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瑶山古寨,是白裤瑶的主要聚居地。

鸟笼之乡 卡拉村,旷野之息卡卡利村在哪-第1张图片-

这个有着600历史的纳孔村,坐落在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岔河湖畔。

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各具特色,是领略和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好地方。

三、走进丹寨卡拉村——探访鸟笼之乡

1、卡拉ok大家肯定知道,可是卡拉村,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2、丹寨县卡拉村是贵州省的“鸟笼编织艺术之乡”。

3、这里的村民全部以编织鸟笼为业,编制技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全县更具特色的民族村,也是富裕村之一,全村都是苗族。

4、还没接近这个村寨,远远的就能看到山头上立着一只大鸟笼,道路两边的路灯都是鸟笼形状,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鸟笼文化信息。

5、就连路边的围墙都雕刻着苗民们编织鸟笼的图案,栩栩如生。

6、在卡拉村里,你还能常常看到这样的农家饭店。

7、有人说来卡拉村,看斗鸡跟吃斗鸡是同样不可缺少的特色体验。斗鸡肉有这么好吃吗?而且 *** 有点小贵。但是你看下面就知道为什么这是值得的。

8、找一下斗鸡的踪影,路边看到这个,长腿精干的样子,应该就是斗鸡了吧。

9、其实找错了,打架打得毛掉光的,才是正真的斗鸡。人家这么拼命,市场上肉价抬高点也是应该的吧。

10、既然进了卡拉村寨,看看民居吧。青壮年一般都会出去干农活,不是一天都围着鸟笼转的。

11、再走进民居集中的地方,你就会发现村里静悄悄的,基本很少遇到人。

12、要是来对了时间,你兴许还能遇到卡拉村苗民的芒筒芦笙艺术节。这是卡拉村民们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13、说到芦笙,就不得不提鸟笼了,虽然两种原材料都是竹子,但是如果说芦笙承载着苗民的精神文化,那鸟笼则是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状况。

14、据统计该村的151农户中,有125户都在从事鸟笼 *** 行业,年生产鸟笼达10万个。

15、卡拉村的鸟笼 *** 以家庭为单位。一个成年劳动者做普通样式的鸟笼子,一天只能编制十几个。然后专门有人上门来收购。

16、而卡拉村周围成片的竹林则成为了鸟笼的首选原材料。一般选用竹梢挺直无病虫害竹龄在三年以上的竹子,除3月到5月竹笋生长期外其余时间均可采伐。

17、卡拉鸟笼的 *** 要选用楠竹和水竹两种材料。

18、楠竹硬 *** 较强主要用来做笼圈当地人叫做笼箍,竹节长的为上品,一根楠竹大概可以做十个鸟笼的笼箍。

19、水竹柔韧 *** 好主要用来做笼丝,竹节更低不能低于35公分。

20、无论楠竹还是水竹青皮的竹子要比黄皮的更结实耐用。由于在选材上都使用本地优质的材料,因此卡拉鸟笼具有不干裂不变形的特点。

21、挑选出合适的材料后,要用蔑刀进行破竹。这道工序破竹用力讲究稳和准。将竹子分片以便用来做笼箍和笼丝,破竹后需要把做笼丝的水竹放进大锅里蒸煮,进行除湿定型。

22、经过蒸煮之后竹料会变得更加柔韧,不易生虫。在所有鸟笼 *** 的工艺流程中这是最重要的环节,温度的掌控需要非常精准温,度过高会使竹丝发脆容易折断;温度过低则达不到除湿和防蛀的目的。

23、为了保持鸟笼的坚固耐用,卡拉村的村民在蒸煮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当地的草 *** ,至于配方则是保密的。

24、除了普通鸟笼外,还有特别精致的鸟笼:笼体多为圆形,顶部之上镶有以木质或水晶玻璃 *** 的圆珠,串以锑质或铜质制的弧形挂钩,构成单珠连环钩或双珠连环钩。

25、笼门左右竹枋上刻制有或双龙戏珠、双龙戏凤或雄狮狂舞或鲲鹏展翅等图案,有的笼门之上横枋还刻有孔雀开屏、丹凤朝阳等造型;

26、笼底圈枋外大多刻上“龙凤呈祥”、“吉祥如意”之字,有的刻上游龙飞凤之图,栩栩如生。

27、笼内设有站杆一棵,有的站杆上还刻有双龙抢宝或双狮 *** 之图,站杆两头之上方紧贴笼边处还分别各套挂一个精美的花色瓷杯;笼外再围套上当地自产的蜡染帕或刺绣帕。

28、如今,卡拉村的苗族同胞发挥自己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的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办起了“丹寨县民族工艺鸟笼厂”。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 *** 、 *** 、新加坡、日本以及欧美等地。鸟笼生产的收入,已成为卡拉村农民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鸟笼之乡 卡拉村和旷野之息卡卡利村在哪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卡拉 卡卡 旷野 利村在 笼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