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玉米之乡简介(广东玉米)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8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鹤山玉米之乡简介这个问题,广东玉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秋分的相关知识有哪些_秋分的简介及意义
  2. 1949年以前的滇池简介
  3. 鹤壁市简介

一、秋分的相关知识有哪些_秋分的简介及意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的到来预示着秋意渐浓,预示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下面一起来看看秋分的相关知识有哪些吧!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 *** ,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 *** 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 *** 、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算命 *** bmf *** *** )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 *** ,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 *** 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 *** 、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杭州祭月风俗略同于北京,但谓祭月为“斋月宫”。“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民间供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此等物均缩小为寸余,俗称“小摆设”。

在广东祭月时祭拜一位木雕的凤冠霞帔月亮神像。在南方部分地区有以芋头作供品的习俗。传说元末农民 *** *** 元朝的 *** ,曾用元朝 *** 者的头祭月亮,因“元”与“芋”音近,后来人们以“芋”代头。

南昌以往有句老话,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就是说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因为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子是不能给女子下跪的,月宫里的嫦娥是位女子,而且 *** 阴 *** ,因此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 *** 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 *** 免疫功能,提高 *** 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实际上,岭南习俗所谓的“秋汤”也是和现在中医学提倡的秋天滋补是一致的,只不过岭南习俗更加典型,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没有上升到中医学理论的高度罢了。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 *** 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 *** 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 *** :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 *** 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 *** 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 *** 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汤圆多以糯米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 *** 温,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热量之物,在春寒季节少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身体热能,补虚调血、升阳健脾。但糯米黏滞、难消化,多食容易导致食滞。搭配葱、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汤圆的滞缓效果。

总结:在秋分,人们是会有粘雀子嘴、送秋牛、拜神、吃秋菜等等相关传统习俗的。

今年的秋分节气是9.22—10.7,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各12小时。《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宋朝时秋分日百官放假。过了秋分“一场秋雨一层寒”的体会更加明显了。养生要注意润秋燥、养脾胃、防秋凉。

适宜:小米、玉米、茼蒿、菠菜、南瓜、莲藕、板栗、土豆、萝卜、苹果、柚子、石榴

秋分之后,昼夜温差较大,时常有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速降,寒凉渐重,加上空气干燥,成为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饮食以润燥益气为中心,健脾补肝清肺为要,清润甘酸之品不可少,但要注意调配好寒凉之 *** 。主食粗细粮搭配要比单独吃大米好,可配些健胃清虚热的小米;亦或放些大黄米,健脾胃,补中气,温肺止嗽;亦或吃些玉米,调中开胃,益肺宁心。蔬果方面应顺应天时地利,吃些当季时令的茼蒿、菠菜、南瓜、莲藕、板栗、土豆、萝卜、蘑菇、香菇、小白菜、苹果、柚子、石榴等。另外鲈鱼秋后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风斜日鲈鱼香”之说,常吃有益脾胃,补 *** 之功,适合用来“贴秋膘”,清蒸更好,避免油炸、烧烤。

另外,今年中秋节正处于秋分节气,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农历八月十五这天食鸭子的习俗,“秋风起,鸭子肥”,此时正是品尝鸭子鲜美味道的大好时令;而且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是很好的贴秋膘之品。-另外,月饼虽然是中秋节的应景之食,但其甜腻,不宜多吃,也不可用来当早餐、夜宵,对脾胃不利。更好将月饼切割成小块来享用,这样既能享受到各种味道的月饼,又不会增加身体负担。

少吃:辣椒、葱、姜、胡椒、油炸、油腻、苦瓜、莴苣、芦荟、苦菜、啤酒

医学研究表明,胃肠道对寒冷 *** 非常敏感。在气温变化无常的秋季,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热、过硬、 *** *** 强的食物。为了减少秋燥症状,不宜多食辣椒、葱、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另外,农历八月宜减苦,苦味的苦瓜、莴苣、芦荟、苦菜、啤酒等要少吃。

忌吃:豆芽、豌豆苗、苜蓿芽、生蒜、肺脏、猪肚、芹菜、生蜜、鸡蛋

《千金方》曰白露、秋分节气:“勿食萌芽(植物的'幼芽,如豆芽、豌豆苗、苜蓿芽等),伤人神胆,喘悸,胁肋气急。勿食生蒜,令人发疽。勿食雉肉( *** 肉),勿食猪肚,冬成嗽疾。《本草》云:“勿食獐肉,动气。勿食芹菜,恐病瘕,发则似颠,小腹胀。勿食生蜜,勿食鸡子,伤神。”《金匮要略》:“三秋不可食肺。”

平和体质秋分运动小贴士:运动调气调神,避免大汗淋漓

秋分时节,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显得格外清新,特别适合室外运动。而运动又以增强肺脏功能为主,调气调神的瑜伽、 *** 、太极拳很适合,能使 *** 上下气机贯通,改善肺的生理功能,抵御肃杀之气对机体的侵犯。实在没时间运动,多做深呼吸也有益。避免过度剧烈运动,以保护 *** 阳气不受损害,否则大汗淋漓,使人津气耗散,必定损害健康。同时要注意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空气干燥的特点,运动时衣服要适时穿脱,多饮水。

平和体质秋分起居小贴士:秋季养收,早卧早起,适当秋冻

北方寒气逐渐南下,秋风瑟瑟,气候逐渐由热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南方也进入真正的秋季。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 的阳气也随之内守,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之阳气,起居调摄不能违背“养收”这一原则。首先睡眠宜早卧早起,顺应阳气之收敛;其次,适当秋冻,上身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有意识的让身体“冻一冻”,能使 *** 的防御机能得到锻炼和激发,增强御寒能力。当然秋冻要有限度,以自己感觉不太寒冷为准,而且 *** 最不宜受寒,短裤、短裙、凉鞋此时已不合时宜了。

平和体质秋分情绪小贴士:不悲愁忧伤,收敛神气

秋令内应于肺,情志主忧,对 *** 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秋季人的情绪不大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尤其是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引起悲伤忧愁的心绪,而悲忧最易伤肺。因此秋季养生要使情绪乐观,享受累累硕果的喜悦,可约上亲友到农家采摘丰收的蔬果,也可登高赏景,饱览奇景,令人心旷神怡。不悲愁忧伤,收敛神气,才能为冬令阳气潜藏做好准备。

平和体质秋分茶饮小贴士:酸梅汤

对付秋燥,离不开水,而酸甜的乌梅汤能更好地补充 *** 津液,缓解干燥症状。准备乌梅120克,代代花30克,桂花10克;先把2升水煮沸,然后将乌梅放入沸水中,煮开,然后用小火煮一小时,再把乌梅捞出来,放入代代花和桂花,煮上三五分钟,香气出来了再加点 *** ,放温了饮用,建议不要冰镇,温茶水更解渴,又不伤害你的脾胃。

秋分(autumnal equinox),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古有“春 *** ,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2018年6月21日, *** 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秋分的气候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小结:时光匆匆,多珍惜留在身边的人,不论是家人还是朋友,因为这一生能遇到他们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哦!

秋分的相关知识有哪些相关文章:

二、1949年以前的滇池简介

五百里滇池的岸边,游览景区还有: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白鱼口。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 *** 泽,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滇池为 *** 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平均气温为14.5-17.8度,降雨量为1070毫米。昆明坝子盛产稻米、小麦、蚕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云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更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米,更大水深11.3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 *** ,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滇池古名 *** 泽,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约20公里。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200公里;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更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从西山远眺滇池。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滇池红嘴鸥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滇池水面宽阔,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相望,云南民族村、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既相联成片又相对 *** ,互为依托,是游览、娱乐、度假的理想场所。1988年,滇池以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 *** 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每年冬季,翠湖和滇池海埂公园总会 *** 成千上万只来此过冬的红嘴鸥,在湖面上翻飞的红嘴鸥成为滇池冬季的一大景观。

三、鹤壁市简介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3 *** *** 批准建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现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淇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夏朝,鹤壁地域分属冀、兖、豫三州。商朝,属畿内地。春秋时,属卫、晋。战国时,先后属赵、魏。公元前510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年,赵国 *** 中牟,历时39年。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43年),废荡阴县入邺。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治所在故县(今鹤壁市郊)。唐、宋、元时期,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黎阳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朝歌曾为州、郡治所。明初,置浚县、淇县、汤阴县(鹤壁属之),分属大名府、卫辉府、彰德府。 *** 时期,浚县、淇县、汤阴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后改属第三 *** 专员公署。中华人民 *** 国建立后,浚县、淇县、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署。1953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4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建置)。1957年3月,汤阴县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署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1958年12月,安阳专署撤销,鹤壁市曾一度归新乡专署领导。1961年12月恢复安阳专署,又改归安阳专区。1960年10月--1961年11月,汤阴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1月,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市区经历了三次 *** 。1957年,市区选在鹤壁集,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到中山;后又随着五矿、六矿的建设,1959年,市区又从中山迁到现在的老区大胡。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塌陷区,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19 *** 年,鹤壁决定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随着规模的扩大,1999年5月市 *** 中心又迁到淇滨开发区。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年平均气温14.2-15.5℃,年降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0.7小时。

鹤壁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矿产资源具有地域组合良好、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 *** 气、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煤炭探明储量16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约10亿吨,水泥灰岩矿床储量为50亿吨。鹤壁水源总储量23.5亿立方米,年过境水达6.15亿立方米,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淇河盘石头水库正在建设之中。

鹤壁市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40多万,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8.54万人,占34.6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1.65万人,占65.38%。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139. *** 万人,占99.6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0.55万人,占0.39%。

鹤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各具特色,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地区。境内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五岩山各具特色。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两岸景色秀丽,为《诗经》所咏唱。这里有许多较为完整的古文化遗迹,战国至汉代冶铁遗址、宋代古瓷窑遗址、宋代采煤遗址具有很高的考古历史价值,被列入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上峪火山地幔窗口被称为“中华奇观”,可以探视地球千米以下深处的奥秘。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于1600年前的天宁寺大石佛倚山而凿,高22.7米,佛足在佛楼地下丈余,形成“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古都。境内云梦山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 *** 谷子王禅在此授徒讲学,创办了“中国之一所古军校”。

鹤山玉米之乡简介(广东玉米)-第1张图片-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9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19. *** 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46.8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8.17亿元,增长1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21元/人,比上年增长9.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10.8%。物价总水平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为100.5,上升0.5%。全年进出口总额29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进口总额 146万美元,增长2.8%;出口总额2772万美元,增长47.1%。

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鹤壁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等,是全国优质小麦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人均产粮、人均占有粮、人均贡献粮等指标居全省首位。也是河南省畜 *** 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地,人均畜 *** 产值、人均肉、蛋产量3项指标综合评定已连续十年名列全省之一,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市之一。兴业大用、永达公司等是河南省畜牧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农副土特产品畅销国内外,"淇河三珍"(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等闻名中外,为历代宫廷贡品。

工业已形成较好基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资源,鹤壁的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建材、冶金、电子、轻纺、化工、医 *** 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达1300多家。主要工业产品5000多种。其中棉纱、汽车电器及配件、电子元器件、矿山运输及提升设备、环保设备、标准紧固件、克星灭虫剂、黛丝牌摩丝、金属镁、牛仔布等一大批优质名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2 X 30万千瓦鹤壁万和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年产140万吨高标号水泥的鹤壁豫鹤水泥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正在积极筹建。

交通、邮电飞速发展,第三产业兴旺发达。鹤壁交通极为便利,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工程、京汉广国际通讯光缆均穿境而过,汤鹤、新荷、汤濮铁路分布两侧,并与京广铁路相连。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邮电通讯方便捷达,国际国内 *** 传真、程控交换、 *** 寻呼、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建设手段一应俱全。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兴鹤”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基”,中小学入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容市貌整洁卫生,是河南省 *** 命名的省级卫生城市。体育事业成效显著,1997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地掷球之乡”,是全国首家获得这一殊荣的城市。1998年又被批准为“河南省中长跑、竞走训练基地”。

对外 *** 步伐加快,开发区建设进展迅速。 *** *** 以来,市委、市 *** 抢抓机遇,确立了“优化环境、外引内联、四面辐射、梯次发展”的全方位对外 *** 带动战略,充分利用矿产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创汇型农业,逐步形成整体对外 *** 新格局。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方面主动出击,大规模 *** 引资和经贸洽谈活动。

在 *** *** 中崛起的鹤壁新区,是一个享有特殊优惠政策的工业和贸易区,是鹤壁市对外 *** 的窗口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园区,也是河南省大力支持发展的重点城市之一,省 *** 给予“25+1”的政策支持。新区规模已达1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42公里,绿地面积 *** 万平方米,随着市直机关全部 *** 新区办公,新区已成为鹤壁市新的 *** 、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工程地质条件优越。区内供水、供热、供电、通讯、学校、医院、宾馆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一座现代化、外向型、多功能的新城耸立在中原大地上,并正在成为花园城市和区域 *** 中心城市。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鹤山 玉米 广东 简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