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黄烟叶之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国三 *** 叶产地,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黄烟叶之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兰州水烟的兴衰
1、兰州种植烟草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公元1573年年间,兰州以本地种植的黄花烟叶为原料,开始加工水烟。1 *** 4年满人入关,大清取代明朝,以满清贵族为主的上流社会人士嗜好水烟,并渐成时尚。丝条整齐、色泽鲜亮、气味芳香,被称为“丝、色、味”三绝的兰州水烟,声名鹊起,需求日增。清人黄钓宰著《金壶七墨》中记:“乾隆中,兰州特产烟丝,铝铜为管,贮水而吸”,说明兰州水烟到乾隆时期,已享誉海内,在全国树起独一无二的特产地位。
2、清康雍乾时期,社会逐步 *** ,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得到发展,进入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兰州水烟乘时而起,走向兴盛,把民间习俗提升为上流社会的风尚,光绪至 *** 初期达到极盛,使烟酒茶齐名,成为我 *** 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1.烟叶种植。黄花烟当地烟农俗称绿烟,其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种植高产优质烟叶,不但需日照时间长,气候土壤适宜,还需充足的灌溉水源。兰州郊区和榆中川水地区,自古就是甘肃黄花烟主产区,也是兰州水烟最主要的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兰州烟田除五泉引山泉水浇灌外,雁滩、宁卧庄、郑家台、土门墩均以水车提引黄河水浇灌。榆中烟田除青城用水车提引黄河水浇灌外,宛川河流域的金崖、来紫堡、夏官营等乡村均以泉水或井水浇灌。据 *** 时期的《甘肃农业地理》记载:全省种植黄花烟农田面积一般在4万亩左右,正常年景烟叶产量1000万斤上下。而榆中烟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3%,烟叶产量达全省总产量的67%。
4、2.兰州水烟加工。加工水烟丝先用杠杆将烟叶压捆,再用推刨推出烟丝,这种手工作坊,19世纪初数量增至140多家,投资经营者多为兰州、榆中、皋兰人。由于利润丰厚,一些陕商也来兰投资经营水烟丝,如一林丰、协后成联号,资金达100多万两白银。榆中不但是最主要的烟叶种植基地,也是主要的加工生产基地。青城盛产烟叶,且因黄河水运的优势,清乾隆嘉庆时期,水烟生产就进入鼎盛期。大小烟坊达百家以上,名气较大的有永丰成、玉顺和、福丰泰等10多家。烟叶种植和水烟加工经营,使青城兴盛200多年,青砖绿瓦、雕梁画壁的高堂华舍比比皆是,求学出仕、舞文弄墨的社会名流层出不穷,成为名噪陇中的富饶繁华之地。宛川河地区主要是种植烟叶,向兰州的烟坊提供原料,加工烟丝起步稍晚。19世纪20年代,为了降低成本,兰州的烟坊向榆中转移,榆中成为新的加工中心,40年代水烟作坊发展到60多家。实力雄厚的大作坊有祖德泰、忠兴成、长盛荣等26家,资本约400多万银元。1956年兰州的22家烟坊公私合营组成兰州水烟厂,榆中的24家烟坊公私合营组成国营榆中县水烟厂。省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共用“甘、肃、合、作”商标。后来兰州不再种植烟叶,兰州水烟厂也停产转行。榆中成为兰州水烟惟一的种植生产地。
5、3.水烟市场及运销。兰州水烟兴盛时市场东到鲁苏沪及东北各省;西达新疆、 *** ;南至闽浙、两广、云贵川;北及宁夏、山西、蒙古大草原。基本覆盖全国,几乎各省都有市场。实力雄厚的 *** 行在西安、上海、南通、苏州等要地设有分号。中等以上烟行都派经销人员在汉口、天津、包头、洛阳、太原、成都、重庆、北京等大城市驻庄批销。各地 *** 商不计其数,日杂店多有经销。
6、清朝时期交通运输还十分落后。南方河湖纵横,稍有木船水运便利。北方陆路运输主要靠马拉骡驮,运销线路主要有五条:一是东出平凉经西安达汉口,装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经南京、镇江到南通、上海,或从镇江走运河经苏州到杭州;二是南出天水经广元抵成都,或从宝鸡南经汉中,越巴山抵成都、重庆,再转运云南、贵州;三是用骆驼驮运沿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哈密直达 *** ;四是用皮筏子从青城装货,顺黄河漂银川到包头,再用骆驼运进张家口而达北京、天津;五是经西安运至洛阳,再分别北运山西,东运山东、苏北。当时东北销量很大,陆路经山海关运到沈阳,水路从上海、烟台、天津等港口装船,渡海运到营口卸货,再转运东北各地。
7、4.消费群体。黄花烟种植需水肥多,用工多。烟丝加工完全依赖于手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路途之艰,运输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到消费者手中的 *** ,自然奇贵无比。因此,起初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社会上层人士。达官显贵、商家富豪才能享用兰州水烟。清末的慈禧太后、 *** 初的曹锟总统就是那个时期水烟嗜好者的 *** 人物。后乡绅地主、殷实商贩也加入消费主流。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运输成本的下降,市民百姓也逐步成为兰州水烟的消费对象。茶馆酒肆、书场戏园中手捧水烟袋者定是休闲贵客;登门探亲,入宅访友时若奉上水烟袋,必是敬上宾之礼。市场销售量更高时年销售水烟丝达1200万斤以上。30年代,城市中卷烟、 *** 逐渐流行起来,水烟的市场重心转向乡间,渔民、牧民、农民成为主要消费群体。
二、亚布力旱烟多少钱一斤
都是分等级卖的,30元一斤旱烟(上等品)。亚布力烟是亚布力的特产。也叫关东烟。东北盛产关东烟,更好的上品还是亚布力产的亚布力烟。
亚布力烟真正的产地,在亚布力 *** 东边路程三里半,一个叫三里半的 *** 族屯北面,叫三道崴子的小村,现在叫做永丰村。亚布力烟醇香、味厚、劲大、吸进鼻腔,自动回窜,特有的窜香和其他地区不一样。再者,不加任何香料的“亚布力烟”吸食后嗓子不痒不疼不咳嗽。
1、用烟袋吸食的习俗。用烟袋吸食,是因当时关东人很少能接触笔墨纸张,大多数与读书无缘,既便有了纸张,也不能用来卷烟,且男 *** 用短杆烟袋携带方便易于外出劳作,妇女在家则多用长杆烟袋,做长辈的妇女使用的烟袋嘴常常很讲究,大凡是玉石制成。
2、用纸卷烟吸食习俗。用纸卷烟吸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关东人欢欣鼓舞,适龄儿童纷纷上学读书,书本到了普通人家,人们开始用纸卷吸食。后来,关东人可以用造纸厂特制的特白纯木浆大罗纹卷烟纸,大大提高了关东烟的吸食质量,并延续至今。
3、品烟的习俗。烟民们在 *** ,喜欢串门子,闲聊间,每人掏出自己的烟口袋,你装一袋,我卷一颗,相互敬着,品着聊着,通过这样的品烟、评烟、交流着关东烟的种植,晾晒等侍弄烟草技术。传承着古老的农村文化。
三、广东哪些地方盛产烟叶
摘要:广东属 *** 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而且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烟叶生产自然生态条件,那么广东有哪些烟叶产地呢?广东烟叶产区主要在韶关、梅州、肇庆等地区,所产的烟叶色泽桔黄,燃烧 *** 能好,出丝率高,品质极佳,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广东产烟地区吧。南雄烟叶1、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 *** 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2、南雄烟叶品质优良,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 *** 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
三圳烤烟1、梅州蕉岭三圳是国家优质烟生产和烤烟出口基地县,以“烟叶王国“而享誉华夏!蕉岭烟叶产品外观色泽桔黄,燃烧 *** 能好,出丝率高,在全国烟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烤烟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了较为娴熟的生产技能,生产出的烟叶已成为卷烟工业的优质填充料,在一些烟厂享有较高的声誉,烟叶销路顺畅,供不应求,集种植、加工、贮存、包装、运输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已形成。
始兴黄烟1、清道光年间编修的《始兴县志》记载始兴当时生产的叶子烟即已驰名。由此可见,始兴种植黄烟有100多年历史。由于马市遍布红沙土壤,是黄烟生长的理想之地,其所产黄烟具有金黄、醇香、易燃的特点
2、本世纪以来,马市镇精心打造黄烟专业镇,分别在坜坪村和黄田村兴建了烟叶育苗工场,对黄烟生产进行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为有效提高黄烟生产质量和数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成功创建为“广东金叶之一镇”。
杏花黄烟杏花黄烟是著名的生晒黄,封开的黄烟中尤以杏花十联黄烟较为有名,每逢出烟期,客商争相抢购。十联黄烟的特 *** 是色泽鲜明,油润丰满、香气,余味舒适,烯烤 *** 好、灰白、凝聚而不易粉碎散落,是制混合型卷烟的优质原料。
四、黄烟属于哪儿的特产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 *** 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 *** 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特产。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 *** 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 *** 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 *** 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关于黄烟叶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