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是中国什么之乡?韶关有什么产业 - 之乡 -

韶关是中国什么之乡?韶关有什么产业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韶关是中国什么之乡,以及韶关有什么产业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对于韶关这座城市,你有什么看法呢
  2. 为什么韶关说客家话也是广东啊都不是广东话啊
  3. 韶关市有几个县城分别叫什么县
  4. 韶关的具体介绍

一、对于韶关这座城市,你有什么看法呢

1、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迅速,成为很多人旅游的之一选择,而广东作为一直以来的经济大城,邻近 *** 和 *** ,每年来广东旅游的 *** 是不计其数,也有很多年轻人南下到广东来打拼。大家都知道广东省的省会是广州,但是在很早之前,广东省的省会也是被更换过,但是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便是下位,现在这座城市更是很少被人提起,慢慢被遗忘

2、这座城市就广东省的韶关市,韶关市早在1943年就是广东省的省会,而两年后,广东省的省会则是变成了广州市,在这之前,韶关市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非常良好,不仅北邻江西,湖南,西靠广西,是三个省之间的重要衔接地,但是造化弄人,如今的韶关市却是一座四线城市。

3、韶关的历史文化,风景可以说是非常良好,韶关不仅物产丰富,在 *** 时期韶关也是著名的 *** 根据地,不仅有风景奇特的丹霞山,还有动物多种多样的南岭,韶关的美,其他城市可比不上。

4、但是相对经济来说,韶关2017年的GDP只有1338亿,在广东的各个市来比可以说是倒数的,韶关的地理位置虽然好,但是也比不上那些沿海城市。相信韶关在日进飞速发展的今天,未来的韶关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5、虽然如今的经济GDP低,但是韶关的风景美丽是不可否认的,每年来韶关旅游的人依旧是数不胜数,韶关对于那些广州,深圳等城市来说,更偏向居住,韶关不仅气候宜人,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就在28度左右。如果你去过了那些大城市,建议你来这里走一番,你会体会更多不同的城市风情。

6、你去过韶关吗?对于韶关这座城市,你有什么看法呢?

二、为什么韶关说客家话也是广东啊都不是广东话啊

为什么韶关说客家话也是广东啊都不是广东话啊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江、武江、北江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韶关是粤北地区的 *** 、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

韶关是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韶关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韶关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居全省地级以上市之一位,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

韶关拥有“岭南名郡”,“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这个问题就等同于“广东话都不是普通话为什么又是中国人广东话都不是普通话为什么又是中国人”

1.粤语使用地区的居民将粤语及粤语子方言称为白话。例如:“广东白话“,“广西白话“。一般来说,广东白话是较标准的粤语,广西白话就属于粤语子方言。

2.有些地方把本地方言称为“白话”,如广东潮汕地区。

楼主别听楼上瞎说,什么综合话?我们茂名没有这种话!我们茂名地区主要是讲白话(粤语的俗称),粤语也是有很多种的,不仅仅只有广州话,广东其他地方的粤语也有自己的地方口音,我们茂名的粤语有化州话、高州话、信宜话,总之茂名的主流语言是粤语,不过还有其他方言的分布,涯话(属客家话分支)分布较为零散和黎话(属闽南语分支,和湛江的雷州话比较接近)主要分布集中在电白区!

梅州、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大埔、平远;惠阳、惠东、博罗、河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始兴、仁化、南雄、翁源、乳源、新丰、丰顺、陆丰、揭西等县市一部分;

省内各处零星客话区(如广州三元里、沙河;深圳宝安;东莞樟木头周边、鹤山 *** 、宅梧、鹤城;台山赤溪等)

:hi.baidu./hakkas/blog/ *** /29a46227bcdd4303918f9da2.

广义上的广东话包括了三种:广府话、潮汕话、客家话。

一般说的广东话就是指广府话,也就是粤语的白话支。主要在珠三角一带以及珠三角以西(包括广西东半部)使用。

潮汕话是闽南话的一种,主要在潮州、汕头、揭阳等靠近福建的地区使用。

客家话当然就是客家民系使用的语言了,主要在广东的内陆地区和客家人散居地区。

客家话是在广东地区的客家人说的语言,在广东客家人分布也较广如梅州、河源、惠州及深圳三分一人口都说客家的。是广东地区最普遍说的语言之一。

语根在河洛——略谈北方土著居民,是客家话保留古汉语最多吕梁

现在,客家研究,百年 *** ,能一致的是:根在河洛,几七次避战乱南迁的汉族民系。不一致的是,南迁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宋代才形成客家话。后者认为客家话本来就是河洛土著居民的话,是周、秦汉汉语的活化石。一种语言是几 *** 甚至数万年形成的。我看了有关客家源流考证的许多名篇后,不断请教专家门,恕我直言,我是认为客家话是古汉语的主要语系,是北方土著汉民的话,到宋朝,称它为客家话,地域别的语言转化不了它迄今它还是保留古汉语音节最多的方言。

(一)对“客家话有若干部分,包括了自上古至元明的语言,但是整个语言构成,却在宋代”的质疑。

刘佐泉他是我的好师友,在《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书中341页——373页《客家方言》部分,有这概括。佐泉先生认为“方言是语言逐渐分化与融合的结果,”“客家祖居中原,世属汉族,原来并没有客家的存在。仅仅由于早年自北而南的迁移,才形成了客家人和客家方言。”“南迁 *** 贯穿着客家方言问题的全部。客家方言的形成史,也就是汉族先民远离故土向南迁移的 *** 史。”在“祖居中原,世属汉族”这一点,我们极为一致。但客家话的构成“却在宋代”这结论似乎下得太早,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进化尚罩疑云,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历史可寻,能直立走路和身体结构,至少在400万年就形成了;能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能边吃饭边看报,这要归功于能掌握语言、有抽象思维和惊人的大脑。这大脑的发展,由猿人到现代人,至少有200万年至 *** 万年,近16万年才接近目前的人类大脑状态,与人类基因99%相同的黑猩猩的大脑只有人的七分之一。它们呀呀叫,比人们的语言落后几百万年。语言促进了人的脑容量增大,语言、思维、记忆力。语言的形成和变化,决不是几百 *** ,而是几千几万年逐渐变化、形成的。“客家话形成于宋代”,此说欠科学,不用辩驳的。

(二)客家话拥有最远古的汉语音

韶关是中国什么之乡?韶关有什么产业-第1张图片-

刘佐泉承认汉、晋的语音 *** ,有许多与客家音系相同的,这个“许多”,究竟占百分之七八十,还是五六十,或者三分之一?不好衡量,总之是“多多”,正好证实客家先声,是古代中原土著汉民的话,主要部分相同就足够了。受畲族语言影响,现在畲族话很接近客家话,也印证了古汉语的变化和方言的源流,是中原土著汉民的语言,保留得最多最久的正是客家话。仍用佐泉的论据来证实这一点。《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356页:《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用韵,用现在的普通话来念简直无法押韵,也是无法分辨,但在客家音系里却可以分辨得清清楚楚。如《诗径》里“双”、“庸”、“从”三个字是押韵的。而现在普通话,“双”字是“尤”韵,“庸”、“从”是“<”韵。只有客家话“双”字读作Su,“庸”、“从”二字是“<”韵。只有客家话,“双”、“庸”、“从”仍同属一韵”,“人”、“身”、“薪”、“荟”……等字,只有客家音系读作in韵,“门”、“云”、“存”、“零”、“愠”、“问”字读作UN。《切韵》、《广韵》二韵合而为一,难以分别,唯客家音系不以分辨出这两韵不同的所在。

《诗经》用的不但有平、上、去、入之分,还有阴平、阳平、阴入、阳入,和客家声调一样。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客家话,在周朝是主导的语言无疑。春秋战国的人讲什么话?《诗经》之答:就是传了两 *** 来被消灭的客家话。到汉代《苏武与李陵书》、陈琳《饮马长城窟里》、曹植的《七步诗》、《木兰辞》等等,语言音系与客家音系很一致。足以证明,客家话是古代汉族土著居民语言的延伸、继续,不是到宋朝才形成客家话。

古汉语延伸至今客家词语就更多了:索、鸟、面、颈、饥、朝、昼、行、矜(勤)、拌、箸、挟。谁人叫“满人”?古语“莽人”,客语“吗人”,无搭煞《西厢记》、《 *** 》书中有,客家就此叫法,是“没有意思”。寒毛,指细毫毛、客家话就古汉语更一致。

(三)现在北方怎么找不到讲客家音系的人

是不是这种方言的人迁南方,以致绝迹了?这个反问很绝,值得研讨。现在客家方言区域确在广东、江西、广西、福建、四川、湖南、海南、 *** ,总数在五千五百多万人,海外华侨,主要在东南亚印尼、新、马、泰、越、菲、以及欧、美洲各国、日本等华侨、华商,总数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讲客家话的人在国内外六千余万人是精确的,有人夸张到一亿,把南迁的汉民都说成是客,把多语制地方,会讲客家话,就算客家人,也不精确。十三亿人口,有五、六千万人讲客家方言,占总人口5%,已是很大的民系。

北方是普通话为主的汉语大系区域,客家根在河洛、以河南为中心,北至山西南部,西至陕西,即黄河中游,洛水一带,河洛是汉族崛起的摇篮。最早南迁的中原人是秦代五十万戌边到岭南的军民、赵陀为龙川令,后为南越王。秦始皇统五千名中原妇女到岭南,解决军婚问题,生男育女,就是之一批南迁的北方土著居民,有粤语、客语人的祖先。以广西玉林话。贵港话为典型,这两处的方言属粤语音系,却有系中系的特色。南迁客家人能保持大部分古汉语音,是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而中原自春秋战国,到秦并六国,汉晋以后,二百多年战乱,南迁的人越来越多,中国自夏、商、周两 *** 的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开拓的封建社会又两 *** ,中原的汉族地主、大户人家几乎都避乱南迁,以东晋在南京建都,王谢大家族由洛阳迁金陵为典型。周代到东周已降为一般诸候,空有王号,王室也会南迁。秦王室绝灭,汉皇室分布全国,当时的国语何处寻?能说周、秦话的是陕西今人语吗?汉晋说的是如今的洛阳话吗?经两千多年的社会变革,朝代更迭,考古只能考当时的 *** 、经济、文化,一般奥秘、语言却是文化的主要特征,只能从《诗经》、汉赋、晋诗、唐诗、宋语的音韵,研究汉民族方言的变化。而今,客家话大部份保留了古汉语音韵,结论是汉族一支传播古汉语的民系,南迁前,是北主土著居民,南迁后其语音大部份是古汉语,小部份属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影响、交流,有变化。现代研究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的语言,那一种方言接近当时的话,客家话之答:以读《诗经》和诗词歌赋分辨吧!变音不合韵的是变化大的,接近和押韵最准确的,便是古汉语传人。

人类能掌握语言、为抽象思维和惊人记忆力的大脑,是人类强大进化优势的 *** ,没有哪个体质巨大、代价昂贵的 *** 是无缘无故进化出来的。掌握语言的大脑,汉族和50多个少数民族的人都一样的,汉语的形成至今不说十六万年,只说五 *** 来的语言进化和变革,这七种方言的形成,都不是三两万年就变成一种新语言的,最少在秦统一后,封建社会开始,语言才混合、交流,形成现在的七种方言。

(四)博白、陆川两县现在的一百多万客家人的来源。

现在博白一万多人口中,九十万是客家人,陆川九十万人口中,六十万是客家人。自称是讲“新民话”,别人称“涯佬、涯话”,也叫“唛介话”,并非合浦才叫“涯话”,桂东才叫“唛介话”。

多数的客家家族是明、清两代迁到博白、陆川,但已有迁来五、六十代人的,如博白庞氏,是唐代迁来的。我到过梁绿珠的故里,博白浪平绿萝村,提出个问题供研讨,绿珠的祖先,是不是南迁客家人?有人说,那一带全讲地老话,与客家何关?前文已说到,秦代戌边的五十万军民是之一批由中原南迁的汉族先民,有形成玉林方言、贵港方言的先民,也有客家话先声的汉民。住在一方,变一方话,但绿珠有《懊恼歌》和石崇作的《明妃词》,由她唱了多年,从语言、音韵研究,绿珠这个十七岁到洛阳的歌伎,她是客家先民。

梁姓何来?周平王时,封了一位叫康叔的贵族为梁山首领,在陕西韩城一带建立梁国,梁康为王。后代以国为姓。到了秦朝,梁姓戌边到了合浦地,一落籍为民,就是绿珠的祖先,她父母是农民,年近50无子女,传说其母梦食井里莲花,才受孕生绿珠,长到17岁很漂亮,珠圆玉润,能歌,爱吹笛子。西晋的大官石崇(延尉、宫廷警卫将军)为交趾采访使,经博白返回时,用三斛珍珠买得绿珠为歌伎,带回洛阳金谷园(今洛阳东火车站附近),在园中十年,是石崇的宠妾,她在古乐府留下独一的……诗《懊恼歌》,就是客家先民语言的活化石。

《懊恼歌》只有二十个字:丝布涩难缝,令侬十指穿。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

绿珠到洛阳,虽然以吹笛和歌舞,艳名动洛阳,但仍属石崇的家妓—奴牌。石崇靠权力和财富甲洛阳,要 *** 南边来的弱女心灵,与国戚附马王恺斗富,王恺以布作四十里“步障”,石崇以丝作五十里“步障”胜之,以绿珠唱“丝布涩难逢,令侬十指穿”。怨声骂了公卿奢侈斗富。这个“涩”字,今客家常用“涩离离”,“眼涩涩”。洛阳当时通用黄牛拉车,比马平稳安全。晋武帝坐羊拉车,宫女用盐水洒在草放在卧室门前,以诱拉车羊来吃,以邀宠子皇帝。孟津是黄河古渡口,周武王会诸侯伐纣会合于孟津。如求押韵,应唱“孟川”,但绿珠歌不求押穿、川韵。“津”音高而清脆,地名也不能改,可知诗是真的。“侬”,客家话“涯”即我。今吴语称我仍是“侬”,广西贵港话还是“侬”。当时洛阳自称“侬”必是真的。即使绿珠唱了“涯”,乐府记载也会改成“侬”。细读《懊恼歌》,品尝北方居民的语言,即有此感。

再读绿珠主唱的《明妃辞》(《文选》载):我本良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别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流涕别,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涕泣沾珠续。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停于穹庐,加我于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责非为荣。父子见***,对亡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从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飞鸿不我愿,停立以屏营。昔为金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井。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绿珠在金谷十年唱得多的就是这一支更先的昭君怨。她自己的身世经历与王嫱有相似处。王嫱无奈嫁给匈奴王呼韩单于为阏氏(音烟支,即王妃),隔一年,老单于死,又被原阏氏子新单于据为阏氏,汉帝下旨令其“从胡俗”,不得归汉。所以有“父子见***”句。思归与绿珠极相似。“粪上英”是极怨,即鲜花 *** 在牛粪上之意。

用客家话的六声读之,十分流畅,只有“荣”字,以粤语读才押韵,客话音“容”,其余皆客家音。此诗在历史上之一次把王昭君的故事写入诗词,也是史诗。绿珠比昭君强的是,不肯“默默从苟生”,王昭君“杀身良不易”,绿珠 *** 却易。昭君陪了老王又陪新王,从匈奴的“蒸根”风俗。绿珠从石崇已大错,有怨恨,决不再从强盗丞相孙秀。

从读《诗经》到《明妃辞》,两 *** 的周代的音韵是客家音的原本,西晋《明妃辞》仍是客家话原版。有经典版本,足证客家人是古代北方土著居民。客家话不是唐宋两代偶而在南方产生的,而是夏、商、周以来,汉族在中原的土著居民语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为查证博白在晋代有无客家,我举绿珠一例,即使是验证,也可供识者参改。为探讨客家话源流一抒浅见。

可能是刷网站点击率的。想让你刷网站

自己没有投简历就打过来叫你去的公司更好别去!

要么不正规,要么是工作不好,招不到人的!

三、韶关市有几个县城分别叫什么县

截至2019年6月,韶关市有4个县、1个自治县,分别是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始兴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具体介绍如下:

仁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接地,东接江西省崇义、大余县,北邻湖南省汝城县,南面紧邻韶关市区。

仁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极富人文之美。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南朝齐年间(479-502),始建仁化县,距今1500多年。

翁源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东邻连平县,南接新丰县,西与英德市、曲江区接壤,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毗邻,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是抗倭英雄陈璘故乡,是珠江三角洲通向内地的战略要地,韶关市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

新丰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北、韶关市南端,五市交汇处(广州、清远、惠州、河源、韶关),历史悠久,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是韶关地区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发展先行区、战略前沿。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部,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始兴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有汉、瑶、畲等多个民族。

始兴置县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古人曾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

始兴自古是岭南交通要冲,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是盛唐名相张九龄、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 *** 名将张发奎和当代著名数学家朱熹平的故乡,也是全国闻名的 *** 古县、恐龙之乡、围楼之乡。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东邻韶关市武江区,西连清远市阳山县,南毗清远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溶洞盛产石钟乳,洞中有源泉流出而得名。

参考资料来源:韶关市人民 *** -区市县概况

四、韶关的具体介绍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北接湖南省郴州市、江西省赣州市,南连珠江三角洲,是粤北 *** 、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现辖乐昌市、南雄市、曲江区、武江区、浈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全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2009年年末户籍人口325.5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856平方公里。

韶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有着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历史上的韶州被誉为“岭南名郡”,孕育了陈朝重臣候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朝名臣余靖、禅宗六祖惠能等杰出人物。境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景观众多,被誉为集华南景观之大成。韶关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良好,是广东省社会治安更好的城市之一。

韶关区位独特,交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韶关是国 *** 路运输枢纽城市,广东省规划重点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区域 *** 中心城市之一。武广高速铁路开通、韶关站场建成运营,使我市融入广州“一小时生活圈”。韶赣高速公路、韶赣铁路、广乐高速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届时,韶关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韶关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韶关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

*** *** 以来,韶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稳步推进各项 ***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1.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l.93万元;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亿元;接待旅游者人数达122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1.4亿元。近年,韶关先后被国内外相关机构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双拥模范城”、“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称号,2009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完成丹霞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年度工作任务, *** 有关专家在考察评估中予以充分肯定。全国爱卫会命名我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通过专家组实地考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我市“中国锌都”称号。在第二届中国城市盛典 *** ( *** )投资峰会上,我市夺得唯一的“2008—2009年度中国更具人气的旅游城市奖”。在2009年12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国城市经济 *** 社共同举办“2009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我市被评为“2009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十佳城市”之一;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

在全省14个欠发达市中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毛入学率也由86.5%提高到88%。教育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山区市首位,职业技术教育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之一。

展望未来,韶关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 *** *** ,围绕做大经济总量这一首要任务,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产业和城市“双转型”,全面建设名符其实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为“十二五”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韶关 中国 产业 什么 么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