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随州绿化之乡,绿化乡书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随州哪个乡镇最发达
三里岗镇地处鄂南,随州京山交界处,著名的国家级旅游胜地大洪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一流。自 *** *** 以来,三里岗镇人民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业。现已经发展成为中南首屈一指的香菇集散地!全镇人民生活也领先于其他乡镇。人均收入排在随州市前列
三里岗镇位于炎帝神龙故里、编钟古乐之乡曾都区西南部,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距离随州市城区65公里。其北部与本区均川镇、环潭镇、洪山镇毗连,东与柳林带镇交界,西面与大洪山风景管理区交界,南面与京山县三阳镇接壤
处于北纬31°22′至31°56′,东经112°57′至113°13′,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地势随大洪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处在鄂东北低山丘陵带上。
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三里岗、马家畈、尚家店、粟树嘴、八一桥、刘店、吉祥店、伏岭、三星、常安店、新集、何家店、尚家桥、黄家河、古庙、车佛、贾家湾、杨家棚、许家河
全镇总版土面积319.3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美丽山镇。
全镇共有人口4.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1万人。
地处大洪山怀抱,地形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全镇海拔约在500米—800米之间。我镇山脉都为大洪山余脉,由南向北山势逐渐降低,山的相对高度200—500米之间,山谷成V字形,坡较陡。山体以石灰岩为主,土壤深厚,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繁茂。我镇河流可分为两大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涢水(均水)流域,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另有刘店河由西向东流入郑家河,进入安陆市境内,为漳河流域。
香菇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 引资到位资金2397万元,比上年增长45.7%;外贸出口达3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比上年增长7%。我镇工业方面特色鲜明,现已形成以建材业、采矿业、建筑业、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稳中有升,加工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工业经济结构正日趋合理。其中香菇加工业在全国乃至 *** 享有名气。
三里岗香菇产业独具特色。我镇气候适宜,栎木资源丰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理想场所,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从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时间里,全镇香菇出口创汇共达1.8亿美元,被省 *** 列为全省的五个特色产业镇之一。目前,香菇生产加工企业达到40家,其中,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5家,全镇从事香菇产业的人员1万余人。香菇年产量4000吨,年市场交易量6000吨,年交易额4亿多元,年出口香菇40000吨,创汇3000万美元,并拥有“三岗”、“山林”、“大洪山”等著名品牌。
全镇先后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占地40亩的香菇交易大市场和占地30亩的香菇加工一条街,香菇加工分级达到20多种。在销售上一手抓老主户巩固,一手抓新客户发展。不仅吸引了河南、陕西、四川、甘肃、安徽和湖北省其他县市的菇农来三里岗 *** 香菇,而且还招来了新加坡、 *** 、 *** 、广州、深圳、福建、浙江等地客商来三里岗进行香菇贸易。产品除占据了 *** 市场70%的份额以外,还远销 *** 、日本、韩国、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常年从事香菇贸易的加工户近200家,其中4000人常年在外面进行技术输出和香菇购销,三里岗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农业方面,我镇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是随州的农业大镇,养殖业大镇。全镇共有耕地面积505 2.87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4193.58公顷,一般农田859.29公顷。地少人多是我镇特点, *** 一面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力度,一面鼓励农 *** 行多种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探索食用菌发展新路子,改造菇耳林、板栗带、茶园等,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民忙时种田,闲时种菇或外出务工,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耕作大部分实现机械化,摩托车、 *** 等高档消费品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因地处山区,以前交通非常落后,2000年以后,我镇交通事来发展尤为迅速,随岳高速公路,两条水泥省道(小应线和周新线)穿境而过,通村公路建设四通八达,客运班车直达随州、襄樊、武汉,家家户户都拥有摩托车成为我镇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中小学校7所,在校 *** 5000余人,在职教工300余人,学龄儿童人人有书读,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全镇共有医护人员120余人,床位100余张,卫生防疫事业日益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已建成现代化大型福利院2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邮电通信、程控 *** 、移动 *** 、用户传真直拨海内外。金融机构与全国联网,汇路畅通,取存自便。娱乐设施不断更新,吃的舒服,玩的尽兴。电力 *** 覆盖全镇,供电容量达6000千伏安。自来水昼夜供应,供水能力达2000吨每日。小集镇建设也颇具特色,已形成元宝街、平桥街、洪山街、新街等几条主要街道。
位于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的大型交易大市场,吸引着周边县市菇农前来进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贸易,每天其交易量达数百吨。
在相隔1里的三里岗镇 *** 对面,有一条“香菇街”。此处是三里岗最早的香菇交易场所,修建于19 *** 年,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
随着交易量的增多,这条香菇街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香菇产业需要。2005年4月,三里岗便有了第二个香菇市场,位于集镇西端,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这个市场很快又小了。三里岗镇全年有4000余人活跃在香菇市场,全国12个省市的香菇在此交易。因该市场紧邻公路,面积小,菇农人来人往,安全隐患大,极大 *** 了香菇产业的发展。
2007年,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不久,一个占地面积40亩,办公场所、仓库、加工房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香菇市场蓝图清晰明了。
“香菇市场开在我的香菇加工厂门口了。”产品出口到 *** 的市金荣菇品公司负责人易光斌刚从市场上采购回来。他说,之前把加工厂设在自家,规模受到 *** 。现在,他在新的香菇市场租了6间门面,“采购、加工、存储于一体,可以好好把公司做大了。”易光斌兴冲冲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大洪山位于三里岗西南3公里,距正中心十几分钟的路程。
1988年被 *** 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健身疗养、科学考察理想场地;是世界著名古乐之乡和炎帝神农诞辰地。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第四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洪山风光美。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内动植物与非生物形成的生态美,落叶树和常绿林融为一体,形成四季常青的异色风光。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的美誉,有“不倒翁”之称的 *** 古银杏,是大洪山镇山之宝,是“华中之一树”。
大洪山气候优。这时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中富含氧离子,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是一处天然氧吧,是旅游避暑的绝好胜地。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
大洪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三个始祖都与大洪山地区直接相关。区域分布多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和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大洪山是中国 *** 的重点丛林。洪山寺历来为 *** 文化的祖师道场,历代帝王多赐名,其佛法远播日本、东南亚,在 *** 界享有盛誉。大洪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绿林 *** 、明朝明玉珍 *** 、清末赵邦壁 *** 都在大洪山立寨。大洪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近百个 *** 遗址,反映了 *** 、陶铸、陈少敏等 *** 家的生涯。
大洪山居荆豫要冲,汉襄咽喉,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她集自然、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与世界第八大奇迹——擂鼓墩编钟和华夏文明始祖——炎帝神农故里构成一条黄金旅游线。大洪山经二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已成为华中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火山地质公园和湖北省旅游主题公园。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共800万人次,是湖北旅游 *** 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二、随州绿地要建多少年
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城市 *** 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和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鄂北区域 *** 中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规模:规划远期2030年,市域户籍人口规模约为295万人,常住人口规模约为3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集中建设区人口规模约为10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18.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09.7平方米。
规划构筑“一主两翼,三轴多点”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主是指随州市区,是带动全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和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区域 *** 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两翼是指广水市区和随县县城(厉山镇)。
三轴是指实现市域外联内聚的三条功能轴,包括武西发展轴、随州市区——广水发展轴、殷店——随州市区——洪山发展轴。多点是指支撑市域均衡发展的城镇节点,包括殷店镇、洪山镇两个市域次中心培育城镇和杨寨镇、小林镇、唐县镇、万和镇、郝店镇、长岭镇、府河镇、长岗镇、陈巷镇、武胜关镇、均川镇、安居镇、洛阳镇13个重点镇。
3.2城乡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市域城镇规模划分为五级。
(1)一级城市1个。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108万,为随州市区(含淅河镇)。
(2)二级城镇2个。其中广水市区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35-45万,随县县城(厉山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20-30万。
(3) *** 城镇3个。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5-10万,包括洪山镇、殷店镇、唐县镇。
(4)四级城镇18个。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1-5万,包括府河镇、长岭镇、杨寨镇、郝店镇、武胜关镇、洛阳镇、万店镇、万和镇、均川镇、安居镇、三里岗镇、小林镇、环潭镇、余店镇、陈巷镇、何店镇、长岗镇、尚市镇。
(5)五级城镇14个。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小于1万,包括太平镇、骆店镇、蔡河镇、吴店镇、马坪镇、关庙镇、李店镇、草店镇、淮河镇、吴山镇、柳林镇、万福店、高城镇、新街镇。
建立“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培育城镇——特色小城镇”四个职能等级,差别化制定发展策略和职能分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
在随县王岗通用机场的基础上,按照 *** 飞行区4D级标准,控制预留未来随州机场建设用地;广水八里岔 *** 机场作为远景弹 *** 预留。
规划设置“两主三辅”的市域铁路客运枢纽体系。“两主”为随州南站和随州站;“三辅”为随县站、厉山站和广水站。规划三个铁路货运枢纽,分别为随州站、厉山站和小林站。
高速公路:在现状汉十高速、随岳高速和麻竹高速基础上,谋划新增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和随州北环高速公路,同时积极对接京港澳高速公路。
国省道:规划形成由6条国道、13条省道构成的地方干线公路网,实现市域所有市县通高速或一级公路,所有乡镇都有省道或省道以上级别道路贯通。
一般公路:在现有部分县乡道路基础上完善和补充;景区旅游专用公路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重要县道提档升级改造为二级路,基本实现县级公路和部分重点乡级公路达 *** 以上公路标准、所有乡级公路达四级以上公路标准。
高速铁路:规划新建汉十高铁和汉随城际;规划预留随州-信阳、随州-荆门高铁线位。
快速铁路:规划预留随州-麻城-安庆铁路通道。
普速铁路:在既有汉丹铁路、京广铁路、宁西铁路连接线的基础上,加快宁西铁路联络线电气化改造。规划新增月益铁路,以货运为主,兼部分客运功能。
规划形成“一主一副、双轴多组团”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
“一主”是指依托现状随州高新区与老城区核心形成的综合型城市主中心。
“一副”是指依托随州南站形成的综合型城市副中心。
“双轴”是指沿交通大道、炎帝大道形成的南北向城市拓展主轴,以及沿随州站、随州南站间形成的东西向城市拓展主轴。
“多组团”是指布局相对紧凑、功能相对 *** 的城市组团,包括老城组团、城东组团、擂鼓墩组团、城南组团、北部组团、淅河组团。
此外,预留潜力空间与战略储备空间,应对远景弹幕
(1)老城组团:规划人口10.5万人。功能 *** 为随州历史文化与城市格局传承保护区、全市传统商业中心、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区域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2)城东组团:规划人口50万人。功能 *** 为区域中心城市职能核心承载区、市级综合生活服务中心、新型现代生产服务中心。
(3)擂鼓墩组团:规划人口11万人。功能 *** 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博览区、市域旅游服务核心区与接待中心、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4)城南组团:规划人口17万人。功能 *** 为对接武汉合作窗口、区域交通枢纽、全市 *** 、商贸、文教中心,绿色生态新区。
(5)北部组团:规划人口8万人。功能 *** 为集中建设区-厉山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市域现代制造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6)淅河组团:规划人口11.5万人。功能 *** 为市域战略 *** 新兴产业基地、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城乡统筹示范区。
4.3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2030年,实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少于40%,建成区绿地率不少于35%,城市公园和公共开敞空间(400平方米以上)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
规划按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 ***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配置,形成“一主一副多中心”的中心体系。
依托现状高新区核心和老城区核心形成综合型城市中心。
依托高铁站布局市级副中心,重点发展商务办公、教育科研、文化会展以及旅游服务等职能。
规划多个专业化职能中心,包括位于城南组团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文化展演中心和商务办公中心,以及位于城东组团的体育中心、生产服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
规划形成符合带型城市交通特征的“十二横九纵”骨架路网体系。
“十二横”是指甘沟子路、经开大道、两水大道、北外环路、桃园路、清河路、青年路、解放路、迎宾大道、编钟大道、红旗路、淅魏路。
“九纵”是指随州大道、裕民大道、炎帝大道——绕城南路、擂鼓墩大道——中环路、白云大道、沿河大道——神农大道、交通大道、季梁大道、鹿鹤大道。
结合公交线网布局,在交通大道规划1条随县——随州市区——淅河的BRT线路;规划预留编钟大道、青年路2条BRT线路,作为随州南站-随州站、随州站——客运西站的快速公交通道。
“九横”是指两水大道、解放路、青年路、迎宾大道、编钟大道、桃园路、清河路、红旗路、淅魏路。
“五纵”是指交通大道、鹿鹤大道、季梁大道、烈山大道、擂鼓墩大道——白云大道。
沿氵厥水、涢水、府河、漂水、白云山公园等打造滨水环山绿道 *** 。沿护城河、擂鼓墩遗址公园打造历史文化绿道 *** 。沿红石岩、马鞍山2个水库打造风景名胜绿道 *** 。沿绕城公路、新316国道等打造环城绿道 *** 。
依托自然山水与城市景观,形成“群山为屏、水网相连、三心引领、六区辉映、轴线交织、多点凸显”的总体景观结构。
结合白云山、东团坡、义地岗等山体构建生态屏障,结合涢水、氵厥水、漂水、府河等水体构建生态 *** 。
依托生态、人文空间打造老城人文景观核心、南站人文景观核心与文化公园自然景观核心。划分老城人文景观风貌区、新城现代景观风貌区、生态商务景观风貌区、高新产业景观风貌区、产业综合景观风貌区、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风貌区等六大景观风貌区。
沿主要的交通干道及绿道形成的景观轴线,围绕景观轴线塑造自然景观节点和人文景观节点。
三、中国兰花之乡的湖北省随州市
1、作为世界三大兰草产地之一,随州是我国兰花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品种达120多个,有4万人参与兰花产业,当地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建立了150多处兰花培植基地和100多处珍品温室,拥有200多万盆兰花,年交易额4000万美元,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
2、国家 *** 、中国野生植物协会正式发文,授予随州市“中国兰花之乡”称号。
关于随州绿化之乡和绿化乡书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