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石长寿之乡简介,以及中国长寿之乡在哪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长江上所有的桥与简介不少于2000字
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的。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更大的一座大桥。大桥通车后,津浦、沪宁两线正式接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已全部贯通。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 *** ,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 *** 和总路线。而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 *** 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 *** 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固然为我国的内河航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它也造成了两岸居民经济文化长期无法交流的局面。南京段的长江一般是指从安徽采石矶到江苏镇江这一段江面。这里的地形似一个肚兜,水深浪急,江宽平均1500米以上,最狭处也有1100米,水深多在15~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流速为每秒3米。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长江天堑”。长江天堑,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02年,楚 *** 项羽被刘邦所困,突围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无法过江,折往江西,在安徽乌江镇走投无路,只好拔剑自尽。至今在大桥北面的大厂镇还保留着卸甲甸、 *** 山的地名。以 *** 为首的 *** 也曾幻想着凭借长江天险,继续负隅顽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军在1949年4月23日,凭借木船,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胜利渡江,解放了南京。长江从上海至宜宾江段共79座长江大桥(含长江隧道),自逆流而上依次是:
上海市与江苏省之间1座:崇启大桥(在建)
江苏省境内11座:苏通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在建)、扬中长江大桥(注:未跨长江南北)、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在建)、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南京过江隧道(在建)、南京长江三桥、 *** 胜关长江大桥(在建)(铁路桥);
安徽省境内4座:马鞍山长江大桥(在建)、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铜陵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
江西与湖北省界之间2座:九江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在建)
湖北省境内22座(含隧道):黄石长江大桥、鄂东长江大桥、黄冈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在建)、鄂黄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在建)、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隧道、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地铁隧道)(在建)、武汉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在建)、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宜昌长江大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铁路桥)(在建)、葛洲坝三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巴东长江大桥;
湖北省与湖南省之间1座:荆岳长江大桥(在建)。
重庆市境内32座:巫山长江大桥、奉节长江大桥、云阳长江大桥、万州长江二桥、万宜铁路万州长江大桥(铁路桥)、万州长江大桥、忠县长江大桥、忠州长江大桥、丰都长江大桥、涪陵李渡长江桥、涪陵长江大桥、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在建)、长寿长江大桥、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铁路桥)、重庆鱼嘴长江大桥、广阳岛长江大桥(未跨主航道,连接广阳岛和长江南岸)、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重庆李家沱大桥、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在建)、重庆马桑溪大桥、白沙沱大桥(铁路桥)、地维长江大桥、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江津迎宾长江大桥(在建)、江津长江大桥、永川长江大桥(在建);
四川省境内6座:泸州 *** 长江大桥、泸州铁路长江大桥(铁路桥)、泸州长江二桥、泸州长江大桥、江安长江大桥(在建)、宜宾长江大桥(在建);
二、鉴识田黄石内容简介
1、田黄石,我国特有的“软宝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的水稻田,属“田坑”,因色泽偏黄而得名。历经数百万年演变,田黄石在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改变了原始形态、色彩与质地,展现出独特的 *** 质与外观特征。
2、田黄石为寿山石系列中的珍品,被誉为“石中之王”、“印石之冠”,是我国特有的名贵雕刻石材。除用于雕刻高档观赏摆件,田黄石自古以来主要用来 *** 印章,其价值与文化意义深远。
3、田黄石的名称,源于其产地福建(福)、寿山(寿)、田地(田)的首字组合,寓意“福寿田”。这四个字象征着个人的福分、长寿与拥有生产资料(财富象征), *** 的石头,其颜色被视为帝王之色,寓意富贵吉祥。因此,田黄石象征着封建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更高人生境界。
4、作为“软宝石”与珍稀的雕刻石材,田黄石不仅在艺术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更是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和意义。无论是作为观赏艺术品还是珍贵的印章材料,田黄石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成为人们珍视与传承的文化瑰宝。
三、萧天石人物简介
萧天石先生(1908-1986)生于湖南邵阳县龙山乡文山村,晚年自号文山遁叟。新道学 *** 人物。先生致力于研究和发扬中华道学,竭尽了毕生的精力,被海内外赞誉为“刊万世不刊之书,传千圣不传之学”,是公认的在20世纪研究与弘扬中华道教养生学者。
*** 作品:《道海玄微》《禅宗心法》《道德经圣解》
一九○九年,一岁。生于湖南省邵阳县龙山乡文山村。
一九三○年,二十二岁。入军校。
一九三三年,二十五岁。军校毕业,随即弃武从文,创办国防半月刊与东海书店于南京。
一九三六年,二十八岁。七月,出版《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一书。
一九三七年,二十九岁。春,创办兴华日报。
一九三八年,三十岁。十一月,创办大江出版社,欲出版其荟萃所学之《今古楼全书》。
一九三九年,三十一岁。在成都期间,任职军校之南怀瑾时相过从。旋以袁焕仙与南怀瑾师弟之介,得识光厚老禅师。
一九四一年,三十三岁。《孙子战争理论之体系》与《大学中庸贯义》两书。
一九四二年,三十四岁。光厚传以净土禅法与天台宗法,并嘱其遍参道家名师,访求延生续命之术,先生遵行其言,因而走上发扬道家文化之路。
一九四三年,三十五岁。偕南怀瑾遍访僧道,参学北派真诀。
一九四四年,三十六岁。出任四川省灌县县长,而道教圣地青城山在其属下,逐自天师洞之李八百丈人得其南宗真传;复由易道士心莹而得尽窥藏经楼之秘籍,并携出青城 *** 及其它多种不传之钞本。
一九四八年,四十岁。任和平日报副社长。
一九四九年,四十一岁。四月底,先生渡海来台初居台北。
一九五二年,四十四岁。初创 *** 出版社。
一九五四年,四十六岁。四月,所编订之《世界名将治兵语录》出版,自序云:「本书材料之收集,前后费时虽达十余年之久,全力以赴者亦达年余。」
一九五六年,四十八岁。出版《道藏精华》之一集,以后陆续出版至第十七集,费时二十余年。
一九六一年,五十三岁。冬,为出版《 *** 丛书》数种,南君怀瑾撰「 *** 六成就法前叙」等四文为之一一引介。
一九六三年,五十五岁。十一月,出版其《道家养生学概要》一书,是书为因应读者要求、针对道藏精华丛书所作之概括介绍。
一九六五年,五十七岁。是年,其老子圣义阐微、道德经圣解初稿成。
一九六六年,五十八岁。秋后,出版禅宗丛书之《雍正御选语录》与《心灯录》,南君怀瑾撰序。
一九七四年,六十六岁。出版其《道海玄微》一书,先生自言「本书为新道学之启蒙书」。
一九七五年,六十七岁。春,所着《禅宗心法》出版。
一九七六年,六十八岁。南君怀瑾成立「老古文化公司」。
一九七九年,七十一岁。七月,先生之《道德经圣解》出版,是书自初稿之成,至今己十四年,实为专精力久之作。是年冬,《道藏精华》 *** 出齐,凡精装七十五_,或平装一○四_。
一九八六年,七十八岁。萧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_集保存道书丹经,费尽心血,极其来之不易。后萧公在 *** 的故宫地下室搜索收集道书丹经三年,在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劳累过度,终脑溢血而离开人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十二月下旬,先生仙逝。
萧天石(1909-1986)号文山_叟,湖南邵阳人氏。幼治儒业,穷研经史;长究武学,深擅韬铃;终参道佛,潜心玄妙。曾于南京、长沙、成都等地创办出版社、书店及报刊 *** ,后移居 *** 。著辑有《今古楼全书》、《孙子战争理论之体系》、《大学中庸贯义》、《世界名将治兵语录》、《道家养生学概要》、《老子圣义阐微》、《道德经圣解》、《雍正御选语录》、《心灯录》、《道海玄微》、《禅宗心法》、《道藏精华》等,主编《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百册,全书所收儒家108种、道家58种、阴阳家9种、法家6种、兵家7种、农家1种、杂家19种,总类之部共收101种,此100册书全部捐献全世界500大图书馆收藏。
三十一岁,得挚友南怀瑾及其师袁焕仙先生之介,师光厚老禅师,习净土禅法与天台宗法,又遵师言,遍参道家名师,访求延生续命之术,志求发扬道家文化。三十三岁,著《孙子战争理论之体系》、《大学中庸贯义》。三十五岁偕南怀瑾遍访僧道,曾参岷山派罗门,师礼罗春浦真人,而得 *** 夷先天道秘旨;又从二仙庵无名子道人,学得北派真诀。三十六岁出任四川灌县县长,遂自天师洞之李八百丈人得其南宗真传;复由易心莹道士而得尽窥藏经楼之秘籍,并携出青城 *** 及其他多种不传之钞本。
四十四岁创“ *** 出版社”。四十六岁,编订《世界名将治兵语录》。四十八岁出版《道藏精华》之一集,以后陆续出版至第十七集,费时二十余年。五十三岁出版《 *** 丛书》数种,商诸南怀瑾君,南氏逐撰《 *** 六成就法前叙》等四文为之一一引介。五十五岁出版其《道家养生学概要》,为近代道学划时代之巨著。五十八岁出版禅宗丛书之《雍正御选语录》与《心灯录》,劳南君怀瑾撰序。六十六岁其《道海玄微》出版,先生自言“本书为新道学之启蒙书”。六十七岁所著《禅宗心法》出版。一九七六年,南怀瑾成立“老古文化公司”。七十一岁,先生之《道德经圣解》出版,《道藏精华》亦 *** 出齐,凡精装七十五册,或平装一○四册。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下旬,先生仙逝,老友南君怀瑾特自美国亲撰挽联曰:“著伟人成功秘诀而扬名,退步学神仙,蓬岛归真君去也;在华阳锦里相识而定交,伤心失益友,重洋痛哭故人稀。”
此书乃萧天石先生早年成名之作,为必读之人生修养名著,也是中国人的成 *** 名著,包括修养学、领袖学、御人学、谋略学、处世学。其主旨是在使人能籍此而其发展潜能,开拓其伟大的事业,培养其崇高的品德,创造其无 *** 前途。本书以揭示中国文化人生修养的原理原则为经,以具有历史 *** 世界伟人成功的史实为纬;而予以综合贯通之, *** 修理之;依此原则则是对人对事与安身立命的修养典范,而且父可以之教子,兄可以之教弟,上级可以之教下级,朋友可以之互相砥砺。也是一部必须随时参究揣摩,身体力行的书,是一部由青年到老年,皆可一生受用无穷的书。全书广征博引,取材丰富,并有不少罕见的珍贵资料。全书分为:修养原理篇,领袖道术篇,御人秘诀篇,谋略原理篇,处事原理篇等五大卷。总108节,近30万字。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萧天石不朽之名著,卷首为〈老子圣意阐微〉,中卷为附文,下卷为附参文。采用河上公81章法,每章除了注释考证81篇以外,分章“圣解”,以张其“圣意”,总计为150章圣解,圆融百家,截断众流,开千圣心传,传不传之绝学。融通三家而合百流,圆融无碍,字字皆是活法,而不死于文字章句训诂义理下也。全书百余张节,无不神来之笔,以为天地之遗文,泻尽天地:乾坤原理、宇宙原则、自然原理、循环原理、无为原理、天道原理、相对原理、玄同原理。近23万字。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本书为萧天石先生之杰作,其穷究道藏秘典数十年,在解放前就足迹踏遍名山洞府,参访各派名师,将之所得,撰著斯编,泻前人所未知,发前人之所隐;依之不但可真正知道强身健体,养生长寿,且可探究传统养生学之彻底底蕴,明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破大家对传统养生学之迷雾,其内容多被一些道学家抄袭引用,其书之出版直可弥补中国道学养生之空白以及助学术之正本清源。全书分五大章一百多节,约22万字。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中国文化一贯提倡内圣外王之道,标明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如何是内圣的修养,而不为富贵功名纷其心、不为贫贱威武屈其节、不为荣辱死生易其心?全书分五大章,分别为:一,内圣修养心法阐微;二,儒家圣脉内圣心法;三,道家内圣修养心法;四,道家人生修养之更高境界;五,玄宗心法要旨。约6万字。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本书为萧天石先生不朽名著,为其二十多年发扬新道学之道集,其所述之道
家丹法,直溯羲黄老庄,融贯三家,会通百派,而独标一帜,浩瀚 *** ,莫可与京!历代言圣功言神化而至于最上乘道者,千古无第二人。
全书凡六卷,约33万字。每卷均可 *** 成书,即可作为养生书读,亦可作为哲学书与文学书读,其文字优美,立意清新,开卷有益!
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学庸二书,承尼山之心传,宏圣学之要旨,以明明德为首务,以天命率 *** 为圣阶,以止至善为指归,而以中庸为道统;复以内圣诚正为始体,以外王治平为末用。然而汗宋以来,大多注者专在枝节上寻义理,从字句上求考证,训诂考据之争辩不休,大义微言之纷疑莫绝!本书字约4万字。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萧天石先生半生走马,经历传奇。幼业儒,嗣后又投笔从戍,学万人敌,习纵横术,攻帝王学,事君人南面之术者久之。少时既以《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与《大君 *** 学》二书,名扬海内外。兵圣孙子之学,自是其最有心得之学之一,发兵学之要义,阐古今兵家之极则,此《孙子战争论》实无出其右者。本书言简意赅,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内容分为:孙子战争论释共十三篇;又附孙吴兵略问答,凡三十节原则;又附将才要略等。约12万字。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萧天石先生兵学名著。分之一篇,战争原理十四编;第二篇,统帅原理二十七编;第三篇,用兵原理二十四编;以及附辑一,孙子考证;附辑二,名将修养八德。约9万余字。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以学术权威盛誉四十年于海内外之萧天石先生,撰述《禅宗心法》,并指点《六祖坛经》心法,自能“独具一只眼,突破万千关!”而震撼禅林也;本书附辑:历代诸佛与历代禅师心法简辑及《禅海十珍》。字约12万。大32开,软精装,封面200克铜卡,内文60克双胶。
南怀瑾:“言当代青年修养诸书之冠”
余友萧天石先生,英姿挺拔,才气纵横,早于二十余岁,即有鉴于此,乃著《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一书,以为讽世而寓雅。自此书问世以后,举国上下,竞读而研习之者,遍于朝野,而著者亦因是书之作,名满宇内。旋因国变东来,隐居海隅,复秉其二三十年之经验阅历,再加修整再版二十次之原书,完成此一巨作,即可想见其内容之丰富与体验之确切矣!所论进德修业之言,虽主儒思想,亦多有出入于佛老之间,确为别有会心之处,其言人生修养与乎世道士风之高见,亦确为当代言修养诸书之冠。
萧子天石,诵遍四部之书,而旁及乎内典,沟通儒道之邮,而折中于孔子。放弥卷藏,胸罗宇宙至道,允文允武,手握将相韬略,弃庙堂而乐山林,嗜研几而事著述,今天下之黄石公也!《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立论准据,悉本孔老薪传,而旁搜远绍古今中外学术,圆融清湛,得未曾有,明礼达用,独步当代。由于其习静有年,定中生慧,阐发蕴奥,直入尼山苦悬之室;而发为应用,又能治儒、道、法、兵、纵横诸家于一炉,铸世间世出为一体,泄天机以拯人群,说妙法而挽浩劫,慧剑所指,魔伏万方,智囊一开,决胜千里。世有欲作天可汗及帝者师其人者乎?请合掌皈依,一诵萧子之书。
《道德经圣解》——道千古之大道,书千古之奇文
萧天石不朽之名著,其150章圣解,无不言言见谛,直澈天人;圆融百家,截断众流。“开二 *** 来,未闻之道;下二 *** 来,未下之笔”。融通三家而合百流。以之修道、养生、尽 *** 、经世、乃至于治平天下,无用不宜!以之变理阴阳、旋转乾坤、化育万物、参赞天地,皆圆融无碍,神用无穷。全书无不神来之笔,以写天地之遗文,泻千圣不传之宇宙玄机。近26万字。
《道家养生学概要》——缩全部道藏为一书,握万卷丹经于一手
萧天石之道学杰作,其穷究道藏秘典数十年,足迹踏遍名山洞府,参访各派名师,尤将其独得之密、未刊之秘籍,撰著斯编,泻前人所未泻,发前人之所未发;依之不但可强身健体,养生长寿,且可超凡入圣、明中国道家文化之博大精深。虽为道家学术概要,实揭三家之上乘密旨。书附青城不传之秘功。25万字。
《道海玄微》——上承羲黄老庄之道脉,下点百派万流之心灯
萧天石之道学巨著,为其二十多年发扬新道学之传道集,其所述之道家丹法,直溯羲黄老庄,融贯三家,独步古今,会通百派,而独标一帜,浩瀚 *** ,莫可与京!历代言圣功言神化而至最上乘大道者,千古无第二人。其所泻千圣不传之密旨,直可使人“超天地而独存”。文字优美,立意清新,开卷有益!35万字。
《人生内圣修养心法》——内圣外王之道,千圣心传之法
中国文化一贯提倡内圣外王之道,标明人人皆可为尧舜。立德、立功、立言此三不朽事业如落在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学术境界上,举凡贤人君子、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学人名士等能自以其所成,卓而有所立,足以鸣世者皆之,实则仍落在凡俗境界中。8万字。
《大学中庸贯义》——承尼山之心传,宏圣学之要旨
学庸二书,承尼山之心传,宏圣学之要旨,以明明德为首务,以天命率 *** 为圣阶,以止至善为指归,而以中庸为道统;复以内圣诚正为始体,以外王治平为末用。然而汉宋以来,能圆通圣意,上达人天者,实寥若晨星矣。萧天石先生,以深厚之学养,文约意精地准绳两千余年之故纸,显孔门心学与 *** 之圣意,力而贯通,为使世人知圣道与圣学乃易知易行之事,庶几可用为存心养 *** 、立身处世之圭臬,以续圣脉于万一耳!本书5万字。
《禅宗心法》——独具一只眼,突破万千关
萧天石先生,撰述《禅宗心法》,指点《六祖坛经》心法,自能“独具一只眼,突破万千关!”而震撼禅林也。14万字。
《孙子战争论》——发兵学之要义,阐兵家之极则
萧天石先生半生走马,经历传奇。幼业儒,嗣后又投笔从戍,学万人敌,习纵横术,攻帝王学,事君人南面之术者久之。少时既以《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与《大君 *** 学》二书,名扬海内外。兵圣孙子之学,自是其最有心得之学之一,发兵学之要义,阐古今兵家之极则,此《孙子战争论》实无出其右者。14万字。
《世界名将治兵语录》——纳百家之言,立兵法之旨
萧天石先生兵学名著,勾玄提要,采摘精华。上述两部兵学名著乃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军政两界之必备教材。10万余字。
《道藏精华》——自宋以来,空前之一部道藏精华与道家学术名著。
为当代道学权威文山_叟萧天石先生所精心审订主编,于1956年 *** *** 出版社开始出第1集,至19 *** 年已出版17集共计75册。1974年版第1册卷前有萧天石写于1973年之序曰:"特广搜海内外秘藏珍藉,以及散存名山之孤版钞本等,穷数十年之力,严为审订鉴别考证删节,取精撷华,造刊书凡六百七十五种,列为道藏精华。陆续分集出版,以广流通,而续圣脉。"1973年后,《道藏精华》仍陆续出版新集,旧集再版时有的还增加新书。故实收道书超过675种,达800余种。《道藏精华》收书以丹经和道教哲学著作为主,广录各种丛书,而且多收善本、秘本。其中书目以明《道藏》外道书为多,藏外道经又以明《道藏》后新出道经为多,同时包括近现代人及萧天石本人的著作。所收的珍本或孤本道书,甚有价值。
所录不但为万卷道藏中之精华,且尤多自明清以来未收入藏之上乘丹经与孤本佚籍,为一般学人及藏书家所罕观者,因能补道藏书之不足。其搜罗之广博、内容之精湛、版本之名贵、选刊之谨严,堪称四绝。凡所采录,无不吉光片羽、珍侔星凤,实可称为千古以来道藏精华之冠冕。查我国道藏书,为集道家道教及神仙家学术思想大成之唯一文库,其中丹道派典籍,向为绝不公开流传之秘典,以往恒万千金难得一睹。故古哲曾谓:“洞真语录三千卷,不是神仙不许看。”又谓:“元珠密语金丹注,具是人间未见书。”其名贵可知矣。凡欲深究道学之玄微、丹鼎之秘奥,及欲从事超凡入圣、超圣入神之圣功修养,却病延年、长生不老之命功 *** ,与欲探究“道家别传”之学的内容及其哲学思想 *** 者,便不可不人手一编也。本书全十七集,外集两种,共六百余种,所选录古本、孤本、钞本秘籍,共达八百余种,注释集解者,则达千余家,多与修道、哲学有关,诚堪称为空前未有千古不朽之钜编。
关于黄石长寿之乡简介和中国长寿之乡在哪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