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新乡是诗经之乡吗和诗经里优美的叠词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新乡是诗经之乡吗以及诗经里优美的叠词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殷商纣王有三个儿子吗
1、武庚(禄父),商纣王的儿子,幼时聪明好学。[1][2]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武王即位后,封武庚管理商朝的旧都殷(河南安阳),殷的遗民大悦。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三国。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徙封卫;朝歌西与南为鄘,使蔡叔由蔡徙封鄘;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徙封邶,共同监视武庚,后三监之乱武庚兵败被杀。
2、武庚,商纣王之子,商朝灭后后,武庚管理殷余民,殷民大悦。
3、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三国。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徙封卫,朝歌以西与南设鄘国,使蔡叔由蔡徙封鄘;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徙封邶。共同监视武庚。此时,武庚留居在纣宫(今淇县城内的西坛、三海一带)续殷嗣。殷亡第四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儿子周成王姬诵年幼(13岁),武王之弟周公旦代成王掌管国事。对此,管叔、蔡叔皆不满,散布周公想篡位之谣言,并串联武庚起兵反叛。
4、周公和召公为保周 *** ,“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周公以成王命率军 *** ,伐朝歌叛军,武庚兵败被诛。周公又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将朝歌“殷顽”迁于洛阳管教之。
5、武庚之乱后,使周初 *** 者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 *** 。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周公、成王再次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武王分封七十 *** ,其中有五十三人是姬姓子弟,他们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人,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邘、晋、应、韩;周公之子封于凡、蒋、邢、茅、砟、祭。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和殷遗民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纣兄微子启,他在灭商后投降周,也未卷入叛乱,因此封于商丘,国号宋。另一部分封给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国号卫。此外,还有一些异姓贵族为周公、成王所封。两次分封,不仅使周人巩固了在原属殷商的广大地区的 *** ,而且扩大了周人的势力和影响,使周成为国力和疆域远远超过商朝的强大国家。
6、周代诸侯国,子姓,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安置殷商遗民,将商王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
7、邶国的始封地,或认为在今河南汤阴,或认为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后一说较有影响,如东汉郑玄《诗谱·邶鄘卫谱》就说:“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为殷后。庶民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说文解字》也说:“邶,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后汉书·郡国志一》河内郡朝歌县亦称:“北有邶国。”颜师古注《汉书》时即坚持了这一传统观点。清光绪年间今涞水县出土一批铜器以后,因其中铭文都带有“北白”等字样。王国维于是提出邶国在今河北涞水县一带的观点,主张邶在今涞水一带的观点从此影响渐大。可是这一观点在解释《诗经·国风》的《邶》、《鄘》、《卫》诗时会遇到困难,魏建震《三代河北中南部古国古部族考》一文因此提出:邶国的始封地在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以后曾迁居涞水一带,涞水出土的多件邶伯铜器即其证据。
8、西周设立的邶、鄘、卫三国,后来因武庚串通管叔、蔡叔叛周而招致周公领兵 *** ,其结果按一般的说法是武庚、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原来的邶、鄘、卫三国之地划归卫国所属,周王室封康叔于卫,领“以殷余民”。从此邶国之民和邶国之地转属卫国所有。邶国仅历武庚一代而终结,是周初封国中寿命最短的方国。然而关于武庚的下场,文献还有另外一种记载,如《逸周书·作洛》云“王子禄父北奔”。唐兰《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征》认为“王子禄父”即武庚的生时之名。魏建震认为“王子禄父北奔”的地点是涞水流域,邶国随之北迁。
9、涞水流域的邶国何时灭亡,史所不详。《诗经·大雅·韩奕》有“奄有北国”句。许多学者解释此“北国”即“邶国”。这样看来邶国是为韩国所灭。韩国的始封,有的说是西周初年,有的说是周宣王时期,则邶国被灭应在西周时期。
10、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今河南商丘)以祀殷后,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遗民,武庚却不甘心做周的臣子。周初,武王死后(约前1043年),其子成王年幼(13岁),周公摄政(称咸王)。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因封地在周,称周公,后封鲁国,但未到鲁即封。他辅佐武王伐纣曾两次 *** ,并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制定了各种典章 *** ,制礼作乐,是我国西周初年著名的 *** 家。武庚在周武王去世后联合了管、蔡二叔以及商的属国奄、徐、楚等十几个国家一同向西进军,反周阵营声势浩大。如《尚书大传》云:“管叔、蔡叔疑周公,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王’,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也。”(管叔鲜,文王三子;蔡叔度,文王五子;霍叔处,文 *** 子。事监视商朝遗民,故谓三监)周公旦在千钧一发之际,举兵 *** ,平定叛乱,诛杀武庚,灭东方50国;管叔鲜被杀,将蔡叔放逐,霍叔被废为庶人。把微子(纣王兄)封于殷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以后为宋国,都于商丘。武庚的后人便以他字中的禄为姓氏,称为禄氏。武庚战死,叛乱平定,殷人见复国无望,只好纷纷出逃。
11、约前1046年,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12、战争结束后,周武王宣布周朝建立,准备将商地分封,可是他又一转念,周本是商王朝的一个西方属国,如今取代了纣王的 *** 地位,殷商遗民会不会服周的 *** 呢?于是周武王马上召集师尚父姜太公,召公和周公商议这些问题,姜子牙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及其处境,他说:“殷商的顽固分子及敌视西周的大臣,立即处死,不能姑息养奸,留下后患。”周公不同意姜太公的看法,他说:“对于殷商的大臣,应加以区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杀;无罪者不杀,还应利用。”最后,周公提出了分化利用的主张,他说:“既要进行 *** 监视,又要施以笼络才是。”周武王听了频频点头。最后采纳了周公的建议,决定由殷纣王的儿子武庚来 *** 殷商的余民。
13、第二天,周武王命令整修了商纣宫殿,让武庚居纣宫,继续 *** 商民。
14、姜太公考虑到武庚受纣王的影响,是不会脱胎换骨,立地成佛的。于是建议周武王要对武庚严加防范,在朝歌周围设邶(今汤阴邶城)庸(今卫辉市倪湾乡)卫(今浚县卫贤集)三国,周武王将自己的弟弟康叔封镇这三国,来监视武庚。周武王又封了姜太公为齐国国君。
15、再说姜太公被封于齐国,但他仍心系西周,他觉得让武庚再来掌权,是一大隐患,一旦气候适应,他就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 殷商王朝,时常都不要放松对武庚的警惕。
16、果然,不出姜太公所料,当周武王罢兵西去不久,武庚竟然居纣宫(今西坛,云海一带)续殷祀。然后又带领尚臣来到鹿台,玉门(玉女观)祭祀 *** 在天之灵,同时他又收拢殷商遗民之心,暗地联络东夷方国部落,磨刀霍霍,十分嚣张。
17、消息由姜太公传到镐京(今西安市)。恰在这时,也就是周王朝建立第二年,周武王去世了,年幼的成王还管理不好国家大事。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便代摄国家大事。对此,管叔,蔡叔等大臣极为不满,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打算谋害成王篡位,企图起兵 *** 。因此朝内大臣勾结起来,联合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部落,发动了大规模的叛周复殷战争,声势之大,使周的西土出现了 *** 动和不安。
18、为了尽快平息这场 *** ,周公和召公彻夜难眠,积极部署作战计划,最后在姜子牙的倡议下,由周公以成王之命率军 *** 。姜太公亲临现场辅助周公,再一次返回牧野,杀向朝歌。早有准备的武庚,亲自带殷商奴隶主贵族疯狂反扑,负愚顽抗。但终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掉军心的武庚,终究不能唤起将士的斗志,因而军心不齐,不战而溃,全部瓦解。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遭贬斥。周公将这次叛乱平息后,以成王之命封康叔为卫君,建都朝歌。
19、西伯姬昌之子姬发立西周而代商。为了安抚商朝遗民,姬发立商帝纣辛之子武庚以守商祀,将商旧都朝歌封为殷都,并封殷都以东为卫(今朝歌东9公里的卫贤,属河南浚县),殷都以西为鄘(今朝歌西南的新乡县店后营),殷都以北为邶(今河南省汤阴县邶城),命管、蔡、霍三叔监管,以防止亲商诸侯及商民反叛(见《逸周书·作雒》、《汉·郑玄(诗)邶鄘卫谱》等)。
20、西周二年,商朝诸侯氏族的牢固团结使姬发“白夜不寐”(见《史记·周本纪》)。不能安枕的心病,使尚未 *** 朝政,还没坐稳王位的姬发就过早崩逝。以当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矩,在姬发的群弟之中,有资格接继王位的应当是年长的大弟管叔姬鲜。但此时姬发的二弟姬旦却拥立姬发之子姬诵为成王,并以成王年幼为由摄政国务,自封为周公,他还在其颁布的一些诰命中署上“王若曰”句等,以向人伐智和暗自称王。姬旦摄政篡权的言行,引起亲兄弟间的不满与内讧,被分封到卫、鄘、邶三国的管、蔡、霍三监,因不满姬旦摄政而联合叛周,挟武庚参加叛战,奄亳诸侯则劝说武庚乘机复国。于是,蒲姑、熊盈、徐夷、潭、鬲、榖、州、绞、郦、萧、费、弦、黄、葛、郯等诸侯国纷纷支持,积极参加武庚的复国之战。
21、周武王姬发因不能安枕,导致过早病亡的情景,姬旦记忆犹新。他深深懂得,对他摄政篡权的威胁,不仅来自亲兄弟及朝臣内部,还来自亲商诸侯与殷商遗民,更好的办法就是要消除隐患。为此,姬旦以成王姬诵之命率兵征战三年,诛武庚禄父、杀管叔姬鲜,流放姬度至蔡国(今河南省上蔡县)、降霍叔姬处为庶人,命诸侯营建新都洛邑,将顽抗不服的殷商遗民分别迁往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和陈、许、蔡、郑等诸侯国,封康叔立卫国于殷都朝歌,赐殷民七族;封伯禽于鲁(今河南省鲁山县),后迁奄国旧地(今山东省曲阜)立鲁国,赐殷民六族。从此,殷商遗民沦为颈部系绳的奴隶,在西周王朝的残酷 *** 下被全部分割 *** 。他们四散分居,劳苦耕作,繁衍生息。但不少诸侯仍然怀念纣辛,心存武庚,不服周管。徐、奄、淮等诸侯相继又反。成王姬诵无奈亲自出战,并于战后分封亲系诸侯。为了 *** 殷侯,周公姬旦在平息三监反叛之后,以成王之命封武庚的伯父微子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称宋公,以奉祀商殷,这就是“宋国”的由来。微子以及宋国的历任国君嫡系子孙以“宋”为氏,传延至公元前286年宋国灭亡,其后裔子孙为不忘故国,以宋为姓,尊微子为宋姓始祖,商丘是宋氏祖地,这即是“天下宋氏是一家”和“天下宋氏源于商”之缘故。
22、武庚因复国失败被杀后,其后裔不忘宗祖,有少许留在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附近守墓祭祀,并以“殷”、“商”、“汤”、“禄”为姓。也有因逃难分支到今河南省南阳、内乡、镇平、西平、汝南;山东省临沂、郯城;山西省河曲、陕西省柞水、大荔以及江苏省句容等地;还有的东渡海外,到了扶桑国(今墨西哥)的拉文塔、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以及华华洲等地,把人类文明传播到了五洲四海。
二、新密属于郑州吗
新密市,河南省辖县级市,郑州市代管,位于中原腹地、嵩山东麓伏羲山脚下、溱洧河畔,是华夏文明之源、山川密境之城。截至2021年6月,新密市辖区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镇,常住人口80.97万人,城镇化率57.75%。
新密,公元前206年始置密县,1994年撤县建市,距郑州中心城区30公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也是《诗经》中《郑风》《桧风》的产生地。
有 *** 亭汉墓、密县县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古城寨遗址、李家沟遗址分别于2000年、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超化吹歌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市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接壤,西南与平顶山接壤,全市东西长135-143千米,南北宽70-78千米,版图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拥有 *** 作业量更大的货车编组站。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密,百度百科-郑州
三、新乡有多少个区,多少个县级市,多少个市。
新乡市现辖两市(辉县市、卫辉市)、六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河南省直管县))、四区(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区)以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新乡市历史悠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有遗址留存。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设新乡县建制,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新乡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乡地区的诗歌,占国风的四分之一。发现于新乡的《竹书纪年》,与甲骨文、敦煌藏经洞、孔壁藏书一起号称我国四大文化发现。反映朝代兴衰更迭的牧野之战、张良刺秦、陈桥兵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新乡市建国初期为平原省省会,是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之一,也是豫北的经济、教育、交通中心。
新乡市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总人口614.39万人,常住人口576.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4.81亿元。2016年,新乡市城区面积为140.00平方千米,城区人口为76.96万人。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新乡是诗经之乡吗和诗经里优美的叠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