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诗词之乡广西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诗词文化之乡平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描写广西风光诗词
1、描写广西风光的诗词有:唐代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译文:巴桂地处湘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那里的河流像一条绿纱带,山像一根碧玉发夹。家家户户多为翡翠鸟的羽毛买单,自己种黄干。它远胜于攀登不朽。不需要坐飞机 *** 。
3、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韩愈的朋友严谟以秘书监为桂管观察使(桂州总管府的行政长官),离京上任前,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作此诗赠别。
4、此诗首联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苍苍森八桂。”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把那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胜地的魅力点染出来。“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桂林在湘水之南。
5、言外之意却是:那个偏远的地方,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以下分写山川物产之美异。
6、桂林的奇观是桂林地貌的之一奇观。由于石灰岩地层被水溶蚀而切割,形成了无数的 *** ,形态各异,奇特壮观。漓江之水,则清澄澄明,蜿曲折,“江左青罗带,山如碧玉竹”。它以非常一般的方式书写了桂林山水的特色。这是一个千百年来众所周知的句子。
7、然而,也有人不同意这一点,如郭沫若的《偶尔乘船游阳朔》云:“罗黛玉杭笑回来,青山绿水有多奇怪?何汝子的《后建州记》中,山峦起伏。日本吉川ShigeroYoshikawa在《漓江上的船》中说:“碧玉不适合恐龙、鸡、牛、龙和凤凰都是奇遇”等等。
8、事实上,桂林的山脉虽然不同,但它们的 *** *** 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用范成达的话说,“桂林千峰不延。他们站在地上。玉竹简和瑶毛一望无际。他们很奇怪,很多人都很奇怪。他们真的是世界上之一个。”(桂海御恒志)而清澈蜿蜒的漓江,流速缓慢,就像仙女的丝带。
9、所以这两个句子掌握了景观形态的特点。”桂林山水是世界上更好的”,事实上,桂林只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但它的壮丽不如四川、陕西的华山、峨眉山那么强烈。桂林山水更具女 *** 气质。韩愈用“青罗带”和“碧玉束”来比喻这些 *** 或珠宝,可以说是美妙的。
10、“更多的家庭失去了自己的绿色羽毛,更多的家庭发展自己的黄干”这两句话是关于桂林的特殊产品的。自唐代以来,翠鸟羽毛是非常珍贵的装饰品。它的起源更具吸引力。
11、此外,“黄干”更被称为 *** “毫不犹豫地成为岭南人”。这两个句子分别是“家”和“家”,它们是同义的复合词,意思是“家”。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一种很普通的财产,但对于北京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财产。
12、上面两幅对联刻意地写下桂林的主要美和奇观,酝酿着足够的向往。最后一副对联归结为送别的意思。虽然阎医生没有坐六安飞机去桂林,但他“比邓县好多了”。这是主题的正确含义。有价值的是它写得优雅而深远。
13、汉诗一般具有英雄主义和独特 *** ,但有两种风格。一个以其独特 *** 而闻名,另一个则以其一致 *** 而闻名。这首诗属于后一类。风景只写在一个大的地方,而不是雕刻;风格是从一开始清晰,以及从文字。
二、中国的古文诗词中是否有描写广西都安的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 *** 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陈叔达【早春4.桂林殿应诏】
金铺照 *** ,玉律动年华.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9.义净【玄逵律师言离广府还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10.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12.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遗我数幅书,继以 *** 物珍. *** 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13.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14.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三、广西80后著名作家有哪些
我知道的广西知名作家有七位,总得来说,他们是各有千秋,我最欣赏的还是东西.呵呵,不知道你怎么看?
男,瑶族,1945年2月生,广西都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历任 *** 歌舞团担任创作员,河池地区文化局创作科长、副局长、局长,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 *** 。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00余万。三十年前,瑶族文学史中没有一部长篇小说,直到蓝怀昌创作的著名小说《波努河》的出现。给蓝怀昌带来文学声誉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波努河》,这部小说填补了瑶族文学史上没有长篇小说的空白,获得1988年获首届广西文艺创作更高奖铜鼓奖
蓝怀昌是一位勤奋的作家,继《波努河》之后,他先后创作了《魂断孤岛》、《一个死者的婚礼》等多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相思红》,散文集《巴楼花的女儿》和诗集等。目前,他的多部小说已经 *** 本作家介绍到了日本。
作为一位著作丰硕的作家,蓝怀昌始终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美好的东西。
除了创作之外,蓝怀昌还组织了许多文化项目,他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大辞典·瑶族卷》已经出版。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虎将李明瑞》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更高奖“骏马奖”,他还致力于音乐歌词创作,由他作词的《总想给您写封信》、《高山大海紧握手》等歌曲,雅俗共赏,并且获得了 *** 大奖。难怪圈内的朋友提起蓝怀昌,都说他是一个创作的“多面手”,一位大众化的作家。
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3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 *** 。1994年至1996年被广东省青年文学院客聘为之一届专业作家;1997年至1999年被广西文学院聘为专业作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中国文学更高奖-- *** 文学奖,1996年《小说选刊》奖。1982年毕业于河池师专中文系,先后干过教师、新闻报道干事、秘书、报纸编辑、记者等工作,现在广西南宁某报副刊部做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短篇小说集《抒情时代》、《目光愈拉愈长》等。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 *** 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 *** 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 *** 子》(小说 *** 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 *** 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 *** 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 剧本(陈凯歌导演)
1、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小说选刊》1996年度优秀作品奖;获中国首届 *** 文学奖。
2、1998年,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3、1995年,获第三届广西青年作家独秀文学奖。
19 *** 年生于一个贫寒的小学教师家庭。广西都安县人,壮族。十六岁考取河池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十七岁在《诗刊》发表诗歌《一个小学教师之死》,此诗荣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十八岁在《金城》发表之一篇小说《岁末》。十九岁参加工作。 *** 至1991年,由广西作协推荐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学习。历任都安箐盛中学教师、都安县文化局创作员、都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广西首期专业作家等职,现任广西三月三 *** 社副总编辑、、广西 *** *** 。
已先后在《诗刊》、《当代》、《十月》、《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小说家》、《作品》、《清明》、《山花》、时代文艺出版社等报刊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两部、小说集两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愈百篇。有作品入《小小说选刊》、《中国文学》、《散文选刊》、《作家文摘》、《传奇文学选刊》、《情觞》、《中国超情感小说精选》、《新市民小说选》等多种选本。长篇小说 *** 作《跪下》出版后,荣获广西文艺更高奖——铜鼓奖,并被改编拍摄成同名小说二十集电视剧。中篇小说《寻枪记》被改编为 *** 《寻枪!》。中篇小说《理发师》也即将搬上荧幕。
长篇小说《跪下》获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1997年);2001年第五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获第三届壮族文学奖。
广西罗城人,自幼多灾多难,当过农民,教师,文化馆员, *** 在西安毕业于西北大学,同年曾考于该校的研究生班,后因生计艰难而弃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自1996年开始。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 *** 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 *** 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 *** 子》(小说 *** 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 *** 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 *** 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 剧本(陈凯歌导演)
【第二届 *** 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7《小说选刊》年度优秀小说奖】
【广西区 *** 第四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篇小说)
【1999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
【广西区 *** 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男,壮族,1955年9月生。当过六年工人,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民族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1997年出任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 *** 。1999年当选为广西作家协会 *** 。广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 *** 会 *** 。编审。
1982年开始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发表过散文诗、散文300多章(篇),其中《大瑶山的思考》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出版的作品集有《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流痕》、《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冯艺卷)》等,其中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20集电视纪录片《西部的发现》、10集电视片《飞越广西》总撰稿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
1957.8月生于广西西林县八达区平用村;1971.9月参加工作,任西林县革委会通讯员;1975.1月任西林县水泥厂工人、车间主任、秘书;1981.4月任西林县总工会干事;1981.11月任西林县委调研室调研员;1982.4月任西林县委办公室秘书;1983.9月考入广西民族学院干训部干部专修科学习;1985.6任西林县委宣传部部长;1987.11月调三月三 *** 社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
1982年始在《右江文艺》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三月三》、《民族文学》、《广西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当代》、《漓江》、《南方文学》、《红豆》、《小说家》、《新生界》、《作家》、《作品》、《福建文学》、《花城》、《清明》、《散文选刊》、《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
1990年中篇小说《红河湾上的孤屋》(三月三)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1991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南方女族》,并获之一届壮族文学奖、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
19 *** 年中篇小说《回家过年》(清明)获广西首届独秀文学奖;
1993年中篇小说《涉过红水》(当代)获广西1993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1994年接力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瓦氏夫人》;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广西作家协会理事;
1996年为广西首批长篇小说签约作家,创作长篇小说《流水谣》(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1997年为广西首批签约作家(两年制);
1999年当选广西作家协会副 *** ;
2000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远风俗》,获广西第四届铜鼓奖;
2001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 *** *** ;
2002年漓江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出版。
2002年7月小说集《远风俗》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广西青年作家,天峨运管局 *** 组 *** ,散文小说均长,尤擅散文,其散文清新,自然平实,语言功力非凡,常出精品,<别了,平腊>一文自广西日报发表后在河池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文章不受世俗影响,完全自然清新,这是他文章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发表的作品小说有《秋天里的故事》和《心计》(《广西文学》发),《活命》和《山女泪》(《飞天》发),《枪响军帐》(《南方文学》发),《无后老人》(《短篇小说》发),《出事》(《红豆》发),《花格衣》(《广西日报》发),《雪的季节》和《元凶》(《三月三》发),《驱 *** 》(《广西民族报》发),《厚士 *** 》(《红水河》发);散文有《故乡的音律》《一面湖水》《流动河流的峡谷》《在仙山做仙》《花开花落》(《广西日报》发),《别了,平腊》(《广西文学》发);报告文学《藏在深闺人未识》(《广西文学》发)。2000年和2001年分别加入广西作家协会和河池作家协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国诗词之乡广西和中国诗词文化之乡平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