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鱼米之乡麻涌,以及鱼米之乡数麻涌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东莞麻涌和沙田哪个有发展潜力
1、沙田和麻涌都是水乡镇区,港口贸易发展的很好,沙田是鱼米之乡,靠近 *** 港,交通也便利,接入了广深沿江高速。
2、麻涌的经济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港口物流、高档玻璃建材、太阳能电池、电子、纺织制衣、造纸、包装印刷、化工、五金等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
3、所以要看你发展哪方面的行业啦!
二、麻涌镇哪里有美食
1、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和完善乃至繁荣起来。麻涌是东莞水乡片区中心镇,其饮食文化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是水乡人民数百年来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结晶。
2、麻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麻涌河涌交错,鱼塘遍布,盛产水稻、甘蔗、香蕉、禾虫、鱼虾等农产品,为人们提供不少天然食用的素材。
3、麻涌人喜欢热闹,注重节庆饮食文化,每到喜庆日子时,多在凉棚、祠堂摆筵席,例以“九大簋”菜式款客。“九大簋”即九款汤菜,虽有常例,更可丰俭由人,随季节变通。一般是白切鸡、烧猪或烧鹅、扣肉、炒鱿鱼等,秋冬初春季节麻涌人的饭桌上出现最多的便是鱼包。
4、一个鱼包的诞生,与一条鲮鱼密切相关,鱼包绝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来源于这鲜活而甜美的鲮鱼。天气冷的时候,正是鲮鱼一年中最为肥美且肉质更佳的季节,也正是鱼包的上市季节。首先将新鲜的鲮鱼去鳞、去脊骨后起肉。肉是完整的两块,不能沾水,只能用干净的干布把血水吸干,继而风干。
5、去掉骨刺起出来以后,接下来就要把鱼肉做成皮。师傅把干净的鱼肉不停地放在盆子里面摔打。
6、干净的鲮鱼肉经过师傅不停地摔打以后就要开始擀鱼 *** 。将鱼青铺在专门的案板上,反复地擀,在这个过程中,生粉是允许添加的,不过其主要作用是为了让鱼肉不粘手,分量极少。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平时所见的擀面一般,直至这鱼肉被擀至薄如宣纸。
7、皮做好以后,师傅便要着手 *** 鱼包的馅料。
8、师傅把起出来的鱼肉加上鸭蛋白、腊肉腊味、腊肠、冬菇、陈皮、葱花、胡椒粉等配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拍打搅拌,整个过程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师傅说,馅里加上陈皮是他的独门诀窍,陈皮可以带出鱼肉的鲜味,同时也能辟除鱼肉中的腥味。
9、最后自然便是包鱼包了,这与我们平时吃的云吞包法相似。
10、鱼包个头饱满,十分可爱。麻涌鱼包,食法多种多样,一般是配上汤与适量的蔬菜在汤底里慢慢“浸熟”。
三、道滘镇中国曲艺之乡
1、东莞道滘镇,素有“中国曲艺之乡”的美誉,其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曲艺种类,如粤剧、粤曲等。粤剧在水乡地区尤为深厚,尤其在道滘和麻涌等镇,粤剧曲艺协会活跃,常年组织排练和演出,创作出众多现代佳作。如《彩菊回生记》和《情暖老人心》等作品,多次荣获省、市创作和演出奖项,为粤剧曲艺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使东莞的文化事业得到了有力的推动。
2、1999年,道滘和麻涌两镇被中国曲协、文联共同评定为“中国曲艺之乡”,2000年5月,道滘又荣获“中 *** 间艺术之乡”的称号。道滘人对曲艺的热爱历经百年,清末民初,重金聘请戏班表演神诞戏已成传统。在粤剧的熏陶下,许多道滘人脱颖而出,如叶棣材五兄弟组建的“五兄堂”和何非凡、陈艳侬等人的杰出贡献,使得道滘的曲艺名声远扬。
3、新中国成立后,道滘的戏曲文化发展更加繁荣。从私人合股的新华戏院到后来的道滘文化站业余粤剧团,以及各时期的工人宣传队,都活跃在舞台上,演出如《沙家浜》和《断桥会》等剧目。1980年代,道滘业余粤剧团成立,1990年,歌手大赛和粤剧创作不断涌现佳作,如《庆功酒》和《辣椒妹巧计劝家姑》等,多次获奖,进一步提升了道滘的曲艺地位。
4、进入21世纪,道滘的曲艺活动更加活跃,如首届粤曲大赛、纪念 *** *** 的文艺汇演,以及与专业剧团的联欢表演。2000年5月,道滘再次被 *** 授予“中 *** 间艺术之乡”的荣誉,标志着其在曲艺领域的成就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道滘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曲艺文化,使“中国曲艺之乡”的美誉更加熠熠生辉。
5、道滘镇位于东莞市的西部,东江南支流下游的水网地带,是典型的南国水乡。道滘镇处于广州至深圳的黄金地带,广深高速公路横跨镇区,从道滘立交口往广州33公里,到深圳93公里,东江南支流贯穿镇区,可行驶300吨轮船,水陆交通非常便利。道滘镇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水乡,已有660年的悠久历史。道滘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以城郊型为主。
四、谁知道麻涌镇的13个村的名称是什么
麻涌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广州、深圳走廊的中部。东距东莞市区22公里,西距广州市区29公里,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南临珠江口狮子洋,水路至 *** 72海里,广深高速公路立交口位于镇中心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华南更大的内陆港口新沙港位于镇西部,港口经济成了新的增长点。
麻涌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总面积74平方公里,全镇常住人口6.84万人,另有外来人口2.9万人,麻涌镇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平原广阔,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投资环境优越,以世界上更大保险粉生产商——中成化工厂为首的一大批中外商大企业在此立足。麻涌镇又是东莞市的中心镇,站在水乡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列。麻涌镇粤曲文化源远流长,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
香蕉是麻涌镇的主要农产品,历史悠久,久负盛名。麻涌镇所产的香蕉以高芭龙牙蕉、黄皮油蕉、大种矮芭蕉等品种为多,其特点是蕉 *** 甜、嫩滑、蕉皮光亮薄身,不易起黑斑点,2002年香蕉的种植面积30337亩,总产55282吨。镇内设有十几个香蕉交易市场,形成了香蕉贸易产、运、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优良的香蕉品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使麻涌香蕉远销全国各地。全镇近年来不断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蔬菜、花卉、地毯草、畜牧、水产等多种经营,形成了传统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布局。
五、鱼米之乡的东莞到底能有多好吃
1、东莞,这座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城市,藏着令人垂涎的美食。《寻味东莞》这部纪录片,带你一窥东莞美食的精髓。
2、厚街的烧鹅濑粉,石龙的麦芽糖,道窖的裹蒸粽,东坑的糖不甩……你可能还没数清,东莞的美食已经让你流连忘返。
3、东莞的美食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对城市故事的探索。在交通不便的角落,独特的山野食材和传统烹调技艺得以保存。台商的到来,让地道的卤肉饭成为可能,让东莞人口迁徙的故事更加鲜活。
4、《寻味东莞》不仅让你流口水,更让你对东莞的探索产生无尽的好奇。片中各色美食为美食猎人提供了绝佳的觅食线索,相信不久的将来,东莞将成为美食天堂。
5、近水楼台的专属美味,让半岛君大开眼界。珠江入海口的咸淡水交融,孕育了独特的海产美味。麻虾、青蟹、黄油蟹,每一种食材都让 *** 连忘返。
6、东莞的土地上,热带作物繁盛,带来一些罕见的美味。蕉蕾、香蕉的雄蕊和花蕾,成为独特的食材。麻涌的蕉农将蕉蕾 *** 成蛋饼,半岛君流口水的同时,也决定尝试自制一番。
7、大自然的清香,让春季的鼠曲草和秋季的艾粄成为美味佳肴。叶片的运用,让食材发生奇妙的变化,半岛君对此深感好奇。
8、手工古法 *** 的食物,不仅更有温度,还能带来特别的收获。东莞人对腐竹的 *** ,从豆浆到腐皮,再到柔韧的腐竹,每一步都充满匠心。
9、节庆食物繁复彰显隆重,冬至的家宴,大岭山中的鹅宴,冬团的甜蜜与咸口冬团的鲜香,都让半岛君垂涎欲滴。
10、《寻味东莞》不仅展示了美食,更记录了东莞人的故事。北漂的东莞姑娘,开水乡家宴的大叔,客家村落的全族团聚,台商将 *** 味道带到东莞……这些故事,让半岛君深刻感受到东莞的丰富、积极与包容。
11、走进东莞,你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是一个美食的宝库。每一口美食,都是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六、东莞水乡包含哪些镇
东莞水乡地区以水乡特色著称,拥有多个镇街,其中石排镇便是其一。石排镇地处东江南部,有着丰富的水乡风情。其地理位置优越,与多个城市相邻,经济发展迅速。此外,石碣镇也是东莞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碣镇位于东江河畔,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这里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均有所发展,是东莞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除了这两个镇,麻涌镇也是东莞水乡的一颗璀璨明珠。麻涌以水产业和农业为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而洪梅镇则以其丰富的水产资源和优美的水乡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道滘镇也是东莞水乡的重要一员。道滘以其独特的传统建筑和文化氛围吸引着人们前来探访。这些镇街共同构成了东莞独特的水乡风情,展现了东莞的多元文化和丰富自然景观。
以上便是东莞水乡所包含的镇街,每个镇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共同构成了东莞丰富多彩的水乡文化。
关于鱼米之乡麻涌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