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成语 带适字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3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示成语,以及带适字的成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警示成语有哪些
  2. 示组词组
  3. 游街示众成语的意思
  4. 提示的示组词
  5. 示怎么组词示的含义
  6. 不示成语有哪些

一、警示成语有哪些

1、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2、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3、除邪惩恶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4、出处: *** 《集个集·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5、二罪俱罚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6、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7、罚不当罪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8、出处:《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9、罚一劝百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10、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11、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12、出处:李娴娟等《血染的爱》:“出了更大的反面教员,我们的 *** 可以从这场血淋淋的惨痛的教训中汲取教益。”

13、丰屋之戒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14、出处:《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15、覆车之鉴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16、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隗器凭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17、覆车之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18、出处:《晋书·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矣。”

19、覆舟之戒 *** 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20、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21、后车之戒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22、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

23、祸首罪魁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24、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25、稽古振今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26、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27、鉴前毖后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28、鉴往知来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29、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30、就地正 *** 法:执行 *** 。在犯罪的当地执行 *** 。

31、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个就地 *** 。”

32、前车可鉴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33、出处:《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 *** 成,前车可鉴。”

34、前车之鉴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35、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36、前覆后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示成语 带适字的成语-第1张图片-

37、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38、前危后则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39、前辙可鉴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40、赏贤罚暴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41、天网恢恢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42、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3、小惩大诫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44、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45、严惩不贷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46、严刑峻法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47、出处:《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48、严刑峻制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49、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50、出处:《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51、以往鉴来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52、出处:《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53、以一儆百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同“以一警百”。

54、出处: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 *** 是个 *** 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55、以一警百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56、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二、示组词组

1、示字在开头的词语: *** 、示梦、示灭、示人、示弱、示世、示唆、示问、示警、示下、示现、示飨、示像、示信、示形、示例、示儆、示意、示覆、示惩、示短、示恩、示儿、示范、示化、示戒。

2、示成语:不甘示弱、强而示弱、破琴示绝、示贬于褒、发踪指示、无头告示、蒲鞭示辱、以弱示强、发综指示、枭首示众、发纵指示。

示(拼音:sh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祭品都是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示”有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的意思。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常常会说些祷告祈求的话,目的是求得神灵的保佑。正因如此,“示”又有“以事相告”的意思,所以又引申为显示、表示的意思。

示是汉字部首之一,作左旁时写作礻,用示作意符的字多与 *** 神、祭祀、崇拜有关,如社、祇、祥、福等。

“示”本义是神主,但在实际使用中,从古至今,“示”的基本意义是“显现,表示”。如《宣和遗事》后集:“梁(师成)外示恭谨,中存险诈。”又如示弱是表示出软弱, *** 是显 *** 力,示意是表示意思,暗示意图。

又引申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又如示众就是给众人看。又如示范、展示、出示的“示”都是拿出来给人看的意思。“示”又用作名词,如告示、出示安民。

三、游街示众成语的意思

1、游街示众,意指将犯人或罪犯公开押解到街上示众,或指把事物拿到群众中让大家看,多含贬义。这种示众的方式通常用于惩罚或警告,以显示法律的威严和社会的正义。

2、在中国古代,游街示众是一种常见的刑罚方式。犯罪者被押解到繁华的街道或市场,被公众围观和指责。这种刑罚不仅是对犯罪者的惩罚,也是对社会的警示。通过游街示众,人们可以看到犯罪的后果,从而增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侵犯个人隐私、引发公众情绪失控等。

3、现代社会中,游街示众的做法已经逐渐被废除。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重大刑事案件的公开审理或特殊事件的处理中,仍有可能采用类似的方式。例如,在某些国家的重大案件中,犯罪者可能会被公开押解到法庭或特定地点进行审判,以彰显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4、游街示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正义,也反映了公众对犯罪行为的看法和态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该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避免过度公开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方式来传播法律知识和价值观念,以建设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

四、提示的示组词

1、示字在开头的词语、 *** 、示梦、示灭、示人、示弱、示世、示唆、示问、示警、示下、示现、示飨、示像、示信、示形、示例、示儆、示意、示覆、示惩、示短、示恩、示儿、示范、示化、示戒。

2、示成语:不甘示弱、强而示弱、破琴示绝、示贬于褒、发踪指示、无头告示、蒲鞭示辱、以弱示强、发综指示、枭首示众、发纵指示。

3、示(拼音:shì)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祭品都是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示”有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的意思。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常常会说些祷告祈求的话,目的是求得神灵的保佑。

《广韵》巨支切《集韵》翘移切《正韵》渠宜切,音岐。同祇。《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 *** 地示之礼。《释文》示或作祇。

又姓。《史记·晋世家.示眯明。《左传》作提弥明。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越嶲郡有苏示县。

又《唐韵》《集韵》《韵会》神至切,音侍。垂示也。《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 *** 。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徐曰》二,古上字。左画为日,右为月,中为星。

画纵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故凡宗庙社神祇皆从示。《玉篇》示者,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易·系辞》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矣。《礼·檀弓》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书·武成》示天下弗服。

五、示怎么组词示的含义

1、示字在开头的词语、 *** 、示梦、示灭、示人、示弱、示世、示唆、示问、示警、示下、示现、示飨、示像、示信、示形、示例、示儆、示意、示覆、示惩、示短、示恩、示儿、示范、示化、示戒。

2、示成语:不甘示弱、强而示弱、破琴示绝、示贬于褒、发踪指示、无头告示、蒲鞭示辱、以弱示强、发综指示、枭首示众、发纵指示。

3、示(拼音:shì)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祭品都是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示”有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的意思。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常常会说些祷告祈求的话,目的是求得神灵的保佑。

六、不示成语有哪些

1、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2、 *** 《我的之一个师父》:“乡下 *** 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3、近义词:不甘寂寞不甘落后不甘后人力争上游毫不示弱

4、反义词:自暴自弃不能自拔甘拜下风

关于示成语,带适字的成语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