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老 回归之乡 景区 班得瑞故乡的原风景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6

其实班老 回归之乡 景区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班得瑞故乡的原风景,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班老 回归之乡 景区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班老乡的人文地理
  2. 班老乡乡镇发展
  3. 班老乡的旅游资源
  4. 班老乡的介绍
  5. 班老乡的风景名胜

一、班老乡的人文地理

因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沿革,班老乡全民 *** 小乘 ***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使班老在世界范围内久享盛誉。1934年为了维护国土的完整和祖国的尊严不受侵犯,信教群众充分发挥 *** 特有的优势,广泛开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发动了震惊中外“班洪抗英事件”,为民族团结和祖国 *** 的完整作出了巨大贡献。

班老乡解放较晚(1960年),解放前,社会形态是典型的半原始、半封建社会,具有原始奴隶封建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形态。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以刀耕火种为主,群众生活困难。解放后,在中国 *** 的领导下,各级 *** 政部门领导干部始终坚持贯彻执行 *** 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通过做大量而有效的工作,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几年来,在 *** 的民族 *** 政策指导下,各寺内众僧坚持“自传、自养、自信”的三自方针,遵纪守法、努力学习 *** 政策和佛学知识,积极维护整体的团结统一,增强爱国守法意识和继承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各寺众僧积极参与 *** 、希望工程捐款等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活动,弘扬了 *** 的优秀文化。

上班老佛寺旅游景区——上班老佛寺开始建于1 *** 1年,1962年由国家投资重建,1968年在 *** 期间,停止活动,1981年12月恢复合法地位,198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佛寺之一,佛寺占地面积170平方米。上班老佛寺是沧源佤族自治县规模较大,历史文化较悠久的佛寺,是唯一能全面反映佤族传统文化的 *** 场所。

班老乡全民 *** 小乘 *** ,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类似与傣族,具有以下几个节目:

5、每月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休息一天。

除节假日之外,最为隆重的是做赕,做赕一般为期3天,最长7天,按程序:之一天,请寨主、头人、亲朋好友来家做客;第二天,准备祭、贡品(糯米饭、糯粑粑、杂食品、纸花、佛象)等;第三天,带着备齐的祭、贡品到本村的佛寺进行祭、贡仪式,并请寺内佛爷、和尚念经,求得神灵、佛主的保佑。做赕不 *** 次数,但要选好日子,家庭比较宽裕的,一年可以进行一次。如父母过世,要进行一次

二、班老乡乡镇发展

沧源自治县班老乡始终遵循 *** ,致力于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以产业为驱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班老乡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发展热区作物种植,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全乡橡胶种植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驻地龙头企业种植面积3万亩,农户自行种植1万多亩。企业还负责2万亩橡胶的管理,为农民提供发展信心。到2020年,全乡橡胶种植面积有望达到5万亩,平均每户拥有2.5亩橡胶,人均种胶收入预计可达6500元。木薯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全乡计划发展至1万亩,人均1亩,预计人均收入增加800元。此外,班老乡还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目标是完成5000亩种植,人均0.5亩,2020年人均茶叶收入预计为600元;核桃种植预计完成5000亩,人均1200元;竹类产业发展计划覆盖全乡4万多亩林地和道路两旁,人均竹子种植面积4亩,人均种竹收入可达3750元;在新寨村重点培养蔬菜种植大户,为 *** 矿山、乡机关提供新鲜蔬菜,人均收入预计增加550元。

班老乡注重传统畜 *** 的发展,利用基本农田和橡胶林地,发展生猪养殖和禽类养殖,每户每年出栏1头大牲畜、2头猪和20只鸡,人均收入预计为600元。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预计转移劳动力400多人,人均收入万元以上,就地流转劳动力技能不断提升,力争外出劳动力收入人均万元以上,为全乡群众人均收入增加500元。

班老乡将进村入户的硬板路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解决村寨脏乱差的问题。通过整合政策资源,拓宽筹资渠道,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利用农网改造项目、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实施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解决无电自然村、组、户的用电问题。抓住“五小工程”和整村推进项目的机遇,全面解决全乡群众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利用国家项目投资,重点扶持群众建盖安居房、推行“一池三改”,开展村寨绿化、美化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配齐师资力量,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加强乡村卫生院和卫生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 ,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开展农技校、电教等专项培训,建立多方位、多层次获取知识的培训 *** ,确保每一个劳动力都能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发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创建活动,建设“五好五带头”的乡村两级班子,深化“ *** 联创”、推进“一体 *** ”和边疆 *** 建长廊建设,增强农村 *** 员的政策执行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通过健全 *** 议事和监督 *** ,依法实行村民自治,加强青年、妇女、民兵、计划生育、人民调解和治安保卫等组织建设,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班老 回归之乡 景区 班得瑞故乡的原风景-第1张图片-

班老乡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沧源县西部距县城驻地95公里,东接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与班洪乡隔水相望,北连芒卡镇南腊村,西面和南面与 *** 佤邦接壤,国境线长达41.65公里,是沧源县边境线最长的一个乡。

三、班老乡的旅游资源

1、南滚河旅游景区——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以保护和发展 *** 象、孟加拉虎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类及其栖息的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 *** 为主要管理目标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具有世界意义关键生物类的热带森林生态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佤山“绿色明珠”。

2、白塔旅游景区——白塔旅游景区占地面积50亩,白塔实占面积2亩,主塔直径8米,高23米,小塔直径4米,高12米。站在白塔附近,可以欣赏秀丽的班老山水风光。3、班洪抗英遗址碑——碑文讲述了“班洪事件”及班老乡回到祖国怀抱的历史故事。

4、上班老水库景区——上班老水库坝高42.5米,总库容141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16.2万立方米,受益面积2700亩。

四、班老乡的介绍

班老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部,距县城驻地95公里,处在东经98°53′00″至99°03′37″,北纬23°09′45″至23°19′55″之间,东接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与班洪乡隔水相望,北连芒卡镇南腊村,西面和南面与 *** 佤邦接壤,国境线长达41.65公里,是沧源县边境线最长的一个乡。全乡更高海拔1530米,更低海拔480米,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降雨充沛、干湿分明,年平均降雨量在1900至2400毫米。全乡辖6个村民 *** 会,31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乡粮食总产量217.3万公斤,人均口粮299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5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4元。按照人均纯收入958元的新脱贫标准,全乡农业人口均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是一个集“边、山、少、穷、小”为一体的山区贫困乡。

五、班老乡的风景名胜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经1995年林业部认定为国家级保护区,并在1998年成为云南省GEF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中的 *** 保护区之一。2003年,保护区面积得到扩大。该保护区主要保护 *** 象、孟加拉虎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生态 *** ,被誉为佤山的“绿色明珠”。位于中缅边境的保护区,横跨云南省临沧地区的多个乡镇,总面积达到50887公顷,气候湿润,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 丰富。

保护区内生活着 *** 种兽类、272种鸟类、51种爬行类、30种两栖类、29种鱼类和270种昆虫。其中,18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7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植物种类繁多,包括1885种(含亚种和变种),其中5种 *** 子植物和1880种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为科学研究和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白塔旅游景区占地50亩,其中白塔占据2亩,主塔高23米,小塔高12米,建于1991年至1999年,总投资43万元。白塔周围是用于绿化的48亩土地,游客可以在此欣赏班老山水风光。

班洪抗英遗址碑立于1987年,记录了1885年至1934年间,佤族人民为保卫祖国边疆而进行的抗英斗争。这段历史激励了佤族同胞的斗志,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声援。

上班老水库始建于1996年,1999年完工,坝高42.5米,总库容141万立方米,受益面积2700亩。该水库的建设是云南水利水电厅批准的重要工程项目。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景区 故乡 风景 班老 班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