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菱角之乡湖北咸宁,以及湖北菱角 ***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湖北有几大湖泊
以下为湖北面积更大的八个湖泊:
洪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的洼地中,行政上属于荆州洪湖市。湖水面积约308k㎡,是湖北之一大自然湖泊。然而由于过度围垦和养殖,湖泊水域面积和生态环境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 *** 。2014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梁子湖,原名樊湖,水域面积约271平方公里。湖泊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属于武汉市江夏区和鄂州市梁子湖区共管的跨市湖泊。梁子湖出产各种淡水鱼类70余种,其中享誉盛名的武昌鱼故乡就位于此。
长湖,位于湖北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是宋末由古云梦泽变迁而成,湖泊面积约131平方千米。长湖沿岸淡水鱼资源丰富,岸边人民尤擅 *** 鱼肴,其以草鱼 *** 的鱼糕闻名于世。另外长湖还出产长湖银鱼和刁子鱼。
斧头湖,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交界处,湖泊面积约126平方公里。斧头湖的北、东、南三面多丘陵,西面为平原,土壤肥沃,孕育了以嘉鱼县潘家湾镇为中心的42万亩蔬菜基地。
西凉湖,位于湖北省南部,斧头湖西侧,属于咸宁市管辖。西凉湖与斧头湖原本是相连为一湖,后长江改道,泥沙淤塞,致使湖泊一分为二。现西凉湖水域面积约85.2平方千米,湖中盛产青、鲤、草、鲫等鱼类以及黄鳝、龟、鳖、蟹、虾等。
龙感湖,位于湖北省东部,属于湖北黄冈市和安徽安庆市共同所有,是一个跨省湖泊。春秋战国时期,龙感湖与鄱阳湖为一体,称彭蠡(lǐ)泽;东汉时期,龙感湖与鄱阳湖分离,现龙感湖面积约60.9平方千米。2009年9月18日,成立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山湖,位于湖北武汉市,与梁子湖仅一堤之隔,湖泊面积约57.2平方公里。牛山湖原是梁子湖的一个湖汊,在上世纪60年代人为修筑了一道牛山湖大堤,将梁子湖一分为二。16年由于水灾进行了牛山湖破垸分洪,使得牛山湖与梁子湖重新相连。
大冶湖,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其代管的大冶市区就位于湖岸西侧,湖泊也由此得名。大冶湖水域面积约54.7平方千米,湖底和四周蕴藏有大量的金矿,是个聚宝盆,古代由于湖中有淘金井,别称金湖。武汉至九江客运专线的大冶湖特大桥横跨湖面。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 *** 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 *** 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更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公里。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二、湖北当阳更大的几个水库
5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是国家5 *** 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是华中地区更大的风景游览地;武汉最美的一片红枫观赏地之一,每到秋季,山上的片片枫叶由绿转黄,绽放着它们最后的美感;东湖磨山——“十里磨山,八里飘香”的东湖磨山,一直是广大市民赏桂的绝佳去处。从2020年8月8日开始到2020年年底,湖北全省 *** 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 *** 。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特1号
三湖连江水库在湖北省嘉鱼县鱼岳镇傍。建于1959年。本水库是嘉鱼县主要风景区和游览地。水库由白湖、梅懈湖、小湖连成,又有马鞍山进洪闸在长江汛期引江水蓄洪,故名。汇水面积30. *** 平方公里,库水面积14.4平方公里,总库容1.04亿立方米,控制库容为822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650万立方米。主坝长3166米。东干渠长54.2公里。马鞍山进洪闸流量24立方米/秒。养殖水面1200公顷。
***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鱼岳镇
黄龙滩水库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竹山县城东北部和十堰市西南缘。1978年建成。水源来自堵河。汇水面积1114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总库容11.625亿立方米。为有发电、灌溉等效益的大型水库。正常溢洪道更大泄量11200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更大泄量1030立方米/秒,输水管更大泄量246立方米/秒。大坝左岸建有水电站,装机2台15万千瓦,年发电量6.7亿度。右岸建有通航建筑物,机轮沿库区上溯,可抵竹山县。
*** :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竹山县
巩河水库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北部原庙前镇境内,距当阳城区22公里处。1970年11月动工兴建,1974年8月建成,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总库容1.68亿立方米,是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城镇供水等综合效能的大型水库。被国家设立为国家一级淡水水源保护区。主坝为黏土心墙坝,更大坝高47.5米,顶长270米,坝顶高程137.0。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更大库容量1.6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量1.05亿立方米。
***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西北部原庙前镇
陆水湖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赤壁市,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在此驻军而得名。陆水湖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蓄水量7.2亿立方米。湖中8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更大的岛有100多公顷,最小的如一叶扁舟。湖中水质澄明碧透,水上碧波荡漾,鱼舟轻发,快艇如织。湖南岸的雪峰山上林丰竹茂。陆水湖风景区以山幽、林绿、水清、岛秀闻名遐迩,是避暑消闲、旅游度假、康复疗养及水上运动的理想之地。
***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陆水湖大道650号
鄂坪水库位于鄂陕交界的竹溪县鄂坪乡境内,距竹溪县城20公里,范围以竹溪鄂坪水库为中心,总水域面积8.67平方公里。鄂坪库区山青水秀、奇山怪石、湖光山色,五里滩风景如画,骆驼峰栩栩有生,金洞子幽古莫测,既有古老的王莽追刘秀的磨剑石传说,又有明代伐楠木建故宫的文物古迹,山上飞瀑,岩中藏洞,湖中有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争相竟趣。
沙坪水库位于三峡大坝下游约10公里,属夷陵区乐天溪镇沙坪村,为沙坪水电一级站的拦河水库。行车路线:1.城区坐100路车至虾子沟或三峡茶城下车,再转坐到乐天溪的移安公司的车至乐天溪,包车到沙坪电站;2.城区坐100路车至夜明珠8路车站坐8路车到朱家湾或八河口站下车,再包车到沙坪电站;3.自驾车走三峡专用高速公路到下岸(之一个检查站)下高速路至乐天溪镇过乐天溪大桥向右转直走到沙坪电站即可。距离约30公里。
红莲湖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山势跌宕多姿,湖岸曲折有致,湖汊、半岛隐现其中,青山苍翠,湖水清澈见底。红莲湖风景独特,空气清新,无任何污染及噪音。恍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春有夭桃盈垅,夏有红莲万点,秋至丹桂飘香,冬临腊梅迎雪,更有那水质 *** 的八千亩湖水,朝朝暮暮为你传送渔歌逗雁的风情,犹如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的明珠。
富水河是荆门市京山县境内更大的河流,发源于大洪山南麓白龙池,由 *** 眼汇集而成的这条京山县之一大河流,从京山县的宋河镇逶迤向东南而去,依次流经绿林、罗店、巡检司、盛滩等数镇,最后在应城市注入汉北河。富水河在京山境内有100多公里长,滋润全县三分之一的土地,哺育了京山20余万富水之子。河床宽近百米,不到一人深的水,河水常年川流不息。
白石湖(现名“天屿湖”)位于汉川市东南部,武汉西部,北距汉川城区10公里,马口镇城郊,省蔡城公路南侧。面积340公顷(约合5105.1亩),北起官司山脚,南至童岭咀,东临蔡城线、西抵姚家汊,以水秀美、山壮阔、物富饶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去处。湖面鸟兽游弋,菱角密布,茭白肥壮;水中鲢、鲤、虾、蟹、甲等多种特种水产品养殖丰茂,滩涂莲藕成片,水生蔬菜繁多。湖周边山峦起伏,四季葱郁,尤以松挺、竹翠、峰奇、溪流、山壮、峻险而闻名。
***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马口镇城郊
三、关于湖北历史、文化、风俗、景点的书籍
1、湖北地方文化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化之绪,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创造和发展了富有楚文化传统的多种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戏曲、说唱、歌舞等几大类。湖北现有22个地方剧种,有属于皮黄 *** 的汉剧,南剧和湖北越调;属于花鼓 *** 的东路花鼓戏,湖北花鼓戏,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黄梅采茶戏,梁山调,提琴戏和文曲,还有属于高腔 *** 的清戏,以及外省传入的高台戏,灯戏等,其中更具影响是汉剧、楚剧和荆州花鼓戏。如以主要旅游地区划分,恩施自治州有南剧、灯戏、堂戏、傩戏、柳子戏;十堰市有山二黄、郧阳花鼓戏;宜昌市有远安花鼓戏;仙桃市有荆州花鼓戏、沔阳皮影戏、沔阳渔鼓;黄冈市有东路花鼓戏、黄梅戏、文曲戏;黄石市有阳新采茶戏;咸宁提琴戏等。这些地方剧种乡土气息浓厚,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为中外宾客所喜闻乐见。编辑本段说唱
2、湖北说唱艺术非常丰富:流行于省内大部分地区的曲种有湖北评书;起源于沔阳,流行于沔阳(今仙桃)、荆州、孝感、黄冈等地的湖北渔鼓;起源于天门,流传于江汉平原各市县的三棒鼓,以及流行于仙桃、天门等地的沔阳小曲,还有在荆沙、宜昌一带流传的汉滩小曲,郧县曲子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生动,旋律质朴,颇具艺术感染力。编辑本段歌舞
3、湖北歌舞在国内外较具影响的有《编钟乐舞》、《九歌》;盛行于江汉平原各市县的碟子曲;流行于鄂西南、鄂西北山区的薅草锣鼓,以及穿号子等。武汉的琴台音乐会则是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同展风采的盛会,显示了楚风汉魂的民族特色,它与“上海之春”、“羊城花会”、“哈尔滨之夏”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音乐节。此外,湖北杂技艺术也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武汉杂技团先后50余次出访亚非拉美60多个国家和地区。湖北文化娱乐场所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十堰、襄樊、荆州等大中城市,近年来新建的度假区、风景区内,各种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满足中外游客的娱乐要求。编辑本段汉剧
4、汉剧,旧称“楚调”,又名楚曲,楚腔,汉调,汉二黄和黄腔。流行于湖北又豫陕湘粤闽部分地区,并形成襄河,府河,荆河,汉河四大流派,汉河派成为汉剧的主流。汉剧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辛亥 *** 前后改称“汉剧”。主要声腔为西皮、二黄。经过两代知名艺人的创造和推陈出新,汉剧的表演艺术炉火纯青,唱念做打,丰富多彩。其角色分为十大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未,十杂。每一行又分出若干派别,每一派别再分不同种类,总计达上百种之多。纷繁复杂的角色 *** ,使大千世界中的达官贵人,贩夫走卒,无不在小小的舞台上惟妙惟肖,引人入胜。汉剧的传统剧目很多,主要是历史故事、公案戏、神话戏、婚姻爱情戏和民间生活戏。现今影响较大的有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窦娥冤》、《打花鼓》,移植剧目《柜中缘》、《屈原》及现代剧《借牛》、《弹吉它的姑娘》等。编辑本段楚剧
5、楚剧,旧称“黄孝花鼓”,“西路花路”,1 *** 6年改名为“楚剧”。流行于湖北,约有百余年历史,早期楚剧流行于乡间,被称为草台戏,因对剧本不知研究,对演员不加选择,只知取悦取媚,故遭厉禁。1 *** 6年李之龙主持汉口血花世界,吸收楚剧界演出,楚剧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在表演艺术上,楚剧从京剧,汉剧中吸收了大量的艺术成分,但又不为之所束缚。旦角表演朴实细腻,唱腔亲切动人,生角讲究从生活出发,注重传统表演程式的运用;丑角则善于运用诙谐的念白和逼真的表演刻画不同形象,对丑恶事物进行辛辣的嘲讽,楚剧要求演员熟悉本地方言俚语,生活习俗和人情世故,因而保持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有《葛麻》、《百日缘》、《泼粥》、《狱卒平冤》和现代剧《双教子》、《追报表》等影响较大。编辑本段湖北花鼓戏
6、即荆州花鼓戏,旧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通顺河、襄河一带,形成于沔阳、天门地区,沔阳、天门地处湖北中心江汉平原腹地,同属汉水水系,亦同天沔语系。2005年,被湖北文化厅改为“湖北花鼓戏”。流行于沔阳(今仙桃)、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钟祥、荆门、江陵诸县,以及孝感、湘北、鄂南等地。早年由民间艺人发起并组成班社,由闹年的“地黄鼓”逐渐走向半职业化和职业化。荆州花鼓戏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丰富的小凋。现代小戏《借牛》、《木兰花轿》、《春姑拾斧》曾轰动一时,《花墙会》则搬上银幕。现代大戏《家庭公案》、《水乡情》,小戏《小坚决》,新编历史戏《 *** 情》,古装戏《送礼记》、《十三款》,传统小戏《王瞎子闹店》等数十个剧目,均在全省会演中获奖。《家庭公案》更被省外200多个剧团移植,沔阳、潜江、监利、天门花鼓戏剧团多次应邀进京演出。编辑本段湖北渔鼓
7、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 *** 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据《中国音乐词典》载: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传入沔阳后衍变发展而成。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渔鼓艺 *** 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泡等四人,民间称之为沔阳渔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后又产生了“沔阳渔鼓行会”。1911年前后,渔鼓曾与皮影戏合流,常为皮影戏伴唱。1931年后,沔阳渔鼓流传到武汉、宜昌、沙市、黄石、鄂城等地,其影响逐步扩大。至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1952年以后获得进一步发展,除继续为灯影戏伴唱以外,又恢复了 *** 的说唱形式。1958年,沔阳渔鼓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皮影艺人龚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选车记》被 *** 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成唱片,向全国播放。由于沔阳渔鼓好唱,好听,深受群众喜爱,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乐协会正式改名为湖北渔鼓,全省各地普遍传唱。沔阳渔鼓艺人周忠全、黄玉堂、李海林、李福林、荣廷清扎根在武汉,成为沔阳渔鼓(后湖北道情)的曲艺家。江汉平原荆楚大地各地方渔鼓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天门渔鼓”等。所以我们“湖北道情”“湖北渔鼓”的艺人队伍比较庞大,实力还是较强的。行成了 *** 的一个特色剧种,受全省人民的欢迎和传唱。不愧为全省的四大剧种之一。后来在艺 *** 动和演唱实践中,又形成了沔阳派、平 *** 、潜 *** 等不同流派,或平稳质朴;或泼辣风趣;或流利委婉。传统曲目相当丰富,以反映冤案为内容的最多,被称为冤枉戏,影响较大的有《谋考案》、《十三款》等;新编现代曲目有《迷路记》、《大刀风云》等。编辑本段沔阳皮影戏
8、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它以沔阳渔鼓(湖北渔鼓之前身)行腔,沔阳方言道白,故命其名。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皮影戏是江 *** 自己的“土 *** ”,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06年5月20日,以江汉平原皮影戏命名,经 *** 批准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
9、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泪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随着科技的进步,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 *** 作等方面不断革新,沔阳县曾有皮影队60多个,他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编排了一出出江 *** 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剧目。现在仙桃市皮影队发展到40多支,从艺人员达到 *** 多人,创造了“村村垸院演皮影”的农村文化景观。编辑本段土家摆手舞
10、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厚的祭祀色彩,歌随舞生,舞随歌名。相传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种战舞。“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祭祀仪式由梯玛或掌坛师率众进入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摆手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小摆手又称“市把”。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多者上万,小者数百,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动人心魄。主要特点是手脚呈同边动作,翩翩进退,成对成双,节奏鲜明生动。摆手歌长达数万行,堪称土家族史诗。编辑本段编钟乐舞
11、湖北省歌舞团编演的大型歌舞剧,共10场。由钟磐古乐(荆楚雄风)、祭祀乐舞(迎神)、乐歌(桔颂)、武舞(出征)、祭歌(国殇)、巴人舞(山猎)、八音合鸣(鸣虎、排箫、吹埙、编磐、古乐合奏)、农事组舞(采桑、耕耘)、房中乐(关睢、越人歌、慷慨歌)、大飨礼(楚宫宴乐)组成。该剧受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启示进行创作的。全剧以楚史和楚文化为依据,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以曾侯乙编钟为主体,运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古代楚国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既保持了古朴粗矿的荆楚风貌,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该剧公演后获得极大的成功,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赞扬。通过在海外的演出,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湖北各旅游重点地区现在都可以看到有关《编钟乐舞》的表演。
关于菱角之乡湖北咸宁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