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荔枝之乡杨贵妃和杨贵妃吃的荔枝产自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唐朝给杨贵妃进贡的荔枝产地是那
1、唐朝给杨贵妃进贡的荔枝是茂名白糖罂荔枝,产地是广东省茂名市。
2、玄宗年间,祖籍高凉(今茂名高州)的高力士,身为唐玄宗的心腹内侍,得知家乡高凉有一种叫荔枝的水果,为讨杨贵妃的欢心,特使人从高凉大园岭采摘荔枝献给杨贵妃。
3、由于荔枝保鲜难,用鲜竹筒盛装保湿保鲜,官府令驿站800里加急快马鞭送入宫中,杨贵妃见到鲜红的荔枝大喜,笑容可鞠,后来人们称这种荔枝为妃子笑荔枝。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既见证了高力士献家乡白糖罂荔枝给杨贵妃的事实,又批评了当朝权贵的 *** 。
4、高力士见杨贵妃对荔枝的喜爱,有喜又忧,喜的是杨贵妃吃到他家乡的荔枝后,高力士将受宠倍加,忧的是高力士未料到荔枝保鲜和运输的困难。从高凉通过驿站快马加鞭运荔枝入宫数量难以满足,又劳民伤财。
5、在玄宗末年,得宠的“杨氏家族” *** 引起 *** 愤怒,皇朝危急之际高力士劝玄宗皇帝下旨岭南停止进贡荔枝,并建议皇上赐死杨妃,以息民愤等。从此,也无人再敢叫该荔枝为妃子笑荔枝。
6、明末弘治年间,何氏祖先从原籍福建迁到广东高州府茂名县根子柏桥村开基创业,发现大园岭这优质荔枝,虽然果实大小和味道还不错,但该母树已年过800,老残致极,结果少。
7、何氏祖先便采用“圈枝”办法繁殖新苗,在大园岭开垦扩种,由于该母树老残枝少,能繁育的苗不多,于是再到周围山岭找到两棵荔枝“圈枝”繁殖,种满了大园岭,面积约100亩。因得知唐朝在此采摘荔枝进贡给杨贵妃,便称大园岭的荔枝园称为贡园。
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诉了唐玄宗命人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的故事,原诗全文是:
9、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 *** 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10、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 *** 者的骄奢 *** 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而文中荔枝的来源地有部分专家学者就认为来自于今天的四川宜宾荔枝沟。
11、相传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地而把当地改名为荔枝沟。并且把当年的荔枝树保护了起来,才有了今天的 *** 荔枝树。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茂名白糖罂荔枝
二、杨贵妃吃的荔枝产自四川还是广东
1、杨贵妃钟爱荔枝,不过长安是没有产荔枝的,唐玄宗为了满足爱妃口腹之欲,派人快马加鞭从遥远的南方,运来了荔枝给她品尝。那这荔枝是从哪个产地运来的?这个大家都是很好奇的,很多人讲是离长安更近的四川,也有人讲四川哪里有荔枝,明明就是在广东运去的。
2、我前后花了60多个小时,查询了相关的记录,最后从一位叫蔡襄所著的【荔枝谱】上,我成功解开了这个谜题,那就是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来自四川。有三个理由可以证明这点,下面给大家分析下。
3、对于荔枝的产地,很多人都以为只有两广,也是华南地区才有,其他地方的荔枝,是后来引种的。对于这个说法,我是比较理解的,一部分人他们生活的轨迹,都是在自己省份活动,多数的人对于荔枝的认知,也只限于当地。而在唐时当时对于荔枝的描述,古人是这样说道的:
4、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
5、从上述所讲的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四川是有在生产荔枝的。并不像一些人所讲的,这荔枝是后来才在四川栽种的。四川是个山区,有些地方小气候不比广东温度要低,并且雨水量相对要少,对水果的品质是有加分的。
6、认为杨贵妃吃的荔枝来源于四川,他们这些人觉得是合江附近产的。认为是广东的,他们认为是取自于高州、惠州。两个观点,都有自己的依据,认为四川的人讲,当地有个叫荔枝道的;认为是广东的人讲,高州有个叫荔枝贡园,是当时专门进贡上京。
7、我们从地理上来看,四川明显就离长安更近,合江地区到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也就是不到1000公里。而广东高州到西安达到2000多公里,路程比四川要远2倍多。
8、以当时的交通,加急公文是最快的,在史上最快的是一天800里加急,不过是发生在清代的时候。在唐时据大唐六典所记,600里加急是最快的。古人所讲的600里,并不是公里,转换成现在的公里,大概是300公里。
9、这也意味着,从广东到长安至少需要7天的时间,这还是最快的速度。放了7天的荔枝,是不能吃了,有诗为证:
10、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1、有人讲是在荔枝还未成熟时,把整株荔枝树,挖出来去运输,这种说法很荒谬。当时的荔枝可不像现在是矮化在栽种,一株成年荔枝树,需要花6年左右才能结果,6年的树龄至少有3米以上的高度,这么高大的树,运输起来至少需要好几匹马,马负重了东西速度也会变慢的。
12、荔枝生长的养分所需,单靠荔枝树带的那些土壤,是不足于支撑荔枝正常生长的。因叶片和枝条也会吸收养分,荔枝膨大成熟也需要养分,这时的荔枝养分消耗,是需求量很大的,如果养分供应不上,这些荔枝也就没有办 *** 常成熟。
13、并且离荔枝根系发达,发布深,你把荔枝树挖出来,肯定是伤到根系的,受损的根系为了自救,会把养分,先供应在荔枝根系恢复上,而不是将养分提供给树上部。我可以预见,整株的荔枝树被挖出,没到七天,树叶就开始枯萎,树叶都枯了,果实自然也就没有办 *** 常生长了。
14、反观四川到长安的路程,就不一样了。涪州到长安也就700多公里,以一天600里的加急,300公里的快马加鞭,也就是2天半的时间。就是不进行保鲜处理,荔枝还是新鲜的。
15、荔枝谱,是中国现能查询到最完整,记录关于荔枝栽种的记录,全文有七篇。从介绍荔枝的产地开始,讲到如何对荔枝进行贮存、进行种植等等。荔枝谱也被多个国家进行了翻译,在当地流传开来。
16、有意思的是写这荔枝谱的作者蔡襄,在荔枝谱上专门介绍了,杨贵妃吃的荔枝来源是哪里。
17、唐天寳中,妃子尤爱嗜,涪州歳命驿致
18、这里讲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为了满足她,就命人在涪州的驿站待命,就是想快马加鞭从四川,取来荔枝,博美人一笑。蔡襄这种说法,并不是他首创讲到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来自四川,他一者是为了苏轼声援,很多人对于苏轼的荔枝评论,他们只会讲到:
1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却选择 *** 的忘了苏轼在荔枝叹中讲到,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这里涪自然也就是指四川了。
20、蔡襄第二者的意思,其实是为了他老乡,也就是江梅妃鸣不平。江梅妃是蔡襄的同乡,只不过早生于蔡襄300多年,但江梅妃也是莆田人,和蔡襄是同乡。在江梅妃得宠的时候,她可不像杨贵妃一样,做着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这种蠢事。她是给莆田老乡谋福利,让唐玄宗,赐下一班皇宫的戏班子,也就是当时的梨园给莆田,丰富莆田乡亲的生活,这也是莆仙戏的来源。
21、综上所述,根据蔡襄所记录的荔枝谱,巴蜀、闽粤都是荔枝的原产地。巴蜀离长安更近,苏轼、蔡襄都讲过,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来自巴蜀。
三、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
1、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是:当年杨贵妃想吃荔枝,自然是唐玄宗一句话的事,尽管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这都不在话下。然后离荔枝的产地又远,荔枝要新鲜才好吃,而古时候了保存技术又不过关,所以快马加鞭了,跑死了人,跑死了马。
2、文学家苏轼有一首《荔枝叹》,描述的就是当时杨贵妃吃荔枝的情景,诗中叹道:“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 *** 流千载。”一次次跨山岗越河道快跑狂奔的接力赛,以致“ *** ”,不少人把 *** 命都搭了进去,最后荔枝传到宫中竟如新采摘的一般。用一句白话可概括苏老先生的诗意:杨贵妃往嘴里填进的那些荔枝,颗颗都浸着别人的汗、别人的血。
3、杨贵妃爱荔枝的原因:随着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墓抢救 *** 考古发掘的完成,这个问题终于 *** 大白。
4、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高力士墓是唐玄宗李隆基“泰陵”的陪葬墓。考古结果发现,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潘州(今广东茂名一带)人,幼年被送入宫中,赐姓高。专家在研读详述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家乡的名为“白玉罂”的优质早熟荔枝。这就说明,若没有高力士的力荐,杨贵妃绝不会对岭南荔枝如此垂青。专家们于是得出结论:“贵妃喜荔枝,缘起高力士”。
关于荔枝之乡杨贵妃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