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青神竹艺之乡的问题,以及和青神竹编市场在哪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眉山青神中国竹艺城的介绍
1.中国竹艺城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城南的南城镇兰沟村,自1993年起,占地面积超过50亩。
2.该城融合了竹子生态园林、竹编生产与销售、竹艺展示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是青神县被誉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重要标志。
3.此外,中国竹艺城还承担着国际竹藤组织指定的培训任务,成为青神竹手工艺的培训基地,并且是国家A *** 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
4.在20世纪80年代初,青神县的竹编老艺人胡志海、 *** 全、罗华灿,与年轻的竹编高手殷超、 *** 华等人,基于传统竹编技艺,创造 *** 地发展出“坐标编织法”,用于编织书画艺术品和山水花鸟图案。
5.其中,“竹编状元”殷超于1984年发明了“描图编织法”,用此技术编织出的名人字画和山水花鸟作品,极大地提升了青神竹编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地位。
二、青神竹艺城写一篇作文
1、她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舞动唯美的身姿;她是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哺育了万千儿女;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园丁,孕育出绚烂夺目的春天。她就是我的故乡——青神。
2、尘埃落定,岷江水如一条衣袋穿城而过,滋润这座宁谧安详的小镇,而她,则如岷江岸边一块磐石,沉睡了一 *** ,看惯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历尽了反反复复的繁华和没落。沧海桑田,铅华洗尽,一切又回到 *** ,时代的大旗迎风招展,发展的春风吹响了号角,青衣大地春雷阵阵,青衣儿女挥汗如雨,豪情万丈,用勤劳智慧书写出青神新貌。
3、锦绣大道翻山越岭、蜿蜒曲折,连接起成绵乐高铁车站和青神县城,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满载着二十万青神儿女后发追赶、跨越发展的青神梦;眉青快速通道平坦宽阔,横贯南北,连接成乐高速与青神县城,像一辆全速前进的火车头,为青神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汉阳航电工程宏伟大气,气吞云雨,是岷江上之一座大型水电站,从此高峡出平湖,实现了青神儿女通江达海的愿望。
4、“东坡初恋地,国际竹艺城”,到青神的每个人都会看到这张洋溢着自豪和自信的新名片。中岩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北宋大文豪东坡求学求爱的地方,以一方水土成就一代文学巨匠,千古佳话永流传。近年来,中岩寺被评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 *** 风景名胜区,即将打造成名誉中外的东坡宋城。竹编艺术城内每件精妙绝伦的竹编艺术品展现出了青神儿女无穷无尽的智慧,竹编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将薄入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出艺术含量极高的惊世之作,使青神竹文化享誉世界。现在,高端大气、气势宏伟的国际竹艺城正在建设中。待到漫山青竹成海,青神将更加美丽。
5、江湾神木园也是近几年成功建成的,里面有许多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尤其是那艘龙舟船极其宏伟。船上有三四层楼高的房子,房内有供千人同时用餐的大厅。田野中,油菜花的清香拂过眼前这片池塘从远处传来,沁人心脾。岸上,杨柳依依,向来访的人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花丛中,群芳争艳,姹紫嫣红,看着那一只只陶醉的蜜蜂,会让人心生一种惬意。自从有了江湾神木园,青神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6、新青神,新变化,新气象,新感觉!青神在改变和发展,相信若干年后,这片土地将会更加富庶美好,所有青衣儿女都会因青神而骄傲。若你此时还远在他乡,请你立刻回到这儿。这儿钟灵毓秀,这儿美丽富饶,这儿日新月异,这儿美不胜数。青衣大地将开满梦想之花。
三、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青神,古蜀国“后户”。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建政,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已有1400多年历史。青神山川隽秀,土地富饶,资源丰实,文化灿烂。
青神位于四川省成都平源西南边缘,属眉山市管辖,全县辐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辖7镇11乡,总人口20万,地貌以浅丘为主,兼有部分平坝,是生态旅游发展县。
交通条件相当优越。成(都)乐(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眉青二级油路建成通车。距四川省会(成都)100公里,双流国际机场80公里,成都铁路眉山站28公里。全县实现100%乡道,95%村道,85%社道,60%户道的540公里的五级联网的水泥路,创四川乃至全国交通建设奇迹。
能源保障。电力以国家大电网供电,全县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3座,一期农网改造完毕,正实施二期改造。水资源丰实,岷江由北而南纵贯县境40余公里。天燃气直通青神。
物产丰富。拥有两个“中国之乡”。竹编为“华夏一绝”,被 *** 授予“中国竹编艺术之乡”。_柑以色、形、味俱佳,畅销不衰,被授予“中国_柑之乡”。“平羌三峡”还盛产珍贵名鱼长吻鱼危(江团)。矿产资源有砂金、砂卵石,页岩(开采百余年)。 *** 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来的湿光、水条件,出产了丰实的农产品。
青神县旅游景点多。有四川省旅游胜地之一,“西川林泉更佳处”之称的“中岩寺”。还有以巧、险、幽、奇等各领 *** 的中国竹艺城,平羌三峡、汉崖墓、玉蟾寺、德云寺等景点。
社会环境好。青神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一星级文明县城”、“四川省文化先进县”、“四川省科技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村民自治示范县”、“小康县”、“全国扶贫工作先进县”。
青神城市、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满足工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以机械、建材、造纸、纺织、食品、日化、医 *** 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重点行业)。
青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龙泉山脉尾段。地处川西平原南缘、岷江中游,县城约居东经103度50分,北纬29度50分。北接眉山,南靠乐山,西与夹江接壤,东与井研连界。
青神地貌以县城为中心,呈盆状结构。岷江由北而南,从中部纵贯全境,东部以龙泉山脉为倚靠,山岭连绵起伏,称为东山;西部以眉山白马台地为主体,丘陵逶迤相续,称为西山。中部为岷江,思蒙河冲积平坝。县城所在地城厢镇就座落在平坝中心。地势开阔,土壤肥沃,交通方便,农田灌溉条件优越,是全县经济, *** ,文化的中心。
慈姥山又名中岩,属四川龙泉山脉尾端,地貌为浅丘、深丘混合地形,面积约为29.4万平方米。景区内更高峰海拔650米,相对高度约100米,景区全山上、中、下三寺回转游程5公里,青峰冥壑,峻壁回流,景点相连,景色殊异,常年林荫日,鸟语花香,适于终年旅游。
青神县气候属四川盆地 *** 带湿润气候。其中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而不稳定,夏季无明显酷热。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冬季无严寒。降雨量四季分布不均,夏季雨量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但雨量分布不均又多夏旱,冬、春季降雨量少,故常年冬干春旱气候特点明显,冬季严寒霜雪少见,无霜期较长。青神年平均气温17.0℃左右,年总降雨量1100毫米,极端更高气温37.7℃,极端更低气温-3.6℃,无霜期310天左右。
青神县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
青神建制,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废帝二年(公元 553年),初立为郡,继而置县。迄今( 2006年)共有 1453年的历史了。
中华人民 *** 国建国初期,青神隶属于川西行政区眉山专区, 1953年划归乐山专区管辖, 1968年乐山专区改称乐山地区, 1985年改称乐山市。
1997年8月,原乐山市所属眉山、彭山、仁寿、丹棱、洪雅、青神等 6县成立了眉山地区(地委行署所在地东坡区),青神县划归眉山地区管辖, 2000年 12月,撤销眉山地区成立眉山市,青神县隶属眉山市管辖至今( 2004年)。
在青神中岩寺正殿门前,有一块海螺石。人若口吹,必发出“嗡嗡”的声音。
相传有一天傍晚江洪暴涨,几乎淹了中岩下寺山门。江中突然发出“嗡嗡”的怪叫。人们误以为妖孽作崇,人心惶惶。
次日清晨,江河落平。中岩下寺外的江心河滩上,堆积着不少未被洪水冲走的杂物。人们争相寻捡,发现一块大如簸箕的鹅卵石。石之腰部两侧各有一个拇指大的洞孔,两洞幽邃相通,但不透光,口吹所发出的声音,正与江水涨潮时发出的怪叫相同。
消息传开后,毗邻中岩寺的红莲寺和尚闻讯赶来,声称是本寺山门垫坐石,因连天大雨而失踪。几个和尚合力搬抬,鹅卵石纹丝不动。在旁围观的中岩寺小沙弥笑道:“依我看,这块鹅卵石想在中岩寺受香火礼拜,它怎想再回红莲寺去垫坐闻臭屁呢?”红莲寺和尚闻听此言很不高兴,遂与小沙弥打赌,若他能搬动此石,就归中岩寺所有。小沙弥并不多言,用手轻轻拾起鹅卵石,头也不回的回到了中岩寺。
从此,海螺石安家中岩寺。过往游人,无不上前吹之而后快。
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青神先民们就生产、生活方面广泛用竹。到了唐代文宗太和年间(827-835),青神就用竹编篓填石修建青神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鸿化堰,拦岷江水灌溉农田。民间用竹启成篾条(片)编竹席晒东西,编成篼筐盛东西,编成簸箕养蚕、编成扇纳凉等。到了宋代,青神竹编扇就比较精兵细美观了,据传东坡在青神“中岩书院”就读时,就用竹扇驱打蚊虫和取凉。到了明代(1517年),青神余承勋考中进士,官授翰林院修撰(人称余翰林)。他进京做官时用的竹编书箱、膳食盒就是用很细的竹丝编成的,样式非常精美,现收藏于“中国竹编博物馆”。到了青光绪年间(1875年),青神的竹编扇就相当精美了,被列为朝廷贡品,称为“宫扇”,被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 时期,以竹扇为 *** 的竹编工艺水平有新的发展,能够编花、编字。特别是 *** 战争时期,县内曾组织几十名竹艺巧手,用细竹丝编织出一批 *** 斗笠,帽沿上编有“ *** 到底”字样,用以慰劳 *** 将士;天庙乡的艺人艾正星,用很薄、很细的竹丝编成扇子,扇面上还编有“ *** 到底”的字,用以送友人。
建国以后,青神竹编工艺水平得到新的发展。除保留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如晒簟、箩筐、簸箕、篼、篮、鱼具、筲箕、蒸笼、灯笼等30多种)的基础上,新编织了一批工艺水平较高的工艺产品:如六十年代大批生产的“圆边细竹扇,扇面上编有花纹、图案,编有“ *** *** ”、“ *** *** ”、“天下名山”等字样。
“ *** ”时期,又发展到竹编挂屏。当时新发明一种“坐标方格编织法”。将人物、花鸟、山水风光等图案编织在竹枕席、挂屏上,虽不很逼真,但已很相似了。当时的 *** 作有编有“ *** *** ”、“斗私批修”等等字样的细篾扇;城厢镇徐家编的“ *** 去安源”的油画像挂屏等等。这批竹编工艺品,在当时很受人们喜爱,都争相购买,远销外地。
七十年代,以胡志海为 *** 竹编世人(已故),组建了一个街道工艺厂“集美工艺厂”。他在竹扇上大做文章,先把字变成各种图案(如龙、凤等),再把整个扇面编成图案,进一步编织条幅、挂屏。唐代的“马”和韩俞的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他最得意的 *** 作。
八十年代,殷超竹艺师,首创了“描图快速编织法”,这种新 *** 比原来的“坐标编织法”又前进了一大步。它将图纸放在竹丝下,象小 *** “描红”写字一样,照图案编织,比原“坐标法”功效提高5倍以上,而且编出的作品比原来更逼真,更生动形象,艺术含量颇高,堪称竹编艺术奇葩。这种新工艺发明后,名人字画、山水风光、花鸟虫鱼就跃然竹编画面上。产品种类数以百计。可以说是竹编艺术上的一次飞跃,进入了崭新阶段。
九十年代到20世纪末。青神竹编艺术发展到叫鼎盛时期。竹编艺术产业化,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具有规模大、艺术含量高、品种多、效益好的特点,在全国独占鳌头,2000年5月被 *** 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艺术之乡”。
1、机械加工业:已有大小机械厂数十家。省级先进企业青城机械厂,是以生产系列木工机械、农业机械、建材加工机械为主的乡镇企业,其主导产品“中岩”牌系列木工带锯机属省、部优质产品,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强力机械厂是近年迅速发展以生产出口传动件为主的个体 *** 企业,靠其质量和诚信,已与多家外国大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往来。
2、棉纺织业:主要有裕华纺织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协兴纺织厂等。裕华纺织有限公司是集纺纱、织布、印染为一体的综合 *** 纺织企业,有职工 1000多人,公司具自营出口权,并与 *** 、加拿大等多家企业合作,年出口创汇达 146万美元。
3、竹产品制造业:目前,已形成了竹编、造纸、竹汁液萃取等竹资源的开发利用,省级先进企业“西龙造纸厂”其主导产品“中岩”牌书写纸、静电复印纸和双胶纸。青神竹编工艺精湛、造型美观,远销美、俄、日、德、法及港台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
此外,还有食品加工工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强势发展行业以及大量的名优产品和拳头产品,如“龙凤”牌静电复印纸、“元亨”洗衣粉、“翠薇”原汁酱油等。
境内农耕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苕为主,年粮食产量9万吨,花生和油菜籽等油料总产达 5800吨,经济作物以桠柑、茶叶、土烟、甘蔗、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鸡、蚕桑等为主。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协会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建成 500亩以上的基地 5个,起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9个,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5个,总产值达1亿元,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户 51000户。畜 *** 、竹产业、桠柑等重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推广二杂良种母猪 4349头,年出栏三元杂交猪 1.9万头,年出栏生猪 17万头,牛 2400头,羊 11000只,小家禽 345万只。竹产业依托西龙纸业有限公司和中岩竹编厂,已建成6万亩的竹基地,全县桠柑种植已达 8.5万亩,占全省桠柑种植面积的 75%,年产量6万吨,产值达 1.25亿元。全县有黑龙、南城、西龙、瑞丰 4个省级小城镇试点镇。青城、南城、黑龙、青竹、西龙5个乡镇工业区,占乡镇的 50%(青城乡、西龙镇为亿元乡镇工业区),1个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占地 1000亩,有核心区和示范区。目前,该科技园区主要以普甜玉米、超甜玉米的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为主要内容,正在申报省市立项。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连眉山县,南接乐山市市中区,东与仁寿、井研县接壤,西同夹江县相邻。
2005年,青神县辖7个镇(青城、瑞峰、汉阳、黑龙、南城、西龙、河坝子)、3个乡(白果、高台、罗波)。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青神县位列第458名。
2021年1月21日,青神县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21日,青神县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21日,青神县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 *** 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青神县排名第55。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青神县在列。
2016年2月16日,青神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四、眉山青神必去4个景点
青神国际竹艺城景区、汉阳古镇、中岩寺风景区、德云寺、湾神木园景区等。
1、青神国际竹艺城景区:国家4 *** 景区,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而打造。景区位于青神县城以南,核心区面积2.8平方公里,景区主要包括: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中国竹艺城、熊猫馆、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竹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和中国竹编之一村等。
2、汉阳古镇:位于青神城南20公里,是蜀中经由水路通往乐山、重庆的重要停泊口岸。汉阳镇从汉 *** 始得名,历史悠久,有“富汉阳”之称。四合院、封火墙,吊脚楼、古檐、“井”字形街道构筑起汉阳古镇,有极 *** 古和旅游价值。
3、中岩寺风景区:位于岷江之滨,分为上、中、下三寺(岩),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游程10华里,顶峰海拔高度为616米。景区始创于东晋,彰显于唐、宋的古中岩,早期为 *** 圣地,是十六罗波之第五罗汉“诺巨那尊者”道场,其佛法弘大,古与峨眉山齐名。素有“先朝中岩,后朝峨眉”之说。
4、德云寺:位于中岩寺山门处沿清关公路下约1.5公里。该寺与中岩寺同属慈姥岩林壑一脉,进山门拾级而上,穿林过桥约2公里,乃见德云寺大殿。德云寺建于明代天顺三年,规模明显小于中岩,但却建造宏伟,佛像庄严。进山口,迎面一尊摩崖 *** 面像,威严雄峙。庙宇大雄宝殿右侧, *** 削出一个山湾,岩壁上有一尊摩岩卧佛像,长约100厘米。寺院后有一座石凿经幢。
5、湾神木园景区:位于四川省青神县,是苏东坡读书和初恋成家的地方,与三苏祠、乐山大佛、峨眉山相毗邻。有六个功能区,建筑为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青砖、白墙、灰瓦,飞檐翘角,雕栋画梁,仿古长廊曲径通幽,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山水、花鸟、人物及诗词歌赋随处可见。
神木馆内珍藏有被欧洲人尊称为“东方神木”的——乌木,以及热带雨林出产的珍贵、奇异、高大树木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五、青神县特色文化
青神县特色文化有蚕丛文化、东坡文化、 *** 文化、竹编文化、红色文化等。
1、蚕丛文化:这里山川原野生机盎然,江河溪流纵横密布,摘桑养蚕、缫丝织绸的蚕丛文化历经 *** 风雨、延续至今。
2、东坡文化:青神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之城。蜀山青兮蜀水碧、唤鱼联姻结佳缘。
3、 *** 文化:创始于东晋,彰显于唐、宋的青神中岩寺是著名 *** 圣地,为川南之一名山,西川林泉更佳处。
4、竹编文化:素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美称,独特的竹编文化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在“国际竹艺城”的精美展品享誉中外。
5、红色文化:青神是川西南地区之一个成立 *** 组织的县,也是眉乐两地唯一的四川省 *** 老区县。
关于青神竹艺之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