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紧张激烈的成语的问题,以及和令人紧张的成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有什么关于紧张的成语
1、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2、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3、踧踖不安恭敬而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4、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宝玉因贾政在坐,早已踧踖不安。”
5、瞪目结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6、出处: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7、瞪眼咋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8、出处:康濯《腊梅花·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9、低眉垂眼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10、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11、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12、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13、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4、规言矩步比喻言行谨慎,合乎法度。
15、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曩以汝为古君子,故任汝放诞,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16、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17、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18、汗不敢出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19、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20、汗流满面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21、出处: *** 《彷徨·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22、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23、出处: *** 《华盖集·忽然想到》:“‘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24、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25、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五十五回:“ *** 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26、急张拘诸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27、出处:《元曲选·李逵负荆》:“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
28、剑拔弩张张:弓上弦。剑 *** 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29、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30、箭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31、出处:洪深《 *** 戏剧表演术》第六章:“大部分的时候是含精养锐的,必要时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红耳赤,箭拔弩张的。”
32、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33、出处:《周易·说卦》:“坎,为矫揉,为引轮。”
34、金鼓齐鸣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35、出处:《吕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
36、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 *** 准备。
37、出处:刘绍棠《狼烟》四:“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38、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39、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40、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41、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 *** 谨于言而慎于行。”
42、惊心吊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同“惊心动魄”。
43、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44、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45、敬小慎微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46、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47、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48、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49、老成持重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持重:做事谨慎。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50、出处:《汉书·韦元成传》:“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宋史·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
51、敛容屏气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52、出处:《论语·乡 *** 》:“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53、敛色屏气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54、出处:宋·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55、脸红耳热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56、毛发倒竖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57、密锣紧鼓戏剧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准备。
58、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59、面红耳热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60、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61、面红面绿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62、出处:《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63、面面厮觑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厮觑。”
65、面面相睹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66、出处:《清平山堂语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面面相睹,无不失惊。”
67、面面相看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68、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
69、面面相窥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70、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
71、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
72、捏脚捏手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73、出处:明·施耐庵《 *** 传》第二十一回:“唐牛儿捏脚捏手,上到楼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毕,太尉便同一人过去,捏脚捏手,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
74、捏手捏脚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75、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贼略推一推,豁地开了,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乘他身边伏侍时节,与他捏手捏脚,私下肉麻。”
76、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77、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赵姨娘正因彩云私赠了许多东西,被玉钏儿吵出,生恐查诘出来,每日捏一把汗打听信儿。”
78、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79、出处: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80、忸怩作态忸怩: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81、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 *** ,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82、扭扭捏捏行走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态和。
83、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84、屏气敛息屏:闭住;敛:收住。闭住气,收住呼吸。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时止住了呼吸。
85、出处:《论语·乡 ***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86、屏气慑息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87、出处:唐·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88、怯声怯气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 、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90、出处:宋·洪迈《夷坚志·沈见 *** 》:“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91、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 、出处:《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93、若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94、出处:《旧唐书·高祖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95、煞有介事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
96、出处:沙汀《替身》:“保长一只脚踏上板凳的一端,象煞有介事地抽吸起来。”
97、神色仓皇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98、出处: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臣观其神色仓皇,必然此事在心故也。”
99、神色张皇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100、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七十六回:“正在无可奈何,只听得楼梯上一阵脚步声音,当差的已经回来,和那先去的李升一同走了进来,神色张皇,满头流汗。”
101、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102、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103、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104、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05、小家子气小家子:旧指出身低微的人。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
106、出处:《汉书·霍光传》:“使乐成小家子得幸将军同,至九卿封侯。”
107、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108、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109、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10、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111、羞人答答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112、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113、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114、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115、言笑不苟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同“不苟言笑”。
116、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变以师道自尊,妆模做样,尽自矜持,言笑不苟。”
117、晏然自若晏然:平静 *** 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118、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119、出处:《宋书·明帝纪》:“业业矜矜,若履冰谷,思与亿兆,同此维新。”
120、一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121、出处: *** 《评 *** 发言人的谈话》:“ *** 主张成立联合 *** ,就为罅内战。现在 *** 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122、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123、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124、张口结舌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 *** 。
125、出处:曲波《 *** 雪原》二八:“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
二、形容“气氛很紧张”的成语有哪些
1、金鼓齐鸣 *** 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2、箭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3、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4、黑云压城城欲摧摧:毁坏。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墙压塌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 *** 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5、八公草木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三、形容很激烈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很激烈的成语有唇枪舌剑、急风暴雨、骇浪惊涛、疾风骤雨、热火朝天。
【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出自】:在许多唇枪舌剑中,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 ***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辩论、争论激烈的场合
【近义词】针锋相对、短兵相接、舌剑唇枪
【解释】: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出自】: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 *** 《湖南农 *** 动考察报告》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声势浩大
【近义词】风狂雨骤、急风骤雨、疾风暴雨、暴风骤雨
【解释】:骇:使惊怕;涛: *** 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自】: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
释义:人在安静的时候,每每想起之前自己经历的险恶都感到害怕。
【解释】: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出自】:十来个妇人,一个个粗脚大手,祼臂揎拳,如疾风骤雨而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状语。
【解释】:形容群众 *** 的活动情绪激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如火如荼、万马奔腾、热热闹闹、热气腾腾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紧张激烈的成语和令人紧张的成语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