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钢锹之乡在哪里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钢锹 *** 大全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位于哪里
黑山县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市东北端。东部依绕阳河与辽中县、新民市为邻,南部与台安县搭界,西部与北宁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阜新蒙古自治县为邻。地处东经121°49′至122°36′,北纬41°29′至42°08′之间。全县面积243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 万人。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回、 *** 等16少数民族。县人民 *** 驻黑山镇中大中路 *** 号。邮政编码121400。主要的风景区有蛇盘山旅游区、龙湾水库旅游区等。
目前黑山网民用于交流的网上平台有:百度-黑山吧黑山家园等黑山家园 *** :041655 ***
黑山县地处绕阳河下游地区,西部、北部为50-100米的低矮丘陵,是医巫闾山的一部分,中部为开阔的平原,南部为洼地。平原地势平缓,土质肥沃。
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 *** *** 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一月平均气温-10.7℃,更低气温-27.6℃;七月平均气温24.2℃,更高气温35℃。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
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绕阳河及其支流东沙河、羊肠河等。河床坡量小,含沙量大。
黑山县森林覆盖率达16.1%,活立木总储量123.5万立方米。黑山县矿产资源已开采和探明的有膨润土、煤、沸石、珍珠岩、玛瑙石、石油、绵石等。其中膨润土储量约6亿吨,质量之优居全国之冠,是目前 *** 之一大矿。
黑山明代名镇远堡,清初又叫小河山、小黑山。县城东北隅有小黑山,古上帝庙建于其巅。该山虽不甚高,但登临其上,远望群山,近瞻县街,如在足下。黑山之名系依此山而得。
黑山自古即属华夏版图。古往今来,虽历尽沧桑,而黑山却一直是中华民族劳动、生息、繁衍的处方。
远在唐尧之世,黑山即为冀州之域。禹平水土,置九州,黑山在虞,夏商时代为营州属境(据《大明一统志》:广宁以西为幽州,广宁以东之地为营州)。殷制九州,与舜时异,而黑山仍属营州。
周时,黑山为幽州地。战国时期,黑山属燕国领地。燕置辽东、辽西两郡,黑山为辽东郡地。治所幽平(今辽阳市)。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黑山境仍属于辽东郡(那治襄平,今辽阳市)。辽东、辽西两郡,以大凌河分界,以西为辽西郡,以东为辽东郡。
西汉时,沿秦旧制,仍置辽东郡,并在今北镇设无虑县,黑山属幽州刺支部辽东郡无虑县地。
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黑山为辽东属国地,仍属无虑县。
三国时期,黑山属曹魏地。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置辽东属国,后改昌黎郡。治所在幽州昌黎郡(今义县)。黑山为昌黎郡所辖。
西晋时黑山仍属昌黎郡(今义县),隶平州(今辽阳市)所辖。
东晋及十六国时,辽河流域的鲜卑族崛起,慕容氏进行地方割据,建立燕国。史称前燕。先后都龙城(今朝阳)、都蓟(今天津省蓟县)、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黑山为前燕地。慕容_四年,即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燕徙昌黎郡于龙城(今朝阳市),黑山属昌黎郡地。
前秦永兴元年(公元357年)氐族苻坚,灭燕,统一北方,黑山地入前秦。仍属昌黎郡(今朝阳市)管辖。
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失败后,原被灭各国及各族首领纷起立国,鲜卑贵族慕容垂复建燕国,史称后燕。后燕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黑山又地入后燕,仍属昌黎郡(今朝阳市)所辖。
公元407年冯跋 *** 后燕的 *** ,再建燕国,即天王位于昌黎(今朝阳),史称北燕。黑山又为北燕地,仍属昌黎郡(今朝阳管辖)。
南北朝时,黑山地属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北魏置营州于龙城(今朝阳市),领昌黎等郡,黑山为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属境。公元五三四年,北魏 *** 为东魏、西魏。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黑山地属北齐,仍为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地。
隋朝属燕郡(今义县)。隋炀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于柳城燕郡(今义县)之北,取秦汉旧名置辽西郡。统怀远等三县,黑山为辽西怀远县(今北镇附近)所辖。
唐贞观初,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并改置柳城(今朝阳)为营州,黑山为河北道营州所辖。其后因渤海侵据,安东都护府内迁至辽东地区,旋治辽东城(今辽阳)又迁新城(今抚顺市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又迁辽西故郡城(今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黑山县又为安东都护府辖地,属巫闾守捉(今北镇)。至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节度使再行南迁,都护府废。
辽代属东京道显州奉先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都皇都(今 *** 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南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对峙。黑山地属辽国。辽置显州(治所在今北镇西南)并设山东县(今北镇)。黑山地属显州山东县管辖。
金时属北京路广宁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设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太宗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灭辽。南以秦岭、淮河一线与南宋对峙。黑山地属金国。金天辅七年(公元1123年)改辽显州为广宁府(今北镇),后又改山东县为广宁府,后又改山东县为广宁县(今北镇境),黑山为广宁县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 *** 年)广宁县改称望平县,治梁鱼务,黑山为望平县地。望平县治所在县境内之姜屯镇土城子,即今莲花泡池。
元朝地方行政区划,以路为制。元改广宁府为广宁府路(今北镇)。黑山隶属广宁路,仍归望平县管辖。(望平县治所,仍在本县境内土城子)至元十五年(公元1355年)改望平县为望平军民千户所,后复为县,黑山属之。
明建国后,废府路制,立军卫制。将广宁路改为广宁卫(治所今北镇)。黑山为广宁卫管辖。
清入关后,本境分属广宁县(今北镇)。当时东北三省实行将军制,广宁县隶属奉天省盛京将军统辖。嘉庆 *** (公元1813年),分广宁(今北镇)、承德黑山(今沈阳)二县地置新民厅。隶奉天府,黑山西境属广宁县,东境属新民厅。嗣后,清 *** 为了 *** 义和团运动,清除鞭长莫及之弊,乃于清光绪二 *** (1902年)始在广宁、新民分治,置官设县,名为镇安县(并于小三家子设镇安分县)。
1914年1月,因与陕西镇安县同名,后改为黑山县,隶属于奉天省辽沈道,1 *** 9年属辽宁省。1932年属奉天省。1935年属锦州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属辽宁省锦州市辖县至今。
2002年1月31日,辽政[2002]34号文件批复:撤销镇安满族乡、羊肠河镇,合并设立镇安满族乡;撤销胜利乡、太和镇,合并设立太和镇;撤销二道乡、绕阳河镇,合并设立绕阳河镇;撤销 *** 乡、英城子乡,合并设立英城子乡;撤销四间房乡、常兴镇,合并设立常兴镇;撤销李屯乡、芳山镇,合并设立芳山镇;撤销罗屯乡、薛屯乡,合并设立薛屯乡;撤销白厂门满族镇、无梁殿满族镇,分别设立白厂门镇、无梁殿镇。
2002年3月,乡镇正式调整:英城子乡、 *** 乡合并为英城子乡;芳山镇、李屯乡合并为芳山镇;薛屯乡、罗屯乡合并为薛屯乡;太和镇、胜利乡合并为太和镇;绕阳河镇、二道乡合并为绕阳河镇;羊肠河镇、镇安乡合并为镇安满族乡;常兴镇、四间房乡合并为常兴镇。
黑山县发掘一处辽代早期古墓群。共出土珍贵文物近20件(套),其中青铜阴阳人面像为罕见文物。
此次发掘的古墓群位于黑山县八道壕镇前红石槽子村西北1公里处,共有3座墓室,初步推断为家族墓群。根据古墓的结构以及出土绳纹砖的特征,考古人员认定古墓群属辽代早期。
1号墓是该墓群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有:海兽葡萄镜、 *** 穿带壶、白瓷小罐、青铜阴阳人面像各一只;铁剪子、铁刀、铁盆和铁轴等铁器若干。2号墓和3号墓早期曾严重被盗,基本被洗劫一空,只是出土了一些文物残片。据悉,该古墓群为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锦州地区发掘的更大辽代墓群。
据考古专家介绍,此次辽代古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抢救了一些珍贵的文物,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辽代历史、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等有着珍贵的实物史料价值。
黑山阻击战是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人民 *** 东北 *** 军在辽宁黑山、大虎山地区进行的一次坚守防御作战。黑山、大虎山位于辽河与医巫闾山山脉之间的走廊地带,是由沈阳通往关内的必经之路。黑山、大虎山像两扇铁门,开则南北畅通,关则人车堵塞,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 *** 强令由东北“剿总”主力编成的“西进 *** ”(又称廖耀湘 *** )从彰武、新立屯地区南进,企图夺取黑山、大虎山,以便重占锦州,打通北宁路。为阻止廖耀湘 *** 西进,东北 *** 军第10纵队和第1纵队1个师及内蒙 *** 骑兵第1师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组织坚守防御。
10月21日,廖耀湘的先头搜索部队,已经进占了离黑山六十公里的芳山镇。23日,廖耀湘主力先头部队,沿新立屯、芳山镇南下,直逼我尖山子、胡家窝棚警戒阵地。24日空中支援主攻黑山方向未果,25日一开始,敌人即调集大部重炮群,把矛头指向高家屯,而且扩展了轰击幅度,不仅针对“一_一”、“ *** ”、“石头山”,就连高家屯最南端的下湾子,也被吞噬在一片炮火中了。
26日四时,我纵队三个师同时向大虎山以东地区,全线投入 *** 。此时,廖耀湘 *** 围困在大虎山以东,已被我东北大军压挤在仅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宽的狭长地区内了。
黑山县下辖17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51个社区居委会、417个村委会。面积2436.01平方千米,人口63.40万。
镇:新立屯镇、黑山镇、八道壕镇、小东镇、大虎山镇、无梁殿镇、白厂门镇、半拉门镇、四家子镇、芳山镇、励家镇、胡家镇、姜屯镇、绕阳河镇、常兴镇、新兴镇、太和镇。
乡:大兴乡、英城子乡、段家乡、薛屯乡。
黑山镇镇 *** 驻解放南街25号,人口7.30万人,面积33.24平方千米,辖14个社区居委会:吉祥、立新、 *** 、龙兴、向阳、利民、环中、光荣、石龙、水安、南湖、东小河、兴工、东丹;7个村委会:城关、东关、西关、南关、北关、黄家壕、石家子。
大虎山镇镇 *** 驻前进胡同1号,人口4.91万人,面积104.39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北居宅、前进、胜利、向阳、西居宅、东居宅、磷肥;20个村委会:镇东、镇西、沈家、望山、龙山、万家、三台子、曹家壕、四台子、李家窝铺、青苔泡、大王家、七台子、五台子、范家、连城、腰路子、丛家、羊圈子、西曹家。
新立屯镇镇 *** 驻定北路8号,人口3.33万人,面积66.43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兴顺、通财、光明、进德、铁北;18个村委会:新北、新园、新立、新华、新东、新西、大八家子、王庄屯、上火石岭、青石岭、兴隆台、黄台、靠山屯、荒地、双山子、泉眼、东四家子、冯家。
八道壕镇镇 *** 驻平安街15号,人口4.58万人,面积90.09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平安、矿北、矿西、矿东、矿南、新建;21个村委会:八道壕、陈八道壕、曹屯、前红、后红、南营子、大夏、小夏、八家子、韦城子、戴屯、西水泉、黄家、南三家、窝铺、张罗、江西、江东、秦屯、孔屯、望北楼。
白厂门镇镇 *** 驻白厂门村,人口1.73万人,面积94.2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白厂门;16个村委会:白厂门、城西、三台东、三台西、石头堡子、西康屯、阎屯、韩屯、南八家子、檀屯、三道沟、石家沟、翟家沟、二台、头台、郭荒地。
胡家镇镇 *** 驻胡家村,人口2.40万人,面积95.78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胡家;18个村委会:胡家、河沿、朱屯、孤家子、金家、西茶棚、三合、甄家、前黑、北小、小荒、小谢、西尤、东兴、东下、头道、元山子、蒋屯。
无梁殿镇镇 *** 驻无梁殿东,人口2.36万人,面积116.71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振兴;19个村委会:无梁殿东、无梁殿西、廖屯、韩家、砬子山、大民屯、刘屯、大崔屯、和平、郭家、东长岗子、赖坨子、张家、廉家岗子、卡拉木、大杨家、谷屯、孟屯、后荒。
半拉门镇镇 *** 驻半拉门东村,人口1.90万人,面积117.98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半拉门东;17个村委会:半拉门西、半拉门东、半拉门南、大西荒、石狮子、郝家、小鄢家、靠山、代民、三道、曹岗子、大岗子、五棵树、刘油房、三姓、大双岗子、大鄢家。
绕阳河镇镇 *** 驻绕阳河,人口2.93万人,面积137.71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铁南、铁北;23个村委会:绕阳河、仗房屯、大三家子、周屯、佟屯、车屯、九间、郭家窝铺、李岗子、福有、曹家、腰韩家、立新、二道东、二道西、十五户、程家、段家窝铺、张刘、茶棚、张岗子、曹家窝铺、东岔。
励家镇镇 *** 驻励家,人口2.79万人,面积101.03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铁南、铁北;16个村委会:励家、李家、贾家、娄家、平房、阎家、广盛、双岗子、晏家、前邢、崔岗子、大孙家、翟家、黑头、陈家、西王家。
姜屯镇镇 *** 驻姜东,人口2.33万人,面积91.1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姜屯;15个村委会:姜东、姜西、杨屯、土城子、兰屯、西三家子、袁家、郭油房、谢家、连屯、王甸子、会巨、白家、长岗子、杜屯。
常兴镇镇 *** 驻常兴村,人口2.47万人,面积118.37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常兴、唐家;24个村委会:常兴、太平、张岗子、曹家屯、义合庄、大刘家、聂家、八旗、两家子、王家窝铺、唐家、崔家、四间房、牛家、安家河、民卷、北王家、西腰、马架子、桥家、大吴家、孙家、郭牛、赵家。
芳山镇镇 *** 驻芳山村,人口3.37万人,面积153.4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芳山;30个村委会:芳山、南水泉、河洼、英窝、韭池子、西盛屯、靠边、小河山、北水泉、四芳台、下四家子、牛蹄洼、佛堂、东孟屯、偏坡子、乱石、八间、石柱子、六间、瓦盆、东公廒、庙岗子、老河身、李屯、西孟屯、双四、小新、赵屯、北郭屯、罗台。
小东镇镇 *** 驻小东南街,人口3.20万人,面积227.13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南街、北街、河东街;7个村委会:小东、新农、苗岗子、大黑山、牧养、铁北、酒花。
四家子镇镇 *** 驻四家子村,人口2.08万人,面积126.6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四家子;17个村委会:四家子、卢三家子、大兴堡、前十八家、后十八家、代平房、十七户、许小、东赵家、马圈子、后李家、中心屯、陈家街、庞坨子、杨家、高家、六间房。
新兴镇镇 *** 驻新兴,人口1.48万人,面积165.88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新兴;16个村委会:芍 *** 、北金家、石庙子、东方店、康屯、马家岗子、齐家、茨榆、陶家、宋家窝铺、卧牛、蔡胡、叶沙、前尖、后尖、高家窝铺。
太和镇镇 *** 驻太和村,人口2.70万人,面积118.28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太和;25个村委会:太和、耿屯、翟屯、包屯、刘二金、西邱、大谢、西公廒、龙湾、纪屯、大菸沟、小榆树、王宪、胜利、北邵屯、罗家、大康屯、稍户、自强、尖山子、白台子、塘坊、五间、兰泥、颜屯。
段家乡乡 *** 段家,人口2.70万人,面积75.08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段家、坨山子、王家、西赵家、庞家、刘家、老泡子、中心、于坨子、么台子、王炮屯、朝阳寺、大营盘、许家岭、张屯、哈屯、邵屯、民屯、崔屯。
薛屯乡乡 *** 薛屯,人口2.09万人,面积102.78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薛屯、东水泉、大毛、下火石岭、杏山、小段家、东下洼、羊城、北甸子、后黑、山西头、红石、罗屯、张户、东风、白庙子、羊乃坨、蔡沟、新岗子、下洼子、老官、盛屯、北朱屯、丁三家、韩家。
英城子乡乡 *** 英城子,人口2.16万人,面积118.32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英城子、邢坨子、朝北、歪脖山、邵岗子、宋家、北五台子、五家子、小磨子、于家、吴屯、北狼洞、 *** 、团山子、骆驼山子、小豆屯、大豆屯、塘泡、长岭子、北孟屯、房申、迷子山、河东。
大兴乡乡 *** 大兴,人口1.02万人,面积 *** .33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大兴、杨家窝铺、郑家、孟小、周家窝铺、马家、三家子、狼洞、大吴台、长沟。
镇安满族乡乡 *** 解放北街34号,人口3.45万人,面积116.6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羊肠河;31个村委会:颜家、五里、景家、尤镇、陈屯、十里、孙屯、山东、下湾子、东边壕、马屯、西赵屯、营房、营盘、周家、大岭、高屯、司屯、羊肠河、冯家、小蒋屯、宋屯、水泉、肖屯、郭屯、东拉、西拉、和义、团台子、沈屯、望牛台。
黑山土质肥沃,现有耕地面积117917公顷(176.9万亩),是全国重点产粮县,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主产高粱、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小麦。1991年以来,粮食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由于粮多、菜多,畜 *** 发展迅速。
全县饲养的牛、羊、猪、鸡、鹿及其它畜禽种类有20余种之多。年生猪饲养量70万头,蛋禽饲养量600万只,水果产量2000万公斤。森林覆盖率达16.1%,活立木总储量123.5万立方米,是国家平原绿化达标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及生猪生产基地县。
黑山工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化工、建材、食品、煤炭、轻工、机械加工、铸造、纺织等八大工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266个,其中县营工业企业67个。县造纸厂、制碘厂人均创利税分别在全省和全国同业中居首位。全县 *** 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其中县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
黑山主要产品膨润土(粉)、 *** 、液氨、碳酸氢铵、三元复合肥、 *** 用碘、机制纸、棉白糖,白酒、暖气片、水泥、红砖、木制品、剪板机刃、焊按钢管:消防报警器等。其中海藻酸钠、甘露醇、提花浴巾、毛巾被、服装、钢锹、镐锄、卫生筷等15种拳头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黑山县矿产资源已开采和探明的有膨润土、煤、沸石、珍珠岩、玛瑙石、石油、绵石等。其中膨润土储量约6亿吨,质量之优居全国之冠,是目前 *** 之一大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黑山县位列第481名。
2020年5月,国家 *** 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黑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黑山县被 *** 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黑山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2月,黑山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黑山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05年,黑山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25名。
2004年,黑山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48名。
二、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位于哪里
位于中国宁夏 *** 自治区北部,西依贺兰山,东临黄河。属银川市。1991年底人口16.72万,有汉、回等7个民族。清属宁夏县。1941年易名贺兰县,由银川市辖至今。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温带 *** *** 气候。年均温9.7℃,年降水量138.8毫米。农产春小麦、稻、玉米。贺兰山区林产丰富。矿产煤炭,磷矿石。有化工、机械等工业。特产滩羊二毛裘皮、太西煤。包兰公路、包兰铁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双寺口双塔、古渡遗址、自然保护区等。贺兰县总面积1600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占80.8%。有汉、回、满、蒙、土、白、壮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76.1%, *** 占23.6%。
贺兰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县城距银川市中心12公里,距银川火车站20公里,距 *** 机场30公里:沿山、沿河公路、包兰铁路、109国道和石中高速公路由南到北穿越全境。
县人民 *** 驻习岗镇,邮编:750200。代码: *** 0122。区号:0951。拼音:Helan Xian。
镇:习岗镇、金贵镇、立岗镇、洪广镇、
其他:南梁台子管委会、暖泉农场、宁夏原种场、京星农牧场。
贺兰县原名宁夏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县治位于宁夏府城内。1941年,因宁夏县与宁夏省重名,更名为贺兰县。
西汉时置廉县,唐、隋时属怀远县,西夏、元时属定州,明为宁夏卫地,清为甘肃省宁夏府之首县, *** 时期属宁夏道。1 *** 8年,宁夏道改建为宁夏省,属宁夏省。1935年,县驻地迁至谢岗堡(原名谢保堡)。
1949年中华人民 *** 国建立,仍属宁夏省。1954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属甘肃省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 *** 自治区成立建立,银川专区撤销,属宁夏 *** 自治区。1972年,设置银北地区,贺兰县划属银北地区。1975年,划归银川市管辖。
*** 初年,宁夏县辖4区16乡,乡下设堡,即:一区,驻金贵堡,辖金贵、通义、通贵、镇河等4乡共26堡;二区,驻立岗堡,辖清水、王澄、立岗、习岗等4乡共22堡;三区,驻掌信堡,辖常信、洪广、于祥、丰盈等4乡共23堡;四区,驻芦花台,辖芦花、丰登、杨信、贺兰等4乡共19堡。
1 *** 8年,宁夏建省。宁夏县辖区调整:原辖立岗、清水、通义堡,划归平罗县;芦花、杨信、丰登、丰盈等堡,划归宁朔县。
1931年春,将平罗县贺兰山东麓的苏峪口、贺兰口、 *** 旗口下山地和立岗、清水、通义、丁义4堡及徐合、于祥、桂文、掌信、洪广、高荣6堡以沙窝为界的东半部,均划归宁夏县;将宁朔县的丰登、丰盈、杨信、芦花等堡及贺兰山东麓的冲石口、大口子、小口子(即滚钟口)、拜寺口、黄渠口下山坡地划归宁夏县;宁夏县属的叶盛、任春、王洪、王太、王全、杨和、魏信等堡划归宁朔县管辖。
1941年,从原宁朔、宁夏两县中析置永宁县时,宁夏县沿黄河的通贵、通朔、镇河、掌政、立强及南部的许旺、杨显、丰盈、上前线等村堡划归永宁县。宁夏县更名为贺兰县,下辖以数字序号为名的10个乡。即一乡(驻习岗堡)、二乡(驻保家户)、三乡(驻通昌户)、四乡(驻牛王庙)、五乡(驻立岗堡)、六乡(驻白雀寺)、七乡(驻常信堡)、八乡(驻谭渠团庄)、九乡(驻龙王庙)和十乡(驻王井子)。
1949年9月宁夏解放,在原有10个乡的基础上,组建为10个区,45个乡。1950年1月,撤销第四、第六2个区,调整合并为8个区;5月又由8个区调整为5个区,乡数未变。
1951年将第四区的登南、北塔2乡及镇北堡、滚钟口、冲石口、南水等地划归银川市管辖。此时的5区43乡如下:(1)之一区,驻金贵堡,辖金贵堡、保家户、南寨子、潘昶东、潘昶西、保南、通昌西、通昌东、王澄西、汉佐等10个乡;(2)第二区,驻立岗堡,辖立岗、立岗南、立岗西、立岗东、清水、清水东、通义、王澄、王澄北、通吉、张亮北等11个乡;(3)第三区,驻常信堡,辖常信、常信南、丁南、丁北、高荣、洪广、洪广南、洪广西、于祥、五渠等10个乡;(4)第四区,驻习岗堡,辖习岗、得胜、张亮、桂文、徐合、解放、丰登、西佐、西湖等9乡;(5)第五区,驻芦花台,辖三渠、芦花、苏峪3个乡。
1955年10月,撤区并乡。原之一区各乡并为金贵、金贵南、汉佐、潘昶、通昌、王澄西等6个乡;原第二区各乡并为立岗、立岗西、通义、清水、张亮、王澄、京星等7个乡;原第三区各乡并为常信、丁义、高荣、洪广、于祥等5个乡;原第四区各乡并为得胜、解放、习岗、桂文、西湖、丰登等6个乡;原第五区各乡并为芦花、苏峪2乡。
1956年6月,将26个乡合并为12个乡,即:原金贵、金贵南乡合并为金贵乡;原通昌、潘昶乡合并改名为团结乡;原习岗、得胜、汉佐3个乡和王澄西乡的新胜等8个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习岗乡;原丰登、西湖、解放3个乡合并为解放乡;原通义乡和清水乡惠农渠以东部分合并为通义乡;原张亮、王澄和王澄西乡的一部分合并为王澄乡;原立岗、立岗西、丁义3个乡和清水乡惠农渠以西部分合并为立岗乡;原洪广、高荣2个乡合并为洪广乡;原桂文、常信、于祥3个乡合并为常信乡;芦花、苏峪、京星3个乡保持不变。1957年,习岗镇改为习岗乡。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全县组建为政社合一小4个人民公社。由金贵、潘昶地区组建前锋公社,驻金贵堡;由立岗、清水、通义地区组建星火公社,驻立岗堡;由习岗、张亮、丰登地区组建红旗公社,驻习岗堡;由常信、洪广、金山地区组建跃进公社,驻常信堡;芦花乡划归银川市战斗公社。1959年2月,4个公社以驻地更名。1961年重新划分为金贵、潘昶、立岗、常信、习岗、洪广、丰登、通义、四十里店等9个公社;同时在原立岗公社黄河边附近组建国营金星农场。1963年从常信公社划出靠贺兰山地的3个生产大队,增置金山公社。
1965年,银川市的通贵公社划归贺兰县。1970年,通贵公社划回银川市管辖。
1980年,习岗公社城镇部分析出,组建为习岗镇。后撤销所有公社建制,全改为乡。1985年,金贵、洪广、立岗3乡改置为镇。
1988年2月,撤销习岗乡,并入习岗镇;此时,全县下辖习岗、金贵、洪广、立岗等4镇,潘昶、常信、丰登、通义、四十里店、金山等6乡和国营金星农场。(*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
2000年,贺兰县辖4个镇、6个乡。总人口178458人,各乡镇人口:习岗镇 44987金贵镇 17612立岗镇 18811洪广镇 13431潘昶乡 16576丰登乡 12320四十里店乡 13378常信乡 15363通义乡 10 *** 9金山乡 4418南梁台子虚拟乡 4685暖泉农场虚拟乡 4197宁夏原种场虚拟乡 175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10月19日, *** 批准(国函[2002]95号)将贺兰县的丰登乡划归银川市金凤区管辖。贺兰县辖4个镇、5个乡:习岗镇、立岗镇、洪广镇、金贵镇、四十里店乡、通义乡、潘昶乡、金山乡、常信乡。
2005年,贺兰县辖4个镇、1个乡:习岗镇、立岗镇、洪广镇、金贵镇、常信乡。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 *** 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隔河与陶乐县相望,西倚贺兰山,和 *** *** 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县城习岗镇距银川市14公司。土地总面积一般统计为1208平方公里,按1987年土地调查为1254.6平方公里,约占宁夏 *** 自治区总面积2.33%。
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西部贺兰山海拔1400米以上,其更高峰海拔3566米;贺兰山东麓海拔1122~1400米,为山前洪积倾斜增原;东部处于银川盆地的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海拔1102~1122米,贺兰山地和银川盆地直接过渡,形成鲜明的对比。
按照全面三大地势阶梯划分,贺兰属第二阶梯。全县地貌自西向东依次为5个部分;贺兰山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河成老阶地,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河漫滩地。在职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巍峨的崇山峻岭,也有砂砾混乐的洪积扇裙地区;有沟渠纵横的广阔平原,也有金黄璀璨的片片沙丘;有奔腾翻滚的滔滔黄河,还有明镜似的串串湖沼。
贺兰山属阴山支脉,是耸立在贺兰县西侧的天然屏障。山势的西南向东北延伸,山地总面积32.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贺兰山作为重要的地理界限,不但是中国外流区与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荒漠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它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侵袭,阻止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挡住了腾格里沙漠的莽莽流沙,对贺兰县农林 *** 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贺兰山主体层峦叠嶂,峭壁耸立,林木葱郁,雄伟壮观。山地阳坡日照长,比较干燥,山地阴坡日照少,土层厚,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420毫米,为林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成为宁夏三大林区之一。山前洪积平原由贺兰山洪积冲积而成。西至贺兰山山脚,东至西干渠约15公里,由西向东倾斜,海拔1122~1400米,面积约32.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2%。沿山一带为洪积扇地,扇顶部位砾石累累,地面坎坷不平,草木罕见,洪积扇地以东与冲积平原相接为洪积高阶地,地势较为平缓,土质以砂及砂质粘土为主,间有湖沼及洼地,有的呈龟裂状盐碱滩。现大部分已被金山乡和国有暖泉农场开发利用。
贺兰县西起西干渠,东到黄河边的整个东半部,属于黄河近代冲积平原,分别由黄河积和冲积湖冲积而形成。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海拔在1102~1122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坡降约为1/4000,面积为116.1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7%。冲积平原地区沟渠纵横错落,排灌畅通,草木丰盛,盛产麦稻,是贺兰县的农业生产基地。
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内,湖沼洼地分布其间,有的在低洼地带密集,有的沿洪积扇前沿继续出现,有的呈串珠状展布于黄河之滨。它们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便利条件。80年代以来,贺兰县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多数湖沼地已被开发利用。
除森林外,贺兰县有28万亩牧草地。据调查,贺兰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65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 *** 用植物有308种,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贺兰山 *** 、四合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贺兰县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区,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贺兰山共有鸟类115种,比较珍贵的动物有鹿、獐子、狐狸、青羊、蓝马鸡等,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灌区纵横交错的沟渠内及黄河中,生长繁衍着多种鱼类。
贺兰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 *** *** 气候,按全国气候分区指标划分,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由于经常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入,以及贺兰山地形条件的影响,四季气温变化大,冬春季常因冷空气的入侵而带来大风和强烈降温,形成干冷漫长的严冬;夏秋受到东南季风暖温空气的影响,形成雨水较多的季节。根据贺兰县的气候特点,这里习惯将3~5月划为春季,6~8月划分夏季,9~11月划分秋季,12月至次年2月划为冬季。
由于具体地形条件影响,全县又可分为3个气候小区,即贺兰山寒温带气候区、贺兰山山前洪积扇气候区和唐惠汉平原温带气候区。贺兰县因地区类型不同而形成气象之差异。
根据贺兰县气象站连续26年记录资料分析,春季升温快,平均气温在10℃左右;夏季气温较稳定,平均气温在22℃左右,极端更高气温达到36.7℃;秋季降温较快,平均气温8~9℃之间;冬季气温持续寒冷,平均气温在-9~-6℃之间,极端更低温度曾达到-27.7℃。温差大是贺兰县气温的一个显著特点:①年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2.4℃。②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4℃,更大达到29.9℃。③地区温差较明显,贺兰山气候区气温偏低,山顶部全年无夏季,冬季长达10个月,年均气温偏低,山顶部全年无夏季,冬季长达10个月,年均气温在-0.8℃以下;平原气候较为温和,年均气温在7.9~8.6℃之间。
贺兰县的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为3753.2℃,大于或等于5℃的积温为3619.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3281.6℃,大于或等于15℃的积温为2629.9℃。主要作物生长期所需热量基本上均能得到满足。
贺兰县地年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对干旱的西北高原上这块绿洲来说,比较丰富的水资源是其一大特点。
黄河从贺兰县东南方的金贵镇入境,由南向北,至东北方的通义乡出境。境内全长21.25公里,河宽约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达成2米,年均径流量为286.5亿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平均含沙量为6.54公斤/立方米,更大矿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
贺兰县降水少,年均隆水量约15766万立方米,形成地表径流量为零。但地表水比较丰富,由南向北穿过县境的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第二农场渠和西干渠五大干渠,全长112.3公里,年入境总水量13.7亿立方米,年灌溉引水量5.6亿方,灌溉贺兰县几十万亩农田。由于贺兰山区降水较为丰富,因此位于贺兰山脚下的金山乡境内的几条沟口,均有山泉引入沟口蓄水池,用于灌溉。
由于长期灌溉、耕作,古老渠道沿线的地势较两侧明显隆起,在脊状高地之间形成了槽型封闭的洼池,成为水盐汇集区,形成了串珠似的几十个大小源泊和下边碱沼泽。80年代以来,由于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不少源泊已被改造利用,变湖为塘,建池养鱼。
贺兰县的地下水储量丰富,潜水调节储量约为1.28亿吨。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引流灌溉及大气降雨补给。总体说来,贺兰县的地下水埋藏较浅,其埋深又因地形及排灌情况而不同。引黄灌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有的地区埋深小于50厘米;金山洪积扇地下水更大埋深达26米。据观察,影响地下水埋深动态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春灌开始后,地下水位随之急剧上升,5、6月达到高峰。秋灌、冬灌停止后,地下水位下降。每年4月上旬,地下水位处于更低点。
贺兰县属温带干旱地区,一年四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根据历年资料统计,贺兰县年均日照为2935.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6%,太阳辐射总量全年为140.9千卡/厘米,6、7月太阳辐射最强,月均17千卡/厘米。4~9月为各种农作物生长期,此间太阳辐射总量达91.6千卡/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3%。气温高于10℃时的太阳总辐射量为85.4千卡/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58.7%。因此,贺兰县光能资源比较丰富,乃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森林是贺兰县的主要生物资源之一。全县森林覆盖总面积为19.87万亩,覆盖率为10.5%,其中贺兰山林地生长着天然林11万亩。除贺兰山林地外,贺兰县1988年有林业用地13.9万亩。贺兰人民历年来在贺兰山东麓和引黄灌区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 *** 、黄河护岸林、草原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以及用材林、经济林等各种人工林总计约8.87万亩,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沙枣树、刺槐、榆树等。全县有果园1.8万亩,果树类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杏、李子、桃、枣等。浆果类中的枸杞子被称为“红宝”,为宁夏“三宝”之一。林业用地中,沿有1.38万亩未成林和2.2亩无林地。
除森林外,贺兰县有28万亩牧草地。据调查,贺兰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65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 *** 用植物有308种,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贺兰山 *** 、四合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贺兰县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区,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贺兰山共有鸟类115种,比较珍贵的动物有鹿、獐子、狐狸、青羊、蓝马鸡等,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灌区纵横交错的沟渠内及黄河中,生长繁衍着多种鱼类。
贺兰县总土地面积按 *** 的统计资料为181.2万亩,按1986年土地详查资料为188.2万亩。其中,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有116.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1.7%;贺兰山面积约32.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4%;山前洪积平原面积约为3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沿未利用的荒地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7%。
贺兰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磷矿石、白云岩、石灰岩、芒硝、池盐和贺兰石等。
煤炭主要产于贺兰山苏峪口沟内,行政区划属该县金山乡,谓苏峪口煤矿。该矿床原煤变质程度高,属中高灰分无烟煤,迄今已有200年的开采历史。该矿煤层分布面积约25平方公里,估计远景储量为2.3亿吨。加上另外2处煤层,贺兰县煤的远景储量总计约4亿吨。
磷矿石是生产农用肥料的原料,矿订地处贺兰山苏峪口沟内,已建矿开采。矿石开采。矿石可划分为磷砾岩、砂质磷块岩、钙质磷块岩3种类型。经可选 *** 试验表明,该矿 *** 低品位胶磷矿,但可选 *** 较好,以制钙镁肥及磷铵为宜。矿区已控明工业储量185.1万吨,远景储量可达1204.7万吨。
苏峪口沟内还摇篮有建材矿产资源白云岩矿庆和石来岩矿庆。白云岩矿石可供生产耐火材料之用,也是生产钙镁磷肥的良好材料。该矿储量大,出露好,易于开采。石灰岩可作水泥原料及冶金辅助原料,也可烧制石灰。矿体规模大,储量丰富,露头好,便天露天开采。
贺兰县丰登乡马家滩盐湖年产芒硝200~300吨,池盐30~40吨,盐湖长320米,宽160米,夏季产石盐,冬季出芒硝,如此延续数十年而不衰,地方土法开采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因盐湖面积小,矿层薄,不具工业开采价值。
贺兰石是贺兰山上一种经区域变质作用而生成的紫红色夹灰绿色、灰蓝色不规划斑点及条带的板岩,色泽典雅,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可雕 *** 强,是工艺雕刻的上乘原料。用其雕刻的“贺兰砚”,因艺术 *** 高、实用 *** 强而久负盛誉。贺兰县境内之拜寺口沟内有贺兰石矿层。
贺兰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有唐来渠、惠农渠等五大干渠穿流而过,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土质肥沃,作物丰盛,旱涝保收,可谓“渔米之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所产“珍珠米”,蛋白质含量高,色泽光亮,口味醇美,响誉全国。经济作物盛产甜菜、瓜菜、红黑瓜籽、芦笋、枸杞、蓖麻、色素菊、中 *** 材等,种植面广、品质好、附加值高,具有良好的加工前景。有经果林3万多亩,年产苹果、葡萄、桃、李等鲜果9300吨。畜 *** 发达,集约经营程度高,已形成生猪、 *** 、奶牛、家禽、栈羊五大畜产品基地,特种畜禽养殖也有所发展。
贺兰县发展工业资源丰富,境内有丰富的煤炭、石灰岩、石英砂、辉绿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毗邻全国著名煤炭生产基地石嘴山市和灵武市及陕甘宁特大天然气田。贺兰县现有化工、机械、煤炭、冶炼、建材、造纸、轻工、印刷等各类工业企业70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家、集体企业55家、 *** 企业66家。主要工业产品有化肥(合成氨4万吨/年、碳铵16万吨/年、磷肥3万吨/年)、机制纸(3万吨/年)、无烟煤(10万吨/年)、水泥(8.8万吨/年)、硅铁(3万吨/年)、精铝制品(300吨/年),轴承(200万套/年)、钢锹(100万张/年)等30多个产品,其中面巾纸、硅铁、轴承、太西煤出口海外。
贺兰县交通便利,包兰铁路、109国道、石营高速公路、沿山公路四条主要交通干线穿境而过。本县工业中心暖泉紧依包兰铁路而建。以县城为轴心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首府银川火车站和 *** 新机场分别为20公里和30公里,可直达宝鸡、西安、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贺兰县处于石嘴山和青铜峡两大电源之间,电力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县现日供水能力10000立方米,第二水厂建成后,日供水能力可提高到50000立方米,能充分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创建于一九 *** 年的贺兰县马家寨工业发展新区,位于县城西南,109国道和石营高速公路两侧,占地1000亩,距首府银川市仅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配套,是兴办 *** 企业和从事商贸活动的理想宝地。建区以来已兴建企业70家,其中三资企业3家,合资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机电、建材、服装、加工、修理等行业为主的 *** 业体系。
贺兰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象西夏宏佛塔、拜寺口双塔、贺兰山岩画、贺兰山东麓的汉代古墓群等等,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新建的西湖游乐园位于宁夏银川市高新技术开发区2公里处,距国家级著名风景旅游景点沙湖40公里。占地面积3000亩,自然水面1700亩,是一个以山、川、水、苇、鱼为依托,融江南水色、北国风光、西夏文化、 *** 风情于一体,垂钓、度假、游乐等功能齐全,独具持色的大型综合 *** 游乐园。是区内外游客和商客旅游观光、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
2009年4月6日,贺兰县综合类社区——“贺兰网”,正式成立开通。
贺兰网 *** 为
750200-寓意贺兰县的邮政编码,既好记又上口。
贺兰网建设宗旨:由贺兰人打造的“自主”、“聚合”、“时效”、“服务”为理念的贺兰县综合社区。为推广贺兰县经济文化建设,力求建设贺兰人自己的网上社区。
2021年4月,贺兰县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贺兰县位列第288名。
2021年1月, *** 命名贺兰县为第八批全 *** 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0年11月,“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榜单新鲜出炉,贺兰县位列第44名。
2020年10月,贺兰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9月,“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揭晓,贺兰县上榜,位列第63位。
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推选贺兰县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 *** 会重新确认贺兰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贺兰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贺兰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10月,贺兰县入选2018西部百强县市排行榜,位列第63名。
2017年12月,贺兰县上榜2017中国更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12月, *** 认定贺兰县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文章分享结束,钢锹之乡在哪里和钢锹 *** 大全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