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铜鼓特色?铜鼓有什么特色风俗 - 之乡 -

长寿之乡铜鼓特色?铜鼓有什么特色风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长寿之乡铜鼓特色的问题,以及和铜鼓有什么特色风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铜鼓基本概况
  2. 铜鼓镇旅游景点介绍 铜鼓著名景点
  3.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哪里

一、铜鼓基本概况

位于赣西北边陲的铜鼓县,坐落在修河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5′至114°44′,北纬28°22′至28°50′。它东邻宜丰县,南与万载县接壤,西与湖南省的浏阳、平江相邻,北与修水县相连。县境地形西宽东窄,形状似三角。铜鼓以其秀美的山川和肥沃的土地闻名,自然资源丰富。因城东有块状似铜鼓、击之有声的巨石,故得名铜鼓。

铜鼓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客家人口占比高达70%,是赣西北的重要聚居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风俗独特。2012年,铜鼓县荣获“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江西铜鼓”的称号,这是继“中国长寿之乡”之后的又 *** 家名片,也是江西首个、全国仅有的15个“中国野生植物之乡”之一,以及首个国家级生态名片。

铜鼓县人口总数为13.6万,总面积1547.7平方公里(一说为1548平方公里),其中87%为山地,13%为丘陵盆地,境内有20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人口密度为88人/平方千米,是江西省人口密度更低的县。县府设在永宁镇,下辖6镇3乡和4个国有林场,共有10个居委会和102个行政村。

铜鼓人口以客家人为主,男女比例为1:1.6,通用铜鼓方言。在外的铜鼓籍贯人口大约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4.1%,主要集中在广东东莞、深圳,福建厦门、福州,浙江金华、温州,上海,北京等地。海外的铜鼓籍贯人口约4800人,占户籍人口的0.3%,主要分布在 *** 、美国和英国。

铜鼓县地势起伏,更高峰七星岭海拔1688米,更低处金鸡桥155米,定江河和金沙河两大水系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境。年降水量1773毫米,年均气温16.2℃。铜鼓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锡、钨、锰和瓷土、花岗岩。作为南方重点林业县,松、杉、毛竹等树种丰富,特产有净水笋罐头、利便明笋和宁红茶。

交通方面,铜鼓县交通便利,有S319省道横贯东西,S241省道纵 *** 北。昌铜高速和大广线武吉高速贯穿县境,与广州深圳等城市有便捷的车程。此外,铜鼓县与南昌、宜春、长沙等地的铁路交通也十分便利,临近黄花机场。未来,还有多个铁路建设项目规划,以及多处 *** 旧址和风景名胜区。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 *** 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也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 *** 、 *** 、 *** 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二、铜鼓镇旅游景点介绍 铜鼓著名景点

1、铜鼓县: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区域总面积1551.94平方公里,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属典型的南方山区。境内著名的景点有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收 *** 铜鼓纪念馆等,喜欢的不要错过了。

2、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位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面积达4762公顷,以南方红豆杉群为主要特色,公园内有南方红豆杉20余万株,有“南方红豆杉之乡”的美誉。

3、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包括天柱峰景区、铜鼓石景区、大沩山景区、龙门崖景区四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著名的景点有天柱峰、观音晒鞋、九龙飞瀑、象鼻山、灵山栈道、九龙湖等。

4、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宜丰两县境内,总面积11500.5公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覆盖率达93.8%,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主峰 *** 尖海拔1480米,是集自然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著名的景点有双猴守官山、吊洞瀑布、回龙卧子潭、子母石等。

5、秋收 *** 铜鼓纪念馆:位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城西门肖家祠之旁,于1977年8月建成 *** ,展馆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实用面积2200平方米。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铜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还有163条相关问答,更多铜鼓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十大红色景点”之一,位于铜鼓县城定江东路,红色旅游景点,建于1976年,占地4300平方米。

位于秋收 *** 发源地——赣西北铜鼓县,总面积10512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5%,境内山清水秀、森林郁郁葱葱,既有群峰争艳,又有流泉飞瀑点缀其间,生态环境良好。

于1983年公布为铜鼓县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鼓石”石刻,作为本县最闻名的石刻,本县因其取名,也因此而古今闻名。

南方典型的客家民居,在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从县城至省道铜浏公路约七公里路程,向左拐过丰田大桥跨过定江,沿定江支流黄溪逆水而上三公里。

坐落在江西宜春铜鼓县,有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主要以九龙湖为依托而建,天柱峰、灵石庵、一线天、九龙瀑布等景点与九龙湖山水相依,湖面宽阔、纵深狭长、碧波荡漾、湖光山色,最窄处却不到百米。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汤里的温泉为纯天然养生温泉,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出水温度为72℃,通过自然降温至 *** 舒适温度40℃,属于中硫温泉,含有20多种对 *** 有益元素。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

汤里的温泉为纯天然养生温泉,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出水温度为72℃,通过自然降温至 *** 舒适温度40℃,属于中硫温泉,含有20多种对 *** 有益元素。

室内、露天、大小不一的40多个温泉池布局错列有致,周围林木环绕,花鸟相间,彷如在雅致的园林内放松沐浴。

四面环山的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夏季昼夜温差大,夜间凉爽宜人,凉风拂面,热汤浸浴,只觉身心舒适无比。

天气越来越暖和。周末计划和小伙伴出游前往江西省铜鼓县汤里温泉度假村。手上三张免费的赠票,可不能浪费,嘿!说走就走~

长沙开福寺附近出发,自驾经过长浏高速,经铜昌高速,一段省道。九点出发,十二点妥妥的到了目的地。汤里温泉度假中心,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去年推出的,所以这里的人不多,空气很好。但是由于最近在 *** 建,所以进入景区里,有一些地面还未铺设好,旁边一些房子仍在建设中。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从景区入门处到泡温泉的酒店有一条“长街”,这里有一些超市,饭店,还有客栈(这里的房价估计比温泉酒店的便宜)。我们在一家浏阳人开的饭馆里大吃了一顿(推荐特色菜“包圆”)就进入内区,开始泡温泉了。这里的人真的不多,很安静,不会有那种“下饺子”的感觉,水也挺干净,空气特别清新,大池子的温度我特别喜欢,泡了挺久,旁边还有一些小池子,温度大概在39-42度之间,有免费的水果,茶水,红糖姜茶提供,二楼还设有休息室。有部分小池子是空的,还在开发中。我最最遗憾并喜欢的就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室内恒温游泳池,因为出发前并不知道,所以泳帽和泳镜,鼻夹都未带,没有下水。下次再来,一定要到这里玩一玩。

这里很多景色和细节和我在日杂上看到的温泉照片很类似,有一段进入景区的公路,旁边不高但整齐的树木一排过去,路上没什么车,感觉特别好。真想停下来,把那个画面给记录下来。

今天我们早上9点出发,12点到,吃完中饭,2点开泡,5点出来,5点半出发,8点多就到长沙了,并不是很辛苦。相对开车去宁乡泡汤,我觉得这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新开发,设施新, *** 少,汤的温度也特别适合,泡完一身轻。

好啦,流水账记录到这里,有很多人来这会住上一晚,但酒店 *** 有点偏高,所以我并未考虑,当然如果住上一晚,第二天可以去附近的天柱峰,田浒村逛逛,相信也会有很多收获哦~

您好!我是大小孩游记,很高兴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

铜鼓汤里以天然养生温泉闻名,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人文圣地、仁智沃土。

亮点一:挂灯笼猜灯谜,拜月祈福,河灯许愿,饮桂花酒,泡温泉,赏明月

想感受一下客家文化吗?拦门酒,千人同食客家大月饼,客家敬酒宴,还能体验一把客家婚礼习俗

首先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铜鼓汤里!

铜鼓县汤里森林温泉度假景区是国家AAA *** 景区,位于铜鼓县大_镇隘口村。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万个,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温泉水温达72摄氏度,日出水量达3000吨,是冬泡温泉夏避暑的旅游胜地,如果是冬天去的话可以泡泡温泉。

汤里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传经弘道、温泉沐浴、避暑休闲、运动拓展、演艺会展、客家风情于一体。

目前温泉中心拥有50余个大小温泉泡池以及3间私人订制,可提供餐饮服务,独享奢华空间的VIP房间。

温泉中心分男宾部和女宾部,各有560个电子感应衣柜,二楼设有休息区,可提供饮品、水果及 *** 椅服务,提供免费 *** 上网!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

汤里的温泉为纯天然养生温泉,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出水温度为72℃,通过自然降温至 *** 舒适温度40℃,属于中硫温泉,含有20多种对 *** 有益元素。

室内、露天、大小不一的40多个温泉池布局错列有致,周围林木环绕,花鸟相间,彷如在雅致的园林内放松沐浴。

四面环山的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夏季昼夜温差大,夜间凉爽宜人,凉风拂面,热汤浸浴,只觉身心舒适无比。

我们先来看下简介哦!稍后再来回答问题哦!

汤里,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古村庄,因村中有一口热水井,古代人们称热水为汤,里为小村落,故此地叫汤里。汤里位于湘赣边陲的铜鼓县大_镇,这里四面环山,地貌独特,风光迤逦,山青水绿,林茂人康。明朝刘伯温路过此地,以山势形韵称之为"九龙戏珠 *** ",并题联"九龙吐气村中泉山永不冷,双珠回风山上 *** 早报春"。据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李闯王曾有一支兵马在此驻扎,现在九龙山主峰还有李闯王 *** 兵场遗址。

那么汤里的交通状况怎么样呢!汤里地处湘、鄂、赣中心,交通发达,通过昌长高速、大广高速、铜宜高速至南昌、长沙、宜春均在2小时内,至武汉2.5小时。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温泉水温72℃,日出水量达3千多吨,属于中硫温泉,并含有多种对 *** 有益元素。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汤里有什么好玩的哦!

鼓汤里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来目的地旅游的 *** 多会选择的景点。景点信息如下

景点简介:汤里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湘赣边陲的铜鼓县大_镇,是集休闲养生、温泉沐浴、避暑度假、旅游观光、运动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景区。有游客中心、休闲娱乐小街、好雨山庄、新雨山庄、会议中心、演艺中心、度假酒店、温泉中心、溪水乐园、文化长廊等休闲项目。

盛夏来袭,汤里的夏夜温泉也盛大开启,景区内灯火璀璨,汤池静美,泉水潺潺,抬头便可见朗星明月,坐享温泉的怡人与夜晚的凉意。

长寿之乡铜鼓特色?铜鼓有什么特色风俗-第1张图片-

铜鼓是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绿色是铜鼓的特色,生态自然风光优美。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是AAAA景区,汤里温泉,仙姑坛风景区诗情画意。古朴浒村,西向梯田美不胜收。茶山有原始森林植物,清水潺潺,排埠尖尾峡是全国落差更大的漂流。大沩山滑雪场让你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情。

铜鼓不仅是生态优美,而且红色人文资源独具 *** 。 *** *** 化险福地,中国工农 *** 军之一军之一师第三团团部旧址万寿宫,秋收 *** 铜致纪念馆,阅兵广场,西河片幽后的湘鄂赖苏维埃省 *** 等让你置身回归到那战火份纷飞的年代,追寻老一辈 *** 家 *** , *** ,腾代运等的足迹,在铜鼓这片福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铜鼓是客家人 *** 的 *** 县,60%的是客家人。当地的特产美食丰富,竹笋,茶叶,包圆,箬叶米果,山茶油,红薯片系列,撑酒,果子茶等

汤里,位于中国长寿之乡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这里山青水绿、林茂人康,是世外桃源、养生天堂、人文圣地、仁智沃土。“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心里,一个在汤里”。

汤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动态值3万至10万多个,年平均气温16℃,温泉出水温度72℃,日出水量达5千多吨,属于中硫温泉,并含有多种对 *** 有益元素。汤里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传经弘道、温泉沐浴、避暑休闲、运动拓展、演艺会展、客家风情于一体。

汤里2016年获批国家AAA *** 旅游景区;2017年获评江西省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长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森林养生基地;2018年荣获中国十佳避暑景区。汤里交通便捷,通过昌长高速、大广高速,至南昌、长沙均在2小时车程内,至武汉2.5小时车程。

“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你心里,一个则在汤里”

汤里,位于中国江西铜鼓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之罗霄山脉崇山峻岭中。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6%,即使是正午也不觉得很热。

走进汤里,仿佛踏错时空,回到了唐宋,一幢幢雅致的古风建筑藏身于诗画一样的世界中,薄雾弥漫,仙气油然而生

汤里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比较慢,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可以沿着街道慢慢晃,晃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看看人来人往、云卷云舒。

汤里作为集休闲养生、温泉沐浴、避暑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景区,园内景色古朴雅致,景区设施也别出心裁。

清泉汨汨,溪流潺潺,溅玉飞珠,光影如幻。每一处风物都带着自己的“璞”寓,挺拔于天地,粲然于四季。

一直觉得夏天和温泉没有什么关系,后面去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养生有一种说法叫冬病夏调,夏天泡温泉可以更有效的排出身体的 *** 。

泡温泉的时候尽管水 *** 较热,但是很舒服,就像是有点热到虚浮,整个人都放空了,然后分不清到底是汗还是温泉的水。烟气袅袅中,好像望回了旧时光,不知又是谁悄然入梦。

傍晚时分,泡一盅茶,欣赏夜幕下的灯火阑珊,放慢脚步在“锦绣长街通锦绣,平常铺子不平常”的雅致长街里品味园林诗意。

比省治少些瘴气,较桃源多一温泉。汤里和桃花源感觉很差不多,都可以让人忘记时光,懒懒散散的就是一天。但是汤里还可以泡温泉,觉得乏了的时候,就去泡个温泉,又开始变得元气满满,真是棒啊。

三、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哪里

如皋全市人口144.56万人(2003年“如皋年鉴”),每平方千米人口数达978人,属中国乃至世界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如皋是中国著名的长寿地区,全市人口年龄结构构成比全部超过了 *** 关于人口老龄化、长寿地区所规定的各项指标:2002年如皋80岁以上老年人40000多人;90岁以上老年人4600多人。全市人口平均寿命75.59岁,高于全国平均寿命(71岁)4.5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59岁,表明如皋已跨入长寿地区行列。如皋市百岁老人数更是居全国同类地区之首。2002年如皋有百岁老人172人,近来逐年递增,2003年为195人,2004年为209人。2004年百岁老人数占总人口1.44人/万,远远高于 *** 规定的长寿地区的标准(0.75/万),更高于我国公布的长寿之乡的国内标准(0.3/万)。据2003年统计,我国百岁老人为17875人。国内另外两个长寿地区百岁老人数为:广西巴马69人;湖北钟祥48人。一、如皋长寿现象源远流长如皋历史悠久,如皋长寿现象亦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如皋历史上长寿名人有:三国时期军事家吕岱, *** 岁出任吴国大司马,享年97岁,葬于如皋林梓镇。北宋教育家胡瑗,花甲之年主持太学,被王安石尊为当朝“孔、孟”。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美学家、出版家、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古稀之年著有《词典》、《演习》,开中国戏曲理论之先河。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辟疆,享年83岁,被 *** 誉为“清兵入关后最有民族气节的人”。清代大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了南宋淳熙三年李嵩从80岁起每年在紫 *** 下连续祝寿30年,活到109岁。明清以来记载如皋寿星的史料,主要是如皋县志。如皋名姓氏家谱或宗谱,钦准所印如皋乡土志(光绪31年奏本奉旨所印)等。今天的中国长寿之乡——如皋,是历史长寿现象的延续和繁衍。《如皋县志》不仅记载了数以千计长寿老人的姓名、年龄,还记载了长寿老人的家庭成员、本人简历以及个 *** 特点等丰富史料。这些史料对于我们了解长寿历史、品读长寿文化、解释长寿现象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些史料是如皋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长寿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如皋长寿现象不仅见诸历史上的文字记载,如皋街巷、桥梁等建筑物的命名也记录了百岁老人的踪迹。如皋有百岁坊6处、百岁庄1处、百岁桥3座、百岁井2口、百岁巷1处,有记长寿、祈长寿、寓意长寿的寿山、寺庵6处。二、如皋长寿现象引起国内外关注如皋长寿现象,早就引起海内外媒体关注。自1997年 *** 一、二、四套节目播放如皋十位百岁老人齐赴《千岁宴》后,加拿大《环球时报》、德国《世界报》等海外媒体先后来如皋采访。其中陈邦英老人在 *** 回归前夕,亲手 *** 100只香袋寄赠 *** 儿童,特首 *** 专函致谢,一时传为佳话。1998年春节前,十位百岁寿星 *** 了“拜年贺卡”,借 *** 春节联欢晚会向全国人民拜年,一度被国内外媒体广泛传播,引起国内老龄问题专家的重视。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来如皋对50位百岁寿星进行健康调查,专家们认为如皋地处平原地带,和我国大多数东部地区及部分中西部地区情况相近,对如皋长寿现象的研究,有可资借鉴作用。同年11月, *** 《明报》根据国家人口普查资料统计结果报道,江苏如皋已与广西巴马、湖北钟祥、四川乐山、新疆克依、辽宁兴隆同列为全国六大长寿之乡。中国 *** 刘岱岳教授致函该市,通报这一信息,如皋人如大梦初觉。平时他们只知道如皋长寿老人多,并不知道自己在全国长寿地区中所处的地位。如皋市委、市 *** 认为长寿现象是如皋人值得骄傲的事情,表明如皋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应充分关注和挖掘这一资源,适时地向世人发出了“世界长寿养生福地”这一城市名片,更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回应。张文范、邬沧萍、曾毅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相继来如皋作考察研究。 2002年10月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成功举办,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了长寿养生福地的迷人风采。105位百岁及高寿老人同赴“太平盛世 *** 宴”,把长寿系列文化活动推向 ***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先例。 2003年 *** 《夕阳红》栏目组多次进驻如皋实地拍摄如皋长寿老人生活花絮和长寿文化活动,作为《夕阳红》开播10周年特别节目《今又重阳》的主背景和重头戏,让世人分享如皋长寿文化的乐趣,感悟如皋长寿现象的真谛。三、影响如皋人长寿的因素为探索如皋成为长寿地区的原因,2002年6月在该市四套班子的关心、支持下,“如皋 *** 寿研究会”成立了。长寿研究会成立两年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产生如皋长寿现象的相关因素,组织力量开展了调研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两年来的实践,他们有这样的两点认识: 1、如皋长寿现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最早记录如皋寿星的资料,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50多年。今天的百岁老人出身于上个世纪初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分析他(她)们的长寿奥妙时,必须把他(她)们放到百年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因此解读如皋长寿现象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考虑现实的因素,又要考虑历史的因素。 2、如皋地处江海平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不具有封闭式的条件,因此形成如皋长寿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单一因素所能解释的,显然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更有长寿老人的自身原因。经过两年多的调研,他们也初步认为影响如皋长寿现象的因素,有这样几个:(一)自然环境因素: 1、气温温和,舒适宜人。如皋地处北纬32°00′—32°30′,属北 *** 带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4.7℃,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1℃,近40年中更低温度低于零下10℃的只有7天,大于35℃的平均每年仅有5.4天,可见,如皋气温温和,有利于 *** 生理机能正常发挥。 2、雨水充沛,湿度适中。如皋常年降水量1056.8毫米左右,平均降水日数119.4天,大于50毫米的暴雨日数仅3.2天,常年平均相对湿度80%,舒适宜人,人们感觉心情开朗,精力充沛。 3、空气清新,绿色满园。由于如皋气候条件优越,境内林木茂盛,绿色植被常年覆盖,至今境内有1500年的银杏树,850年的柏树,800多年的松树,300年的罗汉松、黄杨,300多年的五针松等,这些充满生机的“活化石”展示出如皋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如皋人重视环境绿化、庭院室内盆景摆制,有中国花木盆景之都美称。如皋普通农家都是“前有大树,后有大竹,中间才是堂屋”,把拥有林木多少看成是财富的象征,自古就有“人穷露肉,村穷露屋”的说法。如皋大地充满生机,满园绿色,美化了环境,陶冶了心情,净化了空气,增加了负离子的含量,对人的身体、心理都是一大享受。 4、河汊纵横,水质优良。如皋境内水网密集,河汊纵横且与长江贯通,饮用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如皋人喝茶喜欢饮用“天水”,还爱用霍香、薄荷、牛舌头草(学名车前子)代茶叶,冲泡消夏,这些中 *** 有去暑、健胃等保健功能。现在水井在农村还有,但城市已普遍饮用自来水,农村正在实施“清泉”工程,推广普及饮用自来水。根据历年来饮用水源调查资料表明,如皋饮用水源达标率为98.5%。所有化学指标一直保持Ⅰ—Ⅱ级标准内, *** 所需的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锰、铁有微量超标。据文献资料,锰在 *** 内有趋脂作用,有抗癌、抗衰老作用,适量的高锰对 *** 健康是有利的。 5、土壤资源多样,物产丰富。如皋土壤主要来源为长江冲积物,且受淮河冲积物的影响,使如皋土壤母质的矿物构成比较复杂,为土壤元素组成的多样 *** 奠定了基础。复杂的土壤资源形成了如皋市丰富的种植基础资源,为如皋市植物资源的多样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皋除了盛产稻米、麦类、玉米、豆类、薯类、花生等外,有许多久负盛名的土特产:如“如皋萝卜条”、“如皋黄酒”、“如皋火腿”、“如皋香肠”、“如皋肉松”、“白蒲茶干”、“林梓潮糕”等。(二)社会人文因素如皋人长寿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还有社会人文因素: 1、如皋民风淳厚,敬老爱老成风。据明朝嘉靖39年(1569年)出版的《如皋县志·风俗》,称如皋人“其 *** 驯柔,其俗质实。民畏法而耻罪,士读书而循理。征科易集,讼狱稀简。……冠、昏、丧、祭,习尚俗礼,多俭约之风。”畏法耻罪,读书循理,讼狱稀简,生活俭约,这是当时如皋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1933年《江苏省志稿》中说:全省民风普查,如皋被定为“淳厚”。“孝道”是华夏伦理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的风尚在如皋代代相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同是如皋的乡规民约。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赘,而当成家庭的荣耀,家有高寿长者,子女在社会上就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为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更佳的社会环境。 2002年10月,市委、市 *** 又 *** 了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爱老“八个一”的惠老工程,即:一项长寿补贴,年满10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长寿补贴80元;一瓶牛奶,年满9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天免费供应一瓶牛奶;一次体检,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体检一次,100岁以上老人由市 *** 组织医务人员登门服务,90岁至99岁的老人由镇 *** 组织体检;一次慰问,市领导每年对百岁老人进行一次慰问;一次祝寿,对年满百岁的老人 *** 当年赠送一台彩电;一次褒奖,每年对有8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开展尊老敬老模范家庭评比活动,由 *** 给予褒奖,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2、温暖家庭,益寿延年。家庭应该是幸福和温馨的港湾,这对一般人是如此,对长寿老人更是如此。据调查,有94.1%的如皋百岁老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有的老人没有儿子,那么女儿女婿就承担起养老责任;有的儿子、女儿已经去世,孙子、外孙承担起责任;有的则由侄子、侄女负责。应当说,大多数人长寿老人能获得高寿,其后代确实是功不可没。他们对老人经济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保障,生活上给予照料,精神上给予慰藉。四代或五代同堂,儿孙绕膝,尊老爱幼,这正是如皋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老人能够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所谓“和睦家庭幸福多,幸福家庭长寿多”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三)长寿老人的自身因素。 2002年,如皋曾对全市119位百岁寿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简史、生活习惯、饮食、配偶、子女、长辈、兄妹、健康史等9大项82小项。调查结果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十多十少;女 *** 多(85%),男 *** 少(15%)经常喝酒的多(66.2%),吸烟的少(77%从不抽烟)。文盲半盲的多(86.6%),高知识阶层的少(1人)从事体力劳动的多,脑力劳动的少百岁女寿星中生育子女的多(平均生育5.56个)未曾生育的人少(7.3%)兄弟姐妹中头胎长寿的多(40.5%)胎次后的长寿概率小(二胎生30.4%,三胎生13.9%,四胎生7.6%,五胎生7.6%)睡眠质量高的多(90%),失眠的少(2.5%)饮食粗细搭配的多74%,偏食的少未得过传染病的多(90%),得过传染病的少(2.3%)百岁老人出生于上个世纪初前后,近百年来,他(她)们也曾经历过饥荒、战争和人为折腾,蒙受过灾难的折磨,他(她)们顽强地生存下来,没有刻意去追求长寿,却寿登人瑞。他们认为除了社会、自然等客观因素外,也有他(她)们自身的因素,跟他(她)们的遗传基因肯定有某种联系,跟他(她)们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从上述的调查结果看,百岁老人生活习惯也是多种多样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粗茶淡饭。百岁老人饮食习惯以素为主,拒绝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如皋民谣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饮食方式一般是一天一干两稀,主食除大米、面粉外,还兼有玉米、麦类、薯类等杂粮,这种粗细搭配的食物结构为如皋人获得了多样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如皋俗语说得好“糁儿粥米打底,吃了能活90几。”二是心态平和。在被调查的百岁老人中,绝大多数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人与事、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体现一种与人为善的豁达胸怀。除因耳聋、反应迟钝等原因,有一部分老人很少用语言表达感情外,情绪低落者极少。调查显示,百岁老人 *** 格开朗,对待人间是非能够放得下、想得开,淡泊人生,与世无争,经常保持坦荡豁达的精神境界。他们的 *** 较为温和,无论在家庭还是邻里关系都比较融洽。古人云:“心不老,则人难老”。看来“心不老”确实是百岁寿星们赢得健康长寿的经验之谈

长寿之乡铜鼓特色和铜鼓有什么特色风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铜鼓 特色 长寿 风俗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