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有关的成语,孔子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7

其实跟孔子有关的成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孔子的小故事100字左右,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跟孔子有关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2. 跟学习有关的成语
  3. 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三十二个成语跟他有关!
  4. 有关孔子的成语

一、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 *** 。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 ***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 *** 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2、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1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16、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7、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0、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21、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22、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23、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24、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25、出何典记: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26、蜗角之争:成语释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27、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28、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29、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30、不能赞一词: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31、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33、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34、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35、大言不惭:说 *** ,不感到难为情。

36、 *** 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37、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38、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40、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41、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2、每况愈下: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43、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44、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45、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46、踌躇满志: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m.taiks *** )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47、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48、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49、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50、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1、心如死灰:死灰:已 *** 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52、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53、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5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 *** 追求的迫切。

55、鹏程 *** :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56、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57、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58、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59、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6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1、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62、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63、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65、迩安远至: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 *** 清明。

6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67、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69、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70、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跟孔子有关的成语,孔子的小故事100字左右-第1张图片-

二、跟学习有关的成语

1、学而不厌(xuéér bú yàn):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默默地记住的,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有什么难呢?)

2、学海无涯(xué hǎi wú yá):指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语出唐·韩愈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译:在广博的书山,只有勤奋才是唯一的路径,在学海中,学习要刻苦才能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

3、开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多读书有好处。

出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翻译:多读书有好处,我不觉得辛苦。)

4、勤学好问(qín xué hǎo wèn):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如今它是越来越善于学习了。)

5、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翻译: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三、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三十二个成语跟他有关!

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三十二个成语跟他有关!这个人是孔子。

三十二个成语与孔子有关,这些成语涵盖了孔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 *** 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他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尊重,反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注重内心的 *** 和提升,以达到心灵的净化。

孔子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招收门徒,传播文化知识。他强 *** 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教养,而不是仅仅追求功名利禄。他主张因材施教,鼓励 *** *** 思考、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和进步。

1、温故知新:复习旧知识,能够领悟新的道理和智慧。

2、舍生取义:指为了坚持正义和道德,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3、见贤思齐:指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应该产生敬仰之心,并努力向他们学习。

4、尽善尽美:指追求完美,尽可能做到更好。

5、举一反三:通过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联想到其他相关的知识点,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6、言而有信:说话要有信用,言行一致。

7、视死如归:把死看作是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8、温文尔雅: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9、尽忠报国:指竭尽忠诚,报效祖国。

10、以礼待人:用礼节对待他人,以表示尊重和友善。

11、严以律己: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放松对自己的约束。

12、克己奉公: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13、学而不厌:学习永远不感到满足,形容好学不倦。

14、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细致,不感到疲倦。

15、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一点也不觉得疲倦。

16、知足常乐:知道满足的人总是快乐的。

17、自知之明:有正确认识自己能力和位置的人。

18、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两个好处。

19、一丝不苟:形容做事非常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20、临危不惧:面对危险也不感到害怕。

21、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形容能力非常强。

22、大公无私:指公正无私心,一心为公。

23、风华正茂:形容年轻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

24、后生可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年轻人有出息、有潜力。

25、古为今用:指古代的文化遗产可以拿来为现代所用。

四、有关孔子的成语

1、见贤思齐、举一反三、巧言令色、后生可畏、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韦编三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

2、读音jiàn xián sī qí,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3、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读音jǔ yī fǎn sān,意思是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

5、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读音qiǎo yán lìng sè,意思是擅长辞令,面目姣好者。先秦之时实行世袭制。除了血亲就是富人,美人,擅长外交辞令可以当官。现指用花言巧语来迷惑、取悦他人。

7、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8、读音hòu shēng kě wèi,意思是青年人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令人期待。

9、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读音yǒu jiào wú lèi。解释是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另一种解释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1、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12、读音xuéér bú yàn。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13、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读音huì rén bù juàn,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15、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读音wei bian san jue。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17、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18、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19、出自《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0、另有《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这句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解释为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22、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意为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4、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关于跟孔子有关的成语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孔子 成语 左右 有关 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