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善之乡好人之城(孝老爱亲好人推荐词100) - 之乡 -

孝善之乡好人之城(孝老爱亲好人推荐词100)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孝善之乡好人之城,孝老爱亲好人推荐词100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发生在义乌好人好事事迹
  2. 榆次老城的对联
  3. 历年来贵州好人,兴义好人有哪些

一、发生在义乌好人好事事迹

自8月开始,浙中新报与义乌团市委、义乌市创建办、义乌市慈善总会,以及金华之一百货义乌天成店、义乌 *** ·稠州论坛等联合推出“义乌好人———寻找身边的道德力量”活动。一个多月来,新报记者深入义乌各镇(街)、村(居),寻找从事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通过文字和镜头报道了20位爱心人士的事迹。

好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积极向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在义乌200多万父老乡亲和外来建设者中,好人远远不止十个,它可以是一百、一千、一万、一百万和每一个。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寻找义乌民间好人”,挖掘时代 *** 、弘扬社会正气,激发全社会向善的力量,让温暖善良的爱心之举传遍义乌,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今天,我们将这20位“义乌好人”候选人 *** 在一起,让大家来评选自己心中的“义乌十大好人”。(在读者的报刊 *** 和 *** *** 的基础上,我们将组成专家组,最终评出10位“义乌好人”。)

1.陶辉平义乌稠城街道下西陶村人,34岁。他现在的职业是货车司机,很辛苦,但14年来,他献血48次,捐献的血液超过3.1万毫升,相当于6个正常人的全身血液。他曾是义乌“献血状元”,也是义乌捐献造血干细胞之一人。

2.年小恩义乌佛堂人,“80后”。她是全国 *** 公益组织“中国支教联盟”负责人。6年来,她和她的伙伴在中西部地区建立150多个支教点,还在 *** 北部建立4个支教点,进行跨国支教活动。(图为 *** 支教点)

3.金允泮退休老师,74岁。他退休10年来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关注社区老人,二是关爱祖国下一代。他还先后走访了义乌23所民工子弟学校,给他们关爱,并送去电风扇、书桌等爱心物品。

4.潘新荣义乌上溪人,60岁。他在义乌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当了28年的乡 *** 生,工作兢兢业业,村民有病,随叫随到。28年里,他有一半的除夕独自在诊疗室度过。至今,他还在为乡亲们服务着。

5.李冬莲义乌佛堂人,55岁。她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曾同时照顾身体不好的丈夫、中风的公公、偏瘫的婆婆,如今婆婆瘫痪在床已12年,她仍一如既往服侍,每天抠屎接尿,尽心呵护。

6.何大妹义乌女 *** ,从小并不富裕的她,一直感恩和回报着社会。15年来,她默默资助贫困学子,花在修建学校、看望贫困家庭等慈善事业上的支出达数百万元。

7.黄雪云来自宝岛 *** ,在义乌经商十多年。她默默资助着兰溪、武义、磐安、义乌近200名贫困家庭及孩子,还曾在兰溪游埠成立一家“特殊养老院”,供13名老人免费吃住。

8.吴忠尚义乌义亭镇鲍宅人,45岁。小时候因患小儿 *** 症而留下右腿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他创办的动物 *** 物企业,雇佣的工人1/3是残疾人。他还一直关注、推动残疾人的健康事业。

9.郑万红网名“甜甜”,这个从衢州嫁到义乌的27岁女孩,从 *** *** 以来一直坚持默默无闻做公益。她是义乌“义工之家”的账房,同时也是助学组的核心成员,每年经她核实、登记的孩子达数十人。做义工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10.林俏云义乌苏溪女孩,“90后”,职校毕业后入伍。今年6月云南宁蒗发生 *** ,她只身前往 *** 。回义乌后,她发起成立首支民间公益 *** 队———义乌蓝天 *** 队,目前他们已参与永康的一次搜救人员行动。

11. *** 凯夫妇家住义乌保联西街。他和老伴吴卫芳是一对“花甲夫妇”志愿者。他们每年参加志愿者活动达七八十次,3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

12.何志伟义乌城西街道五星村人,22岁。他孝顺,有爱心,独自照顾生病的 *** 和81岁的奶奶。4年多来,他平均每月2次去敬老院,走遍了义乌14个敬老院,还是“义乌蓝俊志愿者俱乐部”敬老小组组长。

13.哈米朗朗 *** 人,他来义乌经商8年,积极参与义乌社区公共服务,他还是一名义务消防志愿者,先后被鸡鸣山社区评为“和谐共建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优秀居民议事会成员”。

14.楼园营抗美援朝 *** ,86岁。20年来,他利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先后救济、资助177人,捐助款达10万多元,受助者遍及周边10多个县市,包括莘莘学子、老弱病残、烈士军属……

15.黄自立陕西人,27岁。他是义乌一家小理发店店主,他的小店对70岁以上老人和10岁以下儿童不收费,两年多来,已有2000多人享受过免费服务。

16.杨尚南义乌江东街道江南社区人,85岁。10年来,患有“三高”的他,每月定时到小区为大家量血压、测血糖,至今已累计为4万多人次免费服务,包括很多 *** 。

17.义乌雷锋车队 2009年3月成立,今年3岁半。这支队伍最初有13名成员,其中12人是来自义乌各出租车公司的“的哥”,他们收入不高,却践行“市区乘车三免”服务,在“ *** 日”、“无偿献血日”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18.丁玉平人称“ *** ”,河南邓州人,60岁。在义乌的11年里,他先后帮助上百名外来建设者免费 *** ,还先后筹集3万多件衣服,送到中西部贫困地区,将“义乌温度”传递到千里之外。

19.鲍苏明和龚洪才义乌稠江街道人。他们加入义乌“爱心公社”6年多来,一直默默支持公益活动,先后到过云南、青海、四川,参与“爱心书包漂流”活动,每年还为慈善活动免费提供货运车辆。

20.陶旭明自掏腰包建立了义乌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并聘请多名专职律师,长年免费为外来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至今工作站已受理360多起案件,为外来建设者挽回670多万元损失

二、榆次老城的对联

1、山西榆次老城楹联摘录转自粟孟德

2、县衙大堂有一副清代诗人魏向桓撰写的对联:

3、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事;

4、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5、县衙的第二道门叫“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一座强化封建礼制的建筑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按照封建社会儒教伦理,必须上下有别,贵贱有等,礼制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在衙署 *** 入门庭也必须遵循“礼制”,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以示隆重。仪门两侧有东西两个角门,按封建礼制,东为上首,故东角门称为“人门”,也叫“喜门”,是供知县平常出入的。而西角门则称为“ *** 门”,也叫“绝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场时才开,且死囚必须走 *** 门。

6、仪门是县衙最为高大雄伟的一座门,立于两层 *** 台阶之上,青墙灰瓦,乌梁朱门,上有黄铜大钉,足以显示其威严庄重之仪。由于官府均为红漆大门,于是朱门便成为官府的代名词,成为封建上流社会的象征。仪门门外有联曰:

7、好学近智,力行近仁,知耻近勇;

8、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9、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10、居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11、这副楹联告诉人们,为官从政,不要夸夸其谈,重要的是要时时反省自身,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一事当先,要有全局观念,

12、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为重。

13、到了二堂,只见上额刻有“悬鉴涵泳”的字样,两侧楹柱联为:

14、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

15、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16、敬以待人恕以接物;

17、勤能补拙俭能养廉。

18、古训是武威义是力;

1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0、明清时期,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审理是分开的。刑事案件在大堂审理,民事案件则在二堂。在二堂断案时,知县通常是给原、被告讲一些三纲五常之类的内容,用这些封建伦理道德来教育他们,从而达到化解 *** 的目的,一般很少动用刑罚,除非当事人顽固不化,单靠说教不能解决问题时才用刑。

21、六房也各有楹联:

22、修路开渠造福乡梓;

23、鸠工选料营建明堂。

24、按律量刑昭示天理;

25、依法治罪摒绝私情。

26、厉兵秣马常备不懈;

27、枕戈待旦防患未然。

28、造户量田唯勤唯爱;

29、征赋理财亦谨亦公。

30、牢房联也颇具特点,像狱神堂的楹联:

31、触法即欺天,十恶不赦;

32、悔过是回头,一体宽容。

33、膳房是衙役们用餐的地方,楹联除一般 *** 歌颂饭菜飘香外,还有劝衙役甘于清贫、廉洁奉公的含义:

34、形味色香多雅趣;

孝善之乡好人之城(孝老爱亲好人推荐词100)-第1张图片-

35、烹烧蒸煮俱清香。

36、白米为炊,莫嫌樽酒淡;

37、山肴作馔,还是菜根香。

38、县丞院是县丞、衙役们平日工作的所在。为时时提醒县丞、衙役爱国忠君、为民办事,牢记执役的宗旨,有三副楹联分别为:

39、既然穿吏服,心要爱民爱国;

40、纵使卖番薯,秤须足两足斤。

41、不多事,不废事,斯能任事;

42、勿忍心,勿私心,即是良心。

43、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44、住世一天,须做一天好人。

45、思 *** 是榆次县衙的标志 *** 建筑,二层三重檐,十字歇山顶。据说在西晋咸宁年间,荀浪任榆次县令,卓有政绩。有一天县衙飞来一大群吉祥美丽的鸟,人们说那是凤凰,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于是榆次就有了“凤城”的美誉。七百年后,宋仁宗天圣八年,名臣文彦博出任榆次县令,他为了缅怀先人,激励自己,鞭策后人,就在县衙旁修建了思 *** 。有感于此,去年在重修思 *** 时,时任榆次区委 *** 的耿彦波题一联:

46、民思善政,凤栖梧桐,两朝百代一杆秤;

47、官重廉明,龙卧青云,一楼千古两吏贤。

48、县衙“酂侯祠”,供奉的是西汉开国丞相萧何。萧何因协助刘邦打败西楚 *** 项羽,为汉王朝的兴盛鞠躬尽瘁,为历代 *** 者所推崇。知人善任、慧眼识才,是为官应有的品质和素质,也是萧何的可贵之处。所以,萧何庙的对联是:

49、策马追贤留佳话;

50、安邦运智著德馨。

51、酂侯祠内的主要建筑除萧何庙外,还有“音飞白雪”,也就是戏台。每逢重大节日,知县都要 *** 班来唱戏。音飞白雪戏 *** 是:

52、人情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尔放开眉眼做;

53、世事原来多假局,装模作样,惟吾踏实脚跟看。

54、三堂的楹联就有四副,分别是:

55、要办事,莫生事,要任怨,莫敛怨;

56、可兴利,毋近利,可急功,毋喜功。

57、慎其前则无悔于后;

58、志以往而有先之今。

59、行不得则反求诸己;

60、旺勿厚而薄责于人。

61、开源节流裕充国课;

62、量入为出利达乡黎。

63、四堂是县官居住休息的地方。横额为“雍和”,堂 *** 有一匾式楹联:

*** 、相传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7月,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到榆次县衙,恰逢七月流火天。随驾的山西巡抚噶礼,见康熙燥热难奈,命人取来一个西瓜。康熙顾不得是否得体,拿起来便吃,吃完顿觉目清身爽,一时兴起挥笔写下了这副对联。

65、其实,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康熙耳闻一些反清复明的义士经常来榆次,早想剿灭,只是无暇顾及此事。到康熙四十二年,四海安宁,他终于有机会来山西暗访。但到榆次一看,那些前明遗老已陆续过世。康熙感慨时事与人事的变迁,就写下这副对联,并且把这块匾送给当时的榆次知县祖良才。从此,这块御匾就代替了一般县衙的“明镜高悬”,成为榆次县衙的镇衙之宝。

66、四堂还有几副楹联也耐人寻味:

67、治赋有常经,勿施小恩忘大体;

68、驭官无别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69、常经:常法。驭官:控制驾驭官吏。治赋:管理赋税。意思说做官有做官的原则,不要为了一些小恩小惠忘了基本原则,要“存公道去私情”。

70、清心以尽心,意外升沉皆定数;

71、办事勿多事,个中界限要分明。

72、人人 *** 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73、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74、五堂也叫“大仙楼”,分上下两层。大仙楼上供奉着守印大仙,也就是狐仙。知县为求得仕途平安,将其奉为“守印大仙”,虔诚地供奉于此。大仙楼外的匾额是“槐月轩”、“冰雪堂”,两侧楹柱的楹联为:

75、堂上一官称父母,莫言当官易,要广施父母之恩典;

76、眼前百姓即儿孙,应知为民难,须多照儿孙以福皇。

77、这些对联告诉人们:做官犹如下棋,心里要清静,要像冰雪一样晶莹剔透,不能有杂念。要勤动脑、镇动手,不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一清一静,正是匾额“冰雪堂”中所蕴含的为官之道。“弈无同局”、“诗有别裁”,即“治赋无常经”,告诉为官者必须能够驾驭各种不同的局面,无制法可循。榆次老城的县衙联,可以说是封建为官之道的总集成,包含了许多的“学问”和“奥妙”。正是:

78、名场似弈无同局;

79、吏道如诗有别裁。

80、养成上下 *** 气;

81、自有纵横 *** 心。

82、当官的只要平时注意修身养 *** ,有纵横 *** 的雄心壮志,就会像马王殿楹联所云:

83、房驷腾辉周凤驾;

84、骅骝献瑞冀空群。

85、榆次老城始建于周成王九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在古代叫涂水和魏榆,到北魏、北齐时,因两度 *** 改称中都县,到了隋文帝杨坚开皇七年,改中都县为榆次县。城内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形成庙、寺、街、景合一的独特景观。主要建筑城隍庙、古县衙、思 *** 、东花园、西花园、桑云故居、南北大街、清虚阁、西城门等相互依衬,不仅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其中大量的楹联,从老城 *** 之日起便引起游人的广泛关注。

86、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各地建城隍庙。他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城隍庙作为明王朝控制百姓思想,使人诚惶诚恐接受管束的精神 *** 阵地之一,其巩固王权的目的,在榆次老城城隍庙的楹联中得到集中体现。

87、“城隍”,是迷信传说中主管某个城市的神。一县之清官,一地之英烈,死后都可被奉为当地的“城隍爷”。榆次的城隍庙始建于元代,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它由不同时期的三个建筑组合而成,更高的一处叫做玄鉴楼,联曰:

88、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 *** 神钦。

90、此联劝告人们平时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91、玄鉴楼的前面有一戏台,戏 *** 写得十分直白,明明白白告诉人们做坏事要遭报应:

***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93、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94、戏台的对面,是主殿显佑殿,供奉城隍。相传朱元璋在起兵之时,曾避难于城隍庙。他认为是城隍爷保佑他得了天下,所以不仅命令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城隍庙,还为城隍爷加官进爵。城隍爷的官位品级,一般比当地行政长官的官位品级还高,比如县一级城隍庙的城隍爷是正四品官。当时榆次城隍庙的城隍爷,还被朱元璋封为“鉴察司民显佑伯”。当地人修了显佑殿,两边有联:

95、百善孝为先,论人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

96、万恶 *** 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少完人。

97、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瓦刺大军侵扰榆次,寇准族人天叙堂弟寇天舆带人护城池40余天,瓦刺军终不能得而退。所以,榆次有城隍神是寇准的传说。宋朝以后,许多地方奉祀过世的英雄、有功于地方的名臣为城隍。如北京城隍是文天祥、杨椒山;上海城隍是汉代大将霍光、河北人氏秦裕伯、爱国将领陈化成;会稽城隍是庞玉;南宁桂林城隍为苏缄。

98、城隍庙的楹 *** 多是劝人向善、遵纪守法的,如冥王殿:

99、任凭你无法无天,即将明镜悬时还有胆否;

100、须知我能宽能恕,且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101、地狱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时方才醒悟;

102、明镜高悬台上,只要过得意去也肯慈悲。

103、善恶报施莫道竟无前世事;

104、名利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105、城隍庙的寝殿,自成院落。东厢房为知县斋宿堂,知县上任前须先拜谒孔子和城隍神,并在此带往一宿,以“聆听神教,端正为官之德”,此定制一直沿用至清末。其门联为:

106、站着,你背地作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107、想下,俺这里轻饶那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108、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

109、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不知。

110、御灾除患神功著;

111、福善恶 *** 天道昭。

112、城隍庙是古代汉民族 *** 文化中普遍祭祀的重要神庙之一,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113、百善孝为先论人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

114、万恶 *** 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少完人

115、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116、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117、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

118、民供正果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恣寒

119、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120、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121、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 *** 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122、(这幅谓之《官箴》的作品,是明代山东巡抚年富所撰,但也可作为上联,下联请有识者补之)

123、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压上天难欺

124、(这是宋代御制戒石铭,亦可作为上联,下联请有识者补之)

125、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126、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127、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须克己守廉正

128、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

129、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为亲民官何以克勤厥职

130、但求无愧于天恩情行快心事做还尽些父母母莫说一官易堂上一官称父

131、人人 *** 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132、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133、堂上一官称父母莫言当官易要广施父母之恩德

134、眼前百姓即儿孙应知为民难须多照儿孙以福星

135、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 *** 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136、(这幅谓之《官箴》的作品,是明代山东巡抚年富所撰,但也可作为上联,下联请有识者补之)

137、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压上天难欺

138、(这是宋代御制戒石铭,亦可作为上联,下联请有识者补之)

139、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140、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141、“世事如棋,让一看不为赢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客人。”

142、“你的算计非凡,得一步进一步,谁知满盘都是错;我却糊涂不过,有几件记几件,从来 *** 总无差。”

三、历年来贵州好人,兴义好人有哪些

1、王若飞、宁静、伊扬、刘婕、颜振豪、刘孜、何洁,聂远,舜天齐

2、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秉 *** 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宋宁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袭播州安抚使,执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

3、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南侵攻占潼关,入据陕西后,四川宣抚使吴曦谋反, *** 投金。次年正月,自立“蜀王”,当了金人的儿皇帝。杨粲以强烈的爱国热忱谴责吴曦投降 *** 的行径,决定率师 *** ,播军正欲启行,吴曦已被处死于兴元伪宫。杨粲为支持抗金战争,向朝廷贡战马300匹,黄白金银上万两,“以助国用”,同时建言朝廷乘胜“大举北伐,以雪先耻”。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为继续支持抗金之战,粲“输马三百于蜀帅,蜀帅以闻,上益嘉之”。“南平夷”穆永忠趁国事动荡之秋,大量侵占“公家田”,粲提兵 *** ,“斩永忠,归其田”。播州杨氏家族从北宋起就发生争权夺地的内乱,粲之族弟杨焕居于“下杨”之地,撕毁“摒弃干戈”的协议,“违盟抄掠界上”,百姓蒙难。粲“遣兵诛之”,将杨焕掠夺的土地和租赋尽数归还珍州,并用 *** 了下杨之地,结束了播州长期 *** 的混乱局面。后来“南平闽酋伟桂弑父自立”,粲出兵 *** ,“败其众于滇池(今四川会理), *** 数千级,辟地七百里,获 *** 铠仗各以千计”。在多次对外战争中,杨粲以“卫道”为旗号,凭借 *** 行兼并扩张之实,掠夺大量财富和农奴,扩大播州版图,因而后世史家评说,播州传至粲,“封疆始大”。

4、杨粲治播州以“文武兼资”著称,史籍说他“ *** 孝友、安俭,素治政宽简,民便之”。由于实行比较开明宽松的对内政策,不事苛求勒派,播州社会稳定,生产发展,财富日增。他继承其祖杨选、其父杨轼“结庐养士”、“留意艺文”的传统,崇尚儒术,建学造士,大修先庙,“肇修郡之儒学、琳宫、梵刹、桥道”,众多学者、僧人、道士在播州传播学术和 *** ,各得其所。《杨文神道碑》称赞杨粲:“士类羽流,皆称其喜儒而好礼,乐善而种德。”他倡导推行的文治,使播州这南荒之地加速了文明进程。“子孙绳绳善继,尊尚伊洛之学;言行相顾,一如邹鲁之俗”,播州“土俗大变”,出现了“俨然与中土文物同”的大好局面。杨粲是开创“播州盛世”的英伟人物,他在发展文化的同时,大力振武治军,实施耕战政策,组织训练了一支“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对播民实行亦农亦兵,“且耕且战,得富国强兵之策”。这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劲旅,在数次内外征战中十分骁勇,所攻必克,军威镇慑邻境,大大加强和巩固了他的 *** 地位。他的后世子孙继承发扬了这套行之有效的治军之术,在杨价、杨文治播时,为抗击蒙元,保家卫国,播州雄威军驰骋西南 *** ,在多次远征作战中独当一面,屡建奇功,被朝廷誉为“国之藩屏”。

5、晚年,杨粲以儒家道德思想为准绳,总结毕生 *** 经验,作《家训十条》,并刻石以示子孙。文日:“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从俭约,辨贤,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这10条家训,被后人评为“有功名教、福贻子孙”的垂世范言。杨粲卒于宋绍定年间,官终武翼大夫。因子孙在抗金战争中报效疆场,宋王朝屡次为杨粲加封赐谥,赠予右武大夫、吉州刺史、左卫大将军、忠州防御使等头衔,并“赐庙忠烈,封威毅侯”。

6、何腾蛟(15 *** 一1 *** 9),贵州黎平府人,字云从,亦字祥升,出身"书香"门第。祖父何志清,明嘉靖贡生,曾任四川夔州府开县主簿。父何东凤,明万历贡生,曾任云南楚雄府新州学正。传说腾蛟诞生之时,乡里人"忽见金色双鲤飞入何宅,顷刻消失,人皆以腾蛟为井里神鱼所化生"。传说神异,可见乡里人对腾蛟的敬重。

7、腾蛟稍长,便随父就读。父训课极严,有一天问书不解,父怒,举石砚击腾蛟的头,并责骂说:“子不受教,击死无悔。”于是腾蛟奋志不懈,考取了秀才,“岁试拔前茅”。但参加省里的乡试落第,在科试中,因文章刺伤时政,被置四等,父闻大怒,母亲廖夫人暗中使人报知,叫他不要回家。腾蛟于是躲在卖书的李静溪先生家含泪攻读。后前往内江投奔堂兄起蛟,想找兄长谋职。起蛟知道他的来意,想 *** 他以求进取,便责令守门人不准他进门,送他一本《百中经》和铜钱一贯。腾蛟感到惭愧,便回到家乡,屏迹于郡郭外南泉山天香阁,刻苦攻读,昼夜不懈,磨练自己的志气。

8、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贵州乡试,由于 *** 去世,家境中落贫穷,腾蛟“苦乏资斧”,犹豫很久,幸得书店李静溪先生解囊相助,才启程跋涉赴省会试,考取举人。初任山西榆次县教谕,后历任山西介休、汾阳,河南南阳,陕西大兴等县县令。腾蛟治理南阳,“土寇”作乱,他采用"剿抚"的安民政策,曾亲自单骑往抚降敌,使四境得安,由是知名。

9、崇帧十一年(公元1638年),朝廷提拔他任兵部职方主事,晋升员外郎。十二月调山西口北兵备道。崇帧十五年春,奉命出任湖北郧阳兵备道。后“遭母忧”,辞官归里。孝服除后,起任淮徐兵备道。所在任内,皆以“才谞精敏”,廉明、勤政、爱民著称。

10、崇帧十六年(公元1 *** 3年)三月,督部史可法极力推荐,超拜他任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左师指左良玉,驻扎湖广的总兵官,手握重兵。当时湖北尽为农民义军所占领,仅存武昌一郡,左良玉大军素无纪律,将兵骄横。人劝腾蛟勿往,腾蛟说:"国家养仕设官,原以救倾危之急,当立千万年不朽之功;今日偷生畏死,岂人臣之责乎?"遂慷慨赴任。到任之后,他终日尽瘁边事,不问利害。而左良玉亦服腾蛟威望,倾心接纳,得以相安。次年春,遣将惠登相,毛宪文恢复德安府及随州,武昌得以稳定。

11、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采取了残暴的民族 *** 政策,一方面拉拢汉族官僚地主,共同 *** 农民 *** 军;一方面迫使北京汉族居民迁离北京,并颁布圈地令、剃发令、逃人法,企图用 *** *** 中国,因而使 *** 进一步激化。

12、顺治元年(公元1 *** 4年)五月,明朝一部分官僚地主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弘光 *** ,以“复故土以 *** 业”相号召,抵抗清军南下。大江南北官兵纷纷响应,各地人民群众,把恢复祖国的河山,拯救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 *** 的身上。但弘光朝廷内部腐化,福王只知享乐,封建 *** 者内部存在着严重的 *** 争, *** 极不稳固。同年六月,福王诏书至楚,当时左良玉驻军汉阳府,拥有七八万 *** ,他的部下有异议,迟迟不肯开读诏书,有意东下干预朝政。腾蛟说:“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不奉诏,吾当以死殉之。”持一剑往良玉住所。当时左良玉的正纪官卢鼎也力陈国家祸福,对左良玉晓以大义,才如礼开读诏书,使政局暂时 *** 下来。同年八月,福王命加腾蛟兵部右待郎,兼抚湖南。冬十一月,复命腾蛟以原官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不久,左良玉又以"清君侧"为名,拟出兵东下,诛讨东阁大学士马士英和兵部尚书阮大钺,发动内战,自相残毁。腾蛟为了顾全抗清大局,竭力劝阻。良玉不听,反而大肆掳掠,大杀城中人民,并胁迫腾蛟同行。舟至汉阳门,腾蛟乘机跃入江水,漂十余里,被渔船救起。远近人民认为腾蛟入水三昼夜不死,必有神灵保佑,由是人民更加信服他。后腾蛟绕道浏阳到达湖南长沙,召集部属,商议抗清战守之策。令堵胤锡为湖北巡抚,傅上瑞为湖南巡抚,章旷为总督监军……调副将黄朝宣、张先壁、刘承胤所带士兵,先后 *** 长沙,兵势稍振。而这时左良玉已在九江途中病死,其子左梦庚后来降清。

13、顺治二年(公元1 *** 5年)五月,清军占领南京,福王被俘,弘光 *** 覆灭。接着江南苏松所属各城镇先后被清军占领。同年四月,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州,号隆武。唐王居南阳时,素知腾蛟贤,委以重任,加腾蛟督师的官衔。

14、这年四月,李自成遇害,农民军残余部分别由郝摇旗、刘体仁、袁宗第及李锦、高一功等领导。共约四五十万人,向荆襄进发。义军纪律严明,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他们骤然失去主帅,认识到大敌当前,应该联合明朝官军,共同抗御清兵。农民军由岳州到湘阴,节节向南移动,距长沙百余里,不与明军争锋,并通知明军,愿归顺何腾蛟统帅,表示希望彼此团结,共御强敌。何腾蛟便派部将万大鹏带领数骑前往郝摇旗营中商量合作条件。摇旗等大喜,便带领5万农民军至长沙。腾蛟开诚抚慰,宴饮尽欢,并犒赏官牛酒。摇旗便召集袁宗第、蔺养成、牛有勇等率义军来归。腾蛟兵力骤增10余万,声威大震。

15、不久,李锦、高一功拥众数十万逼常德,腾蛟令堵胤锡接纳,安置在荆州。李锦从此一心跟随腾蛟,农民数十万大军悉归腾蛟节制。后又有明将卢鼎、马进忠、王允成等部亦听命于腾蛟。诸军汇集,号称百万。唐王立拜腾蛟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总督豫、楚、秦、蜀、粤军务,仍督师。并饬令先收复江西,然后收复南部。何腾蛟指挥农民军约10万余人,驻湖南各地,担负起抗御清兵进攻的重任。在湖广北部的李锦、高一功所带领的18营共30多万人,改名忠贞营,归堵胤锡管辖。何腾蛟把这些农民军略加改编,仍由原来的农民军将领统率,分别驻扎湖广荆襄一带,总号十三镇,即人们所称道的荆襄十三家军。他们不久又和川东各地农民军紧密地联系,发展而为夔东十三家军,在抗请战争中牵制了相当数量的清军兵力。

16、荆襄十三家军与明军联合后,明军的声势突然强大。1 *** 6年春天,清 *** 派兵进攻湖广,何腾蛟领大军由长沙出发,大败清军于岳州,不久在藤溪、湘阴等地打了几次胜仗,使清军一时不能再向南侵入,隆武 *** 在福州得以从容立国。

17、何腾蛟镇守长沙三年,军纪严明,兵将不敢违抗。当时瘟疫流行,他"吊死问孤"、"博施劝谕",百姓暂时得到复苏。而他自己吃粗粮、野菜,穿补缀的衣服。当时军饷不足,他委任章旷创办义饷,增加地租,预征两年军粮,查抄富户财产,开设铸局铸钱,抽盐税等以资助军饷。难能可贵的是在兵荒马乱中修建文场,开科取士,使两湖之地,不废弦歌,政局得以暂时稳定。

18、1 *** 6年8月,隆武帝及皇后在汀州不幸被清军所俘,死于福州。消息传来,腾蛟大为悲痛,厉兵保境如平时。

19、当隆武帝殉国的消息传到梧州,广西巡抚瞿式耜等立即返回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改年号为永历,拜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当时,王进才守益阳,闻清军渐逼,退出益阳,还守长沙。这时腾蛟处境十分困难。

20、1 *** 7年2月,清兵逼广东,桂王自肇庆逃到梧州,清军迅速攻下梧州,桂王再奔至桂林。这时,只有大学士瞿式耜坚守桂林,顽强抵抗,桂林才得以保全。当时湖湘一带,总督何腾蛟的部将及率领的荆襄十三家军与清军顽强的战斗起到了前卫作用。

21、这时,怀有野心的武冈总兵官刘承胤挟持桂王由桂林出走到全州,三月到武冈,由瞿式耜留守桂林。当时 *** 孔有德率领清军大举进攻长沙,马进忠、王进才等纷纷溃退。何腾蛟势孤,单骑走衡州。长沙、湘阴俱失,五月腾蛟至永州,不久,退驻白牙市(今湖南安东县)。

22、八月十三日,清兵破武冈,刘承胤以城降。桂王携带官眷奔靖州,九月返桂林。而城中只有焦琏一军,腾蛟虑势孤,率赵印选、胡一青入城相助。正危急时,南安侯郝摇旗忽拥众万余至,上下震动。摇旗与焦琏部将角斗,恰逢卢鼎亦带兵至。腾蛟从中调解,使桂林得以 *** 。于是腾蛟派遣焦琏、郝摇旗、卢鼎、赵印选、胡一青各营分别守兴安、灵川、义宁诸州县,兵势稍振。

23、十一月,清兵逼全州,腾蛟督五将共同御敌,亲自到营溶江口。次年二月,清军由湖南席卷而下,占领全州、兴安。郝摇旗败走桂林,挟桂王走柳州又奔南宁。三月,腾蛟在永宁闻讯,重返桂林。四月初六,腾蛟督焦琏、胡一青等分三门拒守,腾蛟督诸军鏖战,居中指挥。胡一青率将士,挥戟冲锋陷阵, *** 撼山岳,清军被击退。腾蛟尾随至岩关,身先士卒,大战于兴安的三里桥。清军列阵塘铺营,漫布山谷,以四股侵入,腾蛟命赵印选率五司将士奋勇当先,多有斩获。直至酉刻,胡一青仍率兵继续战斗,至三里桥,诸将踊跃,无不以一当百,清军再退至兴安。初八日,腾蛟督诸将前至凤凰坪距三里许与清军大战于松林。清军伏兵炮声隆隆。腾蛟令四路出击,命赵印选、胡一青率诸标镇往来冲杀,鏖战良久,望之如在奔雷急电之中。标镇周金汤、熊朝佐奉令从凤凰坪左山横击,清军大败,死者山积,鸾桥之水为之不流。十六日,清军退走。

24、五月十五日,腾蛟指挥三军进攻全州城,自辰至酉,炮伤敌副参顾有能等45人。二十六日夜令赵印选督全营攻北关,焦琏督全营袭南关,蒲镇一营攻西关。次日卯刻胡一青先登城,生擒清巡抚李懋祖,押送桂林 *** 。各营相继攻入,悉斩清军精锐。这次战役,八次大战,五次进攻,收复了全州。史称"全州大捷"。六月,江西的清降将金声桓、广州的清降将李成栋先后反正,据地归附,声势复振。在湖南的清军逐渐退去。秋七月,腾蛟进驻全州。八月,桂王自梧州入肇庆。腾蛟再派遣曹志建、卢鼎、焦琏、赵印选等率军攻永州。围三月,大 *** 6战,至十一月,攻占永州。接着不久,连克宝庆、衡州、常德,以前所失的土地,渐次恢复,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抗清声势为之大振。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清军后方的榆园军、吕梁山的 *** 军和关中农民义军都发动了广泛的攻势,一时间,永历 *** 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广东7省,出现了南明时期之一次抗清 *** 。

25、但由于永历 *** 内部 *** 派纷争,矛盾重重,农民军也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清军以喘息的机会。加以南明军中军心涣散,纪律废弛,将帅、士卒怯懦贪鄙,不接受何腾蛟调遣约束,各路军马各行其事,严重地削弱了战斗力,以致在以后的争战中,马进忠烧常德走武冈,王进才放弃宝庆逃走,各郡邑守将闻风溃逃。腾蛟当时驻衡州,十分惊骇,看到千里一空,忧心如焚。顺治六年(公元1 *** 9年)正月,腾蛟檄召马进忠由益阳出兵长沙,并亲往忠贞营,邀李锦入衡州,其时只带随身30名士兵前往。然而李锦已往东开拔,腾蛟即尾随至湘潭。湘潭已是一座空城,李锦弃守离开了。腾蛟便进驻危城之中。是时诸将都去增援江西,金声桓、黄飞鸾又已调往全州。马进忠听到腾蛟轻身独往,随即遣将追护,但已来不及。 *** 孔有德探知腾蛟在湘潭空城的消息,昼夜兼程追至城下,派降将徐勇以轻骑突入湘潭。率众罗拜劝腾蛟投降。徐勇原是左良玉部将,曾追随过腾蛟,腾蛟见其为虎作伥,怒火中烧,骂不绝口,举剑要砍徐勇,徐勇只好退避。十九日晓起,营垒皆空,腾蛟方巾便服坐堂上,流泪痛心地说:"五年督师,心血呕尽,而结果落得这样地步,这难道是天意吗?"清军从四面八方涌来,簇拥腾蛟而去,将他安置在城外慧德庵中。明将宣威将军杨一营不知腾蛟去处,想寻找救护他,曾7次冒险单骑入危城寻访,终不可得,竞被流矢击中殉难。满洲贵族固山额真佟养和延请腾蛟谈话,劝他归顺清朝。腾蛟膝地而坐,一言不发。清军将他的家属40余口(包括他的继母孙大夫人及正妻徐夫人在内)带来胁迫他投降。腾蛟不动声色地说:" *** 耄矣,余无足惜,一惟命。"又强迫他投降,他说:"我国不幸,大臣被掳,我肩负大明三百年纲常的重任,岂能以一身事奉两主?我是个血 *** 男子,百折不回,你们为何还吝惜一剑,不把我 *** ?"佟养和见他意志坚决,不可动摇,便退出。腾蛟居庵中,正襟危坐,谈笑自若,几次请他不去,几次馈送饮食不吃。有一天,庵中一僧将一钵清水献给他喝,他马上用手挥去说:"烦劳大和尚,为我另取一壶江 *** ,饮了好上路。"僧人立即舀来一钵江 *** 奉上,腾蛟接过,望南流泪说:"这江水自衡山流来,是桂王那里流来的水啊!这水可以洗涤我的肠胃,死了也好瞑目。"腾蛟饮了江水绝食七天没有死。佟养和再派人来劝降,他拒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衣带之遗,彼则行之,我则继之,吾志决矣,勿复多言。"佟养和叹息道:"真是个硬汉,他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了。"又不忍心杀他,便给他一捆丝绳,一面汗巾,由他自裁。当时微雨初过,他从容慢步,一面以袖拂巾,一面吟七律(绝命诗)一首:

26、天乎人事苦难留,眉锁湘江水不流。

27、炼石有心嗟一木,凌云无计慰三洲。

28、河山赤地风悲角,社稷怀人雨溢秋。

29、尽瘁未能时已逝,年年鹃血染宗周。

30、此诗表达了他悲 *** 的沉痛心情和至死不渝的民族气节,以及对祖国人民和三湘父老兄弟的深切怀念。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孝善之乡好人之城和孝老爱亲好人推荐词100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好人 推荐 善之乡 100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