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普洱之乡 *** 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普洱 *** 大全大图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楚雄普洱旅游景点介绍图 楚雄普洱旅游景点介绍 ***
普洱市旅游景点有:思茅茶马古道、思茅莱阳河、思茅勐卧佛寺双塔、思茅千家寨、里坎瀑布景区、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木依吉神谷景区、思茅整控江摩崖、勐梭龙潭景区。
该景区位于思茅市东南方约40千米处,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区内遗存有一条铺就于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巴古道。它是古代 *** 的"茶盐之路",(普洱茶、磨黑盐都由此道出境)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元代整控江摩崖,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文物。在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雅口区荒坝河勐况彝族傣族自治乡下勐况寨子东侧,澜沧江边不远处的一个石灰岩岩壁上。
整控江这一带,田野宽阔,物产丰富,傣家彝寨隔江相望;摩崖临江,山石多姿,行人过往有渡船。大江南流,气势磅礴,边陲风光秀丽,自然景色迷人。
勐梭龙潭是一个天然的热带雨林淡水湖泊,位于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中段,县城南侧。湖面海拔1140米,四周林翠山青、环境清幽、山峦叠嶂、碧水粼粼、水映山城、景色秀丽。
勐梭龙潭属断层陷落湖泊,南岸和西岸悬崖峭壁,东岸和北岸地势平缓,龙潭水源主要来源于湖泊底部的地下水,以及山涧小溪和地表积水。勐梭龙潭是国家A *** 景区——西盟佤族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旅游环线附近。整个茶马古道体验区走下来需要近3个小时,最后做森林滑道下山,极速冲到山下后,就好像从古老的茶马古道穿越到了现代。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G213附近。那柯里村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美,民风淳朴。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323国道。景区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诠释了墨江“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三张名片。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218省道西150米。碧溪古镇始建于明代,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秀美、古朴、富庶,形制完整,保存完好,是古代墨江县城所在地,位列云南60个旅游小镇之一。
柯里茶马驿站是古府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相传,那时经官府大道入京的马帮,都须在那柯里“荣发马店”歇脚过夜。这条祖先开通的茶马古道,从唐 *** 始,就因普洱茶和磨黑盐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马帮也成了促进普洱茶名扬天下的传递者。
普洱好玩儿的地方有多个,列举部分如下:
1、西岭温泉,位于县城7公里处的阳广河头。现已建成温泉室,可游泳洗澡,露天有一泉水潭,水质清澈见底。潭底数十眼突泉喷涌而出,如串串明珠撒落潭内,四周林荫鸟语,环境幽静。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展示出独有的自然风光,使其景观具有“神奇的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2、勐卧佛寺双塔,在威远镇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有山门、侧门、双塔、戒堂、大殿、僧房,双塔在大殿两侧,南北向并列。这座建筑群为明末清初。勐卧佛寺双塔勐卧佛寺双塔茶马古道上的普洱市正谋划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目标 *** ;
3、梅子湖公园位于城东南4.5公里,因 *** 梅子河筑坝蓄水人工湖而得名。园内建有种鱼池和小规模 *** 饲养园,餐饮和综合娱乐服务设施完善。湖内备有机动游船和脚踏船;湖畔有几处亭榭和仿古建筑,有当今思城文人墨客楹联书法长廊。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龙潭路40号龙潭公园内。走入“龙摩爷”,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庄严肃穆、千姿百态,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牛头,龙摩爷成为了游客到西盟的必经之地。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娜允镇。娜允由“三城两镇”(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组成,从上到下是按照登记顺序布局。土司时代,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官员和家属的居住地,下城则是下级官员的住处。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柏联酒店洗手间(县道J69东)。景迈山芒景属于景迈山的更高峰,有公主坟、茶魂台、蜂王树、寺庙几个景点。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芒景村翁基寨子被誉为“ *** *** 古寨”,这里 *** 族生态文化保留和传承完整,原始风貌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突出。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梅园路。梅子湖湖长3.2公里,水域面积600亩,蓄水量66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5米。公园大门外有一凌空飞架、气势宏伟的引水渡槽。园内建有小规模的动物园和种鱼池。
茶马古道遗址茶马古道,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 *** 时期思茅通往昆明、 *** 、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思茅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宁洱观音山寺,神秘、清幽的宁洱观音山寺,位于茶都古府宁洱县城以北约6公里的观音山上,为普洱市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 *** 圣地。
景迈芒景 *** 万亩古茶园,澜沧景迈芒景 *** 万亩古茶园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距县城70公里。古茶林山脉主要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更高海拔1662米,更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生长在海拔1900米的云南省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新寨寨脚园地里。【体貌特点】为乔木型大茶树,树姿直立、分枝密、树高11.8米,树幅8.2×9米,基部干径1.14米,更低分枝0.7米,树龄在1000余年,从古到今一直被当地茶民所采摘利用,但鲜为外界人所知。
孟连宣抚司署,位于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娜允古镇内。孟连宣抚司署保存完好,融傣、汉建筑特色为一体。它所 *** 的傣族世袭土司的 *** ,自明清延续到 *** 时期,历经500余年。
忙坝鹦鹉,忙坝村民小组是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辖区内的一个 *** 族寨子,位于糯扎渡自然保护区边上,有50多户人家,200多人,从那澜驱车1个多小时即可到达。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里世代生活着的除了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 *** 族群众以外,还有数百只被当地人叫作“鹦哥”的一种鸟----大紫胸鹦鹉。大紫胸鹦鹉又叫大绯胸鹦鹉,中型鸟类,体长35一50厘米。
茶城观景台,茶城观景台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梅子湖旅游环线,整个观景台占地16.8亩。观景台建设以原始生态环境为基础,不 *** 周围茶树林,稍加人工雕凿而成,把观景台带入茶林中,为公众提供一个以休闲为主的场所。在观景台西北面近看连绵起伏的茶地,远处眺望美丽的中国茶城——思茅;西南面可观赏自然生态茶山、湖泊干海子和风景名胜区梅子湖公园,湖边群山环抱;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思茅松。
帕庄河自然保护区,帕庄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正兴镇帕庄河带,距县城60余公里,离普洱约50公里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傣族小乘 *** 朝仙圣地,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岩溶地貌风景区。景区紧邻弥宁公路,交通方便,河水自东向西流入小黑江。帕庄河水常年清澈见底,碧水湾环,两岸群山合抱,石灰岩 *** 活岩壁陡峭浩然如厅,气势非凡,或钟乳石倒悬玲珑剔透,如塑如雕,或似皇宫玉苑画栏,幽深静雅,或如彩绸锦缎,轻盈飘逸......山上青树翠蔓,蒙络摇坠。
普洱太阳河国 *** 园,普洱勐梭龙潭,景东文庙等等。
普洱太阳河国 *** 园坐落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东南31公里处,面积216点23平方公里,国家AAA *** 旅游景区。
普洱太阳河国 *** 园,原名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寓意是让普洱人民心中升起不落的太阳,大地母亲滋补和养育着我们。区内沟河纵横,森林茂密,一片 *** 带雨林风光,黑熊,野牛,绿孔雀,猕猴等保护动物都在此栖息。
二、孔雀之乡在哪里
孔雀之乡一般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人民 *** 驻芒市。东
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 *** 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民族节日:泼水节、目瑙纵歌节、阿露窝罗节、阔时节
云南德宏水牛高大健硕,已有上 *** 的养殖历史,如今,它们的家族可谓“牛丁兴旺”,正上演着一出双向发展的好戏。德宏水牛的养殖数量有10多万头,几乎德宏所有的地方都养有水牛。[15]
德宏咖啡种植已有上外落百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末,德宏咖啡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产量4000多吨。1998年以来,云南省委、省 *** 将德宏列为全省重要的咖啡主产区之一加以重点扶持。
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 *** 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
葫芦丝又叫葫芦箫,是簧管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 *** 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三、古代贡茶之乡:倚邦普洱茶区
1、倚邦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茶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邻漫撒(易武)茶山,习崆、架布、曼拱、曼松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
2、据云南《明史》记载,倚邦茶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 *** 、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
3、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意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景洪)宣慰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和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也称版纳整董,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至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 *** 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雍正六年以前,六大茶山是车里(景洪)宣慰使司的辖地,清雍正七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为了加强 *** *** 对边疆的控制,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置建了普洱府,六大茶山从车里宣慰使司的辖地中划出,归入普洱府,倚邦土弁曹当斋因在改土归流中协助清军平乱有军功,被清 *** 授封为倚邦土千总(土司中的武官职)。从曹当斋开始,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近二百年。
4、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普洱贡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易武土把总协助倚邦土千总办贡茶,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
5、说普洱贡茶得说倚邦的曹氏家族。普洱府成立后清 *** 任命的之一位普洱贡茶采办官便是曹当斋。曹当斋祖籍四川,其祖父曹大洲清康熙初年从四川到倚邦一带经商运茶,被当时倚邦的本人族头人看中招为女婿,头人无儿子,去世后职位便由曹大洲承袭。曹大洲入赘本人族,得子曹国柱,曹国柱得子曹登云和曹当斋,曹登云未成年被祖父曹大洲送回四川,曹当斋则在茶山长大,娶了本人族姑娘叶氏为妻。
6、曹当斋受家庭的影响,对中原文化有认同感,对边疆少数民族也有关爱之心,1728年清 *** 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时,曹当斋赞成和拥护改土归流,普洱府成立时,曹当斋被任命为倚邦土千总。
7、清 *** 实施的改土归流及成立普洱府遭到了傣族上层人士的 *** 和反抗,从雍正七年(1729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大茶山一带战事不断,先是李阿先 *** ,后又刀兴国 *** ,清 *** 剿抚兼施进行弹压,曹当斋一直协助清军平乱,雍正十年年底刀兴国 *** 被弹压下去,茶山局势终于安宁下来。雍正十一年云贵总督下令,普洱贡茶由曹当斋负责采办。
8、少数民族的 *** 虽被平息下来,但清 *** 也深感改土归流的阻力,转而推行流官管土官、土官管土人的政策。雍正十三年清 *** 将攸乐同知撤至思茅,攸乐同知撤至思茅后,六大茶山的更高管理者便是曹当斋。
9、从雍正末年、乾隆初年开始,六大茶山 *** 结束,社会秩序开始安宁, *** 逐步平息,发展经济有了良好的环境。
10、茶山夷民以茶为生,茶叶也是清 *** 重要的税收来源,为了振兴茶叶,安民固边,曹当斋严格执行云南省府的茶山管理条例,打击奸商,维护茶农利益,整修道路以利茶叶运输,招募内地人进山垦荒建茶园。
11、乾隆二年,曹当斋受清 *** 褒奖,乾隆皇帝赐给曹当斋勃命一封,表彰其军政修明、治邦有方,同时还表彰了曹当斋的妻子叶氏,称赞叶氏为名门闺秀,有撷蒴采藻之品格。
12、为了茶山茶业的有序发展,乾隆十二年曹当斋将云贵总督亲署的茶叶管理条例刻在倚邦石碑上告示商民,引导茶商茶农们遵章守法。
13、在曹当斋任职期间,成千上万的四川人、江西人、云南石屏人、元江人涌进倚邦、易武,在倚邦、易武开新茶园建商号。到乾隆中期倚邦茶山的茶园至少已达2万亩以上,一片接一片的茶园从补远江(小黑江)边一直接到习崆山,曼拱、曼松、习崆、架布成为人茶村,茶园围村、街铺石板,根据倚邦茶山现在还能看到的古村寨遗址来分析,倚邦茶山在乾隆后期人口至少在二万以上。倚邦作为六大茶山的 *** 中心和贡茶主办地比其它茶山领先步入辉煌,乾隆二十年左右倚邦已建起关帝庙、川主庙、石屏会馆、江西会馆,各地的商旅羁客常驻倚邦,倚邦有三条石板街:正街、石屏街、曼松街,曹千总的府邸大门对着正街,正街约500公尺长,青石条铺成“龙脊背”状,街两旁全是商铺和住家( *** 5)。曹千总的后人曹仲益先生生前撰文介绍过当时的倚邦茶山盛况,据他估算,倚帮最兴盛时住户达千户以上。
14、清 *** 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加强了 *** *** 对西双版纳的 *** ,增强了边疆对 *** 的向心力。然而 *** 国、暹罗国仍垂涎于西双版纳,不断侵扰西双版纳。
15、乾隆三十年, *** *** 大举进犯车里、橄榄坝、勐养、茶山一带,年近七旬的曹当斋率子领兵协助清军作战,击退了缅军的侵扰。云贵总督上奏折给乾隆皇帝报捷,并给曹当斋请功。乾隆三十一年曹当斋升为土守备(五品官),朝廷赏赐曹当斋大缎二匹、一等功牌一块。乾隆三 *** 曹当斋带着诸多的荣耀走完一生。曹当斋去世后其子曹秀接任当倚邦土把总( *** 6)。曹秀秉承父业,固守疆土, *** 百姓,发展茶业,体恤商旅,在曹秀的管理下,六大茶山保持安宁太平、民族和睦、商民乐业,普洱茶接续着兴盛状况。
16、乾隆四十二年,乾隆皇帝又赠给曹秀勃命一封,表彰其尽心守职、骁勇奋战、守土有功,同时还表彰了曹秀之妻“宜室宜家,知书达理”。
17、曹氏家族在乾隆年间两次得到乾隆皇帝的敕命,这在云南是唯一的,曹当斋之妻和曹秀之妻皆为少数民族妇女,乾隆皇帝均给以表彰,足见乾隆皇帝对云南边疆的重视,对普洱茶的喜爱和对少数民族的关照和安抚之心。
18、曹秀死于何年不详,据勐腊李品光先生考证,曹秀死时年仅40来岁,曹家后人说,曹秀是带兵与缅军作战时身亡的。曹秀之妻陶氏为傣族,她为丈夫守寡近四十年。
19、曹当斋和曹秀这两位既效忠朝廷又 *** 百姓的地方官,是推动中国普洱茶古茶业兴旺、发展的领军人物,曹氏父子为边疆的稳固,为边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曹氏家族深得朝廷信任,世袭管理贡茶及倚邦茶山、莽枝茶山、革登茶山、蛮砖茶山。曹氏父子在中国普洱茶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值得浓墨重书。
20、曹氏家族的兴衰和清王朝的兴衰是同步的,十九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生了战乱,西双版纳的土地“两乌”又被法国人割占,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随之而衰,曹氏家族也日趋走向败落。光绪十七年时任倚邦土把总的曹瞻云因“白旗下坝”( *** *** 军攻进西双版纳)之事与六顺(思茅)土司结下冤仇,遭人暗害身亡,接着其子 *** 民 *** 初年又与普洱道尹徐为光起矛盾、动干戈, *** 民 *** 败走乌得,后病逝于整董。至此,荣耀、显赫了近二百年的曹氏家族结束了对六大茶山的 *** 。
21、 *** 初年,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已移向了易武,倚邦人口减半,但还有庆太号、元昌号、惠民号、宋云号、鸿昌号、杨聘号、升义祥、庆丰号等10来家茶号,1 *** 0年左右有部份广东商人到 *** 莱州开商号专收六大茶山的茶,倚邦茶叶这一时期大多销往莱州。
22、关于倚邦的老茶号最早创建于何时,目前大多没有详细的资料。2002年我见到惠民号茶庄的后人,当时已78岁的郑祖虞,老人珍藏有家谱,他家的家谱上记着乾隆四十年其祖上已到茶山做贸意。依据云南省图书馆馆藏资料分析,倚邦至少在乾隆末年已有茶号。英国人克拉克在光绪11年(1886年)写的《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记载有:著名的普洱茶产自倚邦的茶山……,有许多江西人和湖南人在倚邦作买卖,每年有大量的货物从倚邦运往 *** ,有茶叶交易往来于仰光、掸邦、加尔各答、噶伦堡和锡金。从克拉克的记载来看,倚邦茶在道光年间已卖到印度和欧洲。另据现已78岁的倚邦老人徐祖寿介绍,1912年一1937年倚邦街有高鸿昌、郑惠民、向春林、杨幼楼、宋鼎杰、杨炳乾、向升平、李长林等人开过茶号,他们都去过 *** 或 *** 。1937年法国人在 *** 阻挠云南茶进入莱州,倚邦茶销路又断,随之又是 *** 战争爆发,东南亚、西亚战火连绵,更使得整个六大茶山的茶业一落千丈,所有茶号全部停业。倚邦的茶商茶农逐渐迁秽歇业,热闹喧腾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以茶为生的倚邦人跌入了困境。郑家、向家、宋家等几家昔日的产茶大户也转而靠卖土特产、染布等小生意渡日。
23、1942年已经十分羸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人 *** 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倚邦仍仅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着 *** 的茶园不愿离去。
24、今天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土司府的柱脚石、“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碑,乾隆皇帝的敕命碑,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他曾有的辉煌。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普洱之乡 *** 和普洱 *** 大全大图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