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美食之乡一潮汕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潮汕特色美食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美食之乡一潮汕和潮汕特色美食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潮汕是哪个省的城市
1、潮汕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 *** 对望。潮汕是指广东潮州市、揭阳市和汕头三地,以潮汕话为语系的文化区域。
2、“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地理位置上潮汕在东南沿海有超过500公里的海岸线,三面环山,其中有与北回归线交汇,平原又有灌流而下的江河。
3、潮汕行政区域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称潮州,新中国成立后名称潮汕,当代原来同属汕头市。
4、“潮州”因潮州府建置而得名,其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改称潮州,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行政区名称潮州,因此潮州代指潮汕。现亦指潮州市。
5、“潮汕”名称起源于中国近代,广为人知自1907年 *** 领导的潮汕黄冈 *** ,用作潮汕行政区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广为使用在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之后。
6、“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用作潮汕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当代1956年、止于1991年12月。现指汕头市。
二、我的家乡 潮汕干 作文
1、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潮汕地区南面濒临海洋,其余三面环山,形成—个封闭而 *** 的 *** 体系。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 *** 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支。
2、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他们大多先迁
3、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现在,
4、要找到脚小趾“重甲”的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大姑两只脚小趾都“重甲”,我爸爸则是右脚的脚小趾“重甲”。
5、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是—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据专家研究,潮汕方言起源于古老的闽越土语。中原人民入潮后,他们带来的中原方言与古闽越土语逐渐融合,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潮汕方言逐渐形成,成为 *** 的次方言。
6、汕方言是潮汕族群的纽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无论走到哪里,听到潮汕话,都会感到无比亲切。潮汕方言古朴典雅,它保留了许多中国古语。郭沫若说:“潮州话
7、是中国古语保留得最多的—种方言,和现行的标准语似乎也是距离得最远的—种。”比如,古字中有许多在“不”字下面加个字,用来表示相反的意思。现代汉字里
8、只剩下“歪”“甭”“孬”三个字;而潮汕就有“不会”,“不是”,“不怕”等字。这些字写出来,观其形,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了。潮汕话也保留了—些古词。
9、如:把炒菜的锅叫“鼎”,把粥叫“糜”,这正是两 *** 前的用法。潮汕人称厕所为“东司”,它的来源是因为唐代厕所大多建在东侧。如此说来,这个潮汕人认为
10、潮汕方言也引进了—些外来词汇。比如,有些人称“卡车”为“罗离”(“rolly”),称“小面包”为“罗的”(“roti”),称“拐杖”为“动角”(马来语)等。这些外来语的应用,与潮汕地区靠近东南亚,较早开埠等因素是有很大关系的。
11、潮汕话中也有—些避讳。在我爸爸的出生地——东墩,聚居着“张”“黄”两个姓氏的人。那里张姓的人说纸的时候不说“—张纸”,他们说“—合纸”。
12、潮汕工夫茶名扬海内外。工夫茶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爱、精、洁、思。这五个字的深刻涵养,正体现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喝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
13、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饭后喝茶,闲聊喝茶,茶几乎陪伴着潮汕人的每时每刻。就连学校的办公室里,老师们在课间也会抽空喝上—杯茶。潮汕的美食是最负盛名
14、的。潮汕地区有“美食之乡”的美称。
15、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鲜自是必不可少的美味。血蚌就是—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些血蚌。家里人煮—锅开水,把血蚌放进去闷—会儿,大约—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吃了。掰开蚌壳,会看到带着血的蚌肉,吃起来鲜美却不带腥味。
16、潮汕小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出名的小吃有炒糕粿、蚝烙、鲎粿等,还有—些专门做供品的粿品,如红桃粿、鼠粬粿等。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名俱美,做工精细,让 *** 连忘返。
17、潮汕的风俗习惯也有其特有之处。海洋文化带来的传统习俗,与中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潮汕地区独有的人文风情。
18、潮汕地区更具特色的节日要数“出花园”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家里十五虚岁的孩子就要举行“出花园”的 *** 仪式。这—天在潮汕民俗里被称为“公婆母生”。公
19、婆母是—个可以保佑孩子顺利 *** 的守护神。出花园要拜公婆母,—方面答谢神恩,—方面是祈求孩子 *** 后平安大吉。这—天,十五虚岁的孩子要换上全身新衣
20、服,父母在孩子的床头摆上三牲(鸡、猪肉、鱼)和供品,跪拜公婆母神。父母用石榴花蘸水,把水洒在孩子身上。这—天里,孩子照例是不可以出门的,这—年里
21、不可以去陌生地方,也不要参加婚丧礼仪。
22、潮汕地区的人们供养着许多神明。地主爷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的。他是—位可以保护家宅平安的土地
23、神。每逢农历初—、十五,人们就会供拜地主爷。大峰祖师则是—位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宋朝年间,他在我外公的出生地——和平镇救死扶伤,施医赠 *** ,为当地
24、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被尊为潮汕慈善事业的开山祖。由于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神对于潮汕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是潮汕地区人人供奉的海上女神。凡是有
25、潮汕工夫茶《一壶好茶一壶月》,这首潮汕歌曲的名字取得妙!想想,好茶的甘醇清香飘漾在皎洁温馨的月光里,茶月两辉映,品的就不仅是茶香,还有月意,茶月沁心脾,茶不醉人人自醉啊!我的家乡在潮汕平原。
26、潮人喜茶,素来为世闻,美其名曰“工夫茶”。
27、我一直以为,“工夫”二字实在极致!这二字道出了一种文化,潮汕的茶文化,茶里的潮汕文化。
28、再者,望文生义,自知“工夫茶”须花“工夫”,急不得,赶不得。
29、因此,“工夫茶”对茶具有了选择,对茶叶有了取舍,对沏茶有了讲究,对饮茶更有了精到的见解。
30、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前门情思大碗茶》。
31、唱出了北京人(包括其他大多北方人)喝茶之不同于南方人,尤不同于潮人。
32、说到这里,让我想起《红楼梦》里妙玉的“饮驴”之妙说。
33、北京人之喝大碗茶,着实颇有“饮驴”之态。
34、在我看来,北京人喝茶的直接目的是解渴,此种喝法实在,尤显洒脱、豪迈。
35、那种姿态,那种感觉,用新词汇来形容就是——爽!再者,“喝”字也用得恰好。
36、而且,用茶时,正确来说,应说“饮茶”(潮汕方言说“食茶”),用“喝”似乎粗糙了一些。
37、更为考究的,还应是“品”,“品茗”。
38、正宗的品茗无非得在“茶艺馆”。
39、由“茶艺”二字可看出,在潮汕,泡茶、沏茶、饮茶就不止为解渴了,它是一种艺术,茶的艺术。
40、在茶艺馆里,可以欣赏 *** 美丽的茶艺师用她们纤长的丹指表演沏茶的全过程。
41、漂亮的茶艺师熟练、连贯、优雅的的动作,和着古典、爽心的潮汕民乐,提壶、灌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品二含三回味”,此景此茶,赏时悦目,品时怡心,回味无穷!潮汕工夫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42、如今,起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43、茶在潮人生活中演绎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44、潮汕工夫茶见证了潮人的足迹,渗入了潮人的血髓,孕育了潮人的智慧, *** 了潮人的乡梦。
45、寒夜客来茶当酒,游子他乡品故茗。
46、韩江花好月圆夜,共聚花月茶浓时。
47、天涯伴月,难忘却呀,韩江畔浓浓的茶香,茶香里亲亲的乡音……
48、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平原上。
49、一边是秀丽的群山,山上怪石嶙峋,树木茂盛。
50、一边是壮阔的大海,蔚蓝的大海泛起洁白的浪花,海鸟在天空 *** 的盘旋。
51、说起汕头啊,就让我想起 *** 山上的飘然亭,桃李满山的巨峰寺,环境优雅的海滨长廊,气势磅礴的跨海大桥……说起汕头啊,我就想起飘香的美味:有鲜活的海味,历史悠久的小吃。
52、有老妈宫的粽球,西天巷的蚝烙,浓香扑鼻的卤水老鹅……吃上一口就会让你爱上汕头。
53、一到夏天,满街皮薄柔厚的荔枝和甘甜多汁的龙眼,还有口感奇特的林檎,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54、如果你去海滨长廊走一走,吹着惬意的海风,闻着扑鼻的花香,喝上一口滚烫的功夫茶,再听上一段韵味十足的潮戏,那真是让 *** 连忘返!我爱我的家乡。
55、家乡依海而居以海而生,是个与海结缘的城镇。
56、我与家乡接触不多,但是我想我还是喜欢着我的家乡的,那个面朝大海的海滨城市。
57、很多时候,喜欢徘徊在大海附近。
58、神气地晃荡着,诉说着千百年来的精致而华丽的小故事。
59、而那些绝望的卑微的寂寞的故事,全部都沉没进海底深处,在海风一次次的安慰下,平复了所有的伤口,再度跃出大海,进入天空,绘就成一片片云朵,看遍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为不幸者的不幸而落泪,为幸福者的幸福而落泪,就这样陪伴着人们,将爱染遍人间。
60、湛蓝的大海,金色的黄昏,跳动的海浪,熏红的云朵。
61、金色的游鱼 *** 无虑地嬉戏着,是那样闲适的场景。
62、偶尔从远处传来声声孩童嬉闹的笑声,伴随着夕阳西下,所有人,事物,都像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子,就像古罗 *** 雕塑。
63、呵,家乡风景独好!对于公园总有些轻视。
*** 、就像一块好好的布料,突然之间被泼洒了些许墨水,那些墨水突兀地存在着,丑陋而张扬跋扈着。
65、精致的雕塑分布在各个景点之内,不张扬。
66、旁边丛密的树林肆意地生长着,散漫的,就像一群群随 *** 出海捕鱼的孩子一般,粗壮,有力,却仍然伴随着几分童真。
67、在日光下仰起纯真的笑脸,发出清脆的声响。
68、潭水清如传说中碧波仙子遨游之处。
69、我仿佛看见有这样一群人,湖心泛舟,高声交谈着,时而探身将手伸入水中,随意拨弄着,任凭湖水穿越手指。
70、呵,家乡风景独好!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写人。
71、真正的旅行,不是写山绘水,而在乎其中的风土人情。
72、家乡人民劝酒时的热情,我喜欢;家乡人民大笑时的爽朗,我喜欢;家乡人民街市讨价还价时的实在,我喜欢;我那家乡热情好客而淳朴实在的人们啊,你们不也上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吗?啊!家乡,你的风景如此独特,你的风景如此静好,你是那样的神秘,你是那样的美好。
73、吃团年饭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
74、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75、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 *** 也不忘记的。
76、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 *** ”(祭 *** )。
77、祭祖时,应该将 *** *** 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 *** 用餐。
78、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79、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80、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81、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
82、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
83、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84、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
85、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
86、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
87、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
88、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 *** 。
*** 、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90、送压岁钱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91、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93、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 *** 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 *** 取回。
94、朋友,你来过潮汕地区吗?品尝过潮汕小吃吗?说起潮汕小吃,那可是多种多样,说也说不完;它不仅样式多,而且各有特色,就拿潮汕蚝烙来说吧,它可是我最喜欢的潮汕小吃。
95、蚝,是我们潮汕的特色水产,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被誉为“海里的牛奶”。
96、聪明的潮汕人发明出了用蚝和生粉一起烙的吃法,称为蚝烙。
97、看,那厨师熟练地打着蛋,在平底锅里倒上油,用大火将锅里的油烧得滚烫,然后把和着生粉的鲜蚝适量地倒入油锅中,接着将打好的蛋轻轻淋上去,不一会儿,生粉就结成了一张大饼似的块状,颜色也逐渐由浅变深了。
98、这时,厨师把 *** 的蚝烙铲起来,将它翻个底朝天,那油泡泡还在欢快地跳动着,只见翻过来的那一面已经呈金 *** 。
99、厨师时不时地翻动着,一阵子后,再将 *** 蚝烙撕成几块,再炒几下,撒上一层翠绿的芫荽,香喷喷的蚝烙就做好了。
100、做这蚝烙,下的功夫可不少,火要够猛,油要够多,时间还得掌握好,不然,怎么会好吃,怎么会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为它垂涎呢?吃正宗的蚝烙,还少不了一碟鱼露。
101、蚝烙炒得滑滑软软的,表皮酥脆爽口,里层鲜嫩柔软,融入了微微的蛋香又不失海鲜的味道,实在妙!再加上鱼露特有的咸味,不知该怎么形容它的香呀!蚝烙只是众多潮汕小吃中的一种,还有手打牛肉丸、达濠鱼丸、水景球……多得我都数不过来了。
102、潮汕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如果你到潮汕来,除了观赏风景,一定要尝尝我们这儿的特色小吃,那才不枉此行。
103、补充:我的家乡在潮汕,这里特产丰富,这些特产当中,里面的小吃是最丰富的。
104、小吃分别有牛肉丸、笋粿、粿汁、卤鹅等等&hllip;我最喜欢的是牛肉丸,但要做牛肉丸可不是那么简单哦!做牛肉丸必须先把些牛肉放在板上,把两条大约三四斤重的铁棒在牛肉块上面重重地打。
105、差不多打一小时后,牛肉就变成了肉酱了,做出丸子要肉酱放在一个桶里搅拌几下,把肉酱在手里挤出,一个圆圆的丸子就出了。
106、再把它们放在热水里泡十几分钟,牛肉丸就完成了。
107、牛肉丸有多种吃法,可以制成牛肉粿汁、也可以做汤吃、还可以做点心吃。
108、牛肉丸的味道棒极了!只要你轻轻一咬,就感觉到香脆可口。
109、牛肉丸还含有蛋白质呢!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潮汕许许多多的小吃!
110、我美丽的家乡-----绍兴,有许许多多好吃的特产。
111、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做一个介绍吧!首先我要介绍的之一样特产是小小的、臭臭的,有人喜欢有人怕。
112、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了吧!对了,那就是“臭名远扬”的臭豆腐。
113、这个臭豆腐啊,无论清蒸还是油炸,吃起来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114、外地的游客来绍兴旅游,总要买几盒臭豆腐回去尝尝鲜。
115、接着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二样特产看上去清澄透明、闻上去却是香甜醉人的。
116、怎么样?不说你当然也猜到了!那就是闻名中外的绍兴黄酒。
117、黄酒已经有五 *** 的历史了,是用清清的鉴湖水精心酿制而成,芬芳醇厚,色香味俱佳,还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呢!现在我又要介绍第三种特产了。
118、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少不的,黑黑的、鲜鲜的霉干菜了。
119、夏日里的饭桌上,总少不了一碗用霉干菜做成的汤,不仅解渴,还能防暑呢!家乡的特产还有很多,比如茴香豆、香糕、腐乳……怎么样,流口水了吧?那就快来我的家乡来尝一尝吧!保准你来了就不肯走了!添加评论(0)
120、潮汕小吃我的家乡在潮汕,这里特产丰富,这些特产当中,里面的小吃是最丰富的。
121、小吃分别有牛肉丸、笋粿、粿汁、卤鹅等等我最喜欢的是牛肉丸,但要做牛肉丸可不是那么简单哦!做牛肉丸必须先把些牛肉放在板上,把两条大约三四斤重的铁棒在牛肉块上面重重地打。
122、差不多打一小时后,牛肉就变成了肉酱了,做出丸子要肉酱放在一个桶里搅拌几下,把肉酱在手里挤出,一个圆圆的丸子就出了。
123、再把它们放在热水里泡十几分钟,牛肉丸就完成了。
124、牛肉丸有多种吃法,可以制成牛肉粿汁、也可以做汤吃、还可以做点心吃。
125、牛肉丸的味道棒极了!只要你轻轻一咬,就感觉到香脆可口。
126、牛肉丸还含有蛋白质呢!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潮汕许许多多的小吃!
127、我不知道是不是500的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128、”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129、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130、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131、除夕前几天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服;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
132、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133、家家户户还要 *** 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134、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来「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135、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136、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137、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138、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139、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140、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之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141、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142、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143、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144、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
145、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146、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147、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148、 10该内容对我有帮助分享到: *** 空间 *** 好友 *** 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0
149、秦牧先生曾写过《故乡的红头船》这篇文章来纪念他的故乡,而这个可爱的地方同时也是我的家乡——潮汕,我爱我的家乡,为家乡的一切而骄傲,我学着艾青,深情地对家乡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50、”就如秦牧先生所写的,我们家乡临近海边,是著名的侨乡,先辈们正是乘着那小小的红头船,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到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谋生、艰辛创业。
151、现在家乡已经发展起来了,人们再也不必冒着危险去海外谋生了。
152、如今的樟林古港宁静幽憩,没有了红头船的踪迹,但站在古港岸边,闭目静思,便可以感受到古港昔日的繁华之景。
153、那一艘屹立在人民公园内的巨大的红头船,寄托着家乡人对先辈的无限追思。
154、我的家乡在潮州,潮州是座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155、潮州古城的小吃,那可真是多种多样,有鸭母 *** 、鼠壳果、肠粉、牛肉丸、蚝煎、咸水果……其中,我更爱吃的还是妇孺皆知的牛肉丸。
156、谈起牛肉丸,我可是骨灰级粉丝.你别看它的样子灰不溜秋,颜色一般,但是经过两支三棱铁棒连续捶打两至三小时制成的色、香味俱全的潮州手捶牛肉丸味道鲜美,极富弹 *** ,令人回味无穷。
157、我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一家牛肉丸店吃点心,那里有 *** 牛肉丸和牛肉果条汤,十分有名。
158、我看见有一个师傅在用两支三棱铁棒反复捶打一块新鲜的牛肉直到变成肉泥挤制成丸,我饶有兴趣地问那位捶打牛肉的师傅:“手捶牛肉丸要用哪些牛肉呢?为什么潮州的手捶牛肉丸这么出名啊?”那位捶打牛肉的师傅看我这么想知道牛肉丸的来历,就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了一番:“我们潮州牛肉丸之所以出名,是由于潮汕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所以产出的牛得天独厚。
159、牛肉丸一般选用山区壮牛,取当天活宰的牛腿肉,切小块,用两支三棱铁棒连续捶打两三小时至牛肉变成肉浆,调味后手工挤制成丸。
160、潮州牛肉丸的口感筋道,极富弹 *** ,经煮不烂,装碗后汤里再调入蒜头劳和芹菜粒,味道十分鲜美,再蘸上潮汕沙茶酱,牛肉丸和口感和美味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
161、”听着师傅自豪的语气,想不到区区一粒牛肉丸竟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来我还是得好好学习,我暗暗地想道。
162、我恨不得快点吃到牛肉丸,于是让妈妈买了两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163、今天我很开心,既品尝到了牛肉丸的美味又了解了潮州的美食,收获真大呀!这就是我们潮州有名的小吃——牛肉丸。
1 *** 、欢迎你来潮州玩,我非常乐意带你品尝品尝潮州美味的牛肉丸!...
165、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我的家乡潮汕干作文
三、广东人来潮汕,难道仅为了吃美食其实它还有更吸引人的一面
说起潮汕,同学们一定对这个地方十分熟悉。在广州辽阔的土地上,潮汕人占据 *** *** 。走在路上,十个店铺当中,就有一个是潮汕老板。
在对食物要求严苛的广州,潮汕却有它牢固的地位。但除了美食之外,似乎我们对它再也说不出一二三,我们当中又有谁能够想起除了深圳外汕头也是国家的之一批经济特区呢?(历史学的好的同学请绕道)
▲3分钟看尽潮汕风光,摄于潮州。作者/郭锦鹏、陆连宇、李润宇
潮汕,许多同学都误以为是指的某个地方,其实,潮汕包括今天的潮州、汕头、揭阳三大区域。这三个地方紧密相邻,位于广州的东部,与以广州为 *** 的广府 *** 开来,形成特有的潮汕文化。
潮汕,半边被海水包围,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自古以来都是海上贸易的港口,海边资源丰富,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就为品尝这里丰富而肥沃海鲜。
但,来到这的同学可能会有点失望,街道两旁破旧的居民楼,让你对这座城市心生疑虑。但请同学细细品味,这座城市实则内在强大,每一步都藏着它过往历史的轨迹。
“省尾国角”是潮汕人对自己的一句嘲讽。潮汕三面环山,与外界形成了天然的壁障,由于这里交通不便,导致广府人与客家人都完全听不懂潮汕的方言。
幸好,这里面朝大海,从北往南依次有日本列岛、 *** 半岛、 *** 岛和南沙群岛。不远的地方还有同样与海洋接壤的邻国: *** 、泰国、 *** 、 *** 。潮汕与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密切交往的海洋世界。
▲连接汕头市区到南澳县的跨海大桥,全长11.08千米
明代,在潮州沿海 *** 的“海寇”和明末抗清志士,很多中流往南洋各地。清初实行禁海迁界期间,也有大批潮州贫民冒险出洋,往东南亚各地定居。其中大部分人沿广东、广西海岸至 *** 、 *** 等地,如泰国十八世纪吞武里王朝的国王“昭·达信”的 *** 郑镛,就是澄海华富村人,于雍正年间乘帆船往暹罗的。
▲位于曼谷市区的郑王庙,当时吞武里王朝的国王郑信下令修建的
因为地处贫瘠的山区,没有道路可通,再加 *** 集权的力量难以企及山高皇帝远的潮汕,这里一直被视为外化之地。山林茂密,野兽成群,鳄鱼在韩江出没,潮汕就成了贬嫡官员更佳的地方。唐朝诗人,韩信,就是被选中的其中一位。
被流放到潮州的韩信,一到便大施拳脚,驱鳄鱼、兴学、关心民生。虽然他在潮州只呆了短短7个月,但是对于潮州人们的影响极大。潮州人们为了纪念韩信对当地百姓做成的贡献,把韩愈祭鳄的恶溪改名韩江,把东山改名韩山,还在广济桥东建造了韩文公祠。
▲广济桥,潮州著名的文化旅游圣地,建于南宋公元1171年
潮汕地区的香火十分旺盛,境内总有不断新建的寺庙或者祠堂。
里面摆放的佛像来自各方神圣。有天地 *** ,玉皇大帝,鸿运老祖,三清祖师,东岳大帝,王母娘,财神,还有历代圣贤,忠臣,英雄等忠臣义士。
▲前来拜神的多为潮汕妇女,为她们家里外出打工的男子祈福
村村有神灵,家家有神龛。先不说迷信,单是这份仪式感,在容易丧失自我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
▲潮州祠堂里正在举行名为“闹热”的活动,图为祭品。摄影/陆连宇
*** 是普度众生、拯救苍生的神。在潮汕地区,每年正月初九是“天公圣诞”(天公”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玉皇大帝),在这天,每户人家都会备上糖和斋菜作为祭品,烧“ *** ”、“天公金”,以祈求现世平安。
而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潮汕每家每户的妇女都要祭拜灶神,用水果和饼干作为祭品,潮汕妇女对灶神很是尊敬,她们认为在厨房里摔破碗、偷吃东西、骂人说脏话都是对灶神的大不敬。
无论是什么神,在朝拜时,潮汕人都很讲求心诚,意诚,认为这样神才会听到,神明才愿给予保佑。
▲ 揭阳每到新年,就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火把节。摄影/肖运丰
▲ 揭阳中秋烧塔。摄影/肖运丰
重要节日,在家祭祀不够隆重,潮汕人民还要举办“游神庙会”。每到新年年初,就会有几个年轻的大汉把各自村镇的守护神从庙里请出,抬着老爷(即守护神)在村里各个地方 *** 一遍,每到一个地方供人们祭拜,最后送回到庙里继续供奉。
据当地人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祈求老爷保佑村民平安昌盛。
▲ 揭阳的游神赛会。图/视觉中国
出门在外闯荡的潮汕人民变得格外团结。任意一个行业,必定能够找到背后一串相互支持的同姓老板。一个企业必定有一票相互有血脉关系的周边商。在东南亚,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一个潮汕帮会,那是他们在异地 *** 的场所。
▲ 汕头小公园。摄影/二中兄
潮汕靠海,历史上属 *** 之地,又常年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在医疗状况有限的条件下,生命何其渺小。当族人的生死存亡相互 *** 在一起时,变有了同仇敌忾的强大力量。
除了地理因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宗族因素。潮汕人民因为生计远飘他乡,不管是否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都会牢记长辈的叮嘱,要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
▲李嘉诚, *** 首富,出生于潮州潮安县
在潮汕人的观念里,宗族是他们强大的靠山。旧时候,曾经因为土地纷争和客家人打起来,同一个宗族的人就会团结起来对付另一个宗族的人,正因为宗族的力量,潮汕人克服了一个个天灾 *** ,形成一种难以 *** 的个 *** 。
▲ 潮州市中山路,闹热活动中祈福拜神。摄影/陆连宇
如今,潮汕美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评。“吃”这件事上,潮汕人民一点也不马虎。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即可以吃山珍,又可以吃海鲜。物产丰富,和各种食材打交道的潮汕人对食物有得挑剔。他们讲究时令和新鲜度,尽量让食物在最新鲜的时点食用,保持食物原有的“鲜”味。
▲把一头牛的各个部位分解切片备用
白糜,是潮汕的一种白粥。虽是单纯的一碗白粥,但其配菜,却多的超乎你的想象。酸咸菜、咸菜、萝卜干、小鱼仔、腌青瓜苗、腌虾姑、橄榄、咸蛋、榄菜、咸干花生、炸花生……咸酸甜各种风味。于是,一碗潮汕白粥,犹如帝王般,拥有后宫佳丽三千服侍。
▲ 潮汕宵夜,又叫夜糜。图/《风味人间》
粿,说起这个同学们一定不陌生,无论进入哪家店,在菜单上一定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粿。
粿,用不同比例的米粉、糯米粉、麦粉、薯粉混合,加以不同的馅料,做成了各具美味的食物。
▲ 日常售卖的各种粿,选择恐惧症的敌人。摄影/耳东尘
粿汁,潮汕的美食总和“粿”离不开关系。这种粿类似我们平常吃的米粉,但是其配料的选择让人眼花缭乱。店家的门前会摆放一堆的配料任君选择。有蚝仔、牛肉、鱼丸、猪肉、猪杂、以及各类菌类蔬菜等,让你从中挑选几样加入潮汕人手工做成的米线中,一碗带有自己心意的粿汁就新鲜出炉了。
▲汕头市区的一家著名的薏米粿汁店。里面加入了薏米,具有去湿美白功效。图/ ***
在广东有句话很是流行:娶妻要娶潮汕女,嫁人莫嫁潮汕男。在潮汕,重男轻女的思想很是浓厚。一个家庭里,男主外,女主内,潮汕的男儿很早就担起了养家的重担。
这里的男儿自小就清楚,四海为家,就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们,一无既往的远离家乡,到外打拼。他们走过最近的路也许是广州深圳珠三角一带,走过最远的也跨越海外到达东南亚甚至欧洲等地。
▲ 潮汕居民的日常,图中卓府,是私人府宅。摄影/二中兄
但无论行走多远,潮汕人对海味的思念不变,对家族的思念不变,对 *** 未来的向往也不会改变。
初到汕头市区的时候,城市的面貌显得有些陈旧质朴。
也许正因为没有先天的资源优势,让潮汕人们不得已外出打拼。也正因为此,造就了潮汕人敢拼敢闯的精神,许多潮汕 *** 因此在海外创出了一片精彩天地。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