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唐卡之乡,中国唐卡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青海唐卡之乡,中国唐卡之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有哪几项
  2. 青海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3. 青海在古代是什么地方,比如宋朝,唐朝

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有哪几项

1、1,唐卡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a,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 *** 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

3、b,颜料全部采用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 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4、2,老爷山花儿会是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a,其产生于明代,内容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大通 *** 土族自治县的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浪会”活动,从最初的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

6、b,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群众 *** 自发演唱,二是有组织的赛歌活动。演唱主要以“河湟花儿”为主,各民族的歌手同台竞技,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也涉及 *** 、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

7、3,河湟剪纸留存于青海东部农业区,每逢节庆或红白喜事,用剪纸来点缀礼品,表达情感。

8、其内容和样式以传统的民间纹样为主,具有浑厚粗犷,不求精剪细刻的特点。在剪纸艺术的设色中,素有“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间绿,花簇簇”等设色要诀,使剪纸具有光明、希望、生命力等象征意义。

9、4,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产地分布较广,据史料载,明末清初是加牙藏毯的成熟期。

10、其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等。加牙藏毯品种繁多,工艺讲究,采用的是植物染料低温染色、低温洗毯,毛质不易损伤,织出来的毯子色泽艳丽、弹 *** 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11、5,湟中银铜器 *** 及鎏金技艺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品种繁多,有日用器皿,佩饰,乐器、 *** 用品等。湟中银铜器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由于受 *** 文化影响,艺人们常用“八吉祥徽”等作为装饰图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12、6,湟中民间彩绘泥塑技艺作品工艺精细,人物造型逼真,动态灵动细腻、姿态明快自然。

13、多以大型佛像雕塑为主,泥塑在继承汉藏 *** 造像艺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本土的传统 *** 和民族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4、与其它泥塑相比,湟中彩绘泥塑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鲜艳而不失庄重,形象生动地反映着每尊佛像的特征和威仪。

15、7,热贡艺术是藏传 *** 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因13世纪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

16、主要指唐卡、绘画造型艺术、藏族故事、历史诗等内容的绘塑艺术,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百年来,其从业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故有“藏画之乡”的美誉。

17、8,土族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 *** 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18、(1)其源于青海省东北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

19、(2)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其 *** 简便,原料就地可取,演出不受舞台,灯光、场地的 *** ,一盏灯一片布,一位演员就可以演出。

21、(2),演出时,艺人们都有 *** 作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把式一人能同时 *** 耍七八个影人,文场面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武场面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数百年来,相沿流传于广大农村,赢得了人民的喜爱。

22、10,青海大通桥儿沟砂罐是民间陶器 *** 工艺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3、桥儿沟红土资源丰富,为烧制砂罐提供了先天的物质条件,烧制的砂罐种类繁多,无沙眼、无裂纹、不夹生、不变形。它熬出的肉汁保持原汁原味,尤其是煎熬的中 *** 汤剂, *** *** 不变,是其他任何金属或塑料制品望尘莫及的。

24、11,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民族特点,西宁刺绣手法多采用平绣为主,还有盘绣、拉绣、网绣、锁绣等,以民间喜闻乐见和吉祥如意的图案为题材,绣制出具有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品。

2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青海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1、同仁被国家 *** 列为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有以隆务寺为 *** 的藏传 *** 寺院36座,其中隆务寺及附属吾屯上寺、吾屯下寺、年都乎寺、郭么日寺5处寺院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藏传氛围文化十分浓厚,是青海省藏族文化留存比较完整的地区。境内散布着 *** 、青铜器等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70余处,有19处古建筑及古文化遗址被列入国家、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驰名中外的“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和安多地区的藏文化中心,藏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丰富。“热贡艺术”是藏传 *** 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绘画、雕塑、堆绣等艺术精巧绝伦,具有较强的装饰 *** 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我 *** 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老神秘的藏乡“六月会”、“於菟”舞等举世无双。2004年,同仁被国家 *** 列为青海省唯一的“中 *** 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县。2006年6月,同仁县热贡文化艺术村被 *** 命名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6年国家 *** 把热贡艺术、热贡藏乡“六月会”、热贡藏戏、热贡土族“於菟”列入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为您呈现了名城、名寺、名景、名人为一体的同仁独有的旅游风景线。

三、青海在古代是什么地方,比如宋朝,唐朝

1、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东进,控制了青海全境, *** 近200年。五代十国时期,青海吐蕃部落分散,不复统一。

2、宋代,唃厮啰势力渐强,以青唐城(今西宁)为中心,在河、湟、洮地区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宗咯地方 *** ,臣属于宋。崇宁三年(1103年),宋改鄯州为西宁州,是“西宁”见于历史之始。

3、南宋理宗元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忽必烈即位初,在河州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青、甘一带吐蕃部落。

4、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羌校尉”,开始经略湟中,筑西平亭(今西宁市)。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的控制。

5、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 *** 过青海河湟地区。

因境内有国内更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唐、宋属吐蕃;元朝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朝属朵甘都司等;清朝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之始。 *** 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1、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一带活动生息。

2、秦汉时,羌人部落有150多个,每一部落有 *** ,互不统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产力低下,属原始社会形态。

3、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羌校尉”,开始经略湟中,筑西平亭(今西宁市)。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的控制。

4、四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甘青地区,后向青海境内发展,并建立了吐谷浑国。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 *** 过青海河湟地区。

5、唐“安史之乱”后,吐蕃进一步东进,控制了青海全境, *** 近200年。唐末,“嗢味”一度控制河湟地区。五代十国时期,青海吐蕃部落分散,不复统一。

6、南宋理宗元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

7、明初青海东部实行土汉官参设 *** 。

8、十六世纪初,厄鲁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为 *** 青海的民族。

9、 *** 十七年(1 *** 8年)9月5日,南京 *** 决定新建青海省,治设西宁。 *** *** (1 *** 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

11、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 *** 会宣告成立。

12、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 *** 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青海有旧、中、 *** 的古文化遗址;众多的 *** 建筑群;历代的文物古迹;动物岩画和 *** 岩画;悠扬的民歌“花儿”,奔放的藏族歌舞,抒情优美的土族民间舞蹈《安昭》、《纳顿》;民间 *** 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画“唐卡艺术”,酥油花艺术;独具特色的民间刺绣。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作为名族地域的曲种之一。传统上在秋收季节之前的农历四五六月里,举行花儿会。会期四到五天,各地举办时间不一,会场摆设擂台举办歌手大赛。当地百姓也可以登山对歌,即兴演唱,题目不限。

(1)燃灯节:藏历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一代宗 *** 喀巴在甘丹寺圆寂。后来,每年这一天,整个藏族地区每家每户都点灯纪念这位伟大的 *** 领袖。

(2)土族波波会:土族的重要节日,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举办以祈福为目的的跳神活动。

(3)圣纪节: *** 教历3月12日,相传 *** 的诞辰和逝世都在这一天,为 *** 教三大节日之一,另有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青海唐卡之乡,中国唐卡之乡-第1张图片-

(4)热贡六月会:每年农历6月17日至25日之间举行“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容 *** 、祭祀、娱神、娱人于一体,以盛大的群体舞蹈为中心。

(1)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作到色、香、味、形都与各民族的古风乡俗,边塞风情融为一体。即使是一些源自内地的食品,在青海也经过创造和改良,融入一种浓厚的高原气息。

(2)青海特色美食有手抓肉、烤串、尕面片、焜锅馍馍、羊肉汤、拉条、干板鱼、羊肠面、牛肉干等。

(3)青海人民在饮品上喜爱茶叶和青稞酒。甜点三宝有酿皮、酸奶、甜醅。

(1)战国初期河湟地区羌人首领无弋爰剑,南凉国主秃发乌孤,吐谷浑主吐谷浑、树洛干、阿豺,宋代宗咯藏族 *** 的缔造者角厮罗,明朝进士张问仁,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首领固始汗,清朝大臣杨应琚。

(2) *** 十四世名 *** (1934~),出身于青海省湟中县的藏族农民家庭。1949年中华人民 *** 国成立以后, *** 十四世曾派 *** 团到北京。与 *** 人民 *** *** 举行谈判,签订了《十七条协议》, *** 和平解放,重新回到了祖国大家庭。

(1)西汉大将、著名军事家赵充国,西汉名将霍去病,东汉名将邓训,唐朝名将黑齿常之、哥舒翰,吐蕃大将尚婢婢、论恐热,北宋武将何灌、高永年,元驸马章吉,西宁王速来蛮,歧王脱脱机,明代武将李淳、柴国柱、刘敏宽等。

(1)元朝吐蕃 *** 萨迦派领袖、语言文字学家八思加·洛哲尖赞,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佛学家土观·罗桑曲吉 *** ,清代高僧、著名藏族诗人、作家夏嘎巴·措周仁卓,清代诗人吴木式、朱向芳等。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青海唐卡之乡和中国唐卡之乡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青海 中国 卡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