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矿产之乡(世界最稀缺的矿产资源) - 之乡 -

稀有矿产之乡(世界最稀缺的矿产资源)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稀有矿产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世界最稀缺的矿产资源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稀有矿产之乡和世界最稀缺的矿产资源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卢氏官坡稀有金属矿田()
  2. 郴州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那它到底有哪些有色金属呢
  3. 山西省的矿产资源

一、卢氏官坡稀有金属矿田()

官坡稀有金属矿田位于卢氏县官坡乡。东起蔡家沟西至省界附近,长约20公里,宽约3—4公里。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共有伟晶岩脉约1000条。其中,南阳山、蔡家沟两矿床经过勘探,七里沟—百花沟经过详查。

官坡稀有金属矿田有锂、铍、铌、钽、铷、铯6种稀有金属矿产。花岗伟晶岩脉从南到北有明显差异 *** ,即有黑云母型→二云母型→白云母型→锂云母的变化特征。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属白云母型和锂云母型。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等交代作用越发育,稀有金属矿化作用越强。

稀有金属矿物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用工业矿物有锂辉石、绿柱石、铌钽铁矿、锰铌矿、锰钽矿、细晶石、锂云母、铯榴石等。

官坡稀有金属矿田为河南省最主要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

该矿田是在寻找白云母矿床过程中发现的。1956—1957年秦岭区域测量大队三分队在进行1∶20万地质测量时,发现官坡南部有白云母花岗伟晶岩分布。1960年,省地质局豫○七队对卢氏县南部含白云母伟晶岩进行踏勘,大致查明了花岗伟晶岩脉分布范围。1961年为在卢氏南部寻找铁、铜、白云母及稀有金属矿产,豫○七队丁冰等人在卢氏南部进行矿点检查和综合 *** 区域地质剖面测量,于10月份在官坡南阳山的胶泥胡同一带发现了含锂辉石的花岗伟晶岩脉。这是在该区发现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脉的开端。

1962年,豫○七队赵圣琮等对南阳山矿区开展花岗伟晶岩脉普查评价工作,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79条伟晶岩脉,并对10余条矿化较好的岩脉进行地表揭露。发现和肯定了南阳山矿区为含锂、铍、铌、钽矿物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区,显著提高了对矿床的地质意义和重要 *** 的认识。

由于当时国家急需稀有金属矿床,特别是铌钽矿床,1963年加强了对官坡南阳山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区的工作。此时,豫○七队已与豫○一队合并,豫○一队成立了五○四分队,由赵圣琮任技术负责。1963—19 *** 年夏,工作进展很快,王亨治、苏振邦等在矿区 *** 10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182条花岗伟晶岩脉。其中,含锂矿物脉49条,以含铌、钽为主的矿脉51条,扩大了矿区远景。又开展了由西部省界至狮子坪一带1∶5万地质测量。赵圣琮、金瑶等在南阳山矿区内对重点矿脉进行工作,发现稀有金属矿物达19种之多,普查工作基本完成,肯定了该区钽、铌矿的重要工业价值。当时,成为仅次于新疆阿尔泰地区的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区。同时,五○四分队还在庙台、蔡家沟一带山脚下发现含锂辉石花岗伟晶岩滚石,正在1∶5万地质测量范围之内。此时,1∶5地质测量已进展到百花沟一带,已先后发现兰草南小西沟和百花沟等花岗伟晶岩脉集中区,并正准备向庙台、蔡家沟、狮子坪一带前进。正当矿区及 *** 工作顺利进展的时候,省地质局要求立即转移到龙泉坪一带普查白云母矿,官坡稀有金属矿区及 *** 工作暂时停止,资料装箱保管。五○四分队全体职工除留个别人保管资料、处理善后外,仓促转移到龙泉坪一带工作。

稀有矿产之乡(世界最稀缺的矿产资源)-第1张图片-

1965年,根据河南省地质局和陕西地质局达成的协议,资料交给陕三队。由陕三队完成官坡一带稀有金属矿区勘探任务。1965年陕三队进入官坡南阳山矿区,1967年完成了勘探任务,提交了报告。勘探期间,成都地质学院栾世伟等人曾到矿区研究其成矿特征和矿化规律。1967年4月陕三队在蔡家沟一带发现20余条矿化脉,认为具有很好远景,从1967年4月起进行普查和勘探。1970年提交了蔡家沟矿区勘探报告。南阳山和蔡家沟两矿区的锂、铍、铌、钽、铷、铯均求有储量,整个矿田合计锂、铯达中型规模,其他为小型。1970年陕三队撤出河南省。

1967年,南阳山矿区勘探即将完成之际,成立了由冶金部投资、省冶金厅代管的卢氏官坡矿筹建处。1972年建成,命名为卢氏县钽铌矿。为日处理200吨矿石的采选联合企业。建成投产后,为满足矿山需要,应卢氏钽铌矿要求,省地质局地质四队王亨治等人在陕三队配合下,于1973—1974年间补做矿区部分工作,提交了302、303脉的详查评价报告。卢氏钽铌矿的投产解决了国家急需,但不久,因国内其他地方又找到了大型钽铌矿床,而该企业又属亏损企业,故于1978年9月停产关闭。设备和人员分别调往灵宝文峪金矿和栾川钼矿。

二、郴州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那它到底有哪些有色金属呢

郴州地处南岭山脉多金属成矿地带,矿藏富集,是享誉国内的“有色金属之乡”。全市已探明矿物达110多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1456.85亿元,有色金属探明储量630万吨,其中钨、铋、钼、微晶石墨储量居全国之一位,锡、锌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距中心城区以东10多公里的柿竹园多金属矿区,蕴藏矿物100多种,被国际地质界称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新近探明的骑田岭锡矿带,是目前国内更大的锡矿山。郴州微晶石墨占世界总储量的70%。郴州煤炭储量达11亿吨,为全国19个重点产煤地市之一,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郴州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70万千瓦,是 *** 小水电中心设在中国的唯一综合 *** 基地。

在湖南省郴州市千里山—骑田岭一带,已探明储量50万t,潜在资源量近70万t,有望突破 100万t。该锡矿带长90余km,宽80余km,总面积达7000km2以上,厚度大,含量高,是目前世界上特大型锡矿资源基地。

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钨、钼、锡、铋、铅、锌、金、银、锰、铁、铜等11种;非金属矿藏有石黑、煤、砷、硫、钾长石、莹石、硅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粘土、瓷土等13种。其中,鲁塘无定型石墨矿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被誉为“石墨之乡”。

三、山西省的矿产资源

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地处黄河流域中段。南起北纬34°34',北至北纬40°44';东起东经114°32',西至东经110°15'。分别与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和 *** 自治区为邻。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山西(别称山右);又因位于黄河以东,亦称河东;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国分晋,所以又称三晋。

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发现矿产105种,已利用的矿产67种,储量居全国之一位的矿产有煤、铝、耐火粘土、镓矿、铁钒土、沸石及建筑石料用灰岩。

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更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总资源储量2681.62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702.87万吨,占26.21%;基础储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3.54%;其余1513.99亿吨均属可研程度低的资源量(包括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种铝土矿,总资源储量为9. *** 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0.99亿吨;基础储量为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三者占铝土矿总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03%、10.84%、 *** .16%;铁矿总资源储量为38.97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4.81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为33.48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85. *** %。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从品种到储量在全国都占重要地位。现在全省发现的矿产已达百种,矿点及矿化点达30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铝、铜、钼、钛、镓、铅、锌、金、银、钻、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镁盐等49种,矿区达620处。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镓、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金红石、镁盐、芒硝的储量居全国的第二位,钾长石储量位列第三;钛铁、熔剂石灰石的储量居于第四;长石、石膏、钴、铜、锗、金的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分布广泛。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分布十分广泛,其中2000米以浅的含煤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6%;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白云岩等蕴藏量丰富,厚度大,出露面积达2.34万平方公里。

相对集中。占全省90%以上的铁矿资源储量分布在五台山区和吕梁山区;石膏均分布在北纬38°以南的太原--襄汾和潞城一带;占全省95%以上的铜矿储量集中分布在中条山区;芒硝、镁盐和盐矿全部分布在运城盐湖;锰、石墨、银、膨润土、沸石、珍珠岩等矿产分布在晋北阳高、灵丘、大同、浑源一带。

矿石工业类型较全,贫矿多富矿少。煤的种类从褐煤到无烟煤都有;耐火粘土有高铝粘土、硬质粘土、半软质粘土和软质粘土四种类型;石灰岩有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等类型。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如铁矿中富矿储量仅占6.44%,富铜矿占13.86%,高铝硅 *** 铝土矿占12. *** %,石膏、硫铁矿无Ⅰ级品矿石等。

共伴生矿多。以铝土矿为主的本溪组含矿岩系中,伴生有铌、钪、镓等稀有、 *** 金属,并与耐火粘土、铁钒土、山西式铁矿共生;在含煤地层***生有煤层气、硫铁矿、高岭岩、软质粘土;许多的内生矿产中常伴有多种组份可综合回收利用,如中条山铜矿中伴生有钴、钼、金、银、硫、灵丘县刁泉矿区为铁、铜、金、银综合矿床,小青沟一带是银、锰、铅、锌综合矿床等。

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许多重要矿床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规模较大。许多非金属矿床均适宜露天开采。

山西主要的优势矿产资源有煤炭、铝土矿、铁矿及非金属矿;煤炭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巨大,分布集中,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从气煤--无烟煤均有,著名的晋城"兰花炭"早已闻名海内外。炼焦用煤占全国的56.5%,无烟煤占全国的43.06%。离柳-乡宁优质炼焦煤、晋城-阳城优质无烟煤、大同侏罗系的优质动力煤早已被原国家计委列为我国稀缺矿种;铝土矿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优势资源,分布广且集中,仅埋深在400米以上的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截止1999年底,保有储量9. *** 亿吨,占全国的41.57%,储量位居全国之冠;其它如铜矿、铁矿、金矿及许多重要的非金属资源也都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全省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具有资源优势并在 *** 经济、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方 *** 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煤、铝土矿、铁矿、铜矿、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硅石、含钾 *** 、炼镁用白云岩、花岗岩、沸石等矿产也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媒体报到较多的山西的煤层气、金红石(钛矿)也越来越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qx100 2006-2-23中国矿产业网出处:黄河新闻网

山西被称为"煤铁之乡"、"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是山西更大的资源优势,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山西现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县、河东等六个煤田和浑源、五台、垣曲、平陆、繁峙等五个产煤地。围绕这些煤田和产地,山西已经建起大同、阳泉、西山、汾西、潞安、晋城、轩岗等七个大型矿务局和霍州中型矿务局以及东山、荫营、小峪、王坪、寨沟、固庄、南庄等八个小统配矿务局,此外还有一个全国更大的中外合资露天煤矿。山西全省各县,几乎县县有煤,所以山西的地方、乡镇煤矿多达6000多个。与山西的地下"煤海"相适应,山西煤炭工业设施已经连成一个庞大的 *** 。

山西不仅煤多,而且煤种齐全,其中炼焦煤四种,占全省煤总储量的61%,非炼焦煤四种,伴有其他化学元素的煤60余种。山西的煤质量较高,低灰、低磷、高热量是山西煤的主要特点,因此山西煤适合多种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且煤层厚、埋藏浅、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所以山西煤对外部世界的吸引力很大。山西煤已供应到全国的26个省和12个计划单列市,这就是说,山西的煤几乎辐射全国各地。同时向外出口逐步增大范围,已达亚、美、欧三大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

其它矿藏有铁、铝。铜、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膏等。铁矿储量为30.5亿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矿产资源 稀缺 稀有 世界 产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