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当归之乡新消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当归是新的好还是陈的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求“独活灵芝草 当归何首乌”的典故
1、据说,三国时期,吴国有个很有名气的民间医师叫董奉。此人具有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乐做善事,施恩从不图回报。他在庐山南麓定居后,守着 *** 山地不种田,为人治病,不收分文。病人及亲属过意不去,总要想办法表达一下感激之情。董医师就提出,病治好了,让患者在山地栽杏树:病重治愈者,种五棵;轻病治好者,栽一棵。病愈者感激不尽,积极栽植。如此多年,共栽下杏树十万多株,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杏林。从此,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到杏林中游戏,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董奉不图报酬的博大胸襟和慈善心肠,实在是那些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者所不能理解的。
2、杏林规模宏大,每年杏熟季节,硕果累累。为处理这些杏子,董奉就在杏林中建了一个粮仓,告诉人们,有想买杏子的,不必告诉我,可以以谷物换杏,只要把带来的谷子倒入粮仓,自己取回与盛谷容器相当的杏子即可。董医师每年用杏子换来许多谷子。他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谷子用来救济周围的贫苦百姓,接济来庐山旅行而断了盘缠的人。据说,每年经他救济的人在两万以上。看到这些神奇的事,人们就认定董奉是上天派来下凡的神仙,专门来救死扶伤、除危济困的。从此,“杏林”一词,也就流传衍变为中医 *** 的代名词了。
3、能否保证这种付出与收入相当的 *** 之实行,关键在于人们的自觉 *** 。当然,人的手指长短不一,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历朝历代总有那么一些投机取巧、见缝就钻的人。有人见杏林无监督者,就只放入少量谷子,而取走更多杏子。这的确是出乎董医师的意料之外的。有道是人生善念,想行善事,可感万物;人生歹意,欲行恶事,天理难容。忽然,杏林里的老虎们怒吼追赶,投机取巧者,十分害怕,急忙提着杏子顺着路旁边跑。不料,跌倒在地,杏子撒了许多。回到家里一量杏子,竟然和送去的谷子一样多。看来,只文不武,仅靠口头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配合以强制的手段。要不然,人们怎么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呢?看守杏林,保持付谷与取杏数量相当,离开虎大王,委实不可。
4、俗话说,“杏瓜梨枣,谁见谁咬”。杏子成熟时,果实累累,黄中透出紫红,甘甜中略微含酸,阵风送香,顿时令人口水满腮。有大胆者,耐不住嘴馋,又不想拿谷物换取,只想侥幸获取,于是就潜进杏林中,偷摘强取。可他万没料想,林中老虎随后一气追到家中,把其咬死。家里人知道是因为偷杏的缘故,就把偷来杏子如数送还董奉,叩头赔礼认错。于是,董奉又施展医术,使其 *** 。董奉这种做法实在可取,既惩罚了偷盗者,又不把人置于死地,给其以悔改的余地,体现了治病救人的双重意义。有人说,童医师不该去救偷盗者,让其自食恶果。如果董医师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失了他的慈善心肠和仁者的大度,也就不会成为世代传颂的董医师了。
5、如果执政者怀有董医师救民济世之公心,卫道者有看守杏林的老虎之威严,那么,整个社会就必定会春意融融和谐相处了。
二、岷县是当归之乡吗岷县当归好吗
我提供些资料,希望可以帮到您。吃当归您就吃原生态的岷县当归,我女朋友她买了一个叫农民当归哥家的原生态土当归,感觉还可以,好像真是原生态的, *** 味很足,吃的效果也不错,掌柜人不错,东西真的很好,希望您去看看。
关于岷县当归为什么更好,您看看下面的资料就知道了。
岷县当归以面积更大,品质更佳,被誉为“岷归”,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是世界当归中的上品,素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之说。岷归得其美誉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岷县当归已有2000多年的 *** 用历史,有17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早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当归种植就见著文字记载。据《三国志•姜维传》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可见,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当归就在岷县有家种了。南朝宋人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所载:“当归生陇西川谷(岷县在秦汉时称临洮,属陇西郡)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枝少、气香,名马尾当归。”据此可见,南朝刘宋时代,岷县就已经种植当归了。在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岷县当归已是极为珍贵的贡品。
当归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异名有“薜”、“山蕲”。当归得名的原因有四种:一是由于其 *** 能而得名,“当归能调气养血,使血气各有所归,故名当归”;二是当归为妇女要 *** ,引申有“思夫归来”、海外赤子或爱国人士“思国归来”之意而得名(《本草纲目》:“古人娶妻嗣续也,当归调血为要 *** ,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三国志•姜维传》“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三是因时代风俗习尚而得名。晋人崔豹《古今注》:“将离相赠,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也”。四是因地名而得名。岷县古称“当州”,是古代宕羌族居住地,唐代《新修本草》记载:“今出当州、宕州,以当州、宕州者最胜”(宋代时,宕州并于岷州)。
三、岷县是当归的地道产地和主产地
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岷县人民对当归的栽种和加工总结出的符合科学的传统栽培和加工炮制 *** ,使当归在千百年来一直保持原有的品种特 *** 和 *** 用质量,目前,当归种质没有发生变异,原有成份没有发生变化,这也成为当归栽培史上解不开的一个谜。岷县成为当归的地道产地。
当归原产于岷县,解放前年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解放后,国家对当归的发展种植和科技攻关非常重视,栽培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除云南省栽培面积较大外,其它各地由于质量与岷归相差甚远,无法与岷归竞争,面积已逐年减少,岷县及周围漳县、渭源、宕昌县成为目前甘肃当归的主产地。据统计,1994年岷县当归种植面积5万亩,2004年种植9.08万亩,占定西全市的37.5%,全省的33.8%,全国的26.3%。2004年岷县当归总产量1.6万吨,其 *** 口当归2000吨。在全国外销当归中,“岷归”销售量占90%以上,在国内市场,销售量占70%以上。
“岷归”成份复杂,含量丰富,据兰州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长时间研究证明,有挥发 *** 和水溶液 *** 物质105种。其中:
1、当归挥发油成份及含量:共有53种成份,一是根的挥发油中有37种成份,其中中 *** 挥发油19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8%,主要成份为藁苯内酯,占55.7%,比我国其他地区当归及欧洲当归含量分别高出10.7%和20.7%,比日本当归高出21倍;酚 *** 油12种,占总含量的10%,其中香荆芥酚为主要成份,占 *** .7%;酸 *** 油6种,占挥发油含量的2%。二是叶的挥发油中有16种成份。
⑵有阿魏酸、新当归内酯等18种成份,其中14种成份尚未见过报道。
⑶有水解氨基酸19种,其中缬氨酸等8种 *** 不能合成,还有羟基脯氨酸、鸟氨酸、天门冬氨酸是岷县当归所独有的,中国其它当归中不含有,胱氨酸等3种是岷县当归中含有而日本当归中不含有的。
3、含有微量元素锰、镍、钼等15种。
综上所述,当归丰富的化学成份造就了其广泛的医 *** 用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扩充冠脉、抗炎、促进非特异 *** 免疫功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保肝、利尿、抗杆菌等多种作用。
19 *** 年, *** *** 在全国农展会甘肃馆内为“岷归”题词“发扬祖国医 *** 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岷县当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2002年12月,岷县当归获原产地标记认证,这在西北乃至甘肃是之一家;2003年,岷县华兴中 *** 材有限责任公司率先通过“岷归”的绿色食品认证,并取得出口企业资格证;2004年制定了当归质量安全标准、当归生产技术标准、当归产地环境标准,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县中 *** 材生产技术指导站取得了国家 *** *** “岷县当归”证明商标,同年瑞丰 *** 业有限公司完成了当归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认定,2005年11月甘肃大得利鑫泰 *** 材有限公司在岷县西寨镇建立的500亩当归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国家食品 *** 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中心检查小组专家的现场检查,这标志着我县实施了4年的当归GAP认证工作基本通过。此次认证为我县实施中 *** 材品牌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实现了甘肃省中 *** 材GAP认证零的突破。
三、当归益气补血,你知道中国的当归之乡是哪里吗
甘肃省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特别适宜于各类 *** 材的生长,因此素有“ *** *** 乡”之称。全县共有以当归、红(黄)芪、 *** 参、贝母、柴胡、大黄、丹参等为主的 *** 用植物400多种,其中尤以当归为最,称为“岷归”,已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 *** 用价值很高,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和地区。
关于本次当归之乡新消息和当归是新的好还是陈的好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