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无味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和无味之味是成语 *** 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无味成语
1、淡而无味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2、枯燥无味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3、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4、语言无味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二、索然无味的意思
1、成语解释: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2、成语出处:明杨慎《丹铅杂录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4、成语例句: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 《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
三、形容枯燥无味的成语
1、【解释】: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2、 *** 《 *** 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蹩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3、【解释】: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4、 *** 《彷徨·伤逝》: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
5、【解释】:穷极:极端;无聊:无所依托。原指光景穷困,精神无所寄托。现也形容无事可做,非常无聊。
6、清·姬文《市声》第三十六回:却被一个穷极无聊的刘浩三,一个乡愚无知的余知化,提倡实业; *** 两途,大受影响。
7、【解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兴致将尽,玩乐快要结束。
8、叶圣陶《逃难》:李太太~,眼光回到 *** 点名册上,觉得自己写的淡铅笔字一片模糊。
9、【解释】遣:排遣。没有办法排遣。形容百无聊赖,没有办法打发日子。
10、《宋史·欧阳修传》:“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11、译文:(欧阳修)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消遣的地方,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
四、平淡无味的意思
1、平淡无味的意思质 *** 平和无味,后指平平常常。
2、平淡无味,读音为píng dàn wú wèi,汉语词汇,意思为质 *** 平和无味,后指平平常常,出自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九征一》: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成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3、近义词味同嚼蜡,汉语成语,拼音是wèi tóng jiáo là,表面意思是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出自《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同嚼蜡。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4、兴味索然,汉语成语,拼音是xìng wèi suǒ rán,意思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出自《瀛壖 *** 》: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5、鲜为人知,汉语成语,拼音:xiǎn wéi rén zhī,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出处刘玉民《 *** 动之秋》第四章:而银屏,则是鲜为人知的岳飞的女儿的名字。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后来伴着主人度过了那段漫长的鲜为人知的冷宫生活不知洒上了多少珍妃泪。
6、脍炙人口(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脍炙人口的原义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褒义。
7、诗情画意,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qíng huà yì,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出自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
五、形容没有味道的词语有哪些
1、成语释义: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2、成语释义: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3、成语释义: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4、成语释义: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5、成语释义:本指质 *** 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6、成语释义: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7、成语释义: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8、成语释义: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9、成语释义: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六、什么无味四字成语
1、只有四个:索然无味、枯燥无味、淡而无味、语言无味。
2、释义: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3、出处:近代· *** 《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5、出处:近代· *** 《 *** 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6、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7、释义: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8、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9、译文:百姓因它吃起来清淡无味,没有粮食可口,吃它的人很少。
10、释义: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11、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
12、译文:凡是能使我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都是你们的主意。名叫智穷。
13、释义: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14、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15、译文:很久之后回味起来,开始觉得甜得像糖一样。
16、释义: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17、出处: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18、译文:书读得越久,越回味无穷,觉得其中富有深意。
七、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意思
1、成语发音: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2、成语解释: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3、成语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4、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5、成语例句:这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千万不能要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