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的成语(瞪着眼睛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8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的成语,以及瞪着眼睛的成语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睁着眼睛多形容发呆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是什么成语
  2.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3.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4. 目瞪口呆,横眉瞪眼,怒目圆睁,不瞅不睬是什么成语

一、睁着眼睛多形容发呆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是什么成语

1、睁着眼睛多形容发呆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是什么成语

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若木鸡,近义)

2、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若木鸡,近义)

3、【解释】: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4、【出处】: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瞠目结舌不能对。”

5、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6、【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 *** 的样子。

7、【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之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8、【用法】描写人听见了或看见了吃惊的事情;显得一时呆了的神态。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9、【例句】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

10、睁着眼睛呆呆的看着,形容一点办法也没有是呆若木鸡、束手无策等都可以。

11、形容“态度镇静或无动于衷”成语有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处之泰然、视若等闲、泰然自若、安之若素、若无其事、漠然置之、漠不关心、置之不理、不屑一顾、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

12、成语的拼音、解释、出处、近、反义词及造句

13、(1)从容不迫→cóng róng bú pò,意思是容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出自《诗经·小雅·都人士序》。

14、造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始终从容不迫。

15、(2)处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指若无其事的样子。含褒义,形容碰到困难厄运或异常情况,毫不在乎,镇定自若。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16、造句: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从容活着悠然。

17、(3)视若等闲→shì ruò děng xián,解释为以平常的事物来看待它。

18、近义词:满不在乎、淡然置之、置若罔闻、等闲视之。

19、反义词:非同小可、刮目相看、小题大作、郑重其事、非同儿戏

20、造句:无论前途千难万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无论前面万丈深渊,我们一起视若等闲!

21、(4)泰然自若→tài rán zì ruò,解释为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22、造句:在她一生中,她常常靠摆出泰然自若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犹豫不定。

23、(5)安之若素→ān zhī ruò sù,解释为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出自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

24、造句:即使心被炸得粉碎,血如井喷,我也依然安之若素,安之若素。

25、【解释】: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26、【出自】:华而实《汉衣冠》三:“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27、【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的成语(瞪着眼睛的成语)-第1张图片-

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是:瞠目结舌。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释义:结舌:舌头不能活动。形容由于理屈词穷或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曲波《 *** 雪原》二八:“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

释义:眼睛直盯着不动,嘴张着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 *** 。

出处:《敦煌变文集》:“朱解低头亲看札;口呿目瞪忘收唇。”

释义:形容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1、我们看到他的冲突情绪,在看与不看之间打架,一种他希望观察的感觉,但他某方面,也在和自己战斗,明白自己瞪着这景象时会瞠目结舌。

2、碧空如洗,一望无垠,远远的飘来一朵白云,似苍龙出海,若凤凰浴火,待到镜头拉近,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居然有一系列的建筑立于云端之上。

3、然而,神通广大的英国媒体却找到了那名神秘女子的父母,并对他们进行了采访,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名女子的父母竟将克里称做“混球”。

4、大大的块头让他在场上十分醒目,和比他小两圈的队友搭档时,他竟然也能满场飞奔,弯腰救球、反手一击更是让观众们瞠目结舌。

5、老实巴交的锦秋老百姓一听说早就深深怀疑的 *** 渐次大白了,无不个个瞠目结舌,纷纷揎拳捋袖,切齿痛恨,吆喝着要起了他们 *** 。

三、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1、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描述是:瞠目结舌。

2、瞠目结舌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源自于《庄子·外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对于眼前的情景或者某种情况感到非常惊讶和困惑。

3、瞠是瞪大眼睛的意思,目是指眼睛,结舌则是指言语变得结巴,无法流畅地说话。合在一起,瞠目结舌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出乎意料的情况或震惊的消息时那种茫然无措、言语无力的状态。

4、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令人震惊、出乎意料或者难以理解的事情。例如,一个人在看到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可能会感到瞠目结舌。又或者,当一个国家突然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看到新闻报道的 *** 可能会感到瞠目结舌。

5、瞠目结舌这个成语源自于《庄子·外物》,它描述了一个古代人因为突然面对某个场景或者某件事情而感到十分惊讶和困惑,甚至说不出话来的情况。

6、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官员在巡视时看到一个人在河边用鱼网捕鱼,捕到了一条红色鲤鱼,这条鲤鱼巨大而奇特,身上的鳞片如同红色的宝石一般闪闪发光。当这个官员仔细看这条鲤鱼时,他发现这条鲤鱼的眼睛和嘴巴都很大,看起来非常不寻常。

7、由于这个官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很快就认出了这条鲤鱼是传说中的神鱼,于是他立即向这个捕鱼者询问这条鱼的来源和情况。然而,捕鱼者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的嘴巴和眼睛都张得很大,非常惊讶和困惑。

8、这个官员感到很奇怪,于是他开始调查这条神鱼的来源和意义,最终发现它预示着天下将发生大乱。这个故事中的捕鱼者因为突然面对这个神鱼而感到惊慌失措、目瞪口结舌,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或表达,就如同我们现在面对某些突发状况或出乎意料的情况而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

四、目瞪口呆,横眉瞪眼,怒目圆睁,不瞅不睬是什么成语

1、这些字与视觉有关。含有这些字的成语有:一眨巴眼、目瞪口呆、瞪目结舌、直眉瞪眼、目瞪舌强、目瞪口噤、目瞪神呆、目瞪口哆、目瞪口僵、瞪眼咋舌、横眉瞪眼、不瞅不睬、龙睁虎眼、睁目张须、目睁口呆、怒目睁眉、怒目圆睁、东瞧西望。

2、出处:近代·老舍《小坡的生日》四:“可惜新年也和别的日子一样,一眨巴眼儿就过去了。”

3、例句:可是这个匪徒突然一眨巴眼,大哭起来,狠狠照着自己的脸上打了响响的两个耳光子。

4、释义: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 *** 的样子。

5、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之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6、译文:吓得大王项羽吃惊而 *** ,不能动弹。

7、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8、【近义词】目定口呆、目瞪口哆、木鸡之呆、目瞪舌挢、惊惶失措、哑口无言、瞠目咋舌、呆头呆脑、目怔口呆、瞠目结舌、惊慌失措、瞪目结舌、张口结舌、呆若木鸡、目瞪口歪、目瞪口张

9、【反义词】泰然自若、神色自若、淡定自若、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10、释义:不看也不搭理。形容待人态度冷淡。

11、出处:明·苏复之《金印记·周氏回家》:“女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12、译文:女婿没有考取功名返回家乡,他的一家人对他态度十分冷淡。

13、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人态度高傲。

14、出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别饿坏了那匹马》:“我张皇地回过头来,发现是 *** 怒目圆睁的脸。然后, *** 的两巴掌便不由分说地抽在我脸上。”

15、近义词:怒目而视、戟指怒目、星眼圆睁、横眉怒目、虎目圆睁、金刚怒目

16、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如止水、慈眉善目、眉开眼笑

17、释义: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18、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19、译文:因为是在耳边说话的原因,公子很害怕,入舱的时候小心地拜访细君,细君张口结舌瞪大眼睛。

20、近义词:张目结舌、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关于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的成语和瞪着眼睛的成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成语 眼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