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非结尾的成语的问题,以及和非字的成语开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以非字结尾的成语
1、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 *** 。
2、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 *** 、根本 *** 的是非问题。
3、颠倒是非: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4、混淆是非: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5、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6、拒谏饰非: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7、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8、面目全非:非:不相似。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9、惹是生非: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10、似是而非: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11、啼笑皆非: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二、带非的成语有哪些
1、带非字的成语·以非字开头的成语·以非字结尾的成语
2、死于非命是古非今是非曲直似懂非懂
3、是是非非似是而非痛改前非啼笑皆非
4、无事生非文过饰非未可厚非习非成是
5、想入非非无 *** 议为非作歹物是人非
6、心谤腹非一表非凡以古非今狱货非宝
7、质非文是止暴禁非无可厚非播弄是非
8、长傲饰非独是独非逢恶导非腹非心谤
9、公是公非横祸非灾护过饰非见怪非怪
10、今是昔非貌是心非面是背非面是心非
11、面誉背非品貌非凡情非得已惹是生非
12、惹是招非人非草木人非物是人我是非
13、身非木石是非得失是非颠倒是非分明
14、饰非拒谏是非口舌儗非其伦饰非遂过
15、饰非文过饰非掩过饰非养过是非之心
16、顺非而泽顺过饰非说是道非说是弄非
17、说是谈非颂古非今遂非文过随声是非
18、讨是寻非为非作恶文过遂非无间是非
19、误作非为闲非闲是闲是闲非心非巷议
20、学非所用寻事生非掩过饰非言是人非
21、一表非俗用非其人用非所学造谣生非
22、招是搬非招是揽非招事惹非招是惹非
23、招是生非作歹为非非常之谋非 ***
24、非此即彼非分之财非分之想非驴非马
25、非亲非故非同儿戏非同小 *** 我族类
26、非昔是今非异人任非意相干非愚则诬
27、吠非其主改是成非狗吠非主古是今非
28、胡作非为好丹非素混淆是非积非成是
29、今非昔比口是心非今是昨非补过饰非
30、非同寻常拒谏饰非拟非其伦齐大非偶
31、搬弄是非伯玉知非答非所问大是大非
32、颠倒是非貌是情非明辨是非面目全非
33、齐大非耦人非木石惹事生非非分之念
34、积非习贯讲是说非惹事招非人非土木
35、谁是谁非似笑非笑痛悔前非众多非一
36、爱非其道超绝非凡是非之地论列是非
37、泥古非今是非自有公论是非只为多开口别有天地非人间
38、来而不往非礼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3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三、非字的成语都有什么~
1、【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 *** 。
2、【长傲饰非】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3、【答非所问】回答的内容不是人家要问的。
4、【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 *** 、根本 *** 的是非问题。
5、【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6、【独是独非】谓不采众议,凡事独断。
7、【非驴非马】《汉书•西域传下•渠犁》:“(龟兹王)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 *** ,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也。’”■,即骡,马驴杂交而生。后用“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事物。
8、【非亲非故】不是亲属也不是故旧。表示彼此过去毫无关系。
9、【非同小可】非同寻常、非同一般。
10、【非意相干】恶意相犯;无故寻衅。
11、【逢恶导非】谓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12、【狗吠非主】狗见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非其主者。语出《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13、【好丹非素】比喻有所偏爱,抱门户之见。
14、【胡作非为】不顾法纪,不讲道理,任意做坏事。
15、【积非成是】谓对错误已经习惯,反以为本该如此。
16、【积非习贯】谓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17、【闲是闲非】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
18、【今非昔比】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
19、【今是昨非】亦作“今是昔非”。现在对,而过去错了。含有悔悟之意。语出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0、【拒谏饰非】拒绝规劝,掩饰错误。
21、【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
22、【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谓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23、【貌是情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
24、【面目全非】①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②形容事物变化很大。
25、【面是背非】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26、【面是心非】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27、【明辨是非】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和非。
28、【拟非其伦】谓比拟不当。语本《礼记•曲礼下》:“拟人必於其伦。”
29、【儗非其伦】谓拿不能相 *** 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儗人必於其伦。”
30、【齐大非偶】《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后因以“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31、【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 *** 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32、【人非木石】谓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33、【人非物是】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34、【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同“塞翁失马”。
3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见“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36、【身非木石】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37、【饰非拒谏】粉饰掩盖错误,拒绝规劝。
38、【饰非遂过】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39、【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40、【是非颠倒】硬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41、【是非口舌】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 *** 。
42、【是非曲直】对的和不对的;有理和无理的。
43、【是非只为多开口】 *** 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44、【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45、【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指保守复古。
46、【是是非非】①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②指正确与错误。
47、【顺非而泽】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48、【顺过饰非】谓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
49、【说是谈非】①评说是非。②指搬弄口舌。
50、【死於非命】遭受意外灾祸而死亡。非命,横死。
51、【似是而非】《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后以“似是而非”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或难曰:神仙方书,似是而非。”
52、【颂古非今】颂扬古代的,非难现代或当代的。
53、【随声是非】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54、【遂非文过】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失。
55、【讨是寻非】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56、【啼笑皆非】既使人难受,又使人发笑。犹言哭笑不得。
57、【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
58、【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59、【痛悔前非】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
60、【未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非难。表示虽有缺点,但宜原谅。
61、【文过遂非】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62、【无 *** 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63、【无可厚非】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 、【无事生非】本来没有问题而故意制造 *** 。
65、【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
66、【习非成是】本作“习非胜是”。语本汉扬雄《法言•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谓错误成了习惯,反以为是对的。
67、【习非成俗】谓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68、【想入非非】①《楞严经》卷九:“於无尽中发宣尽 *** ,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指无 *** 四空天之一。后以“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②喻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69、【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谓暗地里反对。语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70、【心非巷议】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71、【寻事生非】寻找事端,制造 *** 。
72、【言是人非】谓言论无 *** 议,但为人不可取。
73、【掩过饰非】犹言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74、【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75、【以古非今】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
76、【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77、【招是搬非】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78、【招是惹非】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
79、【质非文是】谓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80、【众多非一】谓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四、非字结尾的成语
1、第四个字是“非”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非”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2、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 *** 。
3、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4、大是大非——属于 *** 原则 *** 的是非问题。
5、颠倒是非——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6、独是独非——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7、改是成非——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8、古是今非——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9、混淆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10、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11、拒谏饰非——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12、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13、貌是情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14、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15、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16、惹事生非——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17、是是非非——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18、似是而非——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19、啼笑皆非——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20、痛改前非——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21、未可厚非——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关于非结尾的成语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