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满意的成语(形容非常满意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0

大家好,关于很满意的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形容非常满意的成语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形容很满意的成语
  2. 满意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3. 有什么好的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很满意。
  4. 表示很满意的成语有哪些
  5. 形容非常满意的成语

一、形容很满意的成语

1、心满意足:意思: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2、称心如意:意思: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3、怡然自得:意思: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皆大欢喜:意思:人人都高兴满意。

5、如愿以偿:意思: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6、得意之作:意思: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二、满意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出处】:宋·吕祖谦《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举例造句】: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明·施耐庵《 *** 传》第三十一回

【近义词】:称心如意、正中下怀、心满愿足

【反义词】: *** 、贪心不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心情

【英文】: content;be perfectly satisfied

【拼音】: chèn xīn mǎn yì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举例造句】:等候在前头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实的一致。★叶圣陶《倪焕之》

【近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满意

三、有什么好的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很满意。

1、梦想成真[ mèng xiǎng chéng zhēn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处最强烈的渴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和潜意识,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动力。

2,如愿以偿 [ rú yuàn yǐ cháng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3、美梦成真[ měi mèng chéng zhēn ]:美梦成真意思是美好的希望变成现实。

4、心想事成[ xīn xiǎng shì chéng ]:“心想事成”一词为成语,意指“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

5、功成名就[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6、得偿所愿[dé cháng suǒ yuàn]: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7、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8、心满意足[ xīn mǎn yì zú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9、志得意满[ zhì dé yì mǎn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10、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四、表示很满意的成语有哪些

【解释】: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解释】:指志愿实现,心满意足。

【拼音】: kuài xīn mǎn yì

【解释】: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快心遂意”。

【出处】:《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临后一人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 *** 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拼音】: tuǒ tuǒ tiē tiē

【解释】:指十分合适或令人满意。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2回:“子固也把孙三儿一面安排得妥妥贴贴,所有彩云的东西一概要回,不少一件。”

【拼音】: xīn mǎn yuàn zú

【解释】: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二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心满愿足。”元·胡祗遹《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五、形容非常满意的成语

1、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2、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3、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4、称心快意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合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5、出处:《与妻书》:“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6、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7、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8、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9、趁心如意称心如意。指符合心意,满足愿望。趁,通“称”。

10、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11、出处: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 *** 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 *** 、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12、春风满面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13、出处:宋·程节斋《 *** 》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14、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 *** 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 *** 。最满意的 *** 或 *** 。

15、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虽然和咱们满州汉军隔旗,却是我之一个得意门生,他待我也实在亲热,那个人将来不可 *** 。”

16、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17、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8、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19、出处: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20、付之一叹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21、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22、各安生业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23、出处:《北史·隋炀帝纪》:“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

24、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25、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6、各得其宜指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27、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28、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29、出处: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30、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31、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32、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33、出处:《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姓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34、酣痛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同“酣畅淋漓”。

35、出处:清·魏源《夜雨行》:“仓卒不工且快意,酣痛淋漓聊一贾。”

36、吉祥如意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37、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38、出处:昆曲《十五贯》第六场:“本县民风浇薄,赌风极盛,这 *** 么,家藏户有,不足为奇。”

39、兼善天下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40、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1、皆大欢喜皆:都。人人都高兴满意。

42、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43、尽如人意尽:全;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44、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45、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46、快心满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快心遂意”。

47、快心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快心遂意”。

48、快心遂意犹言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49、两全其美美:美好。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50、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51、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52、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53、伶俐乖巧伶俐:机灵;乖巧:合人心意。形容人机警,让人满意。

54、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歌重会珍珠衫》:“却说蒋兴歌跟随 *** 做客,走了几遍,学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会。”

55、率土同庆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56、出处:唐·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57、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58、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59、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60、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61、出处:《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62、气充志骄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63、气得志满形容春风得意,心满意足的样子。

*** 、气骄志满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同“气充志骄”。

65、气满志得指志愿实现,心满意足。

66、气满志骄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同“气充志骄”。

67、器满意得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68、切理会心犹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69、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70、切理餍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

71、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72、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之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73、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74、出处: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75、遂心快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76、遂心满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77、遂心如意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78、出处:《红楼梦》第四六回:“天底下的事,未必都那么遂心如意的。”

79、天壤王郎天壤:指 *** ,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80、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81、天下一家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82、出处:《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83、恬然自足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84、出处:《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85、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86、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87、歪打正着比喻 *** 本来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却凑巧和别人的想法符合。

88、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将 *** 煎中,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想歪打正着,又是杨太医运好的时节,吃了 *** 就安稳睡了一觉。”

*** 、文理俱惬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90、出处:《旧唐书·陆扆传》:“扆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91、闲言闲语指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 、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93、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一个是萧管朋友贾清夫,一个是拳棒教师赵能武。一文一武,出入不离左右。”

94、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95、出处:明·冯惟敏《正官端正好·徐我亭归田》:“祖孙空切陈情表, *** 遥悬陟屺怀,到如今谢天谢地全恩爱。”

96、心旷神愉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同“心旷神怡”。

97、出处: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98、出处:宋·吕祖谦《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99、心满原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100、心满愿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同“心满意足”。

101、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二出:“我们得那女儿在此,真个心满愿足。”元·胡祗遹《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102、心怡神旷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同“心旷神怡”。

103、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泰和记·刘苏州席上写风情〉》:“幸青皇肯怜,故红妆相向,心怡神旷。”明·张居正《游衡岳后记》:“及登衡岳,览洞壑之幽邃,与林泉之隈隩,虑澹物轻,心怡神旷。”

104、心悦神怡犹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05、鞅鞅不乐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鞅,通“怏”。

106、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武真人》:“武真人,名元照,会稽萧山民 *** ……年稍长,议以妻邑之富人,既受币,照鞅鞅不乐。”

107、怏怏不乐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108、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109、怏怏不悦悦:愉悦,快乐。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

110、出处: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其当职之人,已怏怏不悦,不肯同心以助其谋,协力以成事。”

111、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112、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113、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114、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5、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116、意满志得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同“意得志满”。

117、出处:清·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

118、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119、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120、展眼舒眉眉眼舒展。形容称心遂意的样子。

121、出处:元·郑 *** 《王粲登楼》第三折:“几曾道展言舒眉,则被你误了人儒冠布衣。”

122、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满,自繇自主,要另立个铺排,把张家来出景,渐渐把丈人丈母放在脑后,倒象人家不是刘家的一般。”

123、出处:宋·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124、众口难调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125、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126、众怒难犯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127、出处:《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128、欲得而甘心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129、出处:戚其章《甲午战争史》第三章第二节:“敌人早就视定远、镇远为眼中钉,‘其所欲得而甘心者,亦惟定、镇二船’。”

130、这山望着那山高爬上这一卒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131、出处:清·李光庭《乡万解颐·地部》:“若这山看着那山高,畔援歆羡之词也。”

132、各安生业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133、出处:《北史·隋炀帝纪》:“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

很满意的成语(形容非常满意的成语)-第1张图片-

134、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35、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36、各得其宜指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137、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138、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139、出处: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140、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141、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142、出处:昆曲《十五贯》第六场:“本县民风浇薄,赌风极盛,这 *** 么,家藏户有,不足为奇。”

143、兼善天下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144、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5、皆大欢喜皆:都。人人都高兴满意。

146、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147、尽如人意尽:全;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148、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149、两全其美美:美好。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150、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151、率土同庆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152、出处:唐·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153、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154、出处:《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155、天下一家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156、出处:《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157、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158、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159、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160、众口难调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161、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关于很满意的成语,形容非常满意的成语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成语 满意 形容 非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