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歌曲(《渭城曲》)

牵着乌龟去散步 歌曲 6

今天给各位分享渭城朝雨浥轻尘歌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渭城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哪里
  2. “渭城朝雨抑清尘,客舍青青柳舍新”全诗及作者是谁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下一句是
  4. 渭城朝雨浥轻尘全诗

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哪里

1、出自: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5、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7、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二、“渭城朝雨抑清尘,客舍青青柳舍新”全诗及作者是谁

1、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5、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7、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8、这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9、“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10、“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11、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 *** 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12、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 *** ,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13、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 *** 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14、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 *** 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更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5、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16、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17、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18、王维是盛唐诗人的 *** ,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19、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 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20、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2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送元二使安西

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下一句是

1、这一句诗句下一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原句出自唐代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 *** 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其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更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四、渭城朝雨浥轻尘全诗

1、渭城朝雨浥轻尘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2、劝君更尽一杯酒⑷,西出阳关无故人⑸。

3、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4、⑵渭城: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朝(zhāo)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

5、⑶客舍:驿馆,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6、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故人:老朋友。

7、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8、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9、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其送行之地是渭城。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10、《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由于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浓郁深挚的感情,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唐代便被谱成歌曲演唱,成了离筵别席上的送行之歌,称为“阳关曲”。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从白居易的诗句来看,唐代应是反复唱此诗的“西出阳关无故人”。

11、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 *** 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 *** ,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 *** 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12、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 ***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渭城朝雨浥轻尘歌曲(《渭城曲》)-第1张图片-

13、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 *** 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 *** 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关心,包 *** 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仅只是属于行者的。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14、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 *** 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更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好了,关于渭城朝雨浥轻尘歌曲和《渭城曲》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渭城 歌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