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歌曲大全?傈僳族 *** 教诗歌

牵着乌龟去散步 歌曲 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怒江傈僳族歌曲大全的一些知识点,和傈僳族 *** 教诗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历史沿革
  2. 怒江傈僳族有传统三大调分别是什么
  3.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歌词
  4.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理环境
  5. 怒江傈僳族有哪三大调

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历史沿革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该地区分属越嶲、益州、永昌等郡。晋魏时期,它又分属永昌、云南、河西等郡。唐朝时期(南诏),兰坪、碧江、福贡、贡山隶属于剑川节度,而泸水则属于永昌节度。大理国时期,兰坪设置了澜沧江郡(后改名兰溪郡),归谋统府管辖,碧江、福贡、贡山则隶属于兰溪郡,泸水则归属胜乡郡。

元代,兰坪设兰州土知州,归丽江路管辖;贡山则隶属于临西县,并与碧江、福贡共同隶属于丽江路;泸水则分别隶属于云龙甸军民府和永昌府。明朝时期,兰州土知州、碧江、福贡统属丽江军民府,贡山归属于临西县的康普、叶枝土千总,仍归丽江军民府,而泸水则在怒江东岸设六库、老窝土千总,属云龙州,西岸则有登埂、鲁掌、卯照土千总和卯照土把总,归属永昌府保山县。

清朝时,兰州土知州实行改土归流,设立兰州知州,兰州、碧江、福贡归属丽江府,贡山隶属于维西厅菖蒲桶区,泸水的六库、老窝则属于云龙州,登埂、鲁掌、卯照等地则归属永昌府保山县。辛亥 *** 后,云南“怒俅殖边总队”成立多个殖边公署,管理区域有所调整。 *** 时期,这些公署逐渐改为行政公署,并最终在1950年至1957年间,划归丽江专区和保山专区,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包括现在的4县和1自治县。

1956年,贡山县改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57年,自治州行政区划进一步调整。1961年,中国 *** 收回片马,成立了片马乡。1973年,自治州 *** *** 会迁至泸水县六库区。1986年和1987年,撤销了一些县的建制,设立了新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至2000年,根据人口普查,怒江州人口分布于4个县和2个自治县,以及多个乡镇和民族乡。2004年,泸水县的人民 *** 驻地进行了迁移。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怒江州北接 *** 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全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 *** .2%,其中傈僳族占51.6%。辖泸水、福贡两个县和兰坪、贡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州 *** 驻泸水县六库镇。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全 *** 族族别成份最多和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二、怒江傈僳族有传统三大调分别是什么

傈僳族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三种独特的调式,分别是“摆时”、“优叶”和“木刮”。这些调式构成了傈僳族民歌的基础,而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

这种调式通常是由年轻男女在山间对唱,内容涉及爱情和生产劳动。其歌词结构以七字一句为特色,每四句构成一段。摆时的曲调在反复演唱时,句首和句尾保持基本不变,而句中的旋律则会根据歌词的节奏和演唱的情感进行变化。在集体合唱时,每段由一人领唱前两句,其他人则和唱第三句和结束的短句。

在傈僳语中,“木刮”原指所有的歌曲和调式,但现在它专指叙事 *** 的古歌。属于木刮类的歌曲和调式,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和“其奔木刮”(三弦调),通常会根据内容冠以特定的名称。木刮主要用于演唱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通常在民族节日、 *** 等重要场合演唱。这类曲调朴实、深沉,带有苍凉和古老的风味。

优叶主要在福贡县的傈僳族村寨中流传。根据歌唱的内容和形式,优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中老年人围坐在火塘边,在饮酒的同时对唱。这类歌曲主要回顾过去的悲伤和苦难,其曲调低沉、速度缓慢,旋律平稳。

怒江傈僳族歌曲大全?傈僳族基督教诗歌-第1张图片-

三、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歌词

1、林北星的《我是云南怒江的》,完整歌词:

2、我是云南的梗和之前爆火的山东菏泽曹县666是差不多意思的一个梗,这个梗就是云南的推广大使说出来的话。这个梗来自于一位云南怒江的精神小伙拍摄的 *** ,不仅说的词非常的魔 *** ,搭配上魔 *** 的bgm更是很好的宣传了云南。很多小伙伴对云南的方言非常的好奇,网友纷纷表示云南队怒拿一分。

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理环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国 *** 带山地季风气候区,以其独特的立体气候而闻名。这里的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总降水量大约为286亿立方米,加上青藏高原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过境水,总径流量达到873亿立方米。州内的地理形势呈现南北走向,从担当力卡山、独龙江,到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和云岭,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

州内的海拔高度差异显著,更高点嘎娃嘎普位于高黎贡山,海拔5128米,而更低点则位于怒江河谷,海拔仅738米。这种显著的海拔差导致热量条件在各地有显著变化。低热河谷区(海拔14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在16.8°C至20.1°C,最热月可达21.7°C至24.7°C,最冷月则为11.1°C至13.6°C,年极端更低气温范围为-28°C至3.7°C,积温在5530°C至5019°C之间。中高山区(1800至2300米)的年平均温度为15.1°C至11.1°C,最热月19.3°C至17.8°C,最冷月9.1°C至3.2°C,极端更低气温在-2.8°C至10.2°C,积温为5019°C至3223°C。而海拔2300米以上的高山区,年平均温度低于11.0°C,最热月17.8°C以上,更低气温则在31°C以下,极端更低气温可达-10.2°C以下,积温低于3223°C,是全州气温更低,热量最匮乏的区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怒江州北接 *** 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全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 *** .2%,其中傈僳族占51.6%。辖泸水、福贡两个县和兰坪、贡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州 *** 驻泸水县六库镇。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全 *** 族族别成份最多和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五、怒江傈僳族有哪三大调

1、傈僳族民歌历史悠久,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2、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

3、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

4、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 *** 等时间和场合歌唱。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

5、木刮一般由中老年男子分为两方,盘腿围坐火塘边,各以男、女身份一问一答对唱。对唱时双方都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领唱者唱一句,伴唱者和一句,吟唱中以酒助兴,边饮边歌。木刮对唱还具有竞赛的特点,若双方领唱者均为对歌能手,对歌往往持续几天几夜。

6、优叶主要流传于福贡县傈僳族村寨,按歌唱内容及形式分为两类:

7、一类由中老年人围坐火塘边一面饮酒一面对唱,主要内容是追述旧时的悲伤、苦难,曲调低沉、速度徐缓、旋律平稳。

8、另一类曲调轻松、活泼,是青年男女传情表意的主要方式,可男女对唱,也可在同 *** 间对唱。之一类优叶现已较少传唱,第二类优叶至今仍广为流传。优叶常见曲目有《打猎歌》、《悄悄话》、《砍柴歌》等。

9、莫广为傈僳语,译为“古老的歌”或“古老的调子”,大多由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来演唱,歌曲主要讲述了家谱、生产生活等内容。这些“调”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物特征和故事情节,有诗歌的韵味,其特征是词和曲调有机地完美结合,非常容易记忆与演唱。

10、莫广的开头有一句固定的唱词,译为根基,这一句是讲傈僳族 *** 辟地的“猿猴创世”,演唱莫广之前都要以这个为引子,唱完引子再演唱所要演唱的内容。演唱莫广的时间、地点一般都是节假日里宴饮喝酒的时候,边饮酒边歌唱。演唱形式有一领众合式和对唱式。

11、木刮 *** 曲目有《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 *** 调》等。

12、摆时 *** 曲目有《竹弦歌》《忆苦歌》《 *** 泪》等。

13、优叶常见曲目有《打猎歌》《悄悄话》《砍柴歌》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傈僳族 怒江 *** 教 诗歌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