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音乐之乡18集,音乐之乡是哪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欧洲16世纪到18世纪有那些著名的音乐家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 *** 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 *** *** ,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 *** 年代里,依然坚守“ *** 、平等”的 *** 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 *** 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 *** 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 *** 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兰。 *** 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 *** 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 *** 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之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无时不冲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中离开。终生未婚。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莫扎特(Mozhate, Wolfgang A *** deus Mozart, 1756--1791)
奥地利古典派作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其父在宫廷拉小提琴,又是作曲兼有理论著作,发现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并进行早期培养。其姐比他大五岁,在 *** 教育下弹钢琴时,他在一旁专心聆听。而产生兴趣。他特别喜欢弹 *** ,凡听过的旋律都能背诵。四岁开始跟 *** 学弹钢琴,技巧复杂,难度很大的协奏曲他一练就会,而且只练过一次的作品都能背下来。一首小曲只要练二三十分钟,便能准确无误而完美地弹奏。虽没学过,但他拿到乐谱就能分析出旋律与和声关系的原理。五岁时,他便自己创作各种小曲,由其父记录下来,其作品和声与旋律的关系一点不差,而且具有名家风格。一次他在写曲子, *** 向他:“在写什么?”他一本正经地回答:“在写钢琴协奏曲。” *** 拿来看满纸涂鸦,但仔细一看曲子不仅符合创作规律与要求,并且运用了很深的演奏技巧。6岁时,开始练习小型提琴,竟能与大人一起演奏三重奏。 *** 能一口气拉完6首曲子。1762年, *** 带着6岁的他与11岁的姐姐来到慕尼黑演出成功,同年9月又到维也纳,充分发挥了他超人的才华。7岁时,到德国南方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3年后,10岁时才回到萨尔茨堡,轰动了欧洲。被称赞为“神童”。大主教认为他作为演奏家是令人叹服的,而说他有作曲家的才能是不可信的。就让他一周内写出一部清唱剧来,他果真如期交出了一部一百零八页的大型清唱剧,大主教被他惊人的才华所折服。1773年任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因不甘忍受屈辱的仆从地位,于1781年愤然辞职,定居维也纳专事创作。后因生活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邪。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后期作品,即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后宫诱逃》等。共写了20余部都很著名的歌剧。写了50部交响曲,其中以欢乐而明快的《bE大调交响曲》、深沉而有力的《g小调交响曲》及宏伟而壮丽的《C大调交响曲》即朱皮特交响曲等三部交响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有小夜曲十余部、嬉游曲二十余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及一些奏鸣曲、屋内乐曲也是久负盛名,屡演不衰的传世佳作。成为维也纳古典派的主要 *** 。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 *** 的教导下学习音乐。从1762年起,在 *** 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 *** 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这段不稳定的雇佣关系终于在1781年结束,他毅然决定 *** 自主,前往维也纳定居,走上艰难的 *** 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 *** 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仅35岁。
莫扎特的主要 *** 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音乐史书上称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 *** 的理想,而且更进了一步。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 *** 。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 *** 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 *** 冲突和 *** 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 *** 化,在音乐的 *** 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 *** 剧艺术的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业绩。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之一位 *** 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海顿的 *** 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个厨娘,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庭乐师。此后,海顿生活 *** ,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 *** 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 *** 。�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海顿的 *** 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 *** 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关怀青年音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并且尊称他为“我们的 *** ”。�
海顿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他的音乐就象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歌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歌剧、神剧、清唱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内乐作品。他最有 *** *** 的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顿晚年两次访问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创作了《伦敦交响曲》。海顿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 *** 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 *** 的表现。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看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弗利得利克·肖邦(1810一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 *** 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 *** 。 *** 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之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他举行了之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 *** 沙皇 *** 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肖邦一枚钻石戒指。肖邦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些经历,和他此后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 *** ,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郑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 *** 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 *** 、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 *** ,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 *** 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 *** 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十九世纪上半叶波兰进步的、民族的浪漫主义文艺,对这个斗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 *** ,要有热爱人民和 *** 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 *** ,民族 *** ,最后还是民族 *** ......正象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他一再嘱咐肖邦,要"为了人民,通过人民!"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也对肖邦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 *** 、民族 *** 。"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 *** 。它不仅打击了欧洲 *** "神圣同盟"的封建 *** ,也对欧洲各国的 *** 起了推动作用。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他们不顾 *** 当局的 *** 、 *** ,酝酿着新的 *** 。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写道:“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他写道:"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十七世纪的波兰围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他曾击败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复了祖国的疆土,并将土耳其人逐出维也纳和匈牙利,名震欧洲。)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送别的友人以这样的话语叮咛着即将离去的肖邦: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流浪,愿你永不将祖国遗忘,绝不停止对祖国的热爱,以一颗温暖、忠诚的心脏。"
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
“你的才能从我们的国土中生长,愿它到处充分发扬,......通过你乐艺的音响,通过我们的玛祖别克、克拉可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显示你祖国的荣光。”
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
肖邦离国几周以后,华沙就爆发了 *** ,并获得了成功。据说肖邦听到华沙 *** 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曾拟回国,是他的挚友梯图士苦功他不要回去。当梯图士出发回国参加 *** 后,肖曾雇了一辆驿车追赶,准备和他一起回国,结果因未能赶上而返回维也纳。这时,肖郑在给华沙的友人马图申斯基的信中写道:"为什么我不能相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830年11月的华沙 *** ,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赶跑了 *** 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 *** 。波兰人民的这一英雄业绩,震撼了整个欧洲,是欧洲 *** 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可是,在取得胜利后不到一年,就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使 *** 的成果被断送。 *** 侵略军又重新攻陷了华沙,华沙 *** 被 *** 下去了。又是在一个寒风萧瑟的日子,肖邦在去巴黎的旅途中,听到了华沙重新陷落的消息。这时,他义愤填膺、悲痛欲绝。在写给梯图士的信中,他表示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啊,上帝啊,你是存在的!存在而不给他们报应!你不管莫斯科佬的罪行,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莫斯科佬!我可怜的 *** !我高尚的 *** ,可能他在挨饿,他也没有钱给母亲买面包! *** 也许遭受放肆的莫斯科败类的狂暴 *** !帕斯凯维奇(帕斯凯维奇是攻陷华沙的 *** 统帅。),这条莫墓列夫的母狗,占领了欧洲那些头等君主国的驻节地!?莫斯科佬将成为世界的统洽者?......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佬都不能杀啊!"尽管肖邦的 *** 一再劝告他不要抛弃 *** "国籍"(当时 *** *** 下的波兰居民均属" *** 籍"),可是肖邦在维也纳始终不去把他的 *** *** 延期,而甘愿放弃" *** 籍",当一名"无国籍"的波兰 *** 者。同时,肖邦在维也纳也没有动用 *** 占领华沙的 *** 头子康斯坦丁大公写给 *** 驻维也纳大使的介绍信,从此和 *** *** 者彻底划清了界限。以华沙 *** 为标志的波兰民族 *** 运动,好比是一所爱国主义的大学校,造就了无数波兰的民族战士,也哺育了一批波兰的民族艾艺家。刚离开华沙时,二十岁的肖邦还相当幼稚,可是,华沙 *** 以后的.二十一岁的肖邦,已被祖国的灾难磨练得坚强起来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也变得更强烈了。
1831年肖邦到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王朝 *** 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 *** 着社会的一切。法国的 *** ,经济、文化中心——巴黎,尽管在文化艺术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成为全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可是,正如肖邦在巴黎时所说的:"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有最下等的卑污,有最伟大的慈悲、有更大的罪恶;每一个行动和言语都和 *** 有关;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使你在这个天堂里成为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谁也不过问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不可。"1833年初,肖邦在给多·泽瓦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我已经进入最上层的社会,与大使、公爵、部长交往,......因为据说高尚的趣味是从这里出发的;假如有人在英国或奥地利 *** 听过你,你马上就有更大的才能了;假使沃德蒙公爵夫人庇沪你,你马上就弹奏得更好。"由此可见,肖邦在巴黎尽管假快打开了局面、获得了成功,但他是不满意的。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 *** 之恨的 *** 者那痛苦的心灵。1832年底,他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的优美艺术部长:"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这是我向阁 *** 自我介绍所能使用的全部头衔——恭顺地向您请求把音乐学院大厅供他一月 *** 举行音乐会用......"。这封信清楚地表明了肖邦在巴黎的身分和他的心情。和上层人物交往,日益使他感受到"假发所掩盖的是巨大的空虚。"唯有和波兰侨胞在一起,他才感到亲切。他热情无私地帮助 *** 的波兰同胞,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谈、回忆,并为他们不知疲倦地演奏。1836年,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是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的小提琴家里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时,肖邦积极地为他进行筹备,唯一的要求是要他为波兰侨民开一场音乐会。最初里平斯基表示同意,后来却又拒绝了,因为他不久要去 *** 演出,如果他在巴黎为波兰侨民演奏,会引起 *** 人的反感。这佯的"理由"激怒了肖邦,他愤然断绝了与里平斯基的友谊。1837年, *** 驻法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 *** 。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道:"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 *** ,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 *** 者在一起的。"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给了北方的暴君一记响亮的耳光。从这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肖邦没有辜负亲友和老师的期望和嘱咐,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祖国的心。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娱乐变成了 *** ,这里金子. *** 和 *** 是混在一起的"。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 *** *** 和社会 *** 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系。1831年华沙 *** 失败后, *** 国外的波兰人有几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国,大多是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从 *** 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保守派和 *** 派。保守派倾向于君主立宪制,而并不热心于社会 *** ; *** 派则主张立即解放农民,反对 *** *** 。对于在巴黎的波兰 *** 派人士,肖邦一个也不认识。从思想观点上看,肖邦更多地倾同于保守派。所以,对于1830年和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 *** *** ,肖邦表现得相当冷淡。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阶级局限 *** 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1835年,他曾去德国的卡尔士巴德与父母短暂地相会过一次。同年在德累斯顿认识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儿玛丽亚,和她发生了恋爱。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贵族,只是"一个音乐家",不门当户对,而遭到玛利亚 *** 的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他们就 *** 了,一直到1847年才决裂分手。肖邦经常和 *** 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交往,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等。这些文艺家们尽管各人的风格、个 *** 往往不一致,但他们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所启发,这对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慰籍。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过的岁月,仍然充满难以排遣的孤寂感。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感受,始终使他悲郁不已。从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经常患病,身体相当衰弱。举行公开的音乐会,尽管可以带来金钱和荣誉,肖邦却并不喜欢。他更大的愉快还是和波兰同胞在一起。他说:"就象不能拒绝给病人服 *** 一样,我从不拒绝给密茨凯维文和诺尔维德弹琴,无论他们当中哪一个人来,我都会坐下来弹琴,有时始终连一句话也不说。我的音乐不止一次引起他们流泪,这眼泪难道不是民族艺术家更高的十字架(意即报酬)吗?"184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是否仍然会回祖国呢?!或者是完全疯狂了?!我并不替密茨凯维文和索邦斯基担心——这是一些坚强的脑袋,这些脑袋再经过几次 *** 侨居的生活也不会失去理智和力量。"从这些话中间可以看 *** 邦作为一个"自愿的 *** *** 者"在异国的苦楚。但是,他宁愿蒙受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兰去当异族 *** 下的"顺民"。
1848年,他应邀去英国和苏格兰访问演出,尽管受到热烈欢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国人评价什么都用英磅,他们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它是奢多品。"他在英国时这样写道:"在我心里,已经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觉得忧愁,可是我 *** 自己,......我感得到一种沉闷的苦痛,......我早已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了。我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我简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着,耐 *** 地等待着自己的完结。"肖邦的最后几年就这样完成了他个人悲剧的终结。可是,对于祖国,对于未来的祖国复兴,肖邦始终念念不忘。1846年波兰爆发了克拉科夫 *** ,失败后,加里西亚又发生了农民 *** 。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热情,他在信中欢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进行得极好";"加里西亚的农民给沃伦和波多尔农民做出了榜样;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兰将是一个强盛、美好的波兰,总之,波兰。"1848年3月,波兹南公国 *** ,4月即遭到普鲁士的 *** 。肖邦对此也表示了极大的惋惜:"我......知道了关于波兹南公国全部可怕的消息。除了不幸,就是不幸。我已经万念俱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祖国未来的热情憧憬,体现了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热爱使肖邦说出了他的遗愿:"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把我的遗
二、乡村音乐的定义是什么
1、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受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最早的乡村音乐是传统的山区音乐(Hillbilly Music),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 *** ,与城市里的伤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带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山区音乐的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 *** *** 为题材,演唱通常以独唱为主,有时也加入伴唱,伴奏乐器以提琴、班卓琴、吉他等(5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的乡村音乐乐队里没有鼓)为 *** 。演出场所主要在家里、教堂和乡村集市,有时也参加地区 *** 巡回演出。它与大城市的文化生活相隔离,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
2、20世纪20年代,有些电台为了迎合农村听众的口味,开始播放山区音乐,如芝加哥的"民族谷仓舞"(National Barn Dance)节目(1 *** 4),纳什维尔的"老式大剧院"(Grand old Opry)节目(1 *** 5)等,很受欢迎。这种做法鼓励了山区音乐的乐师去电台录音,也激发了唱片公司去各地发现人才、录制唱片。从此,山区音乐开始汇入美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并涌现出最早的一批乡村歌手,如吉米·罗杰斯和"卡特家族"演唱组。
3、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 *** 7~1933)融合了布鲁斯、白人山区歌谣(Yodels)以及民谣(Folk)等多种音乐风格,被认为是乡村音乐的开创者,并冠以"乡村音乐之王"的称号。他的歌唱从容、悠然,并且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真假声来回转换的山区民间唱法:"蓝色的约得尔唱法"(blue yodel)。虽然他一生饱受肺病的折磨,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过对乡村音乐的执著。从1 *** 9年,到1933年罗杰斯共录制了一百一十首歌曲,1933年5月26日,在刚录完音的两天后正值盛年的吉米·罗杰斯因病情恶化而去世。
4、"卡特家族"(The Carter family,由Alvin Carter, *** 1~1960,和他的妻子、弟媳妇三人组成)以一种安逸、谐和的曲风和着眼于家园、上帝和 *** 等题材而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对于像"卡特家族"这样的艺人,演唱只是一种业余的谋生方式。但是在乡村音乐的初始阶段,他们的确为乡村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早期乡村音乐留下了宝贵的录音资料。
5、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东南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唱片销量急剧下降,乡村音乐只能通过大量的广播节目而维持它的听众。此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原来的演唱组逐渐被个人演唱所替代。如罗伊·阿卡夫(Roy Acuff)、简尼·奥崔(Gene Autry)等人成了这时的焦点人物。在这种背景下,来自德克萨斯的鲍勃·韦尔斯(Bob Wills)在乡村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牛仔歌曲(一种来自乡间的浪漫情歌)和摇摆乐的成分,创造了一种类似"大乐队"阵容的西部摇摆(Westen Swing)风格。1933年,鲍勃·韦尔斯将这种 *** 了舞蹈节奏、提琴音色、大乐队阵容、爵士唱法和架子鼓、失真吉它的新型风格成功地推向了市场,从而使其获得了"西部摇摆之王"的称号。
6、20世纪40年代,在肯塔基州的山区还出现了乡村音乐的另一个分支,叫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它在乡村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古老的玉米脱粒晚会上的班卓音乐和提琴音乐,以及南部山区的叙事歌曲等因素发展而成。
7、蓝草音乐的演唱一般都是多声部的,除主旋律声部外,往往还在上方用假声叠置一个和声声部,有时还在主旋律下方加上一两个低音声部。它的伴奏乐器以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有时还采用曼陀林、低音提琴等民间乐器,传统乡村音乐没有架子鼓的特点也在蓝草音乐中得到了保留。蓝草音乐的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每分钟160-330拍左右。
8、蓝草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爵士乐的影响,常在器乐段落 *** 现比较华丽的即兴独奏。70年代,当其他乡村音乐普遍采用电声乐器时,他们仍采用传统乐器演奏。著名的蓝草音乐家和乐队有:比尔·蒙鲁(Bill Monroe,1911~)领导的"蓝草男孩"(Bluegrass Boys)乐队、奥斯本兄弟(O *** orne Brothers)、"约翰逊山脉男孩"(The Johnson Mountain Boys)、"纳什维尔蓝草乐队"(The Nashville Bluegrass Band)等。
9、20世纪50年代,纳什维尔成了乡村音乐的 *** ,著名的乡村音乐家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因此,"纳什维尔之声"(Nashville Sound)也成了乡村音乐的代名词。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乡村音乐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总的来说,它仍是一个地区 *** 的乐种。由于战争的缘故加速了人口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特别是很多南方农村青年,移居到北部和东西部城市。于是,乡村音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流行音乐形式,并被正式称为乡村音乐(在此之前乡村音乐一直没有具体的命名),有时也叫做乡村和西部音乐(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11、很多乡村音乐家对于把乡村音乐带出南部或中西部都作出了贡献,其中贡献更大的是汉克·威廉姆斯。
12、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1 *** 3~1953),1 *** 3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风格上,他既不像东南部的和声风格,也不接近西部流行的西部摇摆风格,他创造了一种抑郁的但却坚定的唱法。汉克·威廉姆斯40年代在乡村音乐界的地位,就如同20年代的吉米·罗杰斯,甚至还要高。
13、威廉姆斯1946年开始出唱片,他推出了一系列冲击流行音乐市场的歌曲,如《相思布鲁斯》(Lovesick Blues)、《今晚不要流泪》(There will be no teardrops tonight)、《你的欺骗之心》(Yo *** cheatin' heart)以及《你又赢了》(You win again)等,其中最有名的 *** 作品《什锦菜》(Jambalaya,例12)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威廉姆斯还在他的音乐中保留了一定的旧式 *** 成分, *** 了一些有力的传统福音歌曲。
14、1953年元旦,威廉姆斯由于 *** 过量死在他汽车的后座上。与他同时代的乡村歌手们几乎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在乡村歌集中的作品也许比任何人都要多。
15、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社会的繁荣使得乡村音乐得到了飞速发展。如:此时的"老式大剧院"广播节目拥有了一千万听众,"民族谷仓舞"节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纳什维尔之声"也随即开始遍布全国。
16、20世纪60年代是乡村音乐史上最辉煌的十年,这一时期出现了像乔治·琼斯(George Jones)、约翰尼·卡什(Johny Cash)、帕特兹·克琳(Patsy Cline)等 *** 的乡村音乐家。但是由于乡村音乐的普及,使纳什维尔的乡村音乐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如加利福尼亚的贝克斯菲尔德(Backsfield)和德克萨斯的奥斯汀(Austin)等地,也因出现了著名歌手而成为日后乡村音乐中心之一。到了70年代,乡村音乐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因此一场"叛逆运动"改变了乡村音乐的传统模式。原来由 *** 人挑选歌曲以及安排曲目的 *** 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自己选择歌曲,自己 *** ,以此来体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维护自己的出版权力。威廉·奈尔逊(Willie Nelson)领导了这场"叛逆运动"。
17、1968年,纳什维尔地区的 *** 人们对奈尔逊那种新鲜的个人化音乐采取了强烈的排斥态度,因此威廉·奈尔逊离开了纳什维尔,来到了德克萨斯的奥斯汀。在那里他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并吸引了一批有着同样爱好的年轻人。他们那种纯朴的、根源化的风格加上个 *** 化的表现方式,使乡村音乐呈现出了更加复杂的局面。
18、当一个个新的概念融合到一起的时侯,一个争论因此而生了,"到底什么是乡村音乐?"
19、著名乡村歌手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乡村音乐就是乡下人买的一切音乐。"一句简单地回答完美的解释了全体乡村音乐家的心声,即:什么是乡村音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乡村听众感受到不同的、既新鲜又熟悉的乡村生 *** 验。
20、鉴于乡村音乐的复杂局面,下面列举三种不同风格的乡村音乐形式,以供参考。
21、乡村布鲁斯,即乡村音乐与布鲁斯音乐的结合。 *** 人物有查理·里奇(Charlie Rich)、罗伊·罗杰斯(Roy Rogers)等。
22、流行乡村音乐,即在乡村音乐中融入较多的流行音乐成分,使其更易被人接受和喜爱。 *** 人物有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瑞芭·麦克英特尔(Reba McIntire)等。
23、乡村摇滚,即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结合(详见摇滚乐部分)。
24、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乡村音乐经过不断地发展,呈现出了远比山区音乐复杂的局面,各种风格的融合更是促进了乡村音乐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以后,乡村音乐体现出了更加活跃的气氛,因此从风格上更是难以归类。但是作为美国的"民族流行音乐",它保留了山区音乐中的传统风格,如: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 *** 以及较浓的乡土气息;演唱中使用较多的鼻音,有时还使用滑音等各种演唱技巧;伴奏以传统的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乡村音乐正是以这些鲜明的个 *** ,使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下面,介绍几位在商业上取得较大成绩的乡村歌手。
25、约翰·丹佛,1943年12月31日出生于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从小喜爱音乐,8岁时祖母送他一把吉他,开始学习音乐。年轻时,他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1971年他放弃学业,一心从事乡村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当年,以演唱歌颂弗吉尼亚山区美丽风光的《乡村之路》(country Road,例13)一举成名。1972年以一曲《高高的洛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进入电视屏幕,成为 *** "午夜特别节目"的主持人。
26、丹佛熟悉农村生活,热爱大自然,他创作的歌曲大都是赞美大自然和歌颂人类的友爱和美好的感情。因其曲调简朴、优美,内容清新向上,歌词富有诗意和哲理,使他在罗拉多州一带享有"桂冠诗人"的美名。他的吉他弹唱在世界上更是享有盛名。
27、1997年10月,丹佛在驾驶自己的私人飞机时不幸失事,终年54岁。
28、约翰·丹佛的 *** 作品有:《乡村之路》(Country Road,1971)、《高高的洛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1972)、《安妮之歌》(Annie's song,1974)、《阳光洒在我肩上》(Sunshine on my shoulders,1974)等。
29、肯尼·罗杰斯,1938年8月21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在上高中时,他便学会了吉他和小提琴,并在一支叫"学者"(The scholars)的山区摇滚乐队里演奏。1966年,他自己组建了一支名?quot;首版"(First Edition)的乐队,1972年乐队解散。1976年,罗杰斯从偏向"嬉皮式"的风格走向平稳的乡村音乐道路,成为一名乡村音乐的改良者。他将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乡村音乐之中,使两者得到完美的结合。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间,罗杰斯一直忙于慈善事业、音乐会、电视节目、 *** 、摄影和他的快餐连锁店等事务。
30、肯尼·罗杰斯的嗓音浑厚,表情洒脱,他爱唱节奏轻快 *** 、略带叙述 *** 的歌曲,有时还将乡村音乐和城市温和摇滚融合在一起。 *** 作品有:《露西尔》(Lucille,1977)、《女士》(Lady,1980)、《疯狂》(Crazy,1983,例14)等。
31、乔治·斯雀特于1952年5月18日出生于德克萨斯州的普迪特(Poteet),是80年代最有影响的乡村歌手之一。
32、斯雀特从小在 *** 的牧场里长大,有时帮 *** 做些传篱笆、放 *** 等工作。十几岁时,他就开始玩音乐。1971年,斯雀特应征入伍,1973年驻扎在夏威夷。基地司令员想建立一支 *** 乡村乐队,这件事吸引了斯雀特,他买了一把便宜的吉他,开始模仿汉克·威廉姆斯的唱片,并给乐队起了个名字叫"浪漫乡村乐队"(Rambling Country),常在营地外进行演出。
33、1975年他回到家乡,为了满足 *** 的期望,进了"西南德克萨斯州综合大?quot;(Sounthwest Tesxas university),在攻读农学学位的同时,他组织了一支乐队。1979年,他在MCA唱片公司录制了他的之一张专辑。此后,斯雀特长期占据排榜上的高位,将近30次荣登榜首。到了90年代,许多歌手(包括加思·布鲁克斯)都把他当作榜样。斯雀特不愿露面,比其他著名歌手接受采访要少得多,但在19 *** 年,他参加了 *** 《纯乡村》(P *** e Country)的演出,这部 *** 中的四首歌曲上榜,使斯雀特站到了乡村乐坛的前列。
34、斯雀特成了乡村音乐中的焦点人物。他的事业仍在不断地发展,但他现在每年只花半年的时间去录制唱片和巡回演出,而其余的时间他则隐居在德克萨斯的蚁纾�锫怼⑴郎健⒑图胰斯捕让篮檬惫狻?
35、文斯·基尔,1957年4月12日出生于奥克拉荷马州的诺曼(Nor *** n),原名文斯·格兰特·基尔(Vince Grant Gill)。他的 *** 是一名联邦法官,会弹班卓琴。基尔10岁开始学习吉他,上中学时就参加过当地一支叫"山雾"(Mountain Smoke)的乡村摇滚乐队。中学毕业后,他得到高尔夫运动员奖学金,到肯德基州的 *** 斯维尔(Louisville)上大学,很快便参加了一支叫"南方联盟"的乐队。此时他除了会弹奏吉他外,还会演奏曼陀林、小提琴和班卓琴。
36、1979年,基尔来到纳什维尔并很快的成了音乐节上的红人。1984年,他的歌曲之一次进入乡村歌曲排行榜前40名。此后,他的歌曲不断地在排行榜上取得佳绩。
37、进入90年代,基尔留下了辉煌的足迹,除了录制唱片外,他还是音乐会上的十大明星之一,两次获得乡村音乐协会的更佳艺人奖。他说:"我希望有人记住我,我曾经关心过乡村音乐的完整 *** 。我也喜欢当演员、当作曲家、做事业。同样,我关心历史,它从什么地方开始,他往哪儿发展。"
38、文斯·基尔的 *** *** 专辑有:《我仍崇拜你》;1988年与Capitol唱片公司签约,年底,他的首张专辑 *** 完成,于 *** 出版。
39、布鲁克斯踏上歌坛两年,便成为大红大紫的乡村歌星。在1991年第25届乡村音乐颁奖大会上,他囊括了四项大奖。继而又被评为19 *** 年更佳乡村歌手和"越界"获得了更佳流行歌手,同时获这两项殊荣的歌手是史无前例的。
40、加思·布鲁克斯的 *** *** 专辑有:《加思·布鲁克斯》(19 *** )、《没有遮拦》(No fences,1990)、《徒劳》(Ropin' the wind,1991)、《 *** 》(The chase,19 *** )、《碎片》(In Pieces,1993)、《精选》(The Hits,1994)、《新马》(Fresh horses,1995)。
41、仙妮亚·唐恩,1965年8月28日出生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是90年代中期继加思·布鲁克斯之后更受欢迎的现代乡村音乐 *** 歌手。唐恩从小学习吉他、学习创作和演唱,早期,她在各地的酒吧、俱乐部演出,偶尔也出现在地方电台。1993年推出首张专辑《仙妮亚·唐恩》,1996年以一首《我的男人》(Any *** n of mine)获得格莱美更佳乡村女歌手奖。
42、虽然唐恩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因为她的音乐中硬摇滚风格的加入,同时也因她在MTV中大胆的 *** 出境,经常遭来评论界的冷眼。作为一名乡村歌手,唐恩是之一个以 *** 取得成功的典范。
三、音乐之都是哪里
1、音乐之都也是 *** “创意城市 *** ”授予某些“创意城市”的七大主题荣誉称号之一, *** 教科文组织先后授予意大利博洛尼亚、西班牙塞维利亚、英国格拉斯哥、比利时根特与中国哈尔滨为“音乐之都”的荣誉称号。
2、博洛尼亚国际音乐节是一个地区 *** 的音乐盛会,许多杰出的指挥家与演奏家曾经在博洛尼亚登场,这些让博洛尼亚获得音乐之都的殊荣;塞维利亚诞生了一批闻名于世的艺术家,欧洲文学戏剧中的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是出自塞维利亚,塞维利亚在全 *** 是个永不落幕的舞台,一年四季都要各式各样的音乐盛会,塞维利亚被 *** 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都的美称也是实至名归;格拉斯哥拥有大量的具有音乐元素和功能的建筑物,也是众多英国国家级艺术表演公司的所在地,有几大音乐节,音乐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教科文组织表彰它在推广音乐创作和欣赏方面的历史贡献和现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被该组织授予音乐之都;古城根特是当代艺术家喜爱的地方,拥有大量的老建筑,经现代艺术的渲染而充满活力,因此被 *** 教科余缺文组织授予音乐之都;哈尔滨是中国的百年音乐之城,城市的发展一直和音乐为伴,也素有“音乐之都”的美誉,具有百年的音乐传承历史,音乐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固化品牌,因此也被 *** 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都。
3、维也纳是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Vienna)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此建立 *** 。1137年为奥地利公国首邑。13世纪末,随着哈布斯堡皇族兴起,发展迅速,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5世纪以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玛丽亚·铁判毁握列西娅 *** 当政期间热衷于 *** ,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带来艺术的繁荣,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 *** ,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如今,维也纳拥有掘庆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之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1]编钟是随州的名片,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建设“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备受关注和期盼。中国编钟音乐之都是2012年11月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和市随州市委、市 *** 首先倡导、共同策划,深度挖掘编钟文化内涵,彰显随州的文化和地域特色,集演出、颁奖、创作、体验于一体的编钟文化创意园区。2013年3月1日,随州市 *** 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武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打造中国编钟“音乐之都”。该项目位于随州城南新区,规划占地1300亩以上,拟投资100亿元,其核心区是建设已作为2013年随州市十大工程之一随州城南新区建设工程的重点;旨在擦亮随州“中国编钟之乡”这一世界级文化名片,吸引多方资源,打造高品质的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城市综合体,把随州打造成全国著名、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项目围绕“音动随州乐舞天下”的主题理念,包括设施建设和创意策划。硬件设施方面,包括核心功能区,即中国编钟音乐厅、中国编钟博物馆、中国音乐产权交易中心、中国原创音乐孵化器、白云湖音乐栈道、 *** 数字编钟广场、编钟国际大酒店等若干子项目;配套产业项目,即世界音乐风情小镇、中 *** 族原生态音乐展演区(民族音乐创作采风基地)及相关关联项目。创意策划方面,将组织中国编钟音乐节,设立国家级的中国编钟音乐奖,设计策划若干经常 *** 的国际、国内的音乐节庆活动;建立中国音乐数据库平台,打造中国音乐数据中心;组建国家级编钟艺术团,打造以随州特色历史文化为内容的地方音乐实景剧;建设中国音乐家协会采风基地;建设湖北电视台影视创作拍摄基地等。随州 *** 傅振邦表示,将认真吸纳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推进项目建设,在随州快速崛起一座音乐之城,力争将中国编钟“音乐之都”项目打造成一座5 *** 旅游新景区,建成省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4、博洛尼亚一译“波伦亚”,意大利北部城市,位于意大利北部波河与亚平宁山脉之间,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首府。在山上观城,最世人瞩目的是博洛尼亚的象征物——双塔。这是高低不一的两座方形塔。博洛尼亚国际音乐节诞生于1982年,是由博洛尼亚 *** 发起的一个地区 *** 音乐盛会,节日获得了当地以及意大利一些企业的资助,私人企业的赞助达到了节日预算的百分之七十五。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博洛尼亚音乐节以其独特的题材和曲目选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青睐和赞许。以音乐来挑选最完美最合适的演奏家和乐团始终是节日的更大亮点。音乐节设置有几大特色板块,比如“伟大系列”,以演奏世界最伟大的作品为典范,“新世界”则把冷门作品为之一选择对象。曾经在博洛尼亚登场的杰出人士有指挥辛诺波里、萨瓦里希、加德纳、布鲁根、穆蒂、阿巴多、演奏家阿卡多、帕尔曼、穆洛娃娃、波里尼、阿格里希等。博洛尼亚市立歌剧院也是意大利的著名歌剧院。[2]
5、塞维利亚塞维利亚是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都市人口约一百三十万,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2006年3月30日, *** 教科文组织授予塞维利亚“音乐之都”称号。塞维利亚是一个令人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虽然它没有英伦的那份典雅矜持,没有法国巴黎那般浪漫华贵,没有奥地利维也纳的那种悠然恬淡,但它有山一般的强悍,火一样的热情,歌剧《卡门》中那个 *** 不羁的塞维利亚 *** 和英俊倜傥的沙场勇士,深深留在人们的印象中,而 *** 辣的 *** 士舞曲,一再让人激动不已。塞维利亚至今仍保留着古城风貌,这里有罗马式、哥特、巴洛克式及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和花园,享有“花园城市”的称号。这里有优美的吉普赛音乐、热情奔放的佛朗明哥舞和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西元711年至1248年间, *** 人占领了这片土地,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文化对Sevilla及整个安达鲁西亚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西元17世纪,Sevilla迎来了艺术的鼎盛时期,一批闻名于天下的艺术家诞生于此。欧洲文学戏剧中的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是出自塞维利亚。如英国诗人拜伦及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人物唐璜;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作品经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改编的著名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及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改编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法国作曲家比才描写西班牙吉普赛姑娘卡门的爱情故事的歌剧《卡门》。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中经常提到塞维利亚的街道和房屋的名字,他在这里度过青年时代,不朽的《堂·吉诃德》就是在塞维利亚的监狱中完成的,作家最后也长眠于此。塞维利亚在全 *** 是个永不落幕的舞台,不仅仅是卡门、著名诗歌与歌剧中的人物如剑侠唐璜、费加罗都以塞维利亚为戏剧活动舞台,这些人物不断激发着人们对塞维利亚的想像力。“这座城市像人一样,有悲情也有欢笑,”茨威格的话恐怕多数人都有同感吧。每年2月及3月有爵士乐节,在拉马斯特隆萨剧院有团体演出。每年3月的古音乐节,在一些旧城区的教堂举行;新西班牙音乐节,由塞维利亚大学在宝利特齐克尼学校会议厅举行。每年6月的春会,在拉马斯特隆萨会议厅举办演奏会。6-8月的夏会,在拉马斯特隆萨剧院有国际 *** 表演。每年9月举办的露天歌剧节,在拉卡多岛大礼堂有表演。[2]
6、格拉斯哥是英国第三大城市,苏格兰更大的 *** 业城市和港口,是苏格兰主要的文化中心,皇家苏格兰音乐学院坐落于此。拥有英国更优秀的大都市艺术展览
关于音乐之乡18集,音乐之乡是哪里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