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铜鼓之乡东兰?中国长寿之乡排名榜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长寿之乡铜鼓之乡东兰,以及中国长寿之乡排名榜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目前全国到底有多少个中国长寿之乡
  2. 中国长寿之乡在哪里
  3. 广西竟然有一个叫东兰县。东兰县是哪个市的
  4.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哪里
  5. 东兰县属于哪个市
  6. 东兰的五乡之称

一、目前全国到底有多少个中国长寿之乡

1、中国长寿之乡76个,最多的是广西。

2、广西25个:巴马瑶族自治县、宜州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凤山县、天峨县、天等县、扶绥县、大新县、龙州县、永福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阳朔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上林县、马山县、岑溪市、蒙山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东兴市、凌云县、容县;

3、广东8个:佛山市三水区、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连州市、信宜市、徐闻县。

4、江苏5个:如皋市、太仓市、溧阳市、如东县、启东市。

5、江西3个:铜鼓县、丰城市、宜春市温汤镇。

6、山东5个:莱州市、乳山市、文登市、荷泽市单县、高密市。

7、海南3个:澄迈县、万宁市、文昌市。

8、河南7个:夏邑县、宁陵县、永城市、修武县、淮阳县、封丘县、鄢陵县。

9、四川省个:都江堰市、眉山市彭山县、乐山市、资阳市雁江区。

10、湖南1个: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

11、安徽2个:亳州市谯城区、六安市金寨县。

12、贵州3个:铜仁市石阡县、铜仁市印江县、赤水市。

13、浙江3个:温州市永嘉县、温州市文成县、丽水市。

14、福建3个:宁德市柘荣县、泉州市泉港区、漳州市诏安县。

二、中国长寿之乡在哪里

彭山区是四川省眉山市市辖区,古称武阳。彭山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商品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东邻乐清、黄岩,西连青田、缙云,北接仙居,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素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泵阀之都的美称。

宁陵县位于商丘市西部,先后被授予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全国产粮大县、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夏邑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铸件出口基地、中国棉纺织名城、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国长寿之乡。

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三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高丘,东南多冲积平原及低丘。北江、西江与绥江汇流三水,三水也因三江汇流而得名,且著有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山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嘉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陵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邑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水区

三、广西竟然有一个叫东兰县。东兰县是哪个市的

截至2019年8月,东兰县是河池市的。

截至2019年8月,河池市辖2区9县,分别为:

宜州区、金城江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东兰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东傍金城江区,西界凤山县,南傍大化、巴马县,北邻南丹、天峨县,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08公里,距河池市金城江区130公里,面积2415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80.15%,总人口31.38万人(2018年)。

地处 *** 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东兰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四乡”(长寿之乡、将军之乡、铜鼓之乡、板栗之乡)之美称。

*** 元年(1911年),改东兰州为东兰县,属庆远府管辖。

*** 二年(1912年),属由南道管辖。 *** 十六年(1 *** 7年),属田南区行政 *** *** 管辖。

*** 二十一年(1932年)属柳州民团区。

*** 二十三年(1934年),属百色行政监督区。

*** 二十五年(1936年)11月,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

*** 二十九年(1938年)4月,庆远行政监督区改为第七区行政监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东兰仍属之。

*** 三十一年(1942年),第四、七区合并为第二区,治柳江。 *** 三十四年(1945年),改属第五区,治百色。

1949年,改属新成立的十二区,治凤山。

1949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 *** 解放东兰县。

1950年元月,成立东兰县人民 *** ,属宜山专区管辖。5月改属百色专区管辖。

1965年8月,东兰县改属河池专区(后改为河池地区)。

2002年6月河池地区改设地级河池市,东兰县属之。

参考资料来源:河池市人民 ***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东兰县人民 *** —东兰概况

四、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哪里

如皋全市人口144.56万人(2003年“如皋年鉴”),每平方千米人口数达978人,属中国乃至世界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如皋是中国著名的长寿地区,全市人口年龄结构构成比全部超过了 *** 关于人口老龄化、长寿地区所规定的各项指标:2002年如皋80岁以上老年人40000多人;90岁以上老年人4600多人。全市人口平均寿命75.59岁,高于全国平均寿命(71岁)4.5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59岁,表明如皋已跨入长寿地区行列。如皋市百岁老人数更是居全国同类地区之首。2002年如皋有百岁老人172人,近来逐年递增,2003年为195人,2004年为209人。2004年百岁老人数占总人口1.44人/万,远远高于 *** 规定的长寿地区的标准(0.75/万),更高于我国公布的长寿之乡的国内标准(0.3/万)。据2003年统计,我国百岁老人为17875人。国内另外两个长寿地区百岁老人数为:广西巴马69人;湖北钟祥48人。一、如皋长寿现象源远流长如皋历史悠久,如皋长寿现象亦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如皋历史上长寿名人有:三国时期军事家吕岱, *** 岁出任吴国大司马,享年97岁,葬于如皋林梓镇。北宋教育家胡瑗,花甲之年主持太学,被王安石尊为当朝“孔、孟”。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美学家、出版家、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古稀之年著有《词典》、《演习》,开中国戏曲理论之先河。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辟疆,享年83岁,被 *** 誉为“清兵入关后最有民族气节的人”。清代大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了南宋淳熙三年李嵩从80岁起每年在紫 *** 下连续祝寿30年,活到109岁。明清以来记载如皋寿星的史料,主要是如皋县志。如皋名姓氏家谱或宗谱,钦准所印如皋乡土志(光绪31年奏本奉旨所印)等。今天的中国长寿之乡——如皋,是历史长寿现象的延续和繁衍。《如皋县志》不仅记载了数以千计长寿老人的姓名、年龄,还记载了长寿老人的家庭成员、本人简历以及个 *** 特点等丰富史料。这些史料对于我们了解长寿历史、品读长寿文化、解释长寿现象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些史料是如皋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长寿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如皋长寿现象不仅见诸历史上的文字记载,如皋街巷、桥梁等建筑物的命名也记录了百岁老人的踪迹。如皋有百岁坊6处、百岁庄1处、百岁桥3座、百岁井2口、百岁巷1处,有记长寿、祈长寿、寓意长寿的寿山、寺庵6处。二、如皋长寿现象引起国内外关注如皋长寿现象,早就引起海内外媒体关注。自1997年 *** 一、二、四套节目播放如皋十位百岁老人齐赴《千岁宴》后,加拿大《环球时报》、德国《世界报》等海外媒体先后来如皋采访。其中陈邦英老人在 *** 回归前夕,亲手 *** 100只香袋寄赠 *** 儿童,特首 *** 专函致谢,一时传为佳话。1998年春节前,十位百岁寿星 *** 了“拜年贺卡”,借 *** 春节联欢晚会向全国人民拜年,一度被国内外媒体广泛传播,引起国内老龄问题专家的重视。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来如皋对50位百岁寿星进行健康调查,专家们认为如皋地处平原地带,和我国大多数东部地区及部分中西部地区情况相近,对如皋长寿现象的研究,有可资借鉴作用。同年11月, *** 《明报》根据国家人口普查资料统计结果报道,江苏如皋已与广西巴马、湖北钟祥、四川乐山、新疆克依、辽宁兴隆同列为全国六大长寿之乡。中国 *** 刘岱岳教授致函该市,通报这一信息,如皋人如大梦初觉。平时他们只知道如皋长寿老人多,并不知道自己在全国长寿地区中所处的地位。如皋市委、市 *** 认为长寿现象是如皋人值得骄傲的事情,表明如皋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应充分关注和挖掘这一资源,适时地向世人发出了“世界长寿养生福地”这一城市名片,更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回应。张文范、邬沧萍、曾毅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相继来如皋作考察研究。 2002年10月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成功举办,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了长寿养生福地的迷人风采。105位百岁及高寿老人同赴“太平盛世 *** 宴”,把长寿系列文化活动推向 ***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先例。 2003年 *** 《夕阳红》栏目组多次进驻如皋实地拍摄如皋长寿老人生活花絮和长寿文化活动,作为《夕阳红》开播10周年特别节目《今又重阳》的主背景和重头戏,让世人分享如皋长寿文化的乐趣,感悟如皋长寿现象的真谛。三、影响如皋人长寿的因素为探索如皋成为长寿地区的原因,2002年6月在该市四套班子的关心、支持下,“如皋 *** 寿研究会”成立了。长寿研究会成立两年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产生如皋长寿现象的相关因素,组织力量开展了调研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两年来的实践,他们有这样的两点认识: 1、如皋长寿现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最早记录如皋寿星的资料,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50多年。今天的百岁老人出身于上个世纪初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分析他(她)们的长寿奥妙时,必须把他(她)们放到百年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因此解读如皋长寿现象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考虑现实的因素,又要考虑历史的因素。 2、如皋地处江海平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不具有封闭式的条件,因此形成如皋长寿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单一因素所能解释的,显然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更有长寿老人的自身原因。经过两年多的调研,他们也初步认为影响如皋长寿现象的因素,有这样几个:(一)自然环境因素: 1、气温温和,舒适宜人。如皋地处北纬32°00′—32°30′,属北 *** 带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4.7℃,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1℃,近40年中更低温度低于零下10℃的只有7天,大于35℃的平均每年仅有5.4天,可见,如皋气温温和,有利于 *** 生理机能正常发挥。 2、雨水充沛,湿度适中。如皋常年降水量1056.8毫米左右,平均降水日数119.4天,大于50毫米的暴雨日数仅3.2天,常年平均相对湿度80%,舒适宜人,人们感觉心情开朗,精力充沛。 3、空气清新,绿色满园。由于如皋气候条件优越,境内林木茂盛,绿色植被常年覆盖,至今境内有1500年的银杏树,850年的柏树,800多年的松树,300年的罗汉松、黄杨,300多年的五针松等,这些充满生机的“活化石”展示出如皋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如皋人重视环境绿化、庭院室内盆景摆制,有中国花木盆景之都美称。如皋普通农家都是“前有大树,后有大竹,中间才是堂屋”,把拥有林木多少看成是财富的象征,自古就有“人穷露肉,村穷露屋”的说法。如皋大地充满生机,满园绿色,美化了环境,陶冶了心情,净化了空气,增加了负离子的含量,对人的身体、心理都是一大享受。 4、河汊纵横,水质优良。如皋境内水网密集,河汊纵横且与长江贯通,饮用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如皋人喝茶喜欢饮用“天水”,还爱用霍香、薄荷、牛舌头草(学名车前子)代茶叶,冲泡消夏,这些中 *** 有去暑、健胃等保健功能。现在水井在农村还有,但城市已普遍饮用自来水,农村正在实施“清泉”工程,推广普及饮用自来水。根据历年来饮用水源调查资料表明,如皋饮用水源达标率为98.5%。所有化学指标一直保持Ⅰ—Ⅱ级标准内, *** 所需的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锰、铁有微量超标。据文献资料,锰在 *** 内有趋脂作用,有抗癌、抗衰老作用,适量的高锰对 *** 健康是有利的。 5、土壤资源多样,物产丰富。如皋土壤主要来源为长江冲积物,且受淮河冲积物的影响,使如皋土壤母质的矿物构成比较复杂,为土壤元素组成的多样 *** 奠定了基础。复杂的土壤资源形成了如皋市丰富的种植基础资源,为如皋市植物资源的多样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皋除了盛产稻米、麦类、玉米、豆类、薯类、花生等外,有许多久负盛名的土特产:如“如皋萝卜条”、“如皋黄酒”、“如皋火腿”、“如皋香肠”、“如皋肉松”、“白蒲茶干”、“林梓潮糕”等。(二)社会人文因素如皋人长寿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还有社会人文因素: 1、如皋民风淳厚,敬老爱老成风。据明朝嘉靖39年(1569年)出版的《如皋县志·风俗》,称如皋人“其 *** 驯柔,其俗质实。民畏法而耻罪,士读书而循理。征科易集,讼狱稀简。……冠、昏、丧、祭,习尚俗礼,多俭约之风。”畏法耻罪,读书循理,讼狱稀简,生活俭约,这是当时如皋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1933年《江苏省志稿》中说:全省民风普查,如皋被定为“淳厚”。“孝道”是华夏伦理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的风尚在如皋代代相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同是如皋的乡规民约。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赘,而当成家庭的荣耀,家有高寿长者,子女在社会上就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为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更佳的社会环境。 2002年10月,市委、市 *** 又 *** 了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爱老“八个一”的惠老工程,即:一项长寿补贴,年满10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长寿补贴80元;一瓶牛奶,年满9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天免费供应一瓶牛奶;一次体检,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体检一次,100岁以上老人由市 *** 组织医务人员登门服务,90岁至99岁的老人由镇 *** 组织体检;一次慰问,市领导每年对百岁老人进行一次慰问;一次祝寿,对年满百岁的老人 *** 当年赠送一台彩电;一次褒奖,每年对有8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开展尊老敬老模范家庭评比活动,由 *** 给予褒奖,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2、温暖家庭,益寿延年。家庭应该是幸福和温馨的港湾,这对一般人是如此,对长寿老人更是如此。据调查,有94.1%的如皋百岁老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有的老人没有儿子,那么女儿女婿就承担起养老责任;有的儿子、女儿已经去世,孙子、外孙承担起责任;有的则由侄子、侄女负责。应当说,大多数人长寿老人能获得高寿,其后代确实是功不可没。他们对老人经济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保障,生活上给予照料,精神上给予慰藉。四代或五代同堂,儿孙绕膝,尊老爱幼,这正是如皋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老人能够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所谓“和睦家庭幸福多,幸福家庭长寿多”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三)长寿老人的自身因素。 2002年,如皋曾对全市119位百岁寿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简史、生活习惯、饮食、配偶、子女、长辈、兄妹、健康史等9大项82小项。调查结果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十多十少;女 *** 多(85%),男 *** 少(15%)经常喝酒的多(66.2%),吸烟的少(77%从不抽烟)。文盲半盲的多(86.6%),高知识阶层的少(1人)从事体力劳动的多,脑力劳动的少百岁女寿星中生育子女的多(平均生育5.56个)未曾生育的人少(7.3%)兄弟姐妹中头胎长寿的多(40.5%)胎次后的长寿概率小(二胎生30.4%,三胎生13.9%,四胎生7.6%,五胎生7.6%)睡眠质量高的多(90%),失眠的少(2.5%)饮食粗细搭配的多74%,偏食的少未得过传染病的多(90%),得过传染病的少(2.3%)百岁老人出生于上个世纪初前后,近百年来,他(她)们也曾经历过饥荒、战争和人为折腾,蒙受过灾难的折磨,他(她)们顽强地生存下来,没有刻意去追求长寿,却寿登人瑞。他们认为除了社会、自然等客观因素外,也有他(她)们自身的因素,跟他(她)们的遗传基因肯定有某种联系,跟他(她)们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从上述的调查结果看,百岁老人生活习惯也是多种多样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粗茶淡饭。百岁老人饮食习惯以素为主,拒绝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如皋民谣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饮食方式一般是一天一干两稀,主食除大米、面粉外,还兼有玉米、麦类、薯类等杂粮,这种粗细搭配的食物结构为如皋人获得了多样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如皋俗语说得好“糁儿粥米打底,吃了能活90几。”二是心态平和。在被调查的百岁老人中,绝大多数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人与事、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体现一种与人为善的豁达胸怀。除因耳聋、反应迟钝等原因,有一部分老人很少用语言表达感情外,情绪低落者极少。调查显示,百岁老人 *** 格开朗,对待人间是非能够放得下、想得开,淡泊人生,与世无争,经常保持坦荡豁达的精神境界。他们的 *** 较为温和,无论在家庭还是邻里关系都比较融洽。古人云:“心不老,则人难老”。看来“心不老”确实是百岁寿星们赢得健康长寿的经验之谈

五、东兰县属于哪个市

东兰县,隶属中华人民 *** 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7°5′—107°43′,北纬24°13′—24°51′之间,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总面积2415平方千米。东兰县位于中、南 *** 带之间的季风气候区。

截至2018年,东兰县辖6镇8乡,县 *** 驻东兰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兰县常住人口为219549人。宋崇宁五年(1106年),纳土归朝,置兰州、文州,属庆远府辖地。

元代,兰州改称东兰州,属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州治今兰阳。2002年6月河池地区改设地级河池市,东兰县属之。东兰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四乡”(长寿之乡、将军之乡、铜鼓之乡、板栗之乡)之美称。

1、东兰县境内兽类有猴、麝、獐、箭猪、山獾、九江狸、果子狸(又称花面狸)、野猪、水獭、水麂、黄麂(又名黄猄)、黄鼠狼、黄猺、野猫,虎、豹已不见足迹。

2、鸟类有斑鸠、鹧鸪、 *** 、 *** 、白鹇、野鸭、喜鹊、了哥、啄木鸟、猫头鹰、鹰、鹞鹰、夜鹰、 *** (俗称布谷鸟)、画眉、鸦、麻雀。

3、鱼类有鲤鱼、塘角鱼、夹锥鱼、油鱼、泥鳅、草鱼、竹鱼、连拐鱼、小白鱼、花鱼等。

4、节肢、两栖、爬行类节肢动物有虾、蟹,两栖动物有龟、鳖、蛙、蟾蜍等。爬行动物有蛇、穿山甲、蛤蚧、壁虎等。

5、昆虫类有蜂、蝉、蟋蟀、瓢虫、蜻蜓、蜘蛛、蝴蝶等。其他还有螺蛳、蜗牛、蚯蚓、水蛭(俗称蚂蝗)等。

六、东兰的五乡之称

东兰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历史,素有“五乡”之美称。

将军之乡——东兰曾是右江 *** 根据地的腹心地,是 *** 、张云逸、韦拔群等 *** 先辈为之战斗流血的红土地,涌现出 *** 、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 *** 国之一代将军,为“将军之乡”。

铜鼓之乡——东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怀文化,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和“青蛙节”,布努瑶的“祝著节”等,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也集中反映了东兰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铜鼓是东兰民族文化中的奇珍异宝,民间收藏的传世铜鼓达613面之多,占世界传世铜鼓总量的1/3强,东兰因而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

板栗之乡——东兰盛产板栗,其独特的风味在全国乃至海内外久负盛名,古时曾是皇宫的贡品。近年来东兰县板栗种植已发展到20多万亩,是中国重要的板栗生产基地之一,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三乌鸡之乡——三乌鸡是东兰特有的珍稀家禽品种之一,因羽、肉、骨呈黑色而得名。全县三乌鸡饲养量达50多万羽。2001年8月东兰被授予“中国三乌鸡之乡”。

长寿之乡铜鼓之乡东兰?中国长寿之乡排名榜-第1张图片-

中国长寿之乡”——东兰县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6.2岁。2011年底,东兰县户籍人口为30.15万人,百岁以上老人有69人,占总人口的比例22.9/10万人;80岁以上老人达5032人,占总人口的1.67%,超过全国1.4%的比例。2010年以来,全县百岁及百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连续3年超过十万分之七。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东兰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长寿 东兰 排名榜 中国 鼓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