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之乡(魔幻现实主义百科) - 之乡 -

魔幻现实主义之乡(魔幻现实主义百科)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魔幻现实主义之乡,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百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韩少功归去来是不是魔幻现实主义
  2. 《玛格丽特小镇》:魔幻现实主义式的爱情经验
  3. 魔幻现实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一、韩少功归去来是不是魔幻现实主义

1、韩少功的《归去来》也有着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2、小说中一个叫黄治先的人偶然来到某个穷乡僻壤的村落。他从未来过这里,但却感到对此地非常熟悉,一切都既陌生又眼熟。村民们仿佛都认识他,称他为马 *** 。他辩解说他不是马 *** ,他的名字是黄治先。但人们说他开玩笑。村民们热情款待他。他们提到他十年前在此地当老师, *** 了一个叫阳矮子的地痞。吃过晚饭,他被邀请洗澡。他擦洗到腿上的伤疤时,突然想到本以为踢 *** 时被钉子刮破留下的伤疤是和阳矮子打架时留下的。然后他来到三阿公家,三阿公死于毒蛇咬伤,他和死去的老人交谈,回忆过去老人对他的帮助。他怀着困惑的心情离开了村庄。很明显,这是一个曾经定居山村的城市知青的故事,他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在回到城市后,他改了名字,失去了过去的记忆。

3、《归去来》中,作者通过对“身份错误”和活人与死人对话等令人难以置信现象的描写,使这部描 *** 实生活的小说笼罩在了神秘气氛之中。小说中,现实被描写成幻想,奇异事物被当作了事实。所以小说的写作手法典型地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小说用魔幻现实主义的 *** 写作,产生半真半幻的效果,使故事更加奇幻动人。

4、综上所述,韩少功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特征在于将不寻常事物的现实主义表达与平常事物的夸张变形描述有机结合,但保持其现实主义基调。对此严文井评论说:韩少功“小说中真实的事物看上去非常荒诞,而不寻常的事物却又非常真实。很难在真实与荒诞之间划一条分界线。”这种独到的艺术风格使韩少功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新奇独特、引人入胜,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二、《玛格丽特小镇》:魔幻现实主义式的爱情经验

1、岛上书店书系的《玛格丽特小镇》在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中呈现了个体对爱情、对婚姻的经验。弥留之际的 *** 把对真爱的体验和感受写与女儿,以期对女儿日后的人生有所启发和助益。

2、《玛格丽特小镇》延续了泽文一贯的生活温情风格,以小故事探讨大问题、传递正能量。癌症末期的N想要在生命走至尽头前为年幼的女儿简留下关于妻子玛格丽特生平的记事,他将在浑浑噩噩状态中的回忆记录于各种 *** 巾、活页纸、问候卡片、便利贴、明信片、卡片纸、笔记本、火柴纸板、 *** 、文件夹、医院检查单……这些零散的碎片记录了N与会分身的玛格丽特的魔幻爱情故事,也向女儿简传递着关于爱情、婚姻、生命以及生活的经验和看法。《玛格丽特小镇》既是主人公对自己爱情故事的回顾,也是临别的 *** 对爱女的寄言与期盼。

3、 N遇到玛格丽特是因为作为助教的他必须向旷课太多的她了解一下情况,但随 *** 的俩人却将旷课事宜搁置,相拥而眠,萌生爱情。随着恋情的发展,N逐渐了解到玛格丽特这个神秘的女人,以及她口中念叨的自己被诅咒。

4、 N跟随玛格丽特去到她的家乡玛格丽特小镇。在那里,他和五个玛格丽特生活在一所房子里——分别是19xx年出生的、行将就木的老玛格丽特、50多岁的臃肿中年妇女玛琪、十七岁的少女米亚、七岁的女童梅以及现在25岁的女友玛吉。她们是同一个玛格丽特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分身,这些分身源自于一个真爱的魔咒。为了让女儿拥有真爱,老玛格丽特 *** 请一个女巫自己刚出生的女儿施一个魔咒——魔咒会让她 *** 成为不同年纪的自己,直到她找到真爱为止。找到真爱后,魔咒会自动解除,她会重新变回完整的一个人。因为一个无论女儿多大年纪都始终倾心于她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因此,在老玛格丽特的成长中,不断出现分身——梅是第二个玛格丽特;米亚出现在老玛格丽特初次与男生的约会中;最漂亮的玛吉出现时25岁,时遇父母出车祸丧生;格蕾塔是35岁时出现的,在39岁时 *** ,大家又叫她“没了的玛格丽特”;玛琪是52岁绝经时出现的。这些分身都是在玛格丽特重大人生时刻时出现,他们不会随时间的前进而老去。

5、 N和这些玛格丽特在一起生活了一整个夏天,并在见怪不怪的心态中接受了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参加完雅克舅舅的葬礼后,他向玛吉求婚了。当二人准备将结婚的喜讯告诉其他玛格丽特时,却发现她们已然或是正在消失——老玛格丽特在睡眠中死去——或许是心脏病发作,或许是衰老;米亚拿到了去艺术学校的绘画奖学金,也遇到了养着黄狗的大提琴手;玛琪留下纸条说她出国了;更具魔幻色彩的便是梅,就像魔幻现实主义 *** 马尔克斯笔下的美人儿雷梅黛丝乘床单飞走一样,梅驾着左右摇甩的辫子,变成小鸟飞走了。印证了真爱的魔咒——遇到真爱时,这些分身会消失,玛格丽特会变成完整的一个人。

6、 “放浪 *** ”“撒谎成 *** ”的专情男人

7、 N是一个忧郁、内向、睿智的男人。父母早逝,和双胞胎姐姐贝丝由雅克舅舅养大。雅克有过五段婚姻,期间不乏 *** 。N的放浪与说谎一定程度上受舅舅影响,他最早的 *** 经验是和舅舅的 *** 米兰达在一起。在找米兰达签字参加学校的郊游活动撒谎时被当场拆穿而尴尬。在遇到玛吉之前,N有女友L,并且两人已订婚,但爱情的魔力让他放弃了这段恋情,转而和玛吉结婚。但婚后,他仍和前女友保持床伴关系,尽管他不爱她,更确切地说,这个已婚男子 *** 地享受着前女友的痴爱与真情。婚后的二人因为一块旧广告牌大吵一通,接着玛吉因隔壁店铺男人——“我感觉我们穷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彼此错过”而触动,陷入恋情而 *** 。察觉出玛吉的 *** ,N与前女友L约会、 *** ,激怒玛吉。最终,二人 *** 。

8、当玛吉离开后,N意识到自己一直都是爱她的,便开始疯狂的找寻,但这个魔幻的女人真的很难找,除非她自己出现。三年后,玛吉带着女儿简出现。在简8岁的时候,她 *** 了。早在寻找玛吉的东奔西走中,N不幸在一次海难中感染,在简11睡时离世。

9、文本以N碎片化的过去回忆结撰而成,病重的N将自己的爱情故事以魔幻的方式记录给女儿,以对女人不同年龄段的分身感受告诉女儿什么是真爱,以自己生活感悟告知女儿婚姻生活的爱以及为何不计较,以期女儿在往后的人生中能爱的随心、爱的理智,能坚持爱下去。

10、在爱情里,越是新鲜越好。N与玛吉因新鲜而走到一起,也因新鲜而劳燕分散。

11、关于隐瞒。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会忽略发现的对方平日里不为他人所知的一面,例如中年的玛吉会变成肥腻臃肿、尖刻的胖女人、漂染头发的颜料……

12、关于坚持爱。自从玛吉离开后,N内心便又一个 *** ——我爱玛吉,生死不弃,浸血入髓。因为这份爱的 *** ,他更加成熟和理智,因为爱胜过了自己的好奇心,他甚至不必纠结去追问玛吉离开那三年的生活而让他空缺在心中。

13、基于此,N以 *** 的视角给出对女儿的期望——“我希望我能告诉你要永远追随自己的内心,但我觉得这不是个好建议。你当然有独属自己的内心,这确定无疑,但你还有大脑,还有灵魂。我开始相信,我们不仅仅用心灵去爱,还要用大脑去爱。真爱不仅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意志。它远不只是生理的反应、眼神的交汇和心跳的加速。”

14、“一夫一妻无疑是高尚的,简。即便你只是有这样的意愿,那也是高尚的。你的余生都将和同一个人一起入眠、一道迎接清晨,即便你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这些才是爱的体现。”

15、“如果我把爱诠释得令人沮丧,那也不是我的本意。爱,不论何种形式(浪漫的、柏拉图式的、自私的、婚姻的、家族的等等),都是让人愉悦的,全身心、无保留的愉悦。”

16、爱,要尊崇内心;爱,要理智;爱;也要坚持。爱,是愉悦的。这是 *** 留给女儿的爱嘱。

三、魔幻现实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1、在新时期中国文学史上,作为唯一一支来自第三世界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拉美

2、魔幻现实主义之一次从整体而不是局部影响了中国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3、文坛上留下了浓重的印痕,其后日渐淡化却无处不在的影响着90年代的中国小说创

4、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过去虽然论述很多,但多不全面并局限于具体细微的影

5、响研究或是一对一的平行研究,少有综合全面的论述。本文试图在这一影响取得时

6、间距离后,重新在新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潮流中,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参照

7、系,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及与新时期中国文学(主要是

8、小说创作)的关系作一个全面的梳理。

9、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写作、民间写作、家族史写作关系的探讨,我

10、们可以看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其影响期内,既切合了新时期中国作家重审民族

11、文化的愿望,又迎合了他们在艺术上的创新要求。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在一系列的

12、创作实践中摆脱了狭隘社会 *** 话语的束缚,转至表现广阔的历史文化空间,并进

13、而上升到对人的关注与思考,一步步完成了新时期中国文学话语空间与叙事方式的

14、转变,显示了中国作家在文化宽容的时代,通过借鉴与创新,重构新时期文学的尝

15、试。对以《百年孤独》为 *** 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从文学创作角度说,是新时期

16、中国文学主题的变迁深化,是文学表现方式的一次 *** 解放;就社会文化的角度来

17、说,是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在世界当代文化背景上的自我反省与自我确证。

18、落伍的黑衣天使在拉美文化的上空盘旋,阴影之下,是令人兴奋而又扭曲变形的

19、发展过程,是试图超越欧美缓缓走过的阶段的急切步伐,是忧伤与希望问紧张的联姻。

20、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是80年代初中期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派

21、文学中唯一产生于第三世界的一个流派,曾在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浓重的印

22、痕,其后日渐淡化却无处不在的影响着90年代的中国小说创作。对这两者关系的研

23、究,过去虽然论述很多,但多不全面或局限于具体细微的影响研究或是一对一的平行研

24、究,少有综合全面的论述。本文试图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及与新时期

25、中国文学1关系作一个全面的梳理,通过深入探讨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26、当我们说到魔幻现实主义时,这个概念本身仍在学术界与文评界有着诸多争议而无

27、统一定论。从国外的研究来看,究竟魔幻现实主义指称什么,包括哪些作家作品并无一

28、个确定的说法,而当谈到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话题时,其具体指代又有了一定

29、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初 *** *** 的主旋律奏响后,在文学也要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30、的激励下,对中国文坛影响更大的是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 *** 的成熟期的魔幻

31、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关系已是一个“过去时”。十多年前,当这一影

32、响正处于鼎盛期时,文坛与批评界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与关注,似乎突然发现了一

33、扇可以通向彼岸缪斯的大门。当心中的高期望值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结果,当80年代后

34、期迅速崛起的先锋作家转向多元化创作,当中国社会进入90年代后迅速转型,这一曾

35、经的热门话题进入了沉寂期。而在文学创作界,随着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个人选择与个人经验的表达,随着商业因素渗透力的日渐强大,随着文学在大众传媒前N益失去其精

36、英地位,我们也不再能看到80年代中后期文学热的壮观景象。正是在取得了时间距离

37、的今天,正是在第三世界为弱势文化、边缘文化等带有全球化意蕴的概念所取代时,我

38、们再回过头来,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潮流中,重新考察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

39、文学(主要是小说创作)的关系,探究其所折 *** 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可以得到

40、超越那个时期的普泛的启示。这一考察过程会兼顾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但又不会局限

41、于此。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本文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照系,以便于梳理新时期中国小

42、说的一段发展历程。这种梳理,不仅仅对文学来说是必要的,更可以对一个在百年现代

43、化进程中曾被抛出世界中心,在全球化时代重获返回中心的机遇,但依然困难重重的民

44、族的心理与命运做出这个时代应有的思考。

45、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各国文学影响很大,其中影响更大的要数中国。拉美魔幻现实

46、主义以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为基本特征,给现实世界披上神秘面纱,对中国寻根文

47、学、先锋文学以及 90年代带有魔幻色彩的乡土小说都有巨大的影响。寻根文学家在艺术

48、手法、创作题材等方面都吸收、借鉴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从具体作家来看,扎西达

49、娃、韩少功、贾平凹、张炜、莫言、阎连科、范稳等很多作家都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

50、响,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程度存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由此可见,魔幻现实主义对中

51、国作家创作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52、新时期以来,大量的外国文学涌入中国。在众多的外国文学中,中国作家选择了对

53、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接受吸收有其特定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拉美文化有契合

54、之处。作为第三世界的拉丁美洲,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思想相对愚昧,出现一些巫

55、术文化、 *** 神 *** 等,这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不谋而合,在文化传统上体

56、现了共通之处。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在经历了 *** 之后,力图改变传统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努力探求新的创作 ***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 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7、对我国影响很大,中国文学需要突破传统,走向世界。因此,这一时期我国作家纷纷投

58、入到学习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浪潮中。“与传统的魔幻现实主义相比,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59、以其新鲜的写作风格、艺术形式给中国作家重重一击,开阔了中国作家的创作视野,使

60、作家以一种求新的创作姿态进行文学创作,中国评论家也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投入了研

61、究热情,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当时贫乏的艺术理论界注入了新的元素。”ɦ *** ;拉美魔幻现实

62、主义作家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理念,创作不脱离他们生活着的神秘土地和生活在这

63、片神秘土地上的人们,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创造出具有拉丁美洲民族特质的文学作

*** 、品。中国当代作家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身上看到:文学创作需着眼于本民族,直面

65、现实,注重本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只有这样中国当代文学才能真正找到出路。在这一

66、问题上,莫言是集大成者,他在广泛吸收国外优秀作品的同时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在作

67、品中展现了中 *** 族传统和文化内涵。作品《红高粱家族》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

68、学史上从零到有的突破,是中国当代文学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在莫言成功的背后不能

69、忽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影响。莫言自己也承认受到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重

70、要影响,这部优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打开了莫言的创作视野。在莫言新时期以来的作

71、品中可以鲜明看出受过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痕迹,包括他的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品也

72、存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可见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根深蒂固。

73、从中国作家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能够更加准确认识拉美魔幻现实

74、主义对中国当代作家的深远影响,通过对作家个案的分析研究,可以准确把握作家在接

75、受同时进行的本土化创新,为今后的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76、中国真正引入魔幻现实主义是在 20世纪 80年代。自魔幻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兴起

77、以来,中国西班牙语研究者在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翻译和研究过程 *** 现了 *** 误译现

78、象。当时中国的翻译家们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新的写作潮流已经形成,浓郁的魔幻色彩

79、没有进入到翻译家的文化视野之中,这样就使中国一直将拉丁美洲出现的这种新的创作

80、潮流拒之门外。在这一时期的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比如 1960年周而复的

81、《中国和拉丁美洲文学之交》和邵实的《他们都是 *** !——读<委地马拉的周末>》

82、等文章中都存在 *** *** 的误读,直到 1979年才开始有学者真正注意到拉美魔幻现实主

83、20世纪 70年代末,魔幻现实主义概念在中国真正提出。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开始对

8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优秀作品进行专题研究,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入手,进而对

85、经典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进行分析,如陈光孚的《拉丁美洲当代小说一瞥》,段若川的《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弗和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林旸的《哥伦比亚魔

86、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新作<家长的没落>》等。

87、20世纪 80年代,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国掀起了魔

88、幻现实主义的研究热潮。这一时期关于马尔克斯的研究很多,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作家

*** 、作品、艺术手法、创作背景等方面,例如艾思的《<南德意志报>评介 1982年诺贝尔文学

90、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王央乐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与诺贝尔文学奖金》、王华的《“拉美

91、之境”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朱景冬的《浅谈当代拉美魔

*** 、幻现实主义小说》、刘瑞常的《哥伦比亚的骄傲——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

93、克斯》、舒大沅的《爆发与反响——关于加布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94、随着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研究作品的增多,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

95、深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 80世纪中期,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拉美

9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生成、流变和特点,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

97、维度,侧重从理论上评述魔幻现实主义,涉及其成因、影响等方面。在这一时期,《人民

98、日报》刊登了《马尔克斯的一次谈话》、《马尔克斯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讨论在西安举

99、行》,安兴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他》、陈光孚的《国际间有关拉美“魔幻现实主

100、义”的讨论》、宋崇的《“魔幻现实主义”——拉美新潮一瞥》、高长荣的《魔幻现实主义

101、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张玫珊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中的时间观

102、念》、远浩一的《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吴守琳的《拉丁美洲文学简史》、李德恩

103、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技巧与特征》等。这一时期作品的特点是资料 *** 强、准确 ***

104、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更加完备,在著作中对

105、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影响、 *** 作品等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20世纪 80年代

106、中期较具有 *** *** 的作品有陈光孚的《拉丁美洲当代小说一瞥》。他首先从魔幻现实主义

107、的起源入手,进而对经典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进行分析,最后评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

108、表现手法。朱景冬的《浅谈当代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该文章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

109、作品进行了梳理,将作品进行 *** 归类,究竟哪些是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哪些是

110、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有清楚的分类标准。相比较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在数量

111、上比较少,研究的准确度和深度也不高。

112、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至 90年代初,中国作家开始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拉美魔

113、幻现实主义,其中包括作品与作品的比较,作家之间创作风格的比较以及作品中所塑造

114、的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叶继

115、宗的《寻找本民族的群体意识:<百年孤独>与<小鲍庄>的比较》、邹节成的《试论加西亚

116、•马尔克斯和 *** 笔下孤独者形象》、艾菲的《“寻根文学”的误区——兼论“寻根文学”

117、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周招芬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魔幻 *** 和现实 *** :

118、兼谈与中国当代小说<减去十年>和<人 *** 恋>的比较》、习传进的《魔幻现实主义与<宠儿>》、关江秀的《<百年孤独>与<浮城>的比较分析》、王凤仙的《<尘埃落定>与<百年孤

119、独>之比较》、杨红《血域魔幻文学的探寻—— *** 与拉美的文化亲缘 *** 》、邓时钟的《魔

120、幻现实主义和寻根小说之比较》等。综上所述,80年代已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成因、影

121、响、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研究者在

122、研究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遗漏,甚至是一些错误思想,他们在著述中的错误观点也会造

123、成读者在理解上的 *** 。出现了陈光孚在评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时带有明显阶级论思

124、想;部分学者将魔幻现实主义等同于奇幻文学等问题。

125、90年初代到新世纪之间,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不再盲目的崇拜,而是在深入分

126、析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做出了理 *** 的选择和判断。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认识逐渐

127、深化,中国作家发现“魔幻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在揭露 *** 的同时作家

128、找不到一条走向光明的出路,如描写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人们生活的疾苦的同时,对这种

129、现状又无计可施,找不到一个解决苦难的途径,所以使“魔幻现实主义”逐渐落寞。但

130、与此同时,人们也对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到“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在拉丁

131、美洲产生“ *** ”是由于作家的创作植根于拉丁美洲的古老文化,写出了人们的心理和

132、当时的社会现实,只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作品才能在本民族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在这一

133、阶段,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尝试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我国作家创作的影响,以及作家对

13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的角度来探讨研究。袁诠的《张炜小说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

135、借鉴》、孟繁华的《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张卫中的《论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

136、响》、刘蜀鄂的《论中国新时期文学对<百年孤独>的接受》、邓时忠的《魔幻现实主义和

137、寻根小说文学艺术比较》、陈春生的《在灼热的高炉里锻造——简论莫言对福克纳和马尔

138、克斯的借鉴吸收》等。通过这些作品,有助于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深入了解,也可

139、以对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马尔克斯对我国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

140、影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有关马尔克斯的传记类文章有:陈众议的《加西亚·马尔

141、克斯传》、朱景冬的《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巨擘》、任芳萍的《马尔克斯传》等作

142、在这一时期对马尔克斯的过度关注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让读者误解为拉丁

143、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除了马尔克斯以外再没有其他的作家,大量的研究学者仅仅把

144、视线放在马尔克斯一个人身上,研究视野过于局限。另一点是研究的重复 *** ,许多作家

145、都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相同的研究,比如对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母题研

146、究就有 14篇。对艺术手法的研究、中国和拉美国家作品比较的研究、对作品中时间处理

147、的研究,许多研究文章都大同小异,重复研究的状况比较多,研究上的抄袭和浪费现象

148、新世纪以来我国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关注热情逐渐 *** ,许多作家尽量避免使用魔幻现

149、实主义进行创作。虽然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关注有所下降,但魔幻现实主义对我国的影响不可否认。这一时期具有 *** *** 的作品主要有:2000年李晓辉发表的《魔幻现实主义对

150、中国的影响》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学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2002年黄俊

151、祥的《简论<百年孤独>的跨文化风骨》一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百年孤独,这一角

152、度的选取,确有创新之处,但文章在写作过程中过分夸大这一特征,而使其有失真实。

153、2003年赵明德发表的《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总结回顾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154、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对我国的深远影响。2006年曾利君发表的《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

155、代文学关系的再思考》一文提出,魔幻现实主义在传入我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56、尤其是误读问题,给研究者们理解魔幻现实主义造成了障碍。关于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

157、的接受这一问题,2005年 *** 发表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与寻根文学作家的叙述话语艺

158、术管窥》一文,从语言角度将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与寻根文学作家进行了比较。2006年,

159、周林玉发表了《从<百年孤独>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文章写了魔幻现实主

160、义对莫言的影响,以及莫言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创新,充分肯定了莫言在接受魔幻

161、现实主义过程中所受到的积极影响。2007年赵杏发表了《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尝

162、试——谈<百年孤独>与<受活>》,对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比较,从而探究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之乡(魔幻现实主义百科)-第1张图片-

163、对阎连科的影响。2007年曾利君在《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一书中涉及到

1 *** 、了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接受领域,其著作在涉及作家创作接受这一方面采用的是个 *** 化

165、研究,只对几个具体的作家进行单独的研究,彼此之间不相联系。在这之前从作家对魔

166、幻现实主义接受这一角度来研究的文章很少。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

167、的接受,是在作家个人个 *** 的基础上,是有他们的共 *** 的。

文章分享结束,魔幻现实主义之乡和魔幻现实主义百科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 百科 现实 义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