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县旅游景点 四川最值得去的古镇 - 好玩 -

四川古蔺县旅游景点 四川最值得去的古镇

牵着乌龟去散步 好玩 1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四川古蔺县旅游景点和四川最值得去的古镇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四川古蔺县旅游景点以及四川最值得去的古镇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古蔺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2. 四川古蔺县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旅游景点
  3. 古蔺旅游景点大全

一、古蔺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古蔺县旅游景点有哪些?古蔺县旅游景点有一、古郎景区,二、大黑洞景区,三、黄荆老林景区等等。黄荆老林景区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川黔两省交界处,紧临贵州省赤水市,是国家AAA *** 旅游景区。

古蔺古郎景区主要景点为古郎洞,原名青龙洞,位于四川古蔺县境内,形成于白垩纪年代,至今已有几亿年成长历史,是目前川渝地区地质遗迹形态最完整,洞穴景观品类最丰富的喀斯特洞穴。古郎洞景区紧邻历史文化名镇太平古镇和二郎镇。距古叙高速公路太平出口18公里。古郎洞内面积近60万平方米,纯天然的溶洞,非人工打造,这就是它最厉害的地方。洞内一年四季冬暖夏凉,距今已有几亿年的成长历史。石笋、石柱、石林、石幔、石盾、石旗、石瀑布、石花、石芽和鹅管等多种堆积物应有尽有,相当于一个还在不断生长发育的大型天然地质博物馆。洞内更是灯光 *** ,色彩斑斓,充分展示出洞穴的幽、绚、险、奇。古郎洞走一走,绝对是让你大饱眼福,秒杀那些其它人工打造的溶洞。数十里长的盐井峡谷贯穿整个古郎景区,两岸峻岭高耸,绝壁如削;谷底溪流淙淙,怪石嶙峋。川盐济黔是中国盐运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赤水河作为川黔盐运的主要航道,在明清时期曾经盛极一时,盐井河作为赤水河的重要支流,也是当时私盐贩运的主要通道,受到官方的严厉关注和打击,因禁盐手段之烈,便有了盐禁河之名,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盐井河。

大黑洞景区位于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素有“古蔺西大门”之称,是成都、重庆、泸州、宜宾等地游客入蔺之一站,是古蔺旅游西部环线上的之一节点。景区距古蔺县城和叙永县城各26公里,距离G76厦蓉高速震东出口6.5公里,距离321国道5.5公里,省道309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突出。大黑洞景区拥有喀斯特地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和苗族传统文化人文景观。首期开发占地4800亩,总共有42处大景观。主要分为苗寨民俗文化区、大黑洞秘境观光区、游客中心休闲运动体验区、哆彩苗岭休闲游憩区。大黑洞景区包括箭竹乡全境,包括喀斯特地貌奇观大黑洞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 *** 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大黑洞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 *** ,而且积淀着浓郁的黑色文化,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等待着各位亲手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其次是魅力四射的苗乡文化。苗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踩山节、姐妹饭节、龙船节等节日文化如磁石般吸引着八方来客惊奇的目光。

黄荆老林景区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川黔两省交界处,紧临贵州省赤水市,是国家AAA *** 旅游景区,集瀑布群落、原始-、高山湖泊、丹霞绝壁、云海佛光于一体,是近年来崛起的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探险、科考为一体的综合 *** 新兴生态旅游景区。黄荆老林景区幅员面积4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多米,是乾隆年间划定的官山,区内分布着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2种,森林覆盖率高达98%,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 *** 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被誉为“北纬28度线上最后的 *** 地”。境内拥有形态多样的八节洞瀑布群,拥有年平均气温13℃,盛夏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温度-2℃的极佳气候,是低海拔能享受森林瀑布群、冬季冰雪世界、丹霞地貌群的罕见区域,是夏日避暑、冬季赏雪以及户外运动的绝佳去处。景区内不仅具有“大自然、深生态”的旅游资源,还具有红色长征印记、浓郁苗家风情以及原生态地方美食,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

二、四川古蔺县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旅游景点

古蔺建县于1909年,原属四川叙州府,永宁县。1949年古蔺县解放,隶于川南行政公署,1960年,随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行政区划多次变更。1985年,古蔺划归省辖泸州市领属。

古蔺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赤水河沿边界由南往东向北流入长江,全县地域成半岛形伸入黔北,西面与叙永县毗邻,东南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交界。全县幅员面积3182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总人口72万人,居住有汉、苗、彝、回等12个民族,是四川省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之一。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7万人。

古蔺地处大娄山西段北侧,属盆周山地低中山地貌类型区。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海拔高低相对悬殊,更高西北面新街坪海拔1843米,更低东北面太平渡两河口海拔300米,相对高差1543米。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按其特点分为低山河谷地貌区,低山窄谷地貌区,中山槽谷地貌区和中山峡谷地貌区。

地层发育丰富.古蔺气候四季分明,规律 *** 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立体气候显著,地域差异大。年平均气温17.8℃~13.1℃无霜期232-363天,年平均降雨量748.4mm~1112.7mm,冬春少雨,盛夏亢扬。

很久以前,苗寨姑娘乜娘聪明美丽,她画的花草,蝴蝶飞来扑;她绣的花,芬芳扑鼻,连蝴蝶也飞来扑。有天乜娘坐在门口绣花鞋,突然,一只岩鹰把鞋衔走了。就这一天,英勇善射的巴贵达惹正在山上打猎,将岩鹰射落,岩鹰叨着的鞋深深打动了小伙子,而且深深爱上了绣鞋的这位姑娘。为了寻找这位姑娘,巴贵达惹一人坐的秋千改成了八人同坐的磨盘秋千。消息传出,赶秋节哪天,远近苗家里老少都向秋场涌来。这天乜娘也来看这八人同坐的磨盘秋千,经过对歌、盘歌,巴贵达惹终于找到了乜娘,两人情投意合,结成良缘,从这后,每当瓜熟果香,赶秋佳节到来,苗胞们就扎起秋千,欢度节日,择配佳偶。

古时候,苗族领袖蚩尤战败,被轩辕黄帝 *** 后,由大将夸佛率领苗人向南转移。苗人且战且走,战斗中夸佛又中箭牺牲,人们忍痛把蚩尤和夸佛埋葬。埋葬时人们吹起号角,敲起战鼓,以驱赶虎豹豺狼,让死者的灵魂得以 *** 。谁知夸佛的战马听到鼓角震天,以为又要出征,挣断了缰绳跑来,见主人已死,便长嘶数声,流着眼泪卧在地上,不饮不食,几天后便死去。从此后苗族有人死之后,家人便椎牛代马殉葬,既表示托牛将主人的灵魂引到祖先哪里去团聚,又表示送头牛给死者在阴间使用。

1、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 *** 病 *** 。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 *** ,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2、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 *** 死于白天,女 *** 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 *** 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有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山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 *** 或借人。

3、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之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4、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 *** 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

5、其他: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之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 *** ,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苗年、春节、踩山节、四月八、吃新节、跳花等。

1、踩山节:别称:花山节、花杆地;时间: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意义:祈求赐福、保佑苗家人平安昌盛。节日期间,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到村寨边宽阔的草坪上,舞狮灯、打秋千、吹竹叶、奏箫筒,人们还在山上竖起一根染成红蓝配12节的“花杆”以示向天祈子,青年男女们在这歌舞狂欢中寻找终身伴侣,祈求上苍赐福。踩山节持续三天,这三天中苗寨舞步翩翩歌声缭绕十分热闹。

2、偷亲:在苗族流传着一种“偷亲”的婚俗。当青年男女双方经过多次“坐妹”(谈情说爱)、对歌,相互了解之后,便互送礼品定情,准备成婚。假若女方父母反对这门亲事,他们就采取“偷亲”的办法。“偷亲”的那天晚上,女方先把日常用的东西拿到离家约半里路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在家待男方的到来。夜色降临,男方和较好的朋友如往常一样到女方家“坐妹”。深夜,男方告辞,女方装着依依难舍的样子送哥出门,就到藏东西的地方取出东西一同到男家去了。次日,女方父母才知道女儿被男方“偷走”了。第三天,新郎委派一位年高望重的老大爷带着三样礼物——鸡、鸭、蛋,去女方家向其父母报情,赔礼道歉。如女方父母收下礼物,说明他们已基本同意婚事,那就再商量举行婚礼的事;若拒绝,婚礼也就不再举行,到 *** 登记就行了。这种“偷亲”的婚俗,在苗族人民中流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苗族青年争取婚姻 *** ,反抗封建包办婚姻 *** 的一种方式,一直沿袭至今。

3、吃牛节:“吃牛节”是苗家最隆重的祭祀古俗,从追溯它的根源可以明白,这个节日与其说是“祭神”,倒不如说是在向“神”挑战,检阅人们 *** “神”的力量。

4、赶苗场:流行于叙永县、古蔺县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 *** 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四川古蔺县旅游景点 四川最值得去的古镇-第1张图片-

5、赠带节: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苗族的民间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苗族古歌古词是苗族神话和口碑历史的主要载体,亦称苗族史诗。它主要包括 *** 辟地、铸日造月、射日射月、人类起源、洪水滔天、兄妹结婚、战争迁徙等篇章。流传于黔东南的“苗族古歌”长达8000行。湘西的《鸺巴鸺玛》长达5000行。这些苗族古歌古词有曲调、可呤唱,有的地方只兴呤诵了。它们一般由巫师或理老或专门的歌师在节日、婚丧嫁娶、祭祀活动及其他聚会场合诵唱。也有一些地方苗族神话是以散体文学的形式传承的,其所述内容与古歌大体相同。西部苗族中还流传着《蚩尤神话》。古词包括议榔词、理词、巫词,一般没有曲调,以韵文和谐声体念诵,语言的组织十分巧妙,多对偶句,诵来朗朗上口。

苗族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叙事诗。如黔东南的《仰阿莎》、《贞芙秀尤》、《张秀眉之歌》、《哈迈》等。这些叙事诗也同时以散体文学形式流传,其 *** 质有传说和民间故事两类。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 *** 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苗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其题材涉及到英雄人物、机智人物、普通人物、地方风俗由来等等。比如《张秀眉的传说》、《项崇周的故事》、《反 *** 的故事》、《仰阿莎的故事》、《雷公山的来历》、《拉鼓节的由来》、《苗家“吃牛”的由来》。民间故事中反映青年人爱情生活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作品很多,如《哈迈》、《樵夫和龙女》、《能祥》等。

苗族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曲、芦笙调、唢呐调等。苗族传统乐器分为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芦笙和鼓是苗族地区普采用的传统乐器,清代以后,东部地区苗族已逐渐不用芦笙。芦笙在苗族文化中具有民族象征意义。鼓分为牛皮鼓、铜鼓和木鼓三种,东部苗族多使用牛皮鼓,中部苗族用铜鼓和木鼓都有,西部苗族中铜鼓较为普遍,西部有些苗族地区已不用鼓。许多苗族地区还在婚丧场合中使用唢呐,丹寨一带流行古瓢琴,系以桐木凿空制成。苗族青年男女喜欢吹奏木叶、口弦,借以传情达意。

苗族舞蹈主要有湘西的花鼓舞及与其类似的或单人或双人或多人的皮鼓舞,黔东南有台江反排的木鼓舞(集体舞),黔东南还普遍流行集体参与 *** 舞蹈芦笙舞、铜鼓舞、踩鼓舞,西部苗族的芦笙舞带有杂技 *** 的高难动作,以个人或数人表演为主。此外,一些地区还有板凳舞、古瓢舞、摆手舞等。

苗族民间工艺有蜡染、刺绣、挑花、银饰 *** 等,均是十分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些工艺在各地苗族中都有,不过各有优长和特色。比如中部苗族的银饰最为突出,西部苗族的挑花更加精致等。此外,剪纸、编织、根雕在某些地区也十分突出,麻阳和黄平等地苗族还擅长民间工艺绘画。

20世纪以来,苗族作家文学和现代艺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美术家等。现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30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约14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多人。沈从文是苗族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享誉世界的文豪。 *** 是全国著名的苗族歌唱家。

青年男女通过山歌私约婚期后,男女双方回家告诉父母及知己好友,对其他人则守口如瓶。因为,山歌定情,无凭无据,万一情况有变,届时姑娘没有赴约结婚,这个男青年就会被人瞧不起,因此,直到结婚那天,小伙子还像没事人一样,月亮出来时,新郎才与几个好友打扮一新,带上柴刀溜出山寨,前往约定地点迎接新娘。

新娘在伴娘陪伴下前来赴约,新郎的好友用柴刀砍来柴草,点燃篝火,伴郎与伴娘边歌边舞,祝福一对新人幸福结合,篝火将尽,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回到男家村寨。新娘进门,男家燃放鞭炮,只有到这时,全寨人才知道这个男青年结婚的喜讯,全寨人涌到男家,饮酒歌舞,通宵达旦。

三、古蔺旅游景点大全

古蔺古郎景区主要景点为古郎洞,原名青龙洞,位于四川古蔺县境内,形成于白垩纪年代,至今已有几亿年成长历史,是目前川渝地区地质遗迹形态最完整,洞穴景观品类最丰富的喀斯特洞穴。

大黑洞景区位于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素有“古蔺西大门”之称,是成都、重庆、泸州、宜宾等地游客入蔺之一站,是古蔺旅游西部环线上的之一节点。景区距古蔺县城和叙永县城各26公里,距离G76厦蓉高速震东出口6.5公里,距离321国道5.5公里,省道309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突出。

黄荆老林景区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川黔两省交界处,紧临贵州省赤水市,是国家AAA *** 旅游景区,集瀑布群落、原始-、高山湖泊、丹霞绝壁、云海佛光于一体,是近年来崛起的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探险、科考为一体的综合 *** 新兴生态旅游景区。

太平古镇位于赤水河南岸,隶属四川泸州古蔺县,幅员10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36000多人。太平古镇古称“落洪口”、“鹿平场”,后名“太平渡”,地处川黔交界重地,水陆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古风悠然,被誉为“赤水明珠”。

5、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太平镇红军驻地保护范围:东至太平粮站家属房及太平小学西面围墙,南至老酒厂熊洪昌住宅,北至顺河街胡劲华住宅,西至顺河街牌坊口。占地面积约10公顷。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四川 古蔺县 古镇 旅游景点 值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