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形容谋士的成语的问题,以及和形容谋士掌控全局的成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与谋有关的成语
1、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2、意思: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3、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4、意思: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ù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6、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7、意思: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8、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9、意思: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10、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11、意思: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12、出处:《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13、意思: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14、道不同不相为谋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15、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16、意思: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7、出处:晋·陆机《辨亡论》:“而加之笃敬,申之以节俭,畴谘峻茂,好谋善断。”
18、意思: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19、出处:《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故世必有非常之变,然后乃有非常之谋。”
20、意思: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阴谋。指阴谋篡夺帝位。
21、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22、意思: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23、出处: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24、意思: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25、意思: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26、六耳不同谋liùěr bù tóng móu
27、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六耳不同谋。且去,来日来。”
28、意思: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29、出处: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30、意思:为了劫夺财物,害人 *** 命。
3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32、意思: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33、意思:指准备做违反法纪的事或搞叛乱活动。
34、出处:《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虚远谋,挑怨速祸。”
35、意思: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
36、出处:《左传·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
37、意思: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38、出处:《左传·僖公二 *** 》:“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39、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 *** 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40、意思: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41、出处:《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42、意思: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43、小不忍则乱大谋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44、出处:《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5、意思: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46、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47、意思: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48、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49、意思: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50、意思: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51、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52、意思: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53、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54、意思: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55、出处:《太平御览》卷二0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56、意思: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57、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58、意思: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59、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60、意思: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61、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渍于成。”
62、意思: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63、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之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 、意思: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二、谋的成语
1、图谋不轨、出谋划策、阴谋诡计、足智多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虎谋皮、素未谋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谋深算、谋财害命、 *** 、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谋而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另谋高就、施谋设计、刬旧谋新、曹社之谋、同谘合谋、将在谋不在勇、智小谋大、筑室道谋、飞谋钓谤、谋听计行、神谋魔道、谋臣武将、计合谋从
2、神谋魔道、谋臣武将、飞谋钓谤、忠言奇谋、谋虚逐妄、燕翼贻谋、铺谋定计、阴谋不轨、铺谋设计、至知不谋、以谋为本、造谋布阱、远虑深谋、沈谋重虑、运筹演谋、造谋布穽、妙策神谋、不足与谋、房谋杜断、不相为谋、沉谋重虑、百谋千计、能士匿谋、轻虑浅谋、诈谋奇计、非常之谋、询谋佥同
3、能谋善断、好谋而成、沉谋研虑、嘉谋善政、好谋善断、玄谋庙算、谋为不轨、知小谋大、百计千谋、谋而后动、至智不谋、与狐谋裘、与狐谋皮、有勇有谋、妙算神谋、谋逆不轨、夙夜为谋、多谋善断、擅自为谋、计功谋利、命与仇谋、询迁询谋、善自为谋、谋夫孔多、剗旧谋新、蓄谋已久、谋如涌泉
三、关于三国名将的成语有哪些
1、曹 *** ——老骥伏枥,望梅止渴,月明星稀,割须弃袍,对酒当歌,壮心不已,代人捉刀,得陇望蜀,三马同槽,傲睨得志,不置褒贬,倍道而进,孔孟之道,心术不正
2、曹植——算无遗策,下笔成章,才高八斗,明眸善睐,煮豆燃萁,七步之才
3、刘备——后患无穷,义不容辞,髀肉复生,安身之地,宽以待人
4、诸葛亮——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开诚布公,缓兵之计,锦囊妙计,足智多谋,不知所云,作奸犯科,初出茅庐,指日可待,如鱼得水,妄自菲薄,集思广益,虎踞龙盘,如鱼得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笑容可掬
5、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6、赵云——一身是胆,偃旗息鼓,威风凛凛
7、周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臂之力,升堂拜母,如饮醇醪,顾曲周郎,抵足而眠
8、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手不释卷,吴下阿蒙
9、司马昭——司马昭之心, *** 皆知
四、成语出自三国志,用来形容三国时期两位著名的谋士.
1、【解释】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2、【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 *** 。德 ***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3、【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关于形容谋士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