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心安的成语(心安的雅称两个字) - 成语 -

表示心安的成语(心安的雅称两个字)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22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表示心安的成语,心安的雅称两个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描写安心的四字成语
  2. 表示心安的成语有哪些
  3. 描写心安的成语

一、描写安心的四字成语

1.形容放心的四字成语

安心落意放心,无忧虑。

蹀躞不下指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出处:《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 *** 会》:“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心中好生不快活。

自思量道:‘皆由我之过,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

翻肠搅肚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出处:杨朔《雪花飘飘》:“不过也怪,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

放心解体指人心离散、瓦解。出处:《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

“放”,一本作“攸”。放心托胆心里放得下,有所凭借而胆大。

形容毫无顾虑。出处:《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分心挂腹形容十分挂念。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蜂迷蝶猜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迷蝶猜。”

蜂识莺猜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出处:元本·高明《琵琶记·牛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识莺猜。”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挂肚牵肠极言牵挂,挂念。出处:《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挂肚牵心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兼葭秋水比喻思慕的人。

兼,同“蒹”。焦心劳思形容人非常 *** 心、担忧。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

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铭心刻骨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铭心镂骨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暮云春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 *** 88e69d8331333361323030思念。出处: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念兹在兹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出处:《尚书·大禹漠》:“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牵肠割肚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内心悲痛如刀割。

出处: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曲:“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牵肠挂肚牵: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牵肠萦心犹牵肠挂肚。出处: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接信后竟置之不答,那种牵肠萦心的期待不将把血管都绞破么!”切切在心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

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住持爷知觉,施恻隐之心,释放我等,又赐诸弟兄财物,至今感佩不忘。小人切切在心,报恩无地。”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处: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闻声相思声:名声。

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出处:《 *** 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无牵无挂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悬肠挂肚形容挂念之深切。出处:明·施耐庵《 *** 传》第四十二回“只为 *** 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

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忧心悄悄忧虑不安的样子。

忧心如焚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

形容非常忧虑焦急。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辗转反侧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出处:《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坐卧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 *** 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坐卧不宁坐着躺着都不安宁。

常形容心绪烦乱。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坐卧针毡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

放心托胆、十拿九稳、万无一失、稳 *** 胜券、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示例:这就是我刚才对你说的,不要再去想起复做官,~守祖坟的原因所在。你明白吗?

无牵无挂(wú qiān wú guà)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十拿九稳( shí ná jiǔ wěn)

解释:十成的机率,占了 *** 。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处: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稳 *** 胜券(wěn cāo shèng quàn)

解释: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传》:“且虞卿 *** 其两权,事成, *** 右券以责。”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解释: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季路一言稳 *** 胜券】稳:有把握; *** :掌握;胜券: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稳 *** 胜算】稳:有把握; *** :掌握;胜算: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安安心心】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趁心如意】称心如意.指符合心意,满足愿望.趁,通“称”.

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安心乐业指心绪 *** ,生活愉快。

出处:《红楼梦》第六八回:“那二姐得了这个所在,以见园里姐妹个个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所。”

安心乐意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百十四回:“我看二嫂子如今倒是安心乐意的孝敬我妈妈,比亲媳妇还强十倍呢。”

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出处:《 *** 书信集·致郑振铎》:“此公在厦门趋奉校长,颜膝可怜,适异己去后,而校长又薄其为人,终于不安于位,殊可笑也。”

高枕安寝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同“高枕而卧”。

出处:《汉书·匈奴传下》:“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高枕安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汉·王充《论衡·顺鼓》:“止久至于太旱,试使人君高枕安卧,旱犹自雨。”

高枕而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心安理得、安心定志、心安神定、心安神泰、安安心心。

释义: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出自:《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翻译: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示例:你打伤了别人,怎么还能心安理得地坐在那儿不动?

出自:《 *** 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翻译:我知道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给我看的,比如你跟人合租,比如你好像安心定志了一般。

示例:他们可以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这个 *** 的国度。

出自:《红楼梦》第57回:“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等皆心安神定。”

翻译:紫 *** 从那天的穿着确实很后悔,像今天晚上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等心神都很 *** 。

示例:无奈的高圆圆看着一旁心安神定的王晓木,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释义:泰:通畅,平安。心神安宁,泰然自若。

出自:《醒世姻缘传》第100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

翻译:读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常香味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

示例:龚义成心安神泰地答道:“领导就是服务嘛”。

释义: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出自:《 *** 全传》第74回:“数年之后,心气全平,冤愤若释,倒安安心心的在地下修道起来。”

翻译:几年以后,心平气全,如果释放冤屈愤怒,倒安安心中的在地下修建道路起来。

示例:他已经安安心心过日子了。

形容“非常挂念,放心不下”的四字成语有:牵肠挂肚(qiān cháng guà dù)、朝思暮想(zhāo sī mù xiǎng)、忧心如焚(yōu xīn rú fén)、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念兹在兹(niàn zī zài zī)。

一、牵肠挂肚(qiān cháng guà dù)

〝牵肠挂肚〞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意为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二、朝思暮想(zhāo sī mù xiǎng)

朝思暮想,释义为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三、忧心如焚(yōu xīn rú fén)

如焚:像火烧一样。忧愁得内心好像被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四、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念念不忘〞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念念,时刻思念着。意为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五、念兹在兹(niàn zī zài zī)

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二、表示心安的成语有哪些

1.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2.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确定自己的志向。

3.安安心心: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4.心安神定:心神都很 *** ,内心平静。

5.心神不安:安, *** 。心里烦躁,精神不 *** 。

6.安心恬荡:恬荡,心情平静,不追求名利。

7.心安神泰:心神安宁,泰然自如,不受外界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字典-

三、描写心安的成语

1、安安心心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2、安忍无亲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3、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4、安生服业指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5、出处:梁斌《红旗谱》六:“她想到冯老兰,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她的心情更加忧怀念不安,害怕有另一种更大的祸事降临家门。”又三十回:“败家子儿不讲安生服业地做活,只讲吃好的、穿好的、歇着。”

6、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一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7、安心乐业指心绪 *** ,生活愉快。

8、出处:《红楼梦》第六八回:“那二姐得了这个所在,以见园里姐妹个个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所。”

表示心安的成语(心安的雅称两个字)-第1张图片-

9、安心乐意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10、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百十四回:“我看二嫂子如今倒是安心乐意的孝敬我妈妈,比亲媳妇还强十倍呢。”

11、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12、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13、高枕安寝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同“高枕而卧”。

14、出处:《汉书·匈奴传下》:“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15、高枕安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16、出处:汉·王充《论衡·顺鼓》:“止久至于太旱,试使人君高枕安卧,旱犹自雨。”

17、高枕而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18、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19、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20、出处:《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1、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22、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之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23、三心两意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24、少安毋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25、出处:《左传·襄公七年》:“吾子其少安。”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

26、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27、释缚焚榇指解开降者的 *** ,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28、出处:语出《左传·昭公四年》:“成 *** 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心安 雅称 成语 表示 两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