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之乡龙舟赛(中华龙舟赛)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9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龙舟之乡龙舟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龙舟之乡龙舟赛以及中华龙舟赛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端午节赛龙舟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2. 中国十大龙舟之乡
  3. 端午节哪些地方赛龙舟

一、端午节赛龙舟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它的特别在于之一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在于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是龙舟竞赛,这是一个体现力量和团结的古老运动,在世界运动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龙舟竞赛,兴起于隋唐,鼎盛于两宋。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诗词最鼎盛的时期,因此,有众多的诗词记录了当时激烈的龙舟竞赛场面,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

唐代诗人卢肇怀念端午节的理由是,喜欢看龙舟赛。龙舟赛可以说是世界运动史上的一个非常独特的运动赛,它既讲究力量,又需要配合,更有音乐的鼓舞,可以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运动。卢肇在《竞渡诗》一诗中全面描述了这项运动: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馆驿楼前看发机”,在驿馆楼前观看龙舟赛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鼙鼓初击时似雷声,“雪微微”,指比赛激起的浪花如雪,“兽头凌处雪微微”,比赛激起的浪花,打在龙舟兽头上,像雪花一样四溅。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龙舟冲破波浪突围出来,万人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读着诗词,就已经让人热血沸腾了,想想,如果是在现场,那该是怎样的激动人心?难怪诗人“思端午”,“看发机”。

龙舟竞赛之所以具有非常强烈的竞赛属 *** ,在于参加龙舟赛的各个单位,都奔着之一名而去。宋代诗人黄裳在《减字木兰花竞渡》就描写了龙舟赛的竞争场面:

中国讲究“天人合一”,龙舟竞赛也是在天然赛场,所以有“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龙舟赛一般选择天然的河流,起点是“深深杨柳渚”,既天然自然,又绿水环保。“红旗高举”,体现了龙舟赛的组织 *** 和团体 ***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鼓声像春雷,激荡人心;龙舟竟发,直破烟波,让人荡气回肠。“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龙舟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讲究气势,有棋手、鼓声、号子声、有整齐划一的动作,讲究的就是压倒 *** 的气势。

最后一句,“金碧楼西,衔得锦标之一归”,点名了龙舟赛的竞赛属 *** ,是要夺得之一,“衔得锦标”,争得荣誉!

3.《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陆游

宋代大诗人陆游特别喜欢龙舟竞赛的竞争 *** ,可能是大诗人有过军旅生活的缘故,他喜欢战斗,渴望竞争。他在《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中写到:

楚人遗俗阅 *** ,箫鼓喧呼斗画船。

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

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

“箫鼓喧呼斗画船”,一个“斗”字,让我们想起两军对垒;“箫鼓喧呼”,对应于军前的战鼓和号角;“风浪如山鲛鳄横”,也让我们想起,两军交战时的凛冽寒风,战车横行,战马奔驰。

一句“何心此地更争先”,只要是身处此地,谁的心情不是一马争先呢?只要是在 *** ,谁又不是一鼓作气,一马当先呢?

龙舟赛和所有的竞技体育一样,赛场的形式都是瞬息万变,你暂时的领先,可能有个大意就失去荆州。宋代诗人释大观的《颂古十七首》其一,就描写了这种情况:

忽看龙舟压浪飞,鼓声催促笛声悲。

锦标到手还轻放,转得头来事已非。

忽看龙舟压浪飞,鼓声催促笛声悲

一个“忽看”,就展现了赛场的瞬息万变,一开始还是万马齐发,一眨眼,就忽看一龙舟压浪飞,来到了前面。而“鼓声催促”,“笛声”低沉,都在告诉我们不能放松,后面的龙舟在紧追不舍。

即使你暂时赢得“锦标”,锦标到手,你也要赶快放下,赶紧转头。因为一旦松懈,“转得头来事已非”,你一转头,别人已经到你前面了。

所有的体育竞赛,赛场的瞬息万变,永远是一个看点!

世界人民都一样,每到了节假日,都是一片歌舞升平,笙歌催闹,觥筹交错。在这种节日氛围下,像龙舟这样的活动,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更健康、更欢乐的活动。我们也更要提倡像龙舟赛这样的节假日活动,宋代诗人黄公绍就在《潇湘神·看龙舟》中侧重提倡龙舟竞赛: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一句“看龙舟。看龙舟”,既是诗人的极力倡导,又表现了龙舟的 *** 。“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没有龙舟赛的时候,是“两堤水悠悠”,到处是“一片笙歌”,这种歌舞升平的场景,是会消磨人的斗志的。

“忽然鼓棹起中流”,好在“忽然鼓”声响起,“棹起”船飞,龙舟已经到了中流,一鼓击退了那些软绵绵的节日活动。

宋代诗人楼钥则从全景角度来描述龙舟比赛,他从季节、风景、观众和比赛场景各个角度来描写龙舟竞赛。其《湖亭观竞渡》写到:

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

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

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

“闰月风光三月景”,端午节一般在春末夏初,“二分烟水八分人”,现场的气氛是二分的 *** 春水,还有八分的人气。

“锦标赢得千人笑”,赢得“锦标”,除了比赛选手和队员兴奋、大笑;还有支持他们的观众也开怀大笑,所以说“千人笑”,比较大的时候,估计都是万人笑吧!

“画鼓敲残一半春”,龙舟竞赛的鼓声是那么激动人心,以至于诗人说“敲残一半春”,一半的 *** 是由鼓声送走的。

更加全面描写龙舟竞赛场面的,是唐代诗人 *** 封。他以 *** 比拟龙舟赛场,把场面烘托得跟一场战斗一样。他的《竞渡歌》,全诗为: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银钗照日如霜刃”,“银钗”借代观看竞渡的女士,但“如霜刃”,明显让人如置 *** 。“棹影斡波飞万剑”,用“飞万剑”形如龙舟赛划桨,既形象刻画了划桨的气势,又带读者进入“万剑齐飞”的 *** 。“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这鼓声,跟战鼓还有区别呢?“坡上人呼霹雳惊”,这就像 *** 上的火炮齐鸣一样。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描写的是失利龙舟的情形;“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这是描写失利一方观众的心理。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诗人感慨,龙舟竞赛,和社会 *** 、战争的竞赛,没有本质的区别。

很有意思的是,宋代的龙舟竞赛,已经有了现代商业竞赛的萌芽,因为在赛场,已经又了商业广告。宋代诗人白珽在《湖居杂兴》一诗中就描写了这一现象:

龙舟晓发断桥西,别有轻舟两两随。

*** 可人晴较稳,酒家争出柳梢旗。

龙舟晓发断桥西,别有轻舟两两随

“龙舟晓发断桥西,别有轻舟两两随”,龙舟比赛从破晓就开始了,除了比赛的龙舟,还有三三两两的轻舟相随。诗人没有说明这轻舟的用途,猜测有可能是VIP观众的船只,也有可能是龙舟出事后的救护。

“ *** 可人晴较稳,酒家争出柳梢旗”,天气真是太好了,观众也特别的多。所以,“酒家争出柳梢旗”,酒家开始在龙舟赛上打广告了。

这从侧面描写了宋代商业之发达!

宋代诗人郑瀛则认为龙舟更多的意义是纪念屈原,而不是竞赛本身。这从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龙舟赛本身的意义也很重大,屈原应该会乐见这么有意义的赛事。郑瀛的《官塘竞渡》一诗为:

长江百里浓于醅,天风吹作云涛堆。

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

今人不识灵均意,祗作龙舟多竞渡。

汨罗旧事付苍烟,空有遗歌写哀些。

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

“今人不识灵均意,祗作龙舟多竞渡”,今天的人们,不知道龙舟当初的意义,只把龙舟作为竞赛的工具。诗人的这句诗值得商榷,龙舟竞赛本身激发了人们的斗志,锻炼了人们的组织、协作能力,锻炼了人们的体质,提高了人们的团结意识。这些,都是与纪念屈原的精神是一致的,值得提倡。

至于“汨罗旧事付苍烟,空有遗歌写哀些”,这则需要加强人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和龙舟竞赛不矛盾。

10.《齐天乐·端午和韵》,刘辰翁

南宋的爱国诗人刘辰翁则更看重龙舟竞赛对屈原的纪念意义,用屈原对比当下官僚的醉生梦死。他的《齐天乐·端午和韵》全诗为:

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

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

“枝头雨是青梅泪”,这是纪念屈原的泪水;“翻作一江春水”,诗人被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动,觉得一江春水是人们纪念屈原的泪水。

可惜的是“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鱼腹魂销”自不必说,官员们没有切身感受;“龙舟叫彻”,龙舟竞赛的意义,他们也忘了;这些都“不了湖亭张戏”。

龙舟之乡龙舟赛(中华龙舟赛)-第1张图片-

其实,如果整个社会都没有了生机,像宋末那样,想靠“龙舟叫彻”就能唤醒人们,特别是官僚的抵抗精神,无异于痴人说梦!

11.《贺新郎·深院榴花吐》,刘克庄

宋代词人刘克庄认为龙舟竞赛是年轻人的事情,是年轻人该有的精气神。他在《贺新郎·深院榴花吐》中写到: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谁信 *** 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早已有、游人观渡”,说明人们是很喜欢龙舟竞赛的,一个“早”字,写出了人们迫不及待的心情。“任陌头、年少争旗鼓”,说明龙舟竞赛是年轻人的游戏,激发年轻人的斗志。“溪雨急,浪花舞”,描写的是龙舟比赛的场景,年轻人,无惧风雨,在浪花里激流勇进,永争之一!

“灵均标致高如许”,道出了龙舟竞赛对屈原的纪念意义,灵均是屈原的字。

宋代诗人张劝认为龙舟竞赛的精神,和科举 *** 的精神是一致的。龙舟竞赛是力量的竞争,而科举考场是文化的竞争。他在《咏龙舟》一诗中写到:

两岸人人开盛宴,飞来飞去如掣电。

明年文场角胜时,也如此日舟人战。

两岸人人开盛宴,飞来飞去如掣电

“两岸人人开盛宴”,是描述人们观看龙舟竞赛的盛大场面;“飞来飞去如掣电”,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速度之快,快如闪电。

“明年文场角胜时,也如此日舟人战”,明年的科举考场角逐,也就今日龙舟竞赛的角逐是一样的: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场面宏大。

所谓“人生如赛场”,在哪里都是一场场的比赛!

二、中国十大龙舟之乡

中国十大龙舟之乡:湖南汨罗、湖南沅陵、广东东莞、贵州铜仁、湖北襄阳、福建福州、湖南溆浦、贵州黔东南、武汉汉江、珠海三灶镇。

湖南汨罗是“中国龙舟名城”,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具有一整套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端午习俗,分布于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

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 、广泛的群众 *** 、丰富的多样 *** 、浓郁的文化 *** 、狂热的参与 *** 和深远的影响。

2、湖南沅陵—中国远 *** 舟的发祥地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3、广东东莞—中国赛龙舟时间最长的地方

东莞龙舟月,是东莞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

东莞市水乡片及东江沿岸地区各镇,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设标的称竞渡,即比赛;不设标的叫趁景。如今龙舟月已是东莞一大特色,在这里你感受到东莞人划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吃龙舟饼,食龙舟饭,唱龙舟歌,竟龙舟渡的盛况。

贵州省铜仁赛龙舟历史悠久,龙舟已成为当地具有 *** *** 的民族文化符号。2009年,铜仁市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2011年,铜仁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湖北襄阳—中国历史悠久的赛龙舟之地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千里汉江穿城而过,而端午龙舟赛历史悠久。据民俗专家介绍,襄阳赛龙舟从两 *** 前的西汉就开始了,从明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汉江航运发达,两岸码头众多,端午的龙舟赛达到鼎盛。

自2010年起,襄阳市的龙舟赛从民间转为 *** 主办,每年端午节期间,江面龙舟竞渡,两岸人潮涌动,场面极其壮观。

福建地处近海,江河纵横,自古就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宋朝时期“闽俗重竞渡”就已在闽省沿袭成风。赛龙舟也是福建一项典型的民俗体育赛事,福州更有着悠久浓郁的龙舟文化。

在福州如果你以为白天比完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600年来,在端午前后福州三溪村里一直延续着夜渡龙舟的风俗,有着“自 *** 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的说法,在福州地区夜赛龙舟才是更大的看点。

7、湖南溆浦—中国最彪悍的“扒龙船”

自东汉初马援平武陵蛮夷之后,溆浦形成以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的习俗,龙舟初五下水,十五上岸,平日 *** 练,十四、十五为竞赛日,整整十一天。每年农历四月下旬,溆浦人就开始为溆浦双端午节做准备。

溆浦称划龙船为“扒龙船”,溆浦的扒龙船从五月初五一直要划到五月十五。而溆浦赛龙舟最独具特色的就是依旧保留其彪悍、精美,包 *** 深厚的文化底蕴。

8、贵州黔东南—被誉为中国最奇葩的龙舟赛

贵州苗族龙舟节是中国贵州黔东南地区清水江施秉台江流域苗族人每年在端午节后农历五月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苗族人会在这天划独木龙舟。除赛龙舟外,还有跳踩鼓舞、对唱山歌等其他活动。

9、武汉汉江—中国追思屈原的龙舟赛

汉江龙舟竞渡是为了追思屈原而设。相传屈原流放途中曾徘徊于汉江之滨,因而汉江地区很早就有“午日龙舟闹江市,楚俗相传吊屈原子”的民俗。其精采欢腾的场面是端午观龙舟赛的一场视觉盛宴,声声呐喊声,片片彩旗翻浪出,咚咚昼鼓曳长风,看夺锦标强。

10、珠海三灶镇—中国的海上赛龙舟之地

珠海三灶海上龙舟赛已有百年历史,如今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名录,与大家所熟知的龙舟比赛不同,三灶龙舟赛不是在平稳的江河、湖泊举行,而是在波浪汹涌的海上举行。

海上龙舟赛全程12公里,其中赛道总长1公里,龙舟需要往返6次,区别于一般龙舟,龙舟舵手通过敲锣而不是击鼓统领全队。

传统的三灶海上龙舟赛,有祭海祭船、鸣锣指挥、一轮式比赛等特点,村民们在比赛前要划龙舟从各自村庄到比赛海域上来回几次,然后再回村里,从稻田摘下一株禾苗,放在龙舟上,有祈福之意。

三、端午节哪些地方赛龙舟

湖南汨罗的赛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风俗。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含恨自投汨罗江,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屈原的纪念日,这里的龙舟是最正宗的龙舟,也是有着历史意蕴的。

钱塘江的赛龙舟风俗历史悠久,古书《杭州府志》中就有记载,这个活动是为了纪念吴国的大将伍子胥所设立的。

关于云南洱海的赛龙舟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南诏时期,洱海突然出现了一条蟒蛇,专 *** 畜,后来有一个勇士段赤城身带12把钢刀为民除害,无奈被蟒蛇吞入腹中,于是他就在蟒蛇的肚子里用钢刀猛刺,后来蟒蛇被刺死了,而他也消失在洱海,于是当地的人们就驾舟纷纷打捞,于是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赛龙舟习俗。

武汉汉江的龙舟比赛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因为当时屈原被流放的时候曾经徘徊于汉江,因此也在这里流传着午日龙舟闹江市,楚俗相传吊屈原子。

位于长江万县的赛龙舟也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一条龙舟容纳七八十人,龙舟比赛开始摇鼓呐喊,划桨幅度随着鼓声而动,一鼓一桨,热闹非凡,每年来此观看赛龙舟者蜂拥而至。

这里的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当地的一个英雄,据说,云南傣族的英雄岩红窝生 *** 刚正不阿,专为穷苦人家打抱不平,后来因为不满强权 *** 就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而死,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五月初五举办了龙舟比赛,以此来纪念这位英雄。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龙舟之乡龙舟赛和中华龙舟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龙舟赛 中华 舟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