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长寿之乡嘉应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广东长寿之乡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嘉应学院医学院招生办联系 ***
1、嘉应学院医学院于2003年4月成立,是嘉应学院二级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1年3月的广东省梅州市卫生学校,有65年 *** 史。学院位于 *** 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大更具安全感城市,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 *** 之乡世界客都梅州市。
2、办学60多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3850多名各层次卫技人才,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能手或管理骨干。
3、嘉应学院医学院招生办 *** :01088888888
4、嘉应学院医学院招生办 *** :广东省梅州市黄塘路146号
5、学院为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是广东省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定点院校,承担健康广东梅州培训项目教学任务,与大仁科技大学等 *** 高校建立本科生学习交流机制;与广东省内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合作,加强与企业交流合作,积极拓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新路。学院成立客家养生保健研究所及“长寿项目”研究团队,助推我市度假休闲和养生保健等健康产业的发展壮大。
6、学院坚持“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办学 *** ,秉承“笃学、敏行、修德、精医”院训,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打造 *** 健康成长平台,全力培养素质、能力、基础三位一体,具有创新精神、适应面较广的高素质医学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早日把我院建成特色明显的地方 *** 高等医学院校。
二、蕉岭有什么之称
1、蕉岭建县以来,曾有过镇平、蕉岭两个县名,另有蕉阳、桂岭之别称。
2、〈一)镇平明崇祯六年(1633〉建县初,赐名镇平。称镇平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为“ *** 升平”之意。此说认为,县境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边区,崇山峻岭,向为“盗贼”盘踞。明代经官兵多次 *** 平乱,设县时命名镇平县,盖以纪叙平"土寇"后置县,以示“" *** 升平”之意。第二种说法认为,昔县衙两侧有“镇抚”、“粘疆”横眉,“镇抚”者,是“镇抚而平”之意,“粘疆”者,指原为平远地,析程乡县地益之。两广总督熊文灿在《建城疏》中说:“......石窟、平远两地相距二百余里,遥治为难。......建县在石窟,则平远之盗弭;而割松源、蓝坊诸处属之,则程乡之盗亦弭,一举两得,翕然称便,新县拟名镇平......”这种说法认为,建县为塞乱源,是“镇抚而平”,之意。
3、(二)蕉岭 *** 成立后,于 *** 3年(1914)将镇平县改名蕉岭县,因河南省先有同名县,为避免县名雷同而改。据《辞源》蕉岭条记:“城跨蕉岭之上,县以岭名。”这就是说,蕉岭县名的由来,是因城北那座小山岗称为“蕉岭”。那座小山岗为何称蕉岭?相传古时这一带多植蕉树,蕉林密布而得名。
4、清时,蕉岭又名桂岭。郝通志记:“桂岭在城内北隅,旧名蕉岭。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县周克达建书院于镇山之麓,名称桂岭书院。”后人因称镇山为桂岭。据《石窟一征》记:“邑号蕉岭书院,独名曰桂岭。按《参鸾录》‘桂林有八桂堂,未至八桂,二三里间有小坡横道,高丈余,上有石碑曰桂岭。’今以此为名,盖以书院据岭之阳,坡厄起伏,隐然如八桂之桂岭,且以桂林一枝,昆山片玉为多士颂也。”
5、清时又有“蕉阳”之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嘉应州守赵康在《移建桂岭书院碑记》中说:“......戊戌冬,余奉命来嘉,蕉阳隶嘉属。”是年,县令周克达在碑记中亦说:“己亥秋九月,署蕉阳。”《镇平县志》记:“县城建于桂岭之阳,即古怀仁里。”可见,清乾隆年间就有“蕉阳”之称。 *** 10年(1 *** 1)设蕉阳镇。阳,山之南,水之北也。蕉阳,是指其位置在蕉岭山的南面。局部称县治所在地蕉城镇为蕉阳,泛指蕉岭县,故又有“蕉阳十二乡”之说。先人为诗为文,习惯以县治所在地的山川名胜为县名别取雅号。“桂岭”、“蕉阳”之说实属此类。诗文流传久了,群众也就接受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