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戈鱼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戈鱼百度百科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戈鱼和戈鱼百度百科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戈鱼的营养高不高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铜,铜是 *** 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 *** ,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 *** 。
2、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二、戈针鱼学名
1、戈鱼的学名叫做黄颡鱼,别称黄辣丁。多在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营底栖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 *** 物和淤泥的浅滩处。
2、白天潜伏于水体底层,夜间浮游至水上层觅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 *** 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就因为身上长了2个“戈”,所以我们都称他“戈针鱼”。
三、戈鱼怎么养殖
1、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黄颡鱼
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 2、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黄颡鱼,鱼种规格以10--15厘米、体重15--35克左右为佳,每亩放 *** 0--5000尾左右,并配养鲢、鳙鱼各100尾,用以调控水质。饵料日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1%--4%左右、小杂鱼虾按体重10%左右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照下述配方进行配制:鱼粉30%--40%,菜饼10%--35%,豆饼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由于黄颡鱼是以肉食 *** 为主的杂食 *** 鱼类,因此,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对已经驯食的人繁种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对天然种苗还须经驯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摄食工作饲料。驯食 *** :先用鱼糜沿池边泼撒,1--2天后,待鱼种开始前来摄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饵料搅入鱼糜中定点投于水边,最后转为全部人工饲料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3、混养。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每亩放50--100尾规格在35克左右的鱼种,可获得10--15公斤商品黄颡鱼。套养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不宜过小,池中不宜再配养其它凶猛的肉食 *** 鱼类,如大口鲶、乌鳢等。 4、水质管理。黄颡鱼耐低氧较常规鱼差,喜清洁水,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40厘米,放养密度高的池塘应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定期加注新水。黄颡鱼池水不宜碱 *** 过强,用于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过20克/立方米。 5、鱼病防治。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生于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需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池塘养殖池养黄颡鱼,大致有主养和套养两种形式。一、主养黄颡鱼(一)、池塘准备。黄颡鱼对池塘要求不严,一般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10亩,更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米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池塘在放鱼前10-15天用生石灰(70-90公斤/亩)或漂 *** (4-6公斤/亩)进行清塘消毒。一般在池塘消毒后第2天加注水0.8-1.0米,第3-4天按350公斤/亩施入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繁殖天然饵料,等到毒 *** 完全消失后,放入鱼种,加满池水。每个池塘配备1台1.5千瓦-3.0千瓦的增氧机。(二)、鱼种放养投放的苗种无论从天然水域捕捞或人工繁育的鱼种,都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基本一致,一般尾重15克左右,放养期3-4月之间,每亩放养1000-1500尾;同时每亩套放尾重100克左右团头鲂鱼种100-150尾;尾重50克的鲢、鳙鱼种50-80尾。搭配品种不宜用鲤、鲫、罗非鱼等杂食 *** 的底层鱼类,这些鱼类的生活习 *** 与黄颡鱼大致相当,混养这些鱼类会跟黄颡鱼争夺饵料和栖息环境,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在黄颡鱼鱼种下池1周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颡鱼在生态和食 *** 上没有冲突的其它鱼类,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如搭配体长15-20厘米的花鲢50尾/亩,体长15-20厘米的白鲢200尾/亩。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以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鱼种下塘前,鱼篓内水温与放养池水的温差不超过3℃。(三)、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认真观察鱼类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质恶化,还可防止鱼体发病和产生浮头现象。更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30厘米,在阴雨天要开增氧机。由于长期投饲,池塘水质会逐渐变化至呈弱酸 *** ,这对黄颡鱼生长不利,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 *** 物,调节池水的pH值在7.0-8.4之间。调节池水水质的 *** 物多为生石灰,一般为每半个月左右用1次,每次用量为15-25公斤/亩。(四)、注意事项。鱼种在放养、捕捞、计数、运输时的 *** 作要轻,使用的工具要光滑,避免碰伤鱼体。黄颡鱼对常用水产 *** 物忍受能力不及四大家鱼,这可能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的缘故,所以,对黄颡鱼用 *** 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黄颡鱼因中毒而死亡。黄颡鱼对 *** 铜、敌百虫等 *** 物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出塘一定要根据规格大小、市场行情来定,一般在100克以上便可上市。二、套养黄颡鱼(一)、品种搭配。鱼种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冬季或春初进行,放养规格一般为20克/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鱼种放养前,应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后,方可放养。同时,搭配花白鲢的夏花鱼种,花鲢1000尾/亩,白鲢3000尾/亩。黄颡鱼在饲养其它品种的池塘中进行混养,通常采用的 *** 是,将5厘米左右的大规格夏花或10-15克的冬片苗直接套养在池塘中,在不增加投喂饲料,不增加人工、水电等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塘中优质鱼类产量及经济效益。(二)、套养密度套养密度应根据其它底层鱼类放养和饵料情况而定,常规饲养 *** 的商品鱼池塘,每亩套养5厘米左右长的大规格夏花 *** 尾或10-15克的冬片苗种2.5公斤。经过一个生长季节的套养,大规格夏花年底可长成平均规格100-150克左右的成鱼15公斤。在不是以鲤、鲫等底层鱼类为主养鱼的池塘,黄颡鱼的套养量可成倍增加。(三)、日常管理黄辣丁的养殖过程当中,日常管理比较重要,主要应抓好饵料投喂。黄颡鱼是以肉食 *** 饵料为主的杂食 *** 鱼类,所喂饵料可用占总量30%-40%的鲜小杂鱼虾绞碎成鱼浆后,拌和60%-70%的植物 *** 粉状饵料(豆饼4份、小麦3份、玉米2份),添加1%维生素和无机盐,制成团块投喂。根据黄颡鱼集群摄食的习 *** ,在池塘中设置固定的食台,一般每亩鱼塘设食台1-2个。每日定点投喂2次,投喂量占池鱼重量的5%-9%,一般每天上午7-8时、下午5-6时各投喂1次,考虑黄颡鱼晚间摄食的生活习 *** ,上午投喂一天投饵量的1/3。有条件时可适当投喂水蚤、丝蚯蚓、蝇蛆等鲜活饵料。鱼类生长旺盛时期,可适当投喂一些水、陆草,以供团头鲂摄食。由于投喂绞碎的动物 *** 饵料较多,水质易恶化,要勤注新水。一般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1/4-1/3,以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4-9月)每隔15-20天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每亩10-15公斤,调节池水的pH值(6.8-8.5)。要适当投入一些活螺蚬等,用以净化水质,并作饵料。(四)、鱼病防治黄颡鱼抗病力强,病害少,只要预防得当,一般不易发病。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水体、食台消毒。定期在鱼浆中加入1%食盐,连续投喂5-7天,投喂的饵料要新鲜、干净,要坚持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饵料。每月用1-1.5毫克/立方米的漂 *** 或0.3毫克/立方米强氯精杀菌1次。巡塘观察发现黄颡鱼摄食不旺和行动迟缓等情况应立即检查,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镜检,进行综合分析和确诊后,对症下 *** ;并加强池水更新和消毒措施。
四、红烧戈鱼做法
准备材料:戈鱼 8条、红辣椒 1个、蒜瓣几个、生姜 1小块、葱几根、食用油适量、食盐 3克、酱油 10毫升、水适量。
1、之一步先处理鱼,从鱼嘴部位往下拉,然后去除内脏。
2、红辣椒去籽切块,蒜瓣剥掉皮,葱切段,生姜切片。
3、先将锅烧热,然后倒入油将油烧热,将黄辣丁一个个放入锅中油煎。
4、单油煎一下,加入葱姜蒜、食盐和酱油轻轻翻一下。
5、使鱼入味后,加入红辣椒,如下图所示。
6、加入适量水开始煮鱼,如下图所示。
7、尽量不要翻动鱼,以免将鱼弄碎,等待鱼汤浓稠渐干。
8、最后出锅装盘,这样红烧戈鱼就做好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